第3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元成婚禮之後,元湘問徐若媛有何打算,是留在宮裡還是接著告假,徐若媛跪下了,說還想告假:徐侍郎被彈劾貪污受賄,查證下來,徐侍郎雖有帳目不清,卻非私用,姑可不究,然范氏與徐興祖受賄、索賄卻是數目巨大,且或被揮霍,或被范氏轉贈娘家親戚以擺譜、炫耀,追償無門,徐興祖把主意打到了林弄影身上,想靠林家的財產先退賠了,先免了牢獄之災,林弄影哪裡肯,每日指著范氏母子的鼻子詈罵不已。如今徐侍郎要休了范氏,林弄影要與徐興祖和離,她若不家去,她母親怕就沒有活路了。公主若能念在她朝夕相伴盡心盡力的份上,求公主先留著她的教習之位,給她留些體面,等家裡的事了了,她便當牛做馬也要報答公主的恩惠,說罷啼哭不已。元湘見此自是惻隱,過後求了仁慧皇后,讓她出宮了。

  徐若媛此時可說是走投無路了,卻忽遇轉機:赴京賀婚的南詔新王上表,指名求娶她為王妃,徐侍郎得知,當堂允了。徐若媛聽得消息,直接暈了過去。醒來後范氏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求她,道這是唯一的法子,南詔王許的聘禮,足夠填虧空,況且她以後就是王妃了,何等榮耀,徐興祖也一口一個好妹妹地求,道你若答應了,便救了哥哥一命,哥哥有生之年,都對你感恩戴德,徐侍郎則鐵青著臉坐在一旁,只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且思量。」徐若媛思來想去,萬念俱灰,最終點頭,「我嫁。」

  嘉德三十二年七月初八,徐若媛嫁於南詔王為妃——為便於旅途起居,在京中行了婚禮才登程。南詔王以驛館為府,迎娶徐若媛,安王元信和樂平公主到場為賀,也算是給足了徐家面子。徐家用聘禮退賠了贓銀,皇家未再深究,徐興祖的編修之位卻是保不住,又回到一介布衣;徐侍郎官職未動,明眼人都知他的仕途也就到此為頂了,他孜孜以求的尚書之位,終究是與他無緣,而范氏,在徐若媛遠嫁後,被徐侍郎勒令佛堂清修,曾經的兩年煊赫,忽如一夢了。

  後來這些事,德琳是聽瑤箏說起的,聽時忽然想到舊年在聽松軒,元儉彈琴解說鳳翥那回,說「那兩道琴音不應是友,而是……對手,意圖與鳳凰分庭抗禮的」,不由想到了自家和徐若媛,頗多感慨。

  徐若媛離宮前,她們單獨見過一面,在彤輝宮的偏殿:徐若媛向仁慧皇后、樂平公主辭行出宮,她在場,徐若媛要退出去時,忽請求與太子妃單獨說幾句話。她詫異,可還是請仁慧皇后俯允了。

  那日徐若媛說了許多話,說「看我今日下場,太子妃一定極其痛快吧?」說「人人都說我不如您,果真沒有錯,誰能像您這樣子?什麼都裝在心裡,明明得意得要命,還能裝出若無其事,我拿什麼跟您比?」「您或嗤笑我為何要比,您可知『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也是,您高高在上慣了,從前位列『京城雙姝』,如今是眾所矚目的太子妃,如何能知道我的苦?」說到將為南詔王妃,也是說「藩王小國,有何可羨?再說誰不知我是被家裡推出去以保平安的,背地裡不知多少人在看我的笑話」——她心中大約太多憋屈,即將遠離,再不說便就永無機會,是以要一吐為快。

  德琳聽著她說,等她說無可說了,心平氣和問她,「若非依仗著即將是南詔王妃的身份,你可有膽氣說這些?」既是仗著這身份得以立足、得以逾矩,又何以對此含怨不屑?見徐若媛面色青白不定,方又道,「你說高處,你又何嘗不在旁人的高處?你的出身、才貌乃至姻緣,是許許多多、許許多多的人,窮此一生,夢寐以求都無法擁有的,若你心安,自可悠然歡愉,若心無所止,則惶惶永無寧日。好比孔雀,安於是孔雀,則出類拔萃足令百鳥相隨,自是一番絢爛氣象,若定要以鳳凰為念,執迷不悟,則休論孔雀的富貴,只怕連錦雉般安然山林都不能夠了。」

  徐若媛聽罷,長久無言,似有所悟,似猶不甘——她許多年來,都以德琳為對手,奮力追趕,試圖超越,難償所願,自怨自艾,其間酸苦,難與人言,猛聽得「你又何嘗不在旁人的高處」,頓時百感交集。無話可說,只得默然告退,卻在轉身之際,聽得德琳在身後道,「你這遠嫁,很好:時時與你比照,我也很是辛苦,往後倒是高枕無憂了。」驚極回頭,德琳卻已他顧。

  徐若媛去後,綠菱不以為然,說「娘娘您為何那麼說?從前到如今,您何曾和她比過?」德琳淺笑,說「不過一句話,若能令她心中好過,那就令她好過些吧。」元成過後聽說,也是詫異,不解德琳為何如此——徐若媛所為,他記憶猶新。德琳睨他。見他茫然,不由搖頭,說「她此去是藩國王妃,若對故國有恨,怕會成了隱憂……,你做什麼?」推著元成叫他老實坐好。

  元成偷香得手,看著她笑,說「你如此為我著想,我怎能不謝你?」他倒不怕徐若媛會如何,否則他和嘉德帝也不會允婚。他得意的是能有如此深明大義的太子妃,委實三生之幸。

  這年七月中的時候,德琳診出孕信,恰逢嘉德帝龍誕前夕,皇家喜悅可想而知,宮中、別苑的賞賜,一天天不重樣兒地送往東宮,德琳不得不兩處謝恩,請長輩們都鎮定些,方算是勸住了。仁慧皇后當時笑,說按日子推算,這孩兒該來年三月生,不知能不能和他(她)父王一個生辰。結果,大約是承了皇后娘娘的吉言,德琳的長子還真就在嘉德三十三年的三月十六降生。嘉德帝賜名元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