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仍然沒有回音,萬籟俱靜。
我猛地睜開雙眼,就在書桌上的紫水晶花瓶上,出現了一朵藍色的玫瑰,但玫瑰在我看到它的瞬間就消失了,只剩空花瓶靜靜地立在那裡。但那朵玫瑰的每一個細節都印在我的腦海中,它充滿了生機,透出一種冰雪的靈氣。
我閉上眼睛又睜開,玫瑰沒有再出現,但我知道它就在那裡,就插在紫水晶花瓶上。
「你在給誰打電話?」妻子從床上支起身,睡眼朦朧地問。
「沒什麼,睡吧。」我淡淡地說,起身小心翼翼地拿起花瓶,小心翼翼地灌上半瓶清水,小心翼翼地將它放回到寫字檯上,然後在它面前一直坐到天明。
妻子看到了花瓶中的水,下班時就捎回了一束鮮花,她正要將花往花瓶上插時被我制止了。
「別,上面有花。」
妻子奇怪地看著我。
「是一朵藍色的玫瑰。」
「哦,那可是最貴的品種。」妻子笑著說,顯然以為我在開玩笑,伸手拿起花瓶又往裡插花。我奪過花瓶,輕輕地放回到寫字檯上,然後從妻子手中奪過她的花,扔進了紙簍:「我說過裡面有花嘛你怎麼回事啊!」
妻子呆呆地看了我一會,說:「我知道,你在內心深處有自己的一塊天地,我也有,畢竟這麼多年了……你可以保留它,但不該把它帶到我們的生活里來!」
「那瓶里真的有花,一朵藍色的玫瑰。」我用低了許多的聲音喃喃地說。
妻子捂著臉哭著跑開了。
就這樣,花瓶中的這朵看不見的玫瑰在我和戴琳之間造成了裂痕。
「你一定要告訴我那朵想像中的玫瑰是想像中的誰插上的,否則我沒法忍受!」妻子多次這樣說。
「不是想像,花瓶上真的有一束玫瑰,藍色的。」我每次都這樣回答。
終於,我們之間的裂痕快到了無法彌補的地步時,是孩子拯救了我們的婚姻。這天早晨,孩子起床後打著哈欠說:「媽媽,寫字檯上的那個紫花瓶中插著一朵玫瑰呢,藍色的,好看呢!可你一看它舊沒了。」
妻子恐慌地看著我,我們第一次為這事爭執時孩子並不在場。以後的爭吵也從來沒有當過孩子的面,所以,他不可能預先知道藍色玫瑰的事。
又過了兩天,妻子在夜裡寫論文時伏在寫字檯上睡著了,當她醒來後也推醒了我,她的目光中又充滿了那種恐慌:「我剛才一醒來,就聞到一股……玫瑰花香,就從那個花瓶上發出來的!可我仔細聞時那香味又消失了,真的,我不會弄錯的,確實是玫瑰花香,我不騙你!」
「我知道你沒騙我,那裡真的有一朵玫瑰嘛,藍色的玫瑰。」我說。
以後,妻子再也沒有提起過這事,任那個花瓶放在那裡,有時,她還會小心地擦擦它,擦的時候一直豎著,像是怕裡面的玫瑰掉下來,她還有幾次為瓶里添上蒸發掉的水。
我以後再也沒看到藍色玫瑰,但知道它在那裡就夠了。有時夜深人靜,我就將水晶花瓶移到窗前,然後背對著它站著,這時我往往能聞到飄渺的花香,就知道它肯定已經在那裡了,心靈的眼睛能看清它的每一個細節。我用心來撫摸著它的每一個花瓣,看它在來自窗外的夜風中微微搖曳……它是一朵我只能用心來看的花。
不過,我還是有希望在此生再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一次藍色玫瑰,據丁儀說,從量子力學的角度來講,人的死亡過程就是由一個強觀察者變為弱觀察者再變為非觀察者的過程,當我變成弱觀察者時,玫瑰的概率雲向毀滅態的坍縮速度就會慢一些,我就有希望看到它。
