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我把情況報到所里,所里組織人手打探秦燕的下落。到了傍晚時分,終於在秋雨路的一家網吧里找到了。我同事把秦燕帶到了醫院。那個女人啊,怎麼說呢?看樣子倒不像是個壞人。穿著打扮都普普通通的,就是眼睛裡沒什麼神采,反應也稍有點遲鈍。當時我問秦燕,你怎麼能把孩子丟在家裡不顧呢?秦燕回我說:‘我自己都顧不了,哪還顧得了孩子?’後來聽說,這個女人不會燒飯、不會洗衣服,什麼都不會。有一次,她向鄰居討了兩個雞蛋給孩子吃,折騰半天居然不會煮,最後還是把雞蛋拿回來,讓鄰居給幫忙做熟。”
羅飛在一旁暗自搖頭:一個連雞蛋都煮不熟的女人,如何有資格成為兩個孩子的母親?
楊興春也露出無奈的苦笑:“對這樣的女人,我也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好,只能先帶她去病房看孩子吧。見到兩個女兒之後,秦燕倒也哭了。她一手抱起老二,一手摟著老大,看起來也是挺傷心的。我在旁邊陪著,心想:怎麼說也是當媽的,終究還是心疼孩子,現在主要是生活不太穩定,自理能力又差,以後應該會好起來的。嘿嘿,後來證明,這純屬我一廂情願的臆測而已。
“醫院本來要留兩個孩子繼續治療的,但秦燕堅持要帶孩子回家。因為她是孩子的合法監護人,我們也沒有權利反對。不過這次孩子跑出來自救,事情也鬧得挺大。社區啊、派出所啊都開始關注了。那天晚上,大家一塊把母女三人送回家,居委會特意花錢請了四個老太太,把屋裡屋外徹底打掃了一遍。那裡面全是屎啊尿啊,根本不像人待的地方。”
“當然了,大家對母女三人的幫助可不只是打掃衛生這麼簡單。考慮到李軍尚在服刑期間,這個小家庭等於沒了經濟來源,居委會還決定對這家人實施經濟資助。當時確定的救濟款是每個月八百塊——”楊興春頓了頓,他抬頭意味深長地看了羅飛一眼,然後又拖著腔調說道,“而發放救濟款的任務呢,就交給了我。”
“嗯——”羅飛心領神會地點點頭,道,“這可是個棘手的工作啊。”
“沒錯。”楊興春伸出指尖,在桌面輕輕叩了兩下,“我的責任可不是把錢發下去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我得監督秦燕,保證這筆錢確實用於母女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被她自己亂花。”
“那當然了。如果只是發錢,居委會那麼多大媽誰不能發,幹嗎要找你這個警察呢。”
“羅隊長真是個明白人!”楊興春頓了頓,繼續說道,“為了完成好這個任務,我還特別想了一個發錢的辦法——把每個月的救濟款分成四次發放。也就是一周一次,每次給兩百。這樣我每周發錢的時候都會去秦燕家裡看看,保證孩子們的生活處於正常狀態。我以為這樣就可以控制住秦燕,督促她照顧好自己的孩子。”
羅飛表示贊同:“這方法不錯。”
“可你知道的,這事最後還是被我搞砸了。”楊興春嘴角微微一挑,露出苦笑。這笑容中帶著三分自責,七分無奈。
羅飛“哦”了一聲,靜待下文。
“其實吧,一開始效果還是不錯的。”楊興春把身體靠在椅背上,向上翻著眼皮,擺出一副自我安慰的姿態,“從三月底到六月份,我一共發出了十一筆救濟款,總共兩千兩百塊。這期間母女三人的生活看起來還不錯啊。我每次去送錢的時候,兩個孩子都在,家裡也拾掇得挺好。然後我會帶秦燕去買點生活必需品,幫她送回家才走。”
羅飛插話道:“你去送錢,是每周有個固定的時間呢,還是看你什麼時候有空?”
“主要還是看我什麼時候有空。因為我平時工作也挺忙,時間上確定不了,所以還是採取比較靈活的方法。我去之前呢,都會提前給秦燕打個電話,我們大概約好了,讓秦燕在家裡等著。”
“如果這樣的話,”羅飛提醒對方,“你每次看到的情形,不一定是孩子們真正的生活狀態啊。”
“你的意思是——”楊興春沉吟道,“因為我去之前都會通知秦燕,所以她能夠提前作好準備。刻意給我留個好印象,以便能順利拿到那筆救濟款?”
