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事後證明這是一種幸運,因為如果將閥門完全打開,沖入的高壓海水的動能將遠大於上次從細小的裂fèng中滲入的,那道高壓she流會像一道雷射那樣切斷所遇到的一切。現在從關閉的閥門滲入的水流卻是可以控制的。你可以想像,泡船中的探險者們看著那一道道細細的海水在他們眼前噴出,是何等震撼啊。

  他們這時對於液體,就像你們的原始人對於電流那樣無知。在用一個金屬容器小心翼翼地接滿一桶水後,泡船下降,將那根引管埋在岩層中。在下降的過程中,探險者們萬分謹慎地守護著那桶作為研究標本的海水,很快又有了一個新的發現:無形岩居然是透明的!上次裂fèng中滲入的海水由於混入了沙土,使他們沒有發現這一點。隨著泡船下降深度的增加,溫度也在增加,探險者們驚恐地看到,無形岩竟是一種生命體!它在活過來,表面憤怒地翻滾著,呈現由無數涌泡構成的可怕形態。但這怪物在展現生命力的同時也在消耗著自己,化做一種幽靈般的白色影子消失在空中。當桶中的無形岩都化做白色魔影消失後,船艙中的探險者們相繼感到了身體的異常,短路的電火花在他們體內閃爍,最後他們都變成一團團焰火,痛苦地死去了。聯盟基地中的人們通過監視器傳回的震波圖像看到了這可怕的情景,但監視器也很快短路停機了。前去接應的泡船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在與下降的泡船對接後,接應泡船中的乘員也同樣短路而死,仿佛無形岩化做了一種充滿所有空間的死神。但科學家們也發現,這一次的短路沒有上一次那麼劇烈,他們得出結論:隨著空間體積的增加,無形死神的密度也在降低。接下來,在付出了更多的生命代價後,地核人終於又發現了一種他們從未接觸過的物質形態:氣體。 這一系列的重大發現終於打動了泡世界的政府,使其與昔日的敵人聯合起來,也投身於探險事業之中,一時間,對探險的投入急劇增加,最後的突破就在眼前。

  雖然對水蒸氣的性質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但缺乏密封技術的地核科學宗一時還無法避免它對地核人生命和儀器設備的傷害。不過他們已經知道,在四千五百米以上的高度,無形岩是死的,不會沸騰。於是,地核政府和探險聯盟一起在四千八百米的高度上建造了一所實驗室,裝配了更長、性能更好的引管,專門進行無形岩的研究。

  「直到這時,你們才開始做阿基米德的工作。」是的,可你不要忘記,我們在原始時代,就做了法拉第的工作。

  在無形岩實驗室中,科學家們相繼發現了水壓和浮力定律.同時與液體有關的密封技術也得以發展和完善。人們終於發現,在無形岩中航行,其實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比在地層中航行要容易得多。只要船體的密封和耐壓性達到要求,不需任何挖掘,船就可以在無形岩中以令人難以想像的高速度上升。

  「這就是泡世界的火箭了。」應該稱做水箭。水箭是一個蛋形耐高壓金屬容器,沒有任何動力設施,內部僅可乘坐一名探險者,我們就叫他泡世界的加加林吧。水箭的發she平台位於五千米高度,是在地層中挖出的一個寬敞的大廳。在發she前的一小時,加加林進入水箭,關上了密封艙門。確定所有儀器和生命維持系統正常後,自動掘進機破壞了大廳頂部厚度不到十米的薄岩層,隨著「轟隆」一聲,岩層在上方無形岩的巨大壓力下坍塌了,水箭浸沒於深海的無形岩之中。

  周圍的塵埃落定後,加加林透過由金剛石製造的透明舷窗,驚奇地發現發she平台上的兩盞探照燈在無形岩中打出了兩道光柱,由於泡世界中沒有空氣,光線不會散she,這時地核人第一次看到了光的形狀。震波儀傳來了發she命令,加加林扳動手柄,鬆開了將水箭錨固定在底部岩層上的鉸鏈,水箭緩緩升離了海底,在無形岩中很快加速,向上浮去。

  科學家們按照海底壓力,很容易計算出了上方無形岩的厚度,約一萬米,如無意外,上浮的水箭能夠在十五分鐘內走完這段航程,但以後會遇到什麼,誰都不知道。

  水箭在一片寂靜中上升著,透過舷窗看出去,只有深不見底的黑暗。偶爾有幾粒懸浮在無形岩中的塵埃在舷窗透出的光亮中飛速掠過,標示著水箭上升的速度。

  加加林很快感到一陣恐慌,他是生活在固體世界中的生命,現在第一次進入了無形岩的空間,一種無依無靠的虛無感攫住了他的全部身心。十五分鐘的航程是那麼漫長,它濃縮了地核文明十萬年的探索歷程,仿佛永無止境……就在加加林的精神即將崩潰之際,水箭浮上了這顆行星的海面。

  上浮慣性使水箭衝上了距海面十幾米的空中,在下落的過程中,加加林從舷窗中看到了下方無形岩一望無際的廣闊表面,這巨大的平面上波光粼粼,加加林並沒有時間去想這表面反she的光來自哪裡。水箭重重地落在海面上,飛濺的無形岩白花花一片撒落在周圍,水箭像船一樣平穩地浮在海面上.隨波浪輕輕起伏著。

  加加林小心翼翼地打開艙門,慢慢探出身去,立刻感到了海風的吹拂,過了好一陣兒,他才悟出這是氣體。恐懼使他戰慄了一下,他曾在實驗室中的金剛石管道中看到過水汽的流動,但宇宙中竟然有如此巨量的氣體存在,是任何人都始料未及的。