當我走到人生的盡頭,當我在彌留之際最後一次睜開眼睛,那時我所有的知性和記憶都消失在過去的深淵中,又回到童年純真的感覺和夢幻之中,那就是量子玫瑰向我微笑的時候。 註:編輯刪去了後半部分大量的細節描寫,造成了小說的布局問題,我也深感遺憾,但字數超出了,沒辦法,不過應該前後均衡著刪才對的。以下貼出細節的一部分:
第一批雷球機槍到達後,立即運往港口,裝上已等候在那裡的被徵用的漁船。這些漁船都很小,最大的排水量也不超過100噸。每挺雷球機關槍的超導電池都放進船艙,發she架太長,只能放到甲板上,用篷布或魚網蓋上。所有的漁船上都換上了海軍的舵手和輪機員,他們有一百多人,駕駛這50艘漁船。
從港口出來,林雲和丁儀前往戰區海岸防禦指揮中心,許文誠和康明已率領晨光部隊在那裡集結,在作戰室里,一名海軍大校在一個大屏幕前向他們介紹敵情。
「......敵艦隊的核心,是三艘航空母艦,它們是:卡爾.文森號、斯坦尼斯號和合眾國號,這均是上世紀80年代以後下水的最新式核動力航母。戰鬥群的其餘部分組成如下:巡洋艦3艘、驅逐艦14艘、護衛艦12艘,還有3艘補給艦。共有35艘水面艦隻。潛艇的情況還不太清楚,估計有10艘左右的攻擊潛艇。下面大家看到的是艦隊的隊形布局示意圖。」大屏幕上出現的圖形,像是一個由許多長條形棋子組成的複雜棋局。
「這是我們的伏擊隊形。」
在示意圖中艦隊行進方向的兩側,出現了兩排小點,每排25個。
「大家按這個圖形,就很容易確定自己的負責的目標。這裡要說明:敵艦隊進入近海後,可能要改變隊形,不過目前顯示的已經是典型的近海防禦布局,估計變動不會太大,到時候各火力點依實際情況重新調整目標。
「這裡要特別強調打擊的重點:我剛才了解了一下,大家一致認為打擊重點是航母。陸軍的同志這樣想還有情可原,但有些海軍的同志也持這個想法就很可笑了,記住:不要理會航母,打擊的重點是巡洋艦!它們是艦隊宙斯盾防禦系統電子部分的主幹和控制中心,然後是驅逐艦,它們是防禦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只要這些一癱瘓,整個艦隊就是一堆案板上的肉了!同時,從位置上看,它們也是距離各火力點最近的,如果不顧外圍先打核心的艦母,那後果不勘設想。再重複一遍:航母是肉,巡洋艦和驅逐艦是艦隊的骨頭!對每艘巡洋艦,至少要分配800發,每艘驅逐艦150至200發。」
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幅一艘軍艦的縱剖面圖,顯示出的內部結構複雜得令人目眩。接著從艦橋上延伸出一條綠線,彎彎曲曲地貫穿了大部分艦體,像一條艦體內的蛔蟲。
「這是一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的剖面圖,這條綠線就是雷球機槍的掃she路線。」那條彎曲綠線上的不同位置出現了許多小圓圈,每個圓圈旁邊都有一個數字。
「現在標出的是重點打擊部位,旁邊的數字是該部位建議分配的雷球數量。剛剛給你們每人發的那本圖冊,就是敵艦隊所有艦隻的剖面圖和相應的掃she路線,這麼點時間都背下來不可能,每人重點記住自己負責的目標。對於陸軍的同志,理解這幅圖的原理困難一些,只好死記硬背了。但我可以簡單地說明:對於巡洋艦和驅逐艦重點打擊其宙斯盾的計算機系統。下面請武器技術負責人再補充一些細節。」
