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可是,龜井又馬上搖了搖頭。
他突然想到,說不定是片岡等人侮辱了町田的姐姐,7年後他報仇雪恨。可是龜井再一琢磨又覺得不妥。7年前,片岡等人不過是十七八歲的高中生,而且在強姦這件事上,那兩個女學生大概不會有關係。
龜井和三浦無法了解更多的情況,於是就離開了石野書店。
“你是怎麼想的?”三浦問龜井。
“你是不是認為,這些事和目前的案子多少有些牽連?”
“坦率地說,至今我還弄不清楚。無論怎麼說,那已是7年前的事了。不過話又說回來,今天的殺人案件又都是由7年前去東京的這些少男少女們引起的。”
“我也有同感。也許有些牽強附會,不過,這條線索我要追查下去。有什麼新情況我立即告訴你。”
三浦做出保證。
第十一章 始發站“上野”
1
龜井乘夕鶴14次夜車回到了東京。他和町田隆夫乘的是同一次列車。
龜井到達上野署專案組的時候,是上午9點半。
十津川一個人在值班 。
“啊,你回來了。”
十津川站起來迎著龜井說。
“町田那裡還沒什麼動靜嗎?”
“是啊,已經把町田和在新宿飲食店當招待的松木紀子監視起來了。直到現在,他們還沒露出任何跡象要殺害宮本。”
“不如馬上逮捕町田和松木紀子,青森旅館的密室殺人之謎,也總算解開了。”
龜井說完,十津川搖了搖頭說:
“即使逮捕他們,也不能起訴。第一,殺人動機不明。第二,所有一切僅僅是我們的推測。所謂證據,也不過都是背景材料。就算我是檢察官,僅僅先靠這些,也不能公開審判,對這種做法,我還在猶豫。”
“青森縣警的江島主任希望東京方面儘快解決町田留長髮的事和上野站片岡之死一案。”龜井說。
十津川微微一笑:
“長發之謎已經解開。町田回到上野時短髮齊整,他聲稱是在青森理了發。這樣,我們被他矇混了過去,實際上他戴的是假髮,為了掩人耳目,他大概曾經故意到青森市內的理髮店去了一趟,好讓人們認為他把長發剪短了。”
“上野車站片岡被毒死一案,有什麼進展?”
“我正考慮這個問題。”
“町田到底搞了什麼鬼花招?”
龜井繼續追問,十津川聳了聳肩膀說:
“答案只有一個。町田和松木紀子在上野殺死片岡在客觀上是不可能的,這就是結論。”
“這麼說,另外還有同謀?莫非宮本孝是同謀?”
“宮本要是同謀的話,町田殺人就更容易了。所以,他不可能是同謀。”
“主任,如果說不可能,不就說明在片岡被殺一案上,町田和松木紀子沒有嫌疑了嗎?”
“關於片岡之死,你說町田和松木紀子沒有嫌疑,我也認為是這樣。可是,我們又為什麼懷疑是町田殺的呢?”
“因為我認為片岡被殺是連續殺人的繼續。”
“而且在死者片岡清之的口袋裡有一封信,那一定是連續殺人的罪犯所寫的。宮本也被一封內容大致相同的信引到了上野車站來,也許是為了布下迷魂陣?”
“不,如果罪犯是宮本,4月10日夜裡,村上陽子就不可能在青木車站被殺。”
“這麼說,我們完全陷入了困境。”
“罪犯的目的大概就在於此吧。”
“可問題的關鍵在於罪犯是怎樣使我們陷入窘境的?”
“我們能否換個角度來分析片岡清之的死因?”
“你的意思是說……”
“我們兩人仔細調查過片岡的情況,清楚地知道他的為人。”
“他出生於富豪之家,平時放蕩不羈,還常常表現出傲慢勁來。愛賭錢,在男女關係上也不檢點。”
“總之,他得罪了不少人。”
“是的。”
“在他的信件中,有些女人就流露過怨恨的情緒。”
“是呀,我也看過。”
“假定這裡有一個樹敵甚多的人,要想殺掉他,往往採用什麼手段呢?”
“借刀殺人恐怕是最為妥善的辦法。”
“對。”
“您是說,町田也這樣考慮過?”
“想殺掉片岡這個樹敵眾多的人,無論是誰都會首先想到這一點。可這也不大容易做到。理由很簡單,既然他自己不想染指,對方也會考慮同樣的問題。再說,無論是誰也不願意當階下囚。”
“是這樣。”
“但是,事實上,有許多人希望殺掉某個人,並不擔心被警察逮捕。”
“坦率地說,連我自己也有這種目標。”
“從一名警察嘴裡說出這樣話,可是有點過頭!”
十津川笑了笑,接著說。
“町田找到了憎恨片岡的人,並且做了保證。當然,空口無憑,對方不可能相信,這就引出了那封信。信大概是町田用左手寫的,他當著對方的面寫了那封信,然後把它寄給了片岡和宮本。他說,如果片岡來上野車站時被殺,那麼嫌疑必然落到宮本和自己身上。7人小組中發生的殺人案已在報紙上年披露。如果片岡拿著那封信死去,毫無疑問,10個人有10個人都會相信罪犯就在這7個人當中。於是,對方也就同意了,真正的犯人也許會認為,把他人殺人勾當故意說成是自己乾的,那真是個怪人。町田將嫌疑引向自己,顯然是想進一步製造混亂,蒙蔽警察。”
他突然想到,說不定是片岡等人侮辱了町田的姐姐,7年後他報仇雪恨。可是龜井再一琢磨又覺得不妥。7年前,片岡等人不過是十七八歲的高中生,而且在強姦這件事上,那兩個女學生大概不會有關係。
龜井和三浦無法了解更多的情況,於是就離開了石野書店。
“你是怎麼想的?”三浦問龜井。
“你是不是認為,這些事和目前的案子多少有些牽連?”