“沒錯。而母女三人平時真正的生活狀態,多半你是看不到的。”
“我的確忽略了這個問題。”楊興春嘆了口氣,又道,“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有些事情還是暴露出了一些苗頭,可惜我當時並沒有重視。”
“哦,比如說呢?”
“比如說秦燕的外婆曾經報過警,說秦燕又把孩子關在屋裡不管了。”
“秦燕的外婆?”羅飛略顯詫異。
“對啊,怎麼了?”
“她有親屬的啊,我還以為……”
楊興春明白羅飛的意思了:“你以為她是個沒人管的孤兒?不是的。不過呢,跟孤兒也差不多。”
“哦?說說看。”羅飛對這個女人的身世產生了興趣。
“秦燕的母親未婚先孕,孩子的父親是誰怕是連她自己都不清楚。她把秦燕生下來之後,就跟著另外一個男人走了,現在已經在四川那邊結婚生子,幾乎不和家裡人來往。秦燕從小跟著外公外婆長大,不知道親爹在哪裡,和親媽一輩子也沒見過幾面。你說說看,這和孤兒有多大區別呀。”
羅飛輕輕一嘆,說了聲:“難怪。”之前他一直不太理解,秦燕身為一個女人,怎會如此欠缺人倫之心?她從小就從未享受過母愛,又怎懂得用母愛來關懷自己的女兒。
這個困惑解開之後,羅飛又切回先前的話題:“好了,你繼續說吧,關於秦燕外婆報警那事。”
“那老太太一共報過兩次警,不過第一次呢純粹是一場誤會。”楊興春喝了一口茶,又詳細說道,“我記得那是四月份的事,老太太有好幾天聯繫不上秦燕,不放心,就跑到祥馨苑小區來看孩子。結果敲了半天門,屋裡也沒人應聲。老太太就慌了,懷疑秦燕又自己跑出去了,兩個孩子被關在家裡這麼久,怕是已經出了事。於是就給派出所打了電話。我這邊接警以後也緊張啊,連忙叫了鎖匠,趕過來把門打開了,我們急匆匆進了屋,跑到臥室里一看,卻見秦燕帶著兩個小孩在床上正睡著呢。這邊秦燕醒了之後,還一個勁兒罵那老太太,怪她吵了自己的覺。我們在旁邊聽著也挺不舒服的。你說這事鬧的,多尷尬呀。”
“這樣啊……確實有點幫倒忙的感覺。”羅飛沉吟了一會兒,又建議道,“其實老太太可以配一把房門鑰匙嘛,這樣不就可以時常來看看孩子了嗎?以後再遇到類似的事情,也不至於鬧出這麼大的動靜。”
身為鄰居的鄧姐都曾拿鑰匙照料過那兩個孩子,外婆更是義不容辭才對。而且老太太和孩子有血緣之親,不該像鄧姐那樣有怕受牽連的後顧之憂。
楊興春攤攤手說:“我們也是這麼想的啊,但老太太不肯要。”
“為什麼?”
“之前老太太曾經配過一套鑰匙,但後來秦燕總說家裡少了這個,少了那個,都怪在老太太頭上。老太太受不了那個委屈,就把鑰匙還給對方了。這個結一直沒解開,秦燕對老太太的態度又那麼惡劣,老太太能拿這鑰匙嗎?”
“這樣啊……那還真是……”羅飛話說了一半說不下去了,因為他也不知該如何評價。都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這家人的經屬實是太難念了。還是把話題切回到事件本身吧。
“因為第一次報警鬧出了誤會,所以老太太第二次報警的時候,你們就不再重視了,對嗎?”羅飛猜測著問道。
楊興春點了點頭。
“你出警了嗎?”
“沒有。”楊興春沉默了一小會兒,又道,“不過我還是做了一些調查的。”
羅飛“嘿”地乾笑了一聲:“都沒有出警,怎麼做調查?”
“我問了老太太,有沒有聽見孩子在屋裡拍門,或者是哭喊的聲音。老太太說沒有。然後我又問了同一單元的幾個鄰居,她們也說那幾天沒聽見什麼異常的狀況。我就想:畢竟那孩子已經三四歲了,如果真是身臨絕境,總得在屋內鬧出點動靜來吧?”