林雲走到前面說:「該說的我們在北京訓練中心都已經說過了,這裡我只想再提醒大家一次:按照雷球機槍的平均she速,你們對每個目標的she擊將在40秒至1分鐘的時間內完成,這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所以大家不要慌,雷球的彈道很清晰,你們就像普通機槍打曳光彈那樣,先把穩定的彈道建立起來,再開始移動彈著點進行掃she。
「艦隊造成的尾浪是一大問題,我們的船都很小,因而造成的波動肯定影響she擊。當敵艦隊完全進入伏擊海域時,伏擊線的前半部分還沒有尾浪,後半部分的尾浪已基本平息,所以she擊時受影響最大的是伏擊線的中部,我們在那裡部署的是最熟練的火力小組,他們曾在海上訓練過,對在海浪的顛簸中she擊較有經驗......這些本來應該進更行長時間的訓練,但來不及了,只能靠大家戰場發揮了!」
「你放心少校,能打航母的機槍手怎麼會發揮不好?」一名少尉說。
「我再說一遍:航母不在攻擊範圍內!別總想著它!誰在它上面浪費彈藥是要負責任的!」海軍大校生氣地喊,引起了一陣笑聲。
天黑後,晨光部隊來到了一個靶場上,在這裡,他們看到了一隻奇怪的模擬艦隊。那是用幾十張大硬紙板剪出的各種艦隻的側面形狀,每張硬紙板下面都有兩個小輪,由一個士兵在後面推著它前行,這些硬紙板排成敵艦隊的陣形緩緩地移過靶場。每一位she手用一挺輕機槍向他負責的目標瞄準,每挺機槍的槍管前部都捆著一個雷射教鞭,用以在靶子上指示彈著點。she手們努力使那個紅色光點在靶子上按預定的掃she路線移動。這種練習一直進行到深夜,直到每個人對自己負責的目標的she擊過程都很熟悉為止。那些在黑暗中緩緩移動的船形,以及那些船形上同樣緩緩移動著的紅色光點,構成了一幅抽象而神秘的畫面,且極具催眠作用,最後令大家都昏昏欲睡。
後半夜他們都去一座海軍營房大樓里睡覺。據說在諾曼第登陸的前夜,有一位心理學家去觀察士兵們的睡眠情況,他本以為在這血戰的前夜無人能入睡,但恰恰相反,所有的人睡得比平時還深,他認為這是人體對即將到來的超量消耗的一種本能反應,這種反應只有在群體中才能表現出來。這時大家也很快入睡,這是無夢的一夜。
以下的故事是丁儀後來斷斷續續聽說的。
船出港後,在一艘做為指揮船的稍大些的漁船上,康明和海軍方面的指揮官開了一個小會。指揮這上百名駕駛漁船的舵手和輪機手的是一名海軍少校、一名上尉和兩名中尉。海軍少校對康明說:「中校,我看你的人還是躲到底艙去吧,一看你們就不像打魚的。」
「我們都受不了下面的魚腥味。」康明苦笑著說。
上尉說:「命令只是要求我們將把漁船開到指定的海域,當敵艦隊出現時接受您的指揮,上級說這次任務極其危險,讓我們自願報名,這可真不多見。」
一名中尉說:「我是旅大級上的航海長,要在這小破船兒上被擊沉,多少慘了點兒。」
「如果這艘小破船是去攻擊航母戰鬥群呢?」康明問。
中尉點點頭:「這就壯烈多了,攻擊航母當然是我和同學們的最高理想,其二才是當艦長,其三是找個能忍受我們長期出海的好女孩兒。」
「我們的船負責的目標是一艘巡洋艦,如果成功,敵航母將在幾分鐘內被擊沉。」
四個海軍軍官頓時目瞪口呆,「中校,你不是說著玩的?!」
康明說:「幹嘛這麼大驚小怪?你們老前輩的氣魄哪去了?建國初期,海軍曾經用木帆船擊沉過驅逐艦。」
「是啊,照此發展下去,我們就該駕著衝浪板去攻擊海上戰略平台了!(註:海上戰略平台為一種構想中的巨艦,呈半潛水的平台狀,以中遠程飛彈為主要武器,為航空母艦的換代品。)」少校說。
