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到了警視廳前車站,三原站起身來,前面正好有四五個人下車。一個人似乎是公務員,給收票員看了月票,便揚長而去。
月票——
三原警司看到這一幕,腦筋不禁聯繫到峰岡周一曾經在福岡西日本鐵路月票發賣處附近出現的事。
他是在那裡等候須貝?還是真的在那裡上車前往都府樓址遊覽?
三原邊走邊想,信步回到了辦公室。
探員正在盤問一名疑犯。似乎是剛剛傳訊到來的,是個二十四五歲男子,身穿一件很講究的格子襯衣,長發及頸,在探員面前深深低頭,表示難堪。
“你偷的東西,只是這八件?”探員問。
“是的。”
“其中三件賣給了認識人?”
“是的。”
“把他們的名字說出來。”
那青年一一口述,探員寫下了姓名住址。
“其餘五件呢?”
“都送進了當鋪。”
“什麼地方的當鋪?”
“神田的錦町,老闆姓佐藤。”
“錦町的佐藤。你和他很熟?”
“不。沒有見面。我帶著東西,不知道送到什麼地方去當,看見了招牌,就進去了。”
“第一次去當,就收下了。有沒有出證明?”
“我手裡什麼東西證明也沒有。後來想到,有一張搭車月票,就給他看了。”
“公司給你出錢買的月票,押到當鋪里作證明,豈不影響名譽,不怕人知道?”
“我不怕。我買月票時,沒有用真名字。”
三原在旁邊聽見,腦筋里轟地響了一聲。原來月票不僅用於搭車,還可以用於證明身份。他不禁把手裡的公文丟開了。
峰岡周一站在西日本鐵路窗口,並不是在等人,而的確是在那裡購買月票。買了月票,其使用目的也並不是為了搭車,而是用來作為身份證明。
如果是這樣,峰岡是以它作為什麼用途的身份證明呢?
這就不會用他自己的真名真姓,而是改了假名。三原記得,他曾調查過西日本鐵路公司的申請月票的表格,其中並沒有峰岡周一的名字。
峰岡周一是在旅行途中。但是,他也絕不會像剛才所審問的嫌疑犯那樣,需要一個身份證明書以便於把東西當入當鋪。
峰岡周一的月票,既然是要用來證明身份,他要在什麼場合中證明身份呢?
三原想到此處,想起了曾經拜託鳥飼重太郞,到西日本鐵路,從峰岡周一在七日下午二時半出現在月票窗口起,調查當天的申請月票表格。
他翻閱了一下記事簿,發現當時鳥飼重太郞是這樣答覆的。鳥飼的回答說,在那個窗口收到的表格共為:學生月票十三張,職員月票二十張,普通月票十六張。鳥飼按照表格上的姓名地址一一查過,證明實有其人。
當時的調查是以女人為重點,因為三原本以為峰岡是在給福岡的某個女人購買月票。而現在,情況變了,同峰岡在一起的那女人實在是個人妖,化妝為芳子的須貝新太郞。所以,單從女人姓名來調查月票,就失掉了意義。
三原如果早一點想到這一點,就不會放走鳥飼重太郞,讓他去名古屋了。現在,只好等到鳥飼在第二天到達名古屋來電話了。
四
峰岡周一打算怎樣利用這張月票,當作身份證明呢?三原雖然猜不到,卻增添了勇氣。
不過,在這件事上還有兩道難關。第一道關是這張月票的必要性何在?
另一個則是決定性的挫折,當天發售的月票,購買人物都是實有其人。這是鳥飼重太郞仔細調查的,不會有錯。
由此看來,縱然不知道峰岡周一購買月票的用意何在,只為了要用作“身份證明”,他並未用架空的人名來購買。但是,峰岡並未寫下自己的姓名,他一定寫的是別人姓名。既然不是從犯,他為什麼用一個真姓名來買月票,用意就難以明白了。
這樣想來想去,始終沒有解決。到了第二天三點鐘,事情卻有了新發展。鳥飼重太郞從名古屋來了電話。
“你那邊怎麼樣?”三原問道。
鳥飼重太郞說,“時間還早,酒吧還沒有開門。所在正調查旅館。”
“多辛苦了。”三原說。“鳥飼先生,前些日子你曾經到西日本鐵路公司調查二月七日發售月票的情形。”
“有的。”
“我想起了一件事。麻煩你,如果你的記事簿在身邊,把人名念給我聽聽。”
“記事簿就在這裡,只是有五十人呢?”