“所以屋裡沒有聲音,你就覺得孩子應該沒事?”
“是啊。”楊興春解釋道,“之前秦燕把孩子鎖在家裡,鄰居們都會聽見李夢楠拍門和呼喊的聲音。所以我想,這次母女幾個或許又是在裡屋睡覺呢,要不就是秦燕帶著孩子出去玩了。”
“這麼判斷倒也符合邏輯,只不過……”羅飛搖著頭道,“這事關係到兩個孩子的性命,只從邏輯上來判斷未免有些糙率。”
“你說得沒錯。”楊興春下意識地低下頭,似乎在逃避著什麼。
羅飛捕捉到對方的自責情緒,便敏感地問道:“就是這次出的事?”
“那倒不是。”楊興春抬起頭來,繼續回憶道,“其實老太太第二次報警之後,我多少還是有些不放心的,所以沒過兩天就約了秦燕去送救濟款。到了家裡一看,大人孩子都好好的。所以這第二次報警或許也是一場誤會吧。”
“或許……”羅飛聳聳肩,對這樣的用詞不甚滿意,隨後他又強調說,“無論如何,既然你第二次沒有出警,那老太太就不會再報第三次警了。所以當孩子們最終出事的時候,她們早已失去了通過外祖母來求助的渠道。”
“是啊……正是因為我的主觀臆斷,才造成這樣的惡果。”楊興春苦笑著坦承,片刻後,他進一步說道,“其實後來出事的那根導火索,也是被我給點燃的。”
“哦?”羅飛眯起眼睛,用審視般的目光緊盯著對方。
楊興春嘆了口氣,悠悠說道:“那是六月份了,再過一個月李軍就會刑滿釋放。我一直都盼著,心想只要堅持到李軍出獄,我的責任就卸下了。可老天爺偏偏不遂人願!就在六月頭上,我們轄區內發生了一起搶劫殺人案。那案子影響非常惡劣,市委領導下了死命令,限期破案。這種無頭案子你知道的,案情分析基本沒用,只能以案發現場為中心展開排查。當時街頭也沒有那麼多監控探頭,查起來全靠人海戰術。我兩天內跑了三條街道,沿街商鋪,過往行人,一個個地問,真是快把腿都跑斷了。這還不算完,回所里還要把厚厚一沓的筆錄整理一遍……總之那幾天忙得昏天黑地的,真的沒精力去管其他事情。”
羅飛在一旁暗自搖頭:一個連雞蛋都煮不熟的女人,如何有資格成為兩個孩子的母親?
楊興春也露出無奈的苦笑:“對這樣的女人,我也不知該說些什麼才好,只能先帶她去病房看孩子吧。見到兩個女兒之後,秦燕倒也哭了。她一手抱起老二,一手摟著老大,看起來也是挺傷心的。我在旁邊陪著,心想:怎麼說也是當媽的,終究還是心疼孩子,現在主要是生活不太穩定,自理能力又差,以後應該會好起來的。嘿嘿,後來證明,這純屬我一廂情願的臆測而已。
“醫院本來要留兩個孩子繼續治療的,但秦燕堅持要帶孩子回家。因為她是孩子的合法監護人,我們也沒有權利反對。不過這次孩子跑出來自救,事情也鬧得挺大。社區啊、派出所啊都開始關注了。那天晚上,大家一塊把母女三人送回家,居委會特意花錢請了四個老太太,把屋裡屋外徹底打掃了一遍。那裡面全是屎啊尿啊,根本不像人待的地方。”
“當然了,大家對母女三人的幫助可不只是打掃衛生這麼簡單。考慮到李軍尚在服刑期間,這個小家庭等於沒了經濟來源,居委會還決定對這家人實施經濟資助。當時確定的救濟款是每個月八百塊——”楊興春頓了頓,他抬頭意味深長地看了羅飛一眼,然後又拖著腔調說道,“而發放救濟款的任務呢,就交給了我。”
“嗯——”羅飛心領神會地點點頭,道,“這可是個棘手的工作啊。”
“沒錯。”楊興春伸出指尖,在桌面輕輕叩了兩下,“我的責任可不是把錢發下去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我得監督秦燕,保證這筆錢確實用於母女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被她自己亂花。”
“那當然了。如果只是發錢,居委會那麼多大媽誰不能發,幹嗎要找你這個警察呢。”