我猛地睜開雙眼,就在書桌上的紫水晶花瓶上,出現了一朵藍色的玫瑰,但玫瑰在我看到它的瞬間就消失了,只剩空花瓶靜靜地立在那裡。但那朵玫瑰的每一個細節都印在我的腦海中,它充滿了生機,透出一種冰雪的靈氣。
我閉上眼睛又睜開,玫瑰沒有再出現,但我知道它就在那裡,就插在紫水晶花瓶上。
「你在給誰打電話?」妻子從床上支起身,睡眼朦朧地問。
「沒什麼,睡吧。」我淡淡地說,起身小心翼翼地拿起花瓶,小心翼翼地灌上半瓶清水,小心翼翼地將它放回到寫字檯上,然後在它面前一直坐到天明。
妻子看到了花瓶中的水,下班時就捎回了一束鮮花,她正要將花往花瓶上插時被我制止了。
「別,上面有花。」
妻子奇怪地看著我。
「是一朵藍色的玫瑰。」
「哦,那可是最貴的品種。」妻子笑著說,顯然以為我在開玩笑,伸手拿起花瓶又往裡插花。我奪過花瓶,輕輕地放回到寫字檯上,然後從妻子手中奪過她的花,扔進了紙簍:「我說過裡面有花嘛你怎麼回事啊!」
妻子呆呆地看了我一會,說:「我知道,你在內心深處有自己的一塊天地,我也有,畢竟這麼多年了……你可以保留它,但不該把它帶到我們的生活里來!」
「那瓶里真的有花,一朵藍色的玫瑰。」我用低了許多的聲音喃喃地說。
妻子捂著臉哭著跑開了。
就這樣,花瓶中的這朵看不見的玫瑰在我和戴琳之間造成了裂痕。
「你一定要告訴我那朵想像中的玫瑰是想像中的誰插上的,否則我沒法忍受!」妻子多次這樣說。
「不是想像,花瓶上真的有一束玫瑰,藍色的。」我每次都這樣回答。
終於,我們之間的裂痕快到了無法彌補的地步時,是孩子拯救了我們的婚姻。這天早晨,孩子起床後打著哈欠說:「媽媽,寫字檯上的那個紫花瓶中插著一朵玫瑰呢,藍色的,好看呢!可你一看它舊沒了。」
妻子恐慌地看著我,我們第一次為這事爭執時孩子並不在場。以後的爭吵也從來沒有當過孩子的面,所以,他不可能預先知道藍色玫瑰的事。
又過了兩天,妻子在夜裡寫論文時伏在寫字檯上睡著了,當她醒來後也推醒了我,她的目光中又充滿了那種恐慌:「我剛才一醒來,就聞到一股……玫瑰花香,就從那個花瓶上發出來的!可我仔細聞時那香味又消失了,真的,我不會弄錯的,確實是玫瑰花香,我不騙你!」
「我知道你沒騙我,那裡真的有一朵玫瑰嘛,藍色的玫瑰。」我說。
以後,妻子再也沒有提起過這事,任那個花瓶放在那裡,有時,她還會小心地擦擦它,擦的時候一直豎著,像是怕裡面的玫瑰掉下來,她還有幾次為瓶里添上蒸發掉的水。
我以後再也沒看到藍色玫瑰,但知道它在那裡就夠了。有時夜深人靜,我就將水晶花瓶移到窗前,然後背對著它站著,這時我往往能聞到飄渺的花香,就知道它肯定已經在那裡了,心靈的眼睛能看清它的每一個細節。我用心來撫摸著它的每一個花瓣,看它在來自窗外的夜風中微微搖曳……它是一朵我只能用心來看的花。
不過,我還是有希望在此生再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一次藍色玫瑰,據丁儀說,從量子力學的角度來講,人的死亡過程就是由一個強觀察者變為弱觀察者再變為非觀察者的過程,當我變成弱觀察者時,玫瑰的概率雲向毀滅態的坍縮速度就會慢一些,我就有希望看到它。