  加加林很快發現,這種氣體與無形岩沸騰後轉化的那種不同,不會導致肌體的短路。他在以後的回憶錄中有過一段這樣的描述:我感到這是一隻無形巨手溫柔的撫摸,這巨手來自一個我們不知道的無限巨大的存在,在這個存在面前,我變成了另一個全新的我。

  加加林抬頭望去,這時,地核文明十萬年的探索得到了最後的報償。

  他看到了燦爛的星空。 「真是不容易,你們經歷了那麼長時間的探索,才站到我們的起點上。」馮帆讚嘆道。

  所以,你們是一個很幸運的文明。

  這時,逃逸到太空中的大氣形成的冰晶雲面積擴大了很多,天空一片晶亮,外星飛船的

  光芒在冰晶雲中散she出一圈絢麗的彩虹。下面,大氣旋形成的巨井仍在轟隆隆地旋轉著,像是一台超級機器在一點點碾碎這個基球。而周圍的山頂卻更加平靜,連碎波都沒有了,海面如鏡,又讓馮帆想起了藏北的高山湖泊……馮帆強迫自己,使思想回到了現實。

  「你們到這裡來幹什麼?」他問。

  我們只是路過,看到這裡有智慧文明,就想找人聊聊,誰先登上這座山頂我們就和誰聊。

  「山在那兒,總會有人去登的。」

  是,登山是智慧生物的一個本性,他們都想站得更高些,看得更遠些,這並不是生存的需要。比如你,如果為了生存就會遠遠逃離這山,可你卻登上來了。進化賦予智慧文明登高的欲望是有更深的原因的,這原因是什麼我們還不知道。山無處不在,我們都還在山腳下。

  「我在山頂上。」馮帆說,他不容別人挑戰自己登上世界最高峰的榮譽,即使是外星人。

  你在山腳下,我們都在山腳下。光速是一個山腳,空間是一個山腳,被禁錮在光速和空間這狹窄的深谷中,你不覺得……憋屈嗎?「生來就這樣,習慣了。」那麼,我下面要說的事你會很不習慣的。看看這個宇宙,你感覺到什麼?「廣闊啊,無限啊,這類的。」你不覺得憋屈嗎?「怎麼會呢?宇宙在我眼裡是無限的,在科學家們眼裡,好像也有二百億光年呢。」那我告訴你,這是一個二百億光年半徑的泡世界。

  「……」

  我們的宇宙是一個空泡,一塊更大固體中的空泡。

  「怎麼可能呢?這塊大固體不會因引力而坍縮嗎?」至少目前還沒有,我們這個氣泡還在超固體塊中膨脹著。引力引起坍縮是對有限的固體塊而言的,如果包裹我們宇宙的這個固體塊是無限的,就不存在坍縮問題。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誰也不知道那個固體超宇宙是不是有限的。有許多種猜測,比如認為引力在更大的尺度上被另一種力抵消,就像電磁力在微觀尺度上被核力抵消一樣,我們意識不到這種力,就像處於泡世界中意識不到萬有引力一樣。從我們收集到的資料上看,對於宇宙的氣泡形狀,你們的科學家也有所猜測,只是你不知道罷了。

  「那塊大固體是什麼樣子的?也是……岩層嗎?」不知道,五萬年後我們到達目的地時才能知道。

  「你們要去哪裡?」宇宙邊緣,我們是一艘泡船,叫「針尖」號,記得這名字嗎?

  「記得,它是泡世界中首先發現地層密度遞減律的泡船。」

  對,不知我們能發現什麼。

  「超固體宇宙中還有其他的空泡嗎?」你已經想得很遠了。

  「這讓人不能不想。」想想一塊巨岩中的幾個小泡泡,就是有,找到它們也很難,但我們這就去找。

  「你們真的很偉大。」好了,聊得很愉快,但我們還要趕路,五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認識你很高興,記往,山無處不在。

  由於冰晶雲的遮攔,最後這行字已經很模糊。

  接著,太空中的巨型屏幕漸漸暗下來,巨球本身也在變小,很快縮成一點,重新變成星海中一顆不起眼的星星,這變化比它出現時要快許多。這顆星星在夜空中疾駛而去,轉眼消失在西方天際。

  海天之間黑了下來,冰晶雲和風暴巨井都看不見了,天空中只有一片黑暗的混沌。馮帆聽到周圍風暴的轟鳴聲在迅速減小,很快變成了低聲的嗚咽,再往後完成消失了,只能聽到海浪的聲音。

  馮帆有了下墜的感覺,他看到周圍的海面正在緩緩地改變著形狀,海山渾圓的山頂在變

  平,像一把正在撐開的巨傘一樣。他知道,海水高山正在消失,他正在由九千米高空向海平面墜落。在他的感覺中只有兩三分鐘,他漂浮的海面就停止了下降,他知道這點,是由於自己身體下降的慣性使他沒入了已停降的海面之下,好在這次沉得並不深,他很快遊了上來。

  周圍已是正常的海面,海水高山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從來就沒有存在過一樣。風暴也完全停止了,風暴強度雖大但持續時間很短,只是颳起了表層浪,所以海面也在很快平靜下來。

  天空中的冰晶雲已經散去很多,燦爛的星空再次出現了。

  馮帆仰望著星空,想像著那個遙遠的世界,真的太遠了,連光都會走得疲憊,那又是很早以前,在那個海面上,泡世界的加加林也像他現在這樣仰望著星空。穿越廣漠的時空荒漠,他們的靈魂相通了。

  馮帆一陣噁心,吐出了些什麼,憑嘴裡的味道他知道是血,他在九千米高的海山頂峰得了高山病,肺水腫出血了,這很危險。在突然增加的重力下,他虛弱得動彈不得,只是靠救生衣把自己托在水面上。不知道藍水號現在的命運,但基本上可以肯定,方圓一千公里內沒有船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