“羅隊長真是個明白人!”楊興春頓了頓,繼續說道,“為了完成好這個任務,我還特別想了一個發錢的辦法——把每個月的救濟款分成四次發放。也就是一周一次,每次給兩百。這樣我每周發錢的時候都會去秦燕家裡看看,保證孩子們的生活處於正常狀態。我以為這樣就可以控制住秦燕,督促她照顧好自己的孩子。”
羅飛表示贊同:“這方法不錯。”
“可你知道的,這事最後還是被我搞砸了。”楊興春嘴角微微一挑,露出苦笑。這笑容中帶著三分自責,七分無奈。
羅飛“哦”了一聲,靜待下文。
“其實吧,一開始效果還是不錯的。”楊興春把身體靠在椅背上,向上翻著眼皮,擺出一副自我安慰的姿態,“從三月底到六月份,我一共發出了十一筆救濟款,總共兩千兩百塊。這期間母女三人的生活看起來還不錯啊。我每次去送錢的時候,兩個孩子都在,家裡也拾掇得挺好。然後我會帶秦燕去買點生活必需品,幫她送回家才走。”
羅飛插話道:“你去送錢,是每周有個固定的時間呢,還是看你什麼時候有空?”
“主要還是看我什麼時候有空。因為我平時工作也挺忙,時間上確定不了,所以還是採取比較靈活的方法。我去之前呢,都會提前給秦燕打個電話,我們大概約好了,讓秦燕在家裡等著。”
“如果這樣的話,”羅飛提醒對方,“你每次看到的情形,不一定是孩子們真正的生活狀態啊。”
“你的意思是——”楊興春沉吟道,“因為我去之前都會通知秦燕,所以她能夠提前作好準備。刻意給我留個好印象,以便能順利拿到那筆救濟款?”
“沒錯。而母女三人平時真正的生活狀態,多半你是看不到的。”
“我的確忽略了這個問題。”楊興春嘆了口氣,又道,“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有些事情還是暴露出了一些苗頭,可惜我當時並沒有重視。”
“哦,比如說呢?”
“比如說秦燕的外婆曾經報過警,說秦燕又把孩子關在屋裡不管了。”
“秦燕的外婆?”羅飛略顯詫異。
“對啊,怎麼了?”
“她有親屬的啊,我還以為……”
楊興春明白羅飛的意思了:“你以為她是個沒人管的孤兒?不是的。不過呢,跟孤兒也差不多。”
“哦?說說看。”羅飛對這個女人的身世產生了興趣。
“秦燕的母親未婚先孕,孩子的父親是誰怕是連她自己都不清楚。她把秦燕生下來之後,就跟著另外一個男人走了,現在已經在四川那邊結婚生子,幾乎不和家裡人來往。秦燕從小跟著外公外婆長大,不知道親爹在哪裡,和親媽一輩子也沒見過幾面。你說說看,這和孤兒有多大區別呀。”
羅飛輕輕一嘆,說了聲:“難怪。”之前他一直不太理解,秦燕身為一個女人,怎會如此欠缺人倫之心?她從小就從未享受過母愛,又怎懂得用母愛來關懷自己的女兒。
這個困惑解開之後,羅飛又切回先前的話題:“好了,你繼續說吧,關於秦燕外婆報警那事。”
“那老太太一共報過兩次警,不過第一次呢純粹是一場誤會。”楊興春喝了一口茶,又詳細說道,“我記得那是四月份的事,老太太有好幾天聯繫不上秦燕,不放心,就跑到祥馨苑小區來看孩子。結果敲了半天門,屋裡也沒人應聲。老太太就慌了,懷疑秦燕又自己跑出去了,兩個孩子被關在家裡這麼久,怕是已經出了事。於是就給派出所打了電話。我這邊接警以後也緊張啊,連忙叫了鎖匠,趕過來把門打開了,我們急匆匆進了屋,跑到臥室里一看,卻見秦燕帶著兩個小孩在床上正睡著呢。這邊秦燕醒了之後,還一個勁兒罵那老太太,怪她吵了自己的覺。我們在旁邊聽著也挺不舒服的。你說這事鬧的,多尷尬呀。”
“這樣啊……確實有點幫倒忙的感覺。”羅飛沉吟了一會兒,又建議道,“其實老太太可以配一把房門鑰匙嘛,這樣不就可以時常來看看孩子了嗎?以後再遇到類似的事情,也不至於鬧出這麼大的動靜。”
身為鄰居的鄧姐都曾拿鑰匙照料過那兩個孩子,外婆更是義不容辭才對。而且老太太和孩子有血緣之親,不該像鄧姐那樣有怕受牽連的後顧之憂。
楊興春攤攤手說:“我們也是這麼想的啊,但老太太不肯要。”
“為什麼?”