當我走到人生的盡頭,當我在彌留之際最後一次睜開眼睛,那時我所有的知性和記憶都消失在過去的深淵中,又回到童年純真的感覺和夢幻之中,那就是量子玫瑰向我微笑的時候。 註:編輯刪去了後半部分大量的細節描寫,造成了小說的布局問題,我也深感遺憾,但字數超出了,沒辦法,不過應該前後均衡著刪才對的。以下貼出細節的一部分:
第一批雷球機槍到達後,立即運往港口,裝上已等候在那裡的被徵用的漁船。這些漁船都很小,最大的排水量也不超過100噸。每挺雷球機關槍的超導電池都放進船艙,發she架太長,只能放到甲板上,用篷布或魚網蓋上。所有的漁船上都換上了海軍的舵手和輪機員,他們有一百多人,駕駛這50艘漁船。
從港口出來,林雲和丁儀前往戰區海岸防禦指揮中心,許文誠和康明已率領晨光部隊在那裡集結,在作戰室里,一名海軍大校在一個大屏幕前向他們介紹敵情。
「......敵艦隊的核心,是三艘航空母艦,它們是:卡爾.文森號、斯坦尼斯號和合眾國號,這均是上世紀80年代以後下水的最新式核動力航母。戰鬥群的其餘部分組成如下:巡洋艦3艘、驅逐艦14艘、護衛艦12艘,還有3艘補給艦。共有35艘水面艦隻。潛艇的情況還不太清楚,估計有10艘左右的攻擊潛艇。下面大家看到的是艦隊的隊形布局示意圖。」大屏幕上出現的圖形,像是一個由許多長條形棋子組成的複雜棋局。
「這是我們的伏擊隊形。」
在示意圖中艦隊行進方向的兩側,出現了兩排小點,每排25個。
「大家按這個圖形,就很容易確定自己的負責的目標。這裡要說明:敵艦隊進入近海後,可能要改變隊形,不過目前顯示的已經是典型的近海防禦布局,估計變動不會太大,到時候各火力點依實際情況重新調整目標。
「這裡要特別強調打擊的重點:我剛才了解了一下,大家一致認為打擊重點是航母。陸軍的同志這樣想還有情可原,但有些海軍的同志也持這個想法就很可笑了,記住:不要理會航母,打擊的重點是巡洋艦!它們是艦隊宙斯盾防禦系統電子部分的主幹和控制中心,然後是驅逐艦,它們是防禦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只要這些一癱瘓,整個艦隊就是一堆案板上的肉了!同時,從位置上看,它們也是距離各火力點最近的,如果不顧外圍先打核心的艦母,那後果不勘設想。再重複一遍:航母是肉,巡洋艦和驅逐艦是艦隊的骨頭!對每艘巡洋艦,至少要分配800發,每艘驅逐艦150至200發。」
大屏幕上出現了一幅一艘軍艦的縱剖面圖,顯示出的內部結構複雜得令人目眩。接著從艦橋上延伸出一條綠線,彎彎曲曲地貫穿了大部分艦體,像一條艦體內的蛔蟲。
「這是一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的剖面圖,這條綠線就是雷球機槍的掃she路線。」那條彎曲綠線上的不同位置出現了許多小圓圈,每個圓圈旁邊都有一個數字。
「現在標出的是重點打擊部位,旁邊的數字是該部位建議分配的雷球數量。剛剛給你們每人發的那本圖冊,就是敵艦隊所有艦隻的剖面圖和相應的掃she路線,這麼點時間都背下來不可能,每人重點記住自己負責的目標。對於陸軍的同志,理解這幅圖的原理困難一些,只好死記硬背了。但我可以簡單地說明:對於巡洋艦和驅逐艦重點打擊其宙斯盾的計算機系統。下面請武器技術負責人再補充一些細節。」
林雲走到前面說:「該說的我們在北京訓練中心都已經說過了,這裡我只想再提醒大家一次:按照雷球機槍的平均she速,你們對每個目標的she擊將在40秒至1分鐘的時間內完成,這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所以大家不要慌,雷球的彈道很清晰,你們就像普通機槍打曳光彈那樣,先把穩定的彈道建立起來,再開始移動彈著點進行掃she。
