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福岡方面的回答在電話中說得很詳盡。
“那個人大概不是俳壇同人吧?”三原詢問。
“不是俳壇同人。不過,凡是行吟,每次必然有許多新面孔參加,所以大家也不覺得奇怪。”
“那個人是不是乘坐營業汽車到場的?”
“並沒有看見營業汽車。可是在赤間車站集合的時候,並沒有那個人,所以一定是在途中參加行吟的。”
“他一直留到最後,共同行動?”
“沒有。也是半途退出的。”
“是步行走的?”
“據看見的人說,似乎是步行。鍾崎這地方面對著大海,海岸線彎彎曲曲,稍微繞過一個海岬,就看不到去路。所以,他可能是乘營業汽車到場,讓營業汽車停在海岬背後等他,這樣,大家就沒有看到車輛的可能。”
“那麼,行吟人士集會的地方,離著最近的海岬,有多少距離?”
“大概有五百米吧……行吟的地方,靠山面海,有個織機神社,神社的牌樓就在山腳,正好是一塊平地,他們所以選它為休息處。想一想這個地形便可以知道,道路是隱藏在山腳後面無法看到的。我剛才說五百米的距離,大體不差。”
三原覺得福岡方面的調查和報告和自己的猜想大致不差,心波蕩漾。坐在旁邊的鳥飼重太郞也在微笑。
鳥飼在名古屋方面搜查了三天,結果並沒有發現峰岡與須貝秘密會面的所在。
可是,他在名古屋失敗之後,卻在其他方面得到了收穫。那是位老探員事後繞道大阪,在大阪機場調查出來的內幕。
鳥飼這樣說道:
“我在大阪機場看到,飛機起飛前十分鐘,辦事員在播音機里播送乘客名單,要求被叫到的乘客馬上到櫃檯,因為飛機就要開行,領取進入機場牌號,而乘客是憑照牌號依次進入機場的。有一些乘客雖然名列單上,到時候並沒有在櫃檯前出現。這時,航空公司就要動腦筋,以防席位有空,他們的辦法就是,到了最後一次呼喚而客人仍未到場時,就用臨時到機場、而沒有預約機票的人替補,這種乘客是經常有的。據辦事員說,每一班飛機,總要有兩三名這樣的乘客。所以,儘管有些人沒有買到機票,他們還是時常到機場去碰運氣的。”
聽了這番報告,三原解開峰岡行動之謎。
峰岡在二月六日從東京羽田機場起飛,搭乘日本航空公司三一一次班機前往福岡。當初曾經推斷,飛機到了大阪小停加油時,峰岡下了飛機便從大阪飛返東京,因此,大阪福岡這一段的航程中,飛機座位必然有空。但是事後調查,機上並無空位,全部滿座,也就是說,這種情況證明了峰岡確實從東京到大阪,而又由大阪續飛福岡,非如此不能解釋。
這一問題到現在始終未能解開。仔細想來,峰岡可以另作手腳。他既然在大阪下了飛機,一定拿到一張飛往福岡的留位證!以便重新登機。
剛才已經說過,中途下機休息的旅客是優先搭乘續飛的飛機的。旅客在飛機場大廳休息二十分鐘期間,他完全有向別人出讓留位證的可能。
正如剛才鳥飼所說的,飛機場上時常有沒有事先訂票,而臨時必須搶搭飛機的旅客,他們守在那裡,等候替補的機會。峰岡如果在他們中間尋找到一個,把大阪福岡間飛機留位證轉讓出去,飛機里一樣還會滿座。這是旅客之間的交易,辦事員絕不會知情。機場收票員、機內的空中小姐,也絕不會曉得乘客有了瓜代情事。登機人數同乘客表上的人數是完全相符的。
峰岡在下午四時五十五分到達大阪機場,把留位證轉讓出去,就改乘六點零五分起飛的飛機折返東京,進行殺人計劃。在這一班飛機之前,還有一班五點零五分的飛機飛回東京,他是趕不上的。他也無須匆忙,悠悠閒閒地把替他飛往福岡的那名乘客送走以後,再折返東京,時間還是充裕的。
對!峰岡周一必定是採用這個辦法。僅此一點,就偵查出大阪福岡間的旅客乃是實有其人,而非峰岡的幽靈了。
“有了這個調查,這個案子大致可以破案了。”三原的眼睛閃爍著光輝。“鳥飼先生,你知道鍾崎這地方嗎?”