“之前老太太曾經配過一套鑰匙,但後來秦燕總說家裡少了這個,少了那個,都怪在老太太頭上。老太太受不了那個委屈,就把鑰匙還給對方了。這個結一直沒解開,秦燕對老太太的態度又那麼惡劣,老太太能拿這鑰匙嗎?”
“這樣啊……那還真是……”羅飛話說了一半說不下去了,因為他也不知該如何評價。都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這家人的經屬實是太難念了。還是把話題切回到事件本身吧。
“因為第一次報警鬧出了誤會,所以老太太第二次報警的時候,你們就不再重視了,對嗎?”羅飛猜測著問道。
楊興春點了點頭。
“你出警了嗎?”
“沒有。”楊興春沉默了一小會兒,又道,“不過我還是做了一些調查的。”
羅飛“嘿”地乾笑了一聲:“都沒有出警,怎麼做調查?”
“我問了老太太,有沒有聽見孩子在屋裡拍門,或者是哭喊的聲音。老太太說沒有。然後我又問了同一單元的幾個鄰居,她們也說那幾天沒聽見什麼異常的狀況。我就想:畢竟那孩子已經三四歲了,如果真是身臨絕境,總得在屋內鬧出點動靜來吧?”
“所以屋裡沒有聲音,你就覺得孩子應該沒事?”
“是啊。”楊興春解釋道,“之前秦燕把孩子鎖在家裡,鄰居們都會聽見李夢楠拍門和呼喊的聲音。所以我想,這次母女幾個或許又是在裡屋睡覺呢,要不就是秦燕帶著孩子出去玩了。”
“這麼判斷倒也符合邏輯,只不過……”羅飛搖著頭道,“這事關係到兩個孩子的性命,只從邏輯上來判斷未免有些糙率。”
“你說得沒錯。”楊興春下意識地低下頭,似乎在逃避著什麼。
羅飛捕捉到對方的自責情緒,便敏感地問道:“就是這次出的事?”
“那倒不是。”楊興春抬起頭來,繼續回憶道,“其實老太太第二次報警之後,我多少還是有些不放心的,所以沒過兩天就約了秦燕去送救濟款。到了家裡一看,大人孩子都好好的。所以這第二次報警或許也是一場誤會吧。”
“或許……”羅飛聳聳肩,對這樣的用詞不甚滿意,隨後他又強調說,“無論如何,既然你第二次沒有出警,那老太太就不會再報第三次警了。所以當孩子們最終出事的時候,她們早已失去了通過外祖母來求助的渠道。”
“是啊……正是因為我的主觀臆斷,才造成這樣的惡果。”楊興春苦笑著坦承,片刻後,他進一步說道,“其實後來出事的那根導火索,也是被我給點燃的。”
“哦?”羅飛眯起眼睛,用審視般的目光緊盯著對方。
楊興春嘆了口氣,悠悠說道:“那是六月份了,再過一個月李軍就會刑滿釋放。我一直都盼著,心想只要堅持到李軍出獄,我的責任就卸下了。可老天爺偏偏不遂人願!就在六月頭上,我們轄區內發生了一起搶劫殺人案。那案子影響非常惡劣,市委領導下了死命令,限期破案。這種無頭案子你知道的,案情分析基本沒用,只能以案發現場為中心展開排查。當時街頭也沒有那麼多監控探頭,查起來全靠人海戰術。我兩天內跑了三條街道,沿街商鋪,過往行人,一個個地問,真是快把腿都跑斷了。這還不算完,回所里還要把厚厚一沓的筆錄整理一遍……總之那幾天忙得昏天黑地的,真的沒精力去管其他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