“把學生、女人都除掉。”三原把女人否定。是推翻以前的設想,有了新線。
“那就減少很多人。好,你等一等,電話也許要講長一點,我讀給你聽一聽。”
聽筒里響起了翻掀筆記簿的聲音。
“有了。我就跳著念吧。”
“請。”三原拿起鉛筆。
鳥飼重太郞讀出十六個人的地址和姓名。
“你已經把這一批人,一個一個地調查過了?”
“調查時,有人是當面見面的,也有的人不在家沒有會到。可是,我為了仔細,凡是沒有當面會到的,我都打電話問過他們的親屬或公司,結果,凡是申請表里的人名,都是真名實姓。”
“多謝,多謝。”
“有什麼新線索?”
“沒有……不過在你回來之前,我也不想閒著,還想找找辦法。”三原放下電話,詳細研究記事簿上的名單。
這裡沒有假名假姓。全部都有真人。那未,峰岡周一在申請購買月票的時候,用的乃是真人的姓名。
在這一批名單之中,想必有一張月票是由峰岡周一領去的。那個人不管是誰,一定同峰岡周一認識。如果不認識,峰岡周一就不會知道他的地址和姓名。
照此說來,那個人豈不是峰岡的從犯?
可是三原馬上又拋開這個念頭。他不願意打消絕對沒有從犯的看法。而且,那個人如果有必要購買月票,既然是住在福岡市,當然自己去買,還用得到峰岡去代勞?
——不過,事情慢慢可以看清楚了吧!
三原望著這十六個人的姓名。
峰岡雖然是用了真人姓名購買月票,其目的一定是要借用這個人的姓名,暗中耍弄花招。
他耍這一手,有什麼必要?
購買普通月票,就是使個假名,也一樣可以到手,現在,他特別使用了真姓真名,就一定是想利用這一張月票,作為冒名頂替十六人中某一人之用。
因此,就要往下追查,峰岡怎樣會曉得一個遠在福岡市的人的姓名和地址。
首先想到的是大東公司的人。峰岡為了談生意,到過大東公司,也許知道該公司職員的姓名和住址。那末,這十六個人里應該有大東公司的職員。
三原馬上打長途電話到福岡去找到大東公司。接電話的不是別人,正是管人事的總務主任。
月票——
三原警司看到這一幕,腦筋不禁聯繫到峰岡周一曾經在福岡西日本鐵路月票發賣處附近出現的事。
他是在那裡等候須貝?還是真的在那裡上車前往都府樓址遊覽?
三原邊走邊想,信步回到了辦公室。
探員正在盤問一名疑犯。似乎是剛剛傳訊到來的,是個二十四五歲男子,身穿一件很講究的格子襯衣,長發及頸,在探員面前深深低頭,表示難堪。
“你偷的東西,只是這八件?”探員問。
“是的。”
“其中三件賣給了認識人?”
“是的。”
“把他們的名字說出來。”
那青年一一口述,探員寫下了姓名住址。
“其餘五件呢?”
“都送進了當鋪。”
“什麼地方的當鋪?”
“神田的錦町,老闆姓佐藤。”
“錦町的佐藤。你和他很熟?”
“不。沒有見面。我帶著東西,不知道送到什麼地方去當,看見了招牌,就進去了。”
“第一次去當,就收下了。有沒有出證明?”
“我手裡什麼東西證明也沒有。後來想到,有一張搭車月票,就給他看了。”
“公司給你出錢買的月票,押到當鋪里作證明,豈不影響名譽,不怕人知道?”
“我不怕。我買月票時,沒有用真名字。”
三原在旁邊聽見,腦筋里轟地響了一聲。原來月票不僅用於搭車,還可以用於證明身份。他不禁把手裡的公文丟開了。
峰岡周一站在西日本鐵路窗口,並不是在等人,而的確是在那裡購買月票。買了月票,其使用目的也並不是為了搭車,而是用來作為身份證明。
如果是這樣,峰岡是以它作為什麼用途的身份證明呢?
這就不會用他自己的真名真姓,而是改了假名。三原記得,他曾調查過西日本鐵路公司的申請月票的表格,其中並沒有峰岡周一的名字。
峰岡周一是在旅行途中。但是,他也絕不會像剛才所審問的嫌疑犯那樣,需要一個身份證明書以便於把東西當入當鋪。
峰岡周一的月票,既然是要用來證明身份,他要在什麼場合中證明身份呢?