“當然知道,”鳥飼點頭。“我們警署同人時常到那裡去旅行野餐,景色非常幽美。”
三原馬上到資料部門取來一份鍾崎地區五萬分之一的地圖。
果然不差,那裡的海岸蜿蜓,凹凸不齊,而織機神社就在最為衝要處。
峰岡周一從福岡機場乘營業汽車飛奔至鍾崎,卻不願讓俳壇同人看到他是乘汽車趕到的,所以吩附汽車隱在海灣後面等待。於是,他裝作老友模樣,與梶原談起話來,勸梶原辭去福岡食品工業公司的職務,後來,等梶原答應了他的勸告,便重新走到海灣背後,乘上汽車,回到福岡。
這就第一次找到了青年梶原同峰岡發生接觸的實際證據。
二
現在,還有一個疑團待解:梶原答應了峰岡的話,辭去職務,他經過峰岡的布置,藏身何處呢?
峰岡既然把梶原引離福岡,為的是懼怕警探方面搜查照片找到梶原。所以,城府極深的他,事先作了布置。
兩人大概是在鍾崎談話時講妥了條件。梶原既然當場承諾,想來條件極為優渥。
是不是薪金特別高?也許是小城市青年最希望的,允許調到東京去工作?
無論是哪一樣,峰岡一定是勸梶原到東京去,代為安排一項職務。首先想到,峰岡在極光交通公司任職,會不會安插在這家公司里?
雖然有可能,實際上卻不像。過去調查過,梶原這個青年並不會開汽車。他並未具有進入營業汽車車公司服務的必需技術條件。不具備這方面的條件,也就不具備有修理汽車的條件。
還有一項理由。峰岡把梶原調到東京,恐怕不會放心大膽地安置在自己的公司里。警察既然發覺了梶原這條線索,必然會向峰岡左近搜查,心思極細的峰岡,絕對不會把梶原放在本公司內。
話雖如此,為了仔細,警方還是從內部探查了極光交通公司的全部人員,結果並沒有發現有姓梶原的新職員到公司就職。此外,峰岡也不會負擔起梶原的生活費用,把梶原全部隱藏起來。如果是這樣,梶原自己也不答應。
鳥飼重太郞突然發話,“梶原這個人特別喜歡攝影,應該從這方面來推敲峰岡會給他什麼恩惠吧!”
——這句話不錯,確應如此。
梶原這個青年雖然在福岡食品工業公司任職,如果峰岡利誘他:“願不願意獻身於攝影事業呢?”他一定會捨棄前者而就後者。從攝影技術出身的人,目標自然是東京。
“這種看法完全正確。”三原贊成鳥飼的看法。
那麼,像梶原這樣的攝影迷,要來東京獻身於攝影事業,出路何在呢?
如果是正規道路,應該進入攝影學校。其次則應該充當某攝影名家的助手。再不成,則可以進入攝影器材店、攝影機廠家、菲林公司等等有關機構。
“那個人大概不是俳壇同人吧?”三原詢問。
“不是俳壇同人。不過,凡是行吟,每次必然有許多新面孔參加,所以大家也不覺得奇怪。”
“那個人是不是乘坐營業汽車到場的?”
“並沒有看見營業汽車。可是在赤間車站集合的時候,並沒有那個人,所以一定是在途中參加行吟的。”
“他一直留到最後,共同行動?”
“沒有。也是半途退出的。”
“是步行走的?”
“據看見的人說,似乎是步行。鍾崎這地方面對著大海,海岸線彎彎曲曲,稍微繞過一個海岬,就看不到去路。所以,他可能是乘營業汽車到場,讓營業汽車停在海岬背後等他,這樣,大家就沒有看到車輛的可能。”
“那麼,行吟人士集會的地方,離著最近的海岬,有多少距離?”
“大概有五百米吧……行吟的地方,靠山面海,有個織機神社,神社的牌樓就在山腳,正好是一塊平地,他們所以選它為休息處。想一想這個地形便可以知道,道路是隱藏在山腳後面無法看到的。我剛才說五百米的距離,大體不差。”
三原覺得福岡方面的調查和報告和自己的猜想大致不差,心波蕩漾。坐在旁邊的鳥飼重太郞也在微笑。
鳥飼在名古屋方面搜查了三天,結果並沒有發現峰岡與須貝秘密會面的所在。
可是,他在名古屋失敗之後,卻在其他方面得到了收穫。那是位老探員事後繞道大阪,在大阪機場調查出來的內幕。
鳥飼這樣說道:
“我在大阪機場看到,飛機起飛前十分鐘,辦事員在播音機里播送乘客名單,要求被叫到的乘客馬上到櫃檯,因為飛機就要開行,領取進入機場牌號,而乘客是憑照牌號依次進入機場的。有一些乘客雖然名列單上,到時候並沒有在櫃檯前出現。這時,航空公司就要動腦筋,以防席位有空,他們的辦法就是,到了最後一次呼喚而客人仍未到場時,就用臨時到機場、而沒有預約機票的人替補,這種乘客是經常有的。據辦事員說,每一班飛機,總要有兩三名這樣的乘客。所以,儘管有些人沒有買到機票,他們還是時常到機場去碰運氣的。”