“坦率地說,至今我還弄不清楚。無論怎麼說,那已是7年前的事了。不過話又說回來,今天的殺人案件又都是由7年前去東京的這些少男少女們引起的。”
“我也有同感。也許有些牽強附會,不過,這條線索我要追查下去。有什麼新情況我立即告訴你。”
三浦做出保證。
第十一章 始發站“上野”
1
龜井乘夕鶴14次夜車回到了東京。他和町田隆夫乘的是同一次列車。
龜井到達上野署專案組的時候,是上午9點半。
十津川一個人在值班 。
“啊,你回來了。”
十津川站起來迎著龜井說。
“町田那裡還沒什麼動靜嗎?”
“是啊,已經把町田和在新宿飲食店當招待的松木紀子監視起來了。直到現在,他們還沒露出任何跡象要殺害宮本。”
“不如馬上逮捕町田和松木紀子,青森旅館的密室殺人之謎,也總算解開了。”
龜井說完,十津川搖了搖頭說:
“即使逮捕他們,也不能起訴。第一,殺人動機不明。第二,所有一切僅僅是我們的推測。所謂證據,也不過都是背景材料。就算我是檢察官,僅僅先靠這些,也不能公開審判,對這種做法,我還在猶豫。”
“青森縣警的江島主任希望東京方面儘快解決町田留長髮的事和上野站片岡之死一案。”龜井說。
十津川微微一笑:
“長發之謎已經解開。町田回到上野時短髮齊整,他聲稱是在青森理了發。這樣,我們被他矇混了過去,實際上他戴的是假髮,為了掩人耳目,他大概曾經故意到青森市內的理髮店去了一趟,好讓人們認為他把長發剪短了。”
“上野車站片岡被毒死一案,有什麼進展?”
“我正考慮這個問題。”
“町田到底搞了什麼鬼花招?”
龜井繼續追問,十津川聳了聳肩膀說:
“答案只有一個。町田和松木紀子在上野殺死片岡在客觀上是不可能的,這就是結論。”
“這麼說,另外還有同謀?莫非宮本孝是同謀?”
“宮本要是同謀的話,町田殺人就更容易了。所以,他不可能是同謀。”
“主任,如果說不可能,不就說明在片岡被殺一案上,町田和松木紀子沒有嫌疑了嗎?”
“關於片岡之死,你說町田和松木紀子沒有嫌疑,我也認為是這樣。可是,我們又為什麼懷疑是町田殺的呢?”
“因為我認為片岡被殺是連續殺人的繼續。”
“而且在死者片岡清之的口袋裡有一封信,那一定是連續殺人的罪犯所寫的。宮本也被一封內容大致相同的信引到了上野車站來,也許是為了布下迷魂陣?”
“不,如果罪犯是宮本,4月10日夜裡,村上陽子就不可能在青木車站被殺。”
“這麼說,我們完全陷入了困境。”
“罪犯的目的大概就在於此吧。”
“可問題的關鍵在於罪犯是怎樣使我們陷入窘境的?”
“我們能否換個角度來分析片岡清之的死因?”
“你的意思是說……”
“我們兩人仔細調查過片岡的情況,清楚地知道他的為人。”
“他出生於富豪之家,平時放蕩不羈,還常常表現出傲慢勁來。愛賭錢,在男女關係上也不檢點。”
“總之,他得罪了不少人。”
“是的。”
“在他的信件中,有些女人就流露過怨恨的情緒。”
“是呀,我也看過。”
“假定這裡有一個樹敵甚多的人,要想殺掉他,往往採用什麼手段呢?”
“借刀殺人恐怕是最為妥善的辦法。”
“對。”
“您是說,町田也這樣考慮過?”
“想殺掉片岡這個樹敵眾多的人,無論是誰都會首先想到這一點。可這也不大容易做到。理由很簡單,既然他自己不想染指,對方也會考慮同樣的問題。再說,無論是誰也不願意當階下囚。”
“是這樣。”
“但是,事實上,有許多人希望殺掉某個人,並不擔心被警察逮捕。”
“坦率地說,連我自己也有這種目標。”
“從一名警察嘴裡說出這樣話,可是有點過頭!”
十津川笑了笑,接著說。
“町田找到了憎恨片岡的人,並且做了保證。當然,空口無憑,對方不可能相信,這就引出了那封信。信大概是町田用左手寫的,他當著對方的面寫了那封信,然後把它寄給了片岡和宮本。他說,如果片岡來上野車站時被殺,那麼嫌疑必然落到宮本和自己身上。7人小組中發生的殺人案已在報紙上年披露。如果片岡拿著那封信死去,毫無疑問,10個人有10個人都會相信罪犯就在這7個人當中。於是,對方也就同意了,真正的犯人也許會認為,把他人殺人勾當故意說成是自己乾的,那真是個怪人。町田將嫌疑引向自己,顯然是想進一步製造混亂,蒙蔽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