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對,您來過?”
“還沒有。實在騰不出空兒來。”這時隔壁電話鈴響了。秘書模樣的女子來到對方身邊耳語了幾句,他點點頭。
“對不起,接個電話。”在他起身的當兒,兩人的目光從另一角度相遇,不約而同地認出了對方。
“原來是你小子!”
“岩切……”兩人把接電話的事擱在一旁,怒目相視。對方是洋介敲詐過一千萬的雙葉女子學院副理事長岩切文輔。
因為兩人的穿著、見面的場合發生了變化,一下子都沒想起來。
偏偏碰上了最不想見到的人。無論岩切還是洋介,都不希望有這次重逢。
兩人互相睨視了片刻,洋介苦笑著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想不到在這種地方咱倆又見面了。”
“我可不想再見到你小子。”岩切正說出了洋介的心裡話。
“我來這兒也不是想見你。我只是聽從吩咐罷了,事先根本不知道是你。”
“我信不過你,誰知道你是不是生田目先生的代理人。”
“你去確認好了。不過,題外的話最好別說。有些早該忘了的事兒還會想起來。”洋介話里話外含著威脅的意思。倘若從前設美人計的事兒讓生田目知道了,他決不會善罷甘休。
洋介發現他倆的關係變成了互相牽制的關係。對岩切來說,和雨宮時枝的曖昧關係、跟舟津詠子上床的事實依舊是別人手中的把柄。洋介沒有把他和時枝的關係挑明了說,一千萬元的恐嚇正基於這層關係。
岩切按理說還不知道洋介目前的地位。光憑這一點洋介就具有絕對優勢。但是岩切會調查洋介跟生田目的關係,當然這是後話。眼下他先要確認來人的身份。
洋介早晚會失去目前的優勢。他如果不最大限度利用這種暫時的優勢拿到東西,就完不成出使的任務。
岩切向生田目確認以後,很不情願地把東西交給洋介。憑手感裡面包了二十疊鈔票(兩千萬元)。
2
與岩切的重逢使洋介很震驚。岩切知道洋介的底細。從眼神來看,他絲毫不曾忘記對洋介的怨恨。
儘管洋介依然掌握著岩切的把柄,他還是再三有一種預感,前景不妙。
估計岩切不會索還一千萬,可是,如果他得知洋介即將當上生田目的成龍快婿,還有美人計的誘餌舟津詠子已經命歸黃泉,他肯定會使出渾身解數跟洋介過不去。
兩人的關係從力量對比懸殊到分庭抗禮,單看這一點,洋介著實退了一大步。岩切具有挽回局面、像反戈一擊的能量。現在洋介處境被動。
然而,憂慮不限於此。洋介覺得內心還有更深的一層空間,那裡埋著不安的種子。
到底是什麼呢?只要目前的狀態不變,互相威脅的關係就會保持著平衡延續下去,彼此相安無事。
如果說平衡遭到破壞,應該是源於兩人以外的其他因素。是什麼呢?洋介在腦海里搜尋著。似乎隱約可見,卻捕捉不到。
真急人。焦躁毀了他意識表層初步感知到的東西。
“四十歲上下,皮膚有彈性,很精幹。帶著太陽鏡,五官看不清楚,人曬得黑黑的。”突然,洗印店老闆的話在洋介耳邊迴響起來。洋介屏息凝神思索著那番話的意義。
洗印店老闆對取像人粗略的描繪正與岩切文輔的外表相符。不可能。洋介隨即否定了這個猜測。岩切幹嘛要殺小松?兩人之間又沒什麼關係……
“不,有關係!”洋介不由得叫出聲來。小松在濕谷的公園酒店工作。而且,雨宮武彥跟舟津詠子在那兒幽會,“死在賓館”。
當時岩切和小松之間有接觸,推想起來也十分自然。借這個緣分小松巴結上了岩切。也許應該說纏上了岩切。
小松的存在對岩切構成了威脅,於是他搶在洋介之前除掉了小松。這個猜想決不牽強。
就像洋介曾經恐嚇過岩切,大概小松也以同樣材料獵獲了岩切。與洋介不同的是,小松不肯一回罷手,貪得無厭。因為他逞能、不斷勒索,遭到了獵物的反擊。
洋介追趕著自己的想像,他越來越清晰地發現,散亂無章的片斷恰好能拼在一起,形成一幅合情合理的完整畫面。
假如岩切是殺害小松的兇手,意味著什麼呢?他從洗印店拿到了小松的恐嚇材料——膠捲,其中包括洋介和詠子的“紀念照”。
岩切在膠捲中看到曾經將自己引入圈套的一對男女,肯定吃了一驚。不過,僅僅是吃驚而已,並未付諸行動。因為行動意味著他自身的危險。再說,他也不知道洋介的身世和住處。
但是,現在岩切知道了洋介的底細,想找的話還能找到他的住處。今後這將對洋介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等等。”洋介猛然失色。他眼前閃過另一幅畫面。
正如洋介對這場重逢大吃一驚,岩切肯定也受到了震動。因為他又碰見了(小松死後)惟一知曉他的短處的人。然而,岩切的短處是什麼呢?除了原先的把柄,洋介視野里又有新的發現。
用于勒索一千萬日圓的材料——雨宮武彥與女人幽會時死在床上的事實、岩切和雨宮時枝的曖昧關係,這些是岩切舊日的傷疤,如今並未平復。只不過洋介適可而止,一次性地釋放了獵物。
岩切作為殺死小松的兇手(未經確認)目前又有新的把抦落在洋介手中。當他認識到“自己的罪行已經被洋介發覺”,就會感到心虛。
岩切意識到這一點了嗎?簡單想想應該沒有。可是,正如洋介從膠捲發現了推理的線索,恐怕岩切也會有同樣的思考過程。假如這樣的話,會是什麼結果呢?
