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總監禿頂,長臉,眼鏡的其中一枚鏡片反光,那是受來自檯燈光線的影響。他抬起臉來,眼睛離開桌上的文件。
“總監,”青山部長徑直朝他的桌前走去,“剛才從羽田出入境事務所得到消息,說托魯培庫神父乘坐七點半的國際航班回國了!”
青山部長一臉的嚴肅,他期待著總監的驚愕表情。
誰知總監臉上沒有絲毫反應,連眼睛也沒眨一下,唯一動作只是靜靜地看了一眼手錶。“真是那樣嗎,已經離開了嗎?”
他只嘟噥了這句話,一臉茫然,看也不看部長。
這時,青山部長憑著直感感到,總監一定事先知道了什麼。
向他報告時,他既沒有表示驚訝,當然更沒有激動,鎮定自若。
接著的那句話,也顯示了總監的冷靜:“只能這樣,因為沒有法律依據。還有,他大概還稱不上犯罪嫌疑人吧?再說也沒能取得逮捕證。他就是逃走了,其他人也沒有什麼牢騷可發。”
部長銳利的目光射向總監的臉龐,顫抖著嘴唇。只有這時候,他才切身感受到上下級是一堵難以跨越的牆。如果坐在對面的人是同事或者部下,他無疑會衝上去掐住對方脖子。
部長此刻的這種憤怒情緒,總監不可能感覺不到,於是避開青山部長的視線。
他說:“青山君,這是一起難辦的案件!從某種意義上說,托魯培庫這時候回國對於我們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是的,我這麼說也是為你考慮,該案久偵不破,弄得不好,你的位置也可能保不住。”
青山部長目瞪口呆,久久地凝視著總監浮現在嘴邊的淡淡笑容。來自古里艾魯莫教堂的灰塵,仿佛正劈頭蓋臉地朝自己撲來,不,朝著包括部長在內的日本警方撲來。
空姐兇殺案就這樣被打入冷官,以托魯培庫神父的回國而結束。
專案組對外說,偵查沒有結束,還在繼續。
那樣做雖有可能找到其他犯罪嫌疑人,但偵查活動事實上已經終結,接著專案組也被解散。
所有人都認為,逃走的托魯培庫是唯一的犯罪嫌疑人,是警視廳鎖定的真正兇手。
托魯培庫的逃跑在社會上引起震驚。倘若犯罪嫌疑人是日本人,是不可能出現這種戲劇性變化的。報紙和雜誌競相報導,可是再怎麼大張旗鼓地報導,犯罪嫌疑人已經逃到日本警方夠不著的地方,偵查工作只有到此結束,別無他路。
剩下的問題是,到底是誰放跑托魯培庫讓他回國的。
警視廳發言人在例行的記者會上說:“因為沒有到達申領逮捕證的階段,我們不能阻止犯罪嫌疑人辦理回國手續。”
但是,托魯培庫是本案唯一的重大懷疑對象,可以說他是犯罪嫌疑人,再說傳喚也沒有結束。在這種時候,托魯培庫是否可以不事先徵得警方同意就回國呢?
“不,並不是事先沒有證得同意。”古里艾魯莫教堂的負責人強調,教會確實寄通知給了外交部有關負責人。
經過調查,確實有這樣的事。
外交部某局長也收到了來自古里艾魯莫教堂的信,可是據說他沒有看,原封不動地一直放在局長桌上的“未批文件”盒裡。
湊巧當時有人在場,知道整個過程。局長從“未批文件”盒裡取出那封信時慌慌張張地辯解說,因為當時忙忘了及時處理以致放錯了地方。
順便說一下,這局長也是巴奇里奧教會的忠實信徒。
由此開始有傳聞,說警視廳事先知道托魯培庫出境卻故意裝聾作啞。
還有變本加厲的傳聞,說警視廳當局在背後秘密進行交易,主動懇請教會批准托魯培庫出境。
該傳說還被補上最恰當的理由,說警視廳受到高層的壓力,為處置托魯培庫傷透了腦筋。在懇求教會讓他出境的同時,作為達成妥協的交換條件,一律不追究該教會從戰後到現在一直進行的犯罪活動。
警視廳極力否認那樣的傳聞,還正顏厲色地說,不可能有那樣的情況。
確實是上述說的那樣,不可能有上述愚蠢的情況。
這些傳聞,宛如雪花從空中悄悄降落,堆積在專案組成員的身上。
其中有這樣的傳聞,說現任首相為解決與某國之間的外交糾紛而將該案打入冷宮。
還說某高官曾向首相進諫說,只不過是一個女人被殺,不能讓該案在國際談判上產生不利影響。
總之,空姐兇殺案就此終結。
佐野記者在托魯培庫逃回國後立刻驅車去了江原康子的住宅。他把車停在一個僻靜住宅區的狹小路口邊上。他已經來過這裡多次,非常熟悉。路兩側是一長溜由花柏和羅漢柏構成的圍牆,從轉彎角數過去第五幢就是江原康子的住宅。
佐野來到熟悉的圍牆邊上,竟然開始懷疑起自己的眼睛來。
江原康子的住宅消失了,原來有住宅的地方空空蕩蕩的,
怎麼回事?住宅不見了,拆下的舊木材等被亂七八糟地堆放在地上。
他驚呆了,瞪大眼睛盯著舊木材。
後面大片空地的草叢裡,好像有什麼痕跡,到處是大坑。只是曾經隱蔽過雷諾轎車的杉樹、松樹和冬青樹都留在原地,沒有絲毫變化。
佐野立刻去鄰居家打聽,接待的是大學生的母親。
“總監,”青山部長徑直朝他的桌前走去,“剛才從羽田出入境事務所得到消息,說托魯培庫神父乘坐七點半的國際航班回國了!”