「艦隊造成的尾浪是一大問題,我們的船都很小,因而造成的波動肯定影響she擊。當敵艦隊完全進入伏擊海域時,伏擊線的前半部分還沒有尾浪,後半部分的尾浪已基本平息,所以she擊時受影響最大的是伏擊線的中部,我們在那裡部署的是最熟練的火力小組,他們曾在海上訓練過,對在海浪的顛簸中she擊較有經驗......這些本來應該進更行長時間的訓練,但來不及了,只能靠大家戰場發揮了!」
「你放心少校,能打航母的機槍手怎麼會發揮不好?」一名少尉說。
「我再說一遍:航母不在攻擊範圍內!別總想著它!誰在它上面浪費彈藥是要負責任的!」海軍大校生氣地喊,引起了一陣笑聲。
天黑後,晨光部隊來到了一個靶場上,在這裡,他們看到了一隻奇怪的模擬艦隊。那是用幾十張大硬紙板剪出的各種艦隻的側面形狀,每張硬紙板下面都有兩個小輪,由一個士兵在後面推著它前行,這些硬紙板排成敵艦隊的陣形緩緩地移過靶場。每一位she手用一挺輕機槍向他負責的目標瞄準,每挺機槍的槍管前部都捆著一個雷射教鞭,用以在靶子上指示彈著點。she手們努力使那個紅色光點在靶子上按預定的掃she路線移動。這種練習一直進行到深夜,直到每個人對自己負責的目標的she擊過程都很熟悉為止。那些在黑暗中緩緩移動的船形,以及那些船形上同樣緩緩移動著的紅色光點,構成了一幅抽象而神秘的畫面,且極具催眠作用,最後令大家都昏昏欲睡。
後半夜他們都去一座海軍營房大樓里睡覺。據說在諾曼第登陸的前夜,有一位心理學家去觀察士兵們的睡眠情況,他本以為在這血戰的前夜無人能入睡,但恰恰相反,所有的人睡得比平時還深,他認為這是人體對即將到來的超量消耗的一種本能反應,這種反應只有在群體中才能表現出來。這時大家也很快入睡,這是無夢的一夜。
以下的故事是丁儀後來斷斷續續聽說的。
船出港後,在一艘做為指揮船的稍大些的漁船上,康明和海軍方面的指揮官開了一個小會。指揮這上百名駕駛漁船的舵手和輪機手的是一名海軍少校、一名上尉和兩名中尉。海軍少校對康明說:「中校,我看你的人還是躲到底艙去吧,一看你們就不像打魚的。」
「我們都受不了下面的魚腥味。」康明苦笑著說。
上尉說:「命令只是要求我們將把漁船開到指定的海域,當敵艦隊出現時接受您的指揮,上級說這次任務極其危險,讓我們自願報名,這可真不多見。」
一名中尉說:「我是旅大級上的航海長,要在這小破船兒上被擊沉,多少慘了點兒。」
「如果這艘小破船是去攻擊航母戰鬥群呢?」康明問。
中尉點點頭:「這就壯烈多了,攻擊航母當然是我和同學們的最高理想,其二才是當艦長,其三是找個能忍受我們長期出海的好女孩兒。」
「我們的船負責的目標是一艘巡洋艦,如果成功,敵航母將在幾分鐘內被擊沉。」
四個海軍軍官頓時目瞪口呆,「中校,你不是說著玩的?!」
康明說:「幹嘛這麼大驚小怪?你們老前輩的氣魄哪去了?建國初期,海軍曾經用木帆船擊沉過驅逐艦。」
「是啊,照此發展下去,我們就該駕著衝浪板去攻擊海上戰略平台了!(註:海上戰略平台為一種構想中的巨艦,呈半潛水的平台狀,以中遠程飛彈為主要武器,為航空母艦的換代品。)」少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