洋介推理的出發點在於:洋介和詠子的“紀念照”跟小松恐嚇岩切的材料拍在同一卷膠捲上,或者在委託給山田洗印店的五卷膠捲之中。由此推測:搶先殺死小松的兇手是急於取回膠捲的岩切。
毫無疑問,岩切在奪回的膠捲中認出了洋介和詠子,只是不明白其中的原委。
但是,經過分析,他或許會覺察到洋介他們倆也是小松盯住的獵物。
無論如何,洋介沒見到膠捲,無法確認是否在同一卷膠捲上、或是在五卷膠捲中留著岩切的把柄。他只是根據洗印店老闆的話推測而已。
估計岩切再怎麼絞盡腦汁也不會想到洋介掌握了他新的把柄。
眼下洋介要想爭取主動,最好讓岩切知道他的新發現。這樣兩人之間又從對等關係變成了洋介占上風。
當然,這是岩切果真殺死了小松的情況。否則,岩切就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無論如何值得一試。即使岩切與小松之死無關,兩人還是打個平手。比較得失,洋介仍然處於有利地位。
3
與岩切不期而遇,過了幾天,洋介給岩切掛了個電話。岩切有點不知所措。洋介一提出見面,對方答說沒這個必要,愛理不理地拒絕了。
“您別這麼一口回絕,敘敘舊嘛!”
“還沒有。實在騰不出空兒來。”這時隔壁電話鈴響了。秘書模樣的女子來到對方身邊耳語了幾句,他點點頭。
“對不起,接個電話。”在他起身的當兒,兩人的目光從另一角度相遇,不約而同地認出了對方。
“原來是你小子!”
“岩切……”兩人把接電話的事擱在一旁,怒目相視。對方是洋介敲詐過一千萬的雙葉女子學院副理事長岩切文輔。
因為兩人的穿著、見面的場合發生了變化,一下子都沒想起來。
偏偏碰上了最不想見到的人。無論岩切還是洋介,都不希望有這次重逢。
兩人互相睨視了片刻,洋介苦笑著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想不到在這種地方咱倆又見面了。”
“我可不想再見到你小子。”岩切正說出了洋介的心裡話。
“我來這兒也不是想見你。我只是聽從吩咐罷了,事先根本不知道是你。”
“我信不過你,誰知道你是不是生田目先生的代理人。”
“你去確認好了。不過,題外的話最好別說。有些早該忘了的事兒還會想起來。”洋介話里話外含著威脅的意思。倘若從前設美人計的事兒讓生田目知道了,他決不會善罷甘休。
洋介發現他倆的關係變成了互相牽制的關係。對岩切來說,和雨宮時枝的曖昧關係、跟舟津詠子上床的事實依舊是別人手中的把柄。洋介沒有把他和時枝的關係挑明了說,一千萬元的恐嚇正基於這層關係。
岩切按理說還不知道洋介目前的地位。光憑這一點洋介就具有絕對優勢。但是岩切會調查洋介跟生田目的關係,當然這是後話。眼下他先要確認來人的身份。
洋介早晚會失去目前的優勢。他如果不最大限度利用這種暫時的優勢拿到東西,就完不成出使的任務。
岩切向生田目確認以後,很不情願地把東西交給洋介。憑手感裡面包了二十疊鈔票(兩千萬元)。
2
與岩切的重逢使洋介很震驚。岩切知道洋介的底細。從眼神來看,他絲毫不曾忘記對洋介的怨恨。
儘管洋介依然掌握著岩切的把柄,他還是再三有一種預感,前景不妙。
估計岩切不會索還一千萬,可是,如果他得知洋介即將當上生田目的成龍快婿,還有美人計的誘餌舟津詠子已經命歸黃泉,他肯定會使出渾身解數跟洋介過不去。
兩人的關係從力量對比懸殊到分庭抗禮,單看這一點,洋介著實退了一大步。岩切具有挽回局面、像反戈一擊的能量。現在洋介處境被動。
然而,憂慮不限於此。洋介覺得內心還有更深的一層空間,那裡埋著不安的種子。
到底是什麼呢?只要目前的狀態不變,互相威脅的關係就會保持著平衡延續下去,彼此相安無事。
如果說平衡遭到破壞,應該是源於兩人以外的其他因素。是什麼呢?洋介在腦海里搜尋著。似乎隱約可見,卻捕捉不到。