三原想到此處,想起了曾經拜託鳥飼重太郞,到西日本鐵路,從峰岡周一在七日下午二時半出現在月票窗口起,調查當天的申請月票表格。
他翻閱了一下記事簿,發現當時鳥飼重太郞是這樣答覆的。鳥飼的回答說,在那個窗口收到的表格共為:學生月票十三張,職員月票二十張,普通月票十六張。鳥飼按照表格上的姓名地址一一查過,證明實有其人。
當時的調查是以女人為重點,因為三原本以為峰岡是在給福岡的某個女人購買月票。而現在,情況變了,同峰岡在一起的那女人實在是個人妖,化妝為芳子的須貝新太郞。所以,單從女人姓名來調查月票,就失掉了意義。
三原如果早一點想到這一點,就不會放走鳥飼重太郞,讓他去名古屋了。現在,只好等到鳥飼在第二天到達名古屋來電話了。
四
峰岡周一打算怎樣利用這張月票,當作身份證明呢?三原雖然猜不到,卻增添了勇氣。
不過,在這件事上還有兩道難關。第一道關是這張月票的必要性何在?
另一個則是決定性的挫折,當天發售的月票,購買人物都是實有其人。這是鳥飼重太郞仔細調查的,不會有錯。
由此看來,縱然不知道峰岡周一購買月票的用意何在,只為了要用作“身份證明”,他並未用架空的人名來購買。但是,峰岡並未寫下自己的姓名,他一定寫的是別人姓名。既然不是從犯,他為什麼用一個真姓名來買月票,用意就難以明白了。
這樣想來想去,始終沒有解決。到了第二天三點鐘,事情卻有了新發展。鳥飼重太郞從名古屋來了電話。
“你那邊怎麼樣?”三原問道。
鳥飼重太郞說,“時間還早,酒吧還沒有開門。所在正調查旅館。”
“多辛苦了。”三原說。“鳥飼先生,前些日子你曾經到西日本鐵路公司調查二月七日發售月票的情形。”
“有的。”
“我想起了一件事。麻煩你,如果你的記事簿在身邊,把人名念給我聽聽。”
“記事簿就在這裡,只是有五十人呢?”
“把學生、女人都除掉。”三原把女人否定。是推翻以前的設想,有了新線。
“那就減少很多人。好,你等一等,電話也許要講長一點,我讀給你聽一聽。”
聽筒里響起了翻掀筆記簿的聲音。
“有了。我就跳著念吧。”
“請。”三原拿起鉛筆。
鳥飼重太郞讀出十六個人的地址和姓名。
“你已經把這一批人,一個一個地調查過了?”
“調查時,有人是當面見面的,也有的人不在家沒有會到。可是,我為了仔細,凡是沒有當面會到的,我都打電話問過他們的親屬或公司,結果,凡是申請表里的人名,都是真名實姓。”
“多謝,多謝。”
“有什麼新線索?”
“沒有……不過在你回來之前,我也不想閒著,還想找找辦法。”三原放下電話,詳細研究記事簿上的名單。
這裡沒有假名假姓。全部都有真人。那未,峰岡周一在申請購買月票的時候,用的乃是真人的姓名。
在這一批名單之中,想必有一張月票是由峰岡周一領去的。那個人不管是誰,一定同峰岡周一認識。如果不認識,峰岡周一就不會知道他的地址和姓名。
照此說來,那個人豈不是峰岡的從犯?
可是三原馬上又拋開這個念頭。他不願意打消絕對沒有從犯的看法。而且,那個人如果有必要購買月票,既然是住在福岡市,當然自己去買,還用得到峰岡去代勞?
——不過,事情慢慢可以看清楚了吧!
三原望著這十六個人的姓名。
峰岡雖然是用了真人姓名購買月票,其目的一定是要借用這個人的姓名,暗中耍弄花招。
他耍這一手,有什麼必要?
購買普通月票,就是使個假名,也一樣可以到手,現在,他特別使用了真姓真名,就一定是想利用這一張月票,作為冒名頂替十六人中某一人之用。
因此,就要往下追查,峰岡怎樣會曉得一個遠在福岡市的人的姓名和地址。
首先想到的是大東公司的人。峰岡為了談生意,到過大東公司,也許知道該公司職員的姓名和住址。那末,這十六個人里應該有大東公司的職員。
三原馬上打長途電話到福岡去找到大東公司。接電話的不是別人,正是管人事的總務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