青山部長一臉的嚴肅,他期待著總監的驚愕表情。
誰知總監臉上沒有絲毫反應,連眼睛也沒眨一下,唯一動作只是靜靜地看了一眼手錶。“真是那樣嗎,已經離開了嗎?”
他只嘟噥了這句話,一臉茫然,看也不看部長。
這時,青山部長憑著直感感到,總監一定事先知道了什麼。
向他報告時,他既沒有表示驚訝,當然更沒有激動,鎮定自若。
接著的那句話,也顯示了總監的冷靜:“只能這樣,因為沒有法律依據。還有,他大概還稱不上犯罪嫌疑人吧?再說也沒能取得逮捕證。他就是逃走了,其他人也沒有什麼牢騷可發。”
部長銳利的目光射向總監的臉龐,顫抖著嘴唇。只有這時候,他才切身感受到上下級是一堵難以跨越的牆。如果坐在對面的人是同事或者部下,他無疑會衝上去掐住對方脖子。
部長此刻的這種憤怒情緒,總監不可能感覺不到,於是避開青山部長的視線。
他說:“青山君,這是一起難辦的案件!從某種意義上說,托魯培庫這時候回國對於我們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是的,我這麼說也是為你考慮,該案久偵不破,弄得不好,你的位置也可能保不住。”
青山部長目瞪口呆,久久地凝視著總監浮現在嘴邊的淡淡笑容。來自古里艾魯莫教堂的灰塵,仿佛正劈頭蓋臉地朝自己撲來,不,朝著包括部長在內的日本警方撲來。
空姐兇殺案就這樣被打入冷官,以托魯培庫神父的回國而結束。
專案組對外說,偵查沒有結束,還在繼續。
那樣做雖有可能找到其他犯罪嫌疑人,但偵查活動事實上已經終結,接著專案組也被解散。
所有人都認為,逃走的托魯培庫是唯一的犯罪嫌疑人,是警視廳鎖定的真正兇手。
托魯培庫的逃跑在社會上引起震驚。倘若犯罪嫌疑人是日本人,是不可能出現這種戲劇性變化的。報紙和雜誌競相報導,可是再怎麼大張旗鼓地報導,犯罪嫌疑人已經逃到日本警方夠不著的地方,偵查工作只有到此結束,別無他路。
剩下的問題是,到底是誰放跑托魯培庫讓他回國的。
警視廳發言人在例行的記者會上說:“因為沒有到達申領逮捕證的階段,我們不能阻止犯罪嫌疑人辦理回國手續。”
但是,托魯培庫是本案唯一的重大懷疑對象,可以說他是犯罪嫌疑人,再說傳喚也沒有結束。在這種時候,托魯培庫是否可以不事先徵得警方同意就回國呢?
“不,並不是事先沒有證得同意。”古里艾魯莫教堂的負責人強調,教會確實寄通知給了外交部有關負責人。
經過調查,確實有這樣的事。
外交部某局長也收到了來自古里艾魯莫教堂的信,可是據說他沒有看,原封不動地一直放在局長桌上的“未批文件”盒裡。
湊巧當時有人在場,知道整個過程。局長從“未批文件”盒裡取出那封信時慌慌張張地辯解說,因為當時忙忘了及時處理以致放錯了地方。
順便說一下,這局長也是巴奇里奧教會的忠實信徒。
由此開始有傳聞,說警視廳事先知道托魯培庫出境卻故意裝聾作啞。
還有變本加厲的傳聞,說警視廳當局在背後秘密進行交易,主動懇請教會批准托魯培庫出境。
該傳說還被補上最恰當的理由,說警視廳受到高層的壓力,為處置托魯培庫傷透了腦筋。在懇求教會讓他出境的同時,作為達成妥協的交換條件,一律不追究該教會從戰後到現在一直進行的犯罪活動。
警視廳極力否認那樣的傳聞,還正顏厲色地說,不可能有那樣的情況。
確實是上述說的那樣,不可能有上述愚蠢的情況。
這些傳聞,宛如雪花從空中悄悄降落,堆積在專案組成員的身上。
其中有這樣的傳聞,說現任首相為解決與某國之間的外交糾紛而將該案打入冷宮。
還說某高官曾向首相進諫說,只不過是一個女人被殺,不能讓該案在國際談判上產生不利影響。
總之,空姐兇殺案就此終結。
佐野記者在托魯培庫逃回國後立刻驅車去了江原康子的住宅。他把車停在一個僻靜住宅區的狹小路口邊上。他已經來過這裡多次,非常熟悉。路兩側是一長溜由花柏和羅漢柏構成的圍牆,從轉彎角數過去第五幢就是江原康子的住宅。
佐野來到熟悉的圍牆邊上,竟然開始懷疑起自己的眼睛來。
江原康子的住宅消失了,原來有住宅的地方空空蕩蕩的,
怎麼回事?住宅不見了,拆下的舊木材等被亂七八糟地堆放在地上。
他驚呆了,瞪大眼睛盯著舊木材。
後面大片空地的草叢裡,好像有什麼痕跡,到處是大坑。只是曾經隱蔽過雷諾轎車的杉樹、松樹和冬青樹都留在原地,沒有絲毫變化。
佐野立刻去鄰居家打聽,接待的是大學生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