真急人。焦躁毀了他意識表層初步感知到的東西。
“四十歲上下,皮膚有彈性,很精幹。帶著太陽鏡,五官看不清楚,人曬得黑黑的。”突然,洗印店老闆的話在洋介耳邊迴響起來。洋介屏息凝神思索著那番話的意義。
洗印店老闆對取像人粗略的描繪正與岩切文輔的外表相符。不可能。洋介隨即否定了這個猜測。岩切幹嘛要殺小松?兩人之間又沒什麼關係……
“不,有關係!”洋介不由得叫出聲來。小松在濕谷的公園酒店工作。而且,雨宮武彥跟舟津詠子在那兒幽會,“死在賓館”。
當時岩切和小松之間有接觸,推想起來也十分自然。借這個緣分小松巴結上了岩切。也許應該說纏上了岩切。
小松的存在對岩切構成了威脅,於是他搶在洋介之前除掉了小松。這個猜想決不牽強。
就像洋介曾經恐嚇過岩切,大概小松也以同樣材料獵獲了岩切。與洋介不同的是,小松不肯一回罷手,貪得無厭。因為他逞能、不斷勒索,遭到了獵物的反擊。
洋介追趕著自己的想像,他越來越清晰地發現,散亂無章的片斷恰好能拼在一起,形成一幅合情合理的完整畫面。
假如岩切是殺害小松的兇手,意味著什麼呢?他從洗印店拿到了小松的恐嚇材料——膠捲,其中包括洋介和詠子的“紀念照”。
岩切在膠捲中看到曾經將自己引入圈套的一對男女,肯定吃了一驚。不過,僅僅是吃驚而已,並未付諸行動。因為行動意味著他自身的危險。再說,他也不知道洋介的身世和住處。
但是,現在岩切知道了洋介的底細,想找的話還能找到他的住處。今後這將對洋介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等等。”洋介猛然失色。他眼前閃過另一幅畫面。
正如洋介對這場重逢大吃一驚,岩切肯定也受到了震動。因為他又碰見了(小松死後)惟一知曉他的短處的人。然而,岩切的短處是什麼呢?除了原先的把柄,洋介視野里又有新的發現。
用于勒索一千萬日圓的材料——雨宮武彥與女人幽會時死在床上的事實、岩切和雨宮時枝的曖昧關係,這些是岩切舊日的傷疤,如今並未平復。只不過洋介適可而止,一次性地釋放了獵物。
岩切作為殺死小松的兇手(未經確認)目前又有新的把抦落在洋介手中。當他認識到“自己的罪行已經被洋介發覺”,就會感到心虛。
岩切意識到這一點了嗎?簡單想想應該沒有。可是,正如洋介從膠捲發現了推理的線索,恐怕岩切也會有同樣的思考過程。假如這樣的話,會是什麼結果呢?
洋介推理的出發點在於:洋介和詠子的“紀念照”跟小松恐嚇岩切的材料拍在同一卷膠捲上,或者在委託給山田洗印店的五卷膠捲之中。由此推測:搶先殺死小松的兇手是急於取回膠捲的岩切。
毫無疑問,岩切在奪回的膠捲中認出了洋介和詠子,只是不明白其中的原委。
但是,經過分析,他或許會覺察到洋介他們倆也是小松盯住的獵物。
無論如何,洋介沒見到膠捲,無法確認是否在同一卷膠捲上、或是在五卷膠捲中留著岩切的把柄。他只是根據洗印店老闆的話推測而已。
估計岩切再怎麼絞盡腦汁也不會想到洋介掌握了他新的把柄。
眼下洋介要想爭取主動,最好讓岩切知道他的新發現。這樣兩人之間又從對等關係變成了洋介占上風。
當然,這是岩切果真殺死了小松的情況。否則,岩切就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無論如何值得一試。即使岩切與小松之死無關,兩人還是打個平手。比較得失,洋介仍然處於有利地位。
3
與岩切不期而遇,過了幾天,洋介給岩切掛了個電話。岩切有點不知所措。洋介一提出見面,對方答說沒這個必要,愛理不理地拒絕了。
“您別這麼一口回絕,敘敘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