聽了這番報告,三原解開峰岡行動之謎。
峰岡在二月六日從東京羽田機場起飛,搭乘日本航空公司三一一次班機前往福岡。當初曾經推斷,飛機到了大阪小停加油時,峰岡下了飛機便從大阪飛返東京,因此,大阪福岡這一段的航程中,飛機座位必然有空。但是事後調查,機上並無空位,全部滿座,也就是說,這種情況證明了峰岡確實從東京到大阪,而又由大阪續飛福岡,非如此不能解釋。
這一問題到現在始終未能解開。仔細想來,峰岡可以另作手腳。他既然在大阪下了飛機,一定拿到一張飛往福岡的留位證!以便重新登機。
剛才已經說過,中途下機休息的旅客是優先搭乘續飛的飛機的。旅客在飛機場大廳休息二十分鐘期間,他完全有向別人出讓留位證的可能。
正如剛才鳥飼所說的,飛機場上時常有沒有事先訂票,而臨時必須搶搭飛機的旅客,他們守在那裡,等候替補的機會。峰岡如果在他們中間尋找到一個,把大阪福岡間飛機留位證轉讓出去,飛機里一樣還會滿座。這是旅客之間的交易,辦事員絕不會知情。機場收票員、機內的空中小姐,也絕不會曉得乘客有了瓜代情事。登機人數同乘客表上的人數是完全相符的。
峰岡在下午四時五十五分到達大阪機場,把留位證轉讓出去,就改乘六點零五分起飛的飛機折返東京,進行殺人計劃。在這一班飛機之前,還有一班五點零五分的飛機飛回東京,他是趕不上的。他也無須匆忙,悠悠閒閒地把替他飛往福岡的那名乘客送走以後,再折返東京,時間還是充裕的。
對!峰岡周一必定是採用這個辦法。僅此一點,就偵查出大阪福岡間的旅客乃是實有其人,而非峰岡的幽靈了。
“有了這個調查,這個案子大致可以破案了。”三原的眼睛閃爍著光輝。“鳥飼先生,你知道鍾崎這地方嗎?”
“當然知道,”鳥飼點頭。“我們警署同人時常到那裡去旅行野餐,景色非常幽美。”
三原馬上到資料部門取來一份鍾崎地區五萬分之一的地圖。
果然不差,那裡的海岸蜿蜓,凹凸不齊,而織機神社就在最為衝要處。
峰岡周一從福岡機場乘營業汽車飛奔至鍾崎,卻不願讓俳壇同人看到他是乘汽車趕到的,所以吩附汽車隱在海灣後面等待。於是,他裝作老友模樣,與梶原談起話來,勸梶原辭去福岡食品工業公司的職務,後來,等梶原答應了他的勸告,便重新走到海灣背後,乘上汽車,回到福岡。
這就第一次找到了青年梶原同峰岡發生接觸的實際證據。
二
現在,還有一個疑團待解:梶原答應了峰岡的話,辭去職務,他經過峰岡的布置,藏身何處呢?
峰岡既然把梶原引離福岡,為的是懼怕警探方面搜查照片找到梶原。所以,城府極深的他,事先作了布置。
兩人大概是在鍾崎談話時講妥了條件。梶原既然當場承諾,想來條件極為優渥。
是不是薪金特別高?也許是小城市青年最希望的,允許調到東京去工作?
無論是哪一樣,峰岡一定是勸梶原到東京去,代為安排一項職務。首先想到,峰岡在極光交通公司任職,會不會安插在這家公司里?
雖然有可能,實際上卻不像。過去調查過,梶原這個青年並不會開汽車。他並未具有進入營業汽車車公司服務的必需技術條件。不具備這方面的條件,也就不具備有修理汽車的條件。
還有一項理由。峰岡把梶原調到東京,恐怕不會放心大膽地安置在自己的公司里。警察既然發覺了梶原這條線索,必然會向峰岡左近搜查,心思極細的峰岡,絕對不會把梶原放在本公司內。
話雖如此,為了仔細,警方還是從內部探查了極光交通公司的全部人員,結果並沒有發現有姓梶原的新職員到公司就職。此外,峰岡也不會負擔起梶原的生活費用,把梶原全部隱藏起來。如果是這樣,梶原自己也不答應。
鳥飼重太郞突然發話,“梶原這個人特別喜歡攝影,應該從這方面來推敲峰岡會給他什麼恩惠吧!”
——這句話不錯,確應如此。
梶原這個青年雖然在福岡食品工業公司任職,如果峰岡利誘他:“願不願意獻身於攝影事業呢?”他一定會捨棄前者而就後者。從攝影技術出身的人,目標自然是東京。
“這種看法完全正確。”三原贊成鳥飼的看法。
那麼,像梶原這樣的攝影迷,要來東京獻身於攝影事業,出路何在呢?
如果是正規道路,應該進入攝影學校。其次則應該充當某攝影名家的助手。再不成,則可以進入攝影器材店、攝影機廠家、菲林公司等等有關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