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可有誰願意站出來,承擔所有的責任?
那些枯萎的花朵,已經散發不出芳香,那些遊蕩的魂魄,早已不會歌唱。我的目光已經不忍在廢墟上停留,我在沒命地奔逃呀!我不知道下一場災難會在什麼地方等著我,我也不知道生命為什麼如此脆弱,更不知道忘記傷痛需要多長的時間……
長歌當哭呀,我的悲憫大地!
另外一些倖存者
在直升機上,我旁邊的一副擔架上,躺著一個乾瘦的老太太,眼屎糊住了她的眼睛,布滿老年斑的臉上一點表情也沒有,她的腿斷了,我從她的臉上看不出痛苦,卻發現她靠我這邊的左手不停地微微顫抖。我想起了年邁的母親,心裡一陣感傷。我伸出了可以動彈的右手,輕輕地握住了她的手,她的手像乾枯的樹枝,冰涼冰涼的。她的手在我的手中繼續顫抖著,我心裡在呼喊,為什麼,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要讓本來就貧苦的人遭受如此的苦難!
我從華西醫院轉到成都武警醫院的那個晚上,救護車又送來了一個傷員,他被安排住在我對面的一張病床上。他是從汶川送過來的,是一個電廠的工人。他的左腿斷了,被打上了厚厚的一層石膏。他靜靜地躺在那裡,和我一樣難以入眠,我身體的疼痛折磨著我,而他呢?我從一個志願者口裡得知,這個倖存者是自己從廢墟里爬出來的。地震前,他正在廚房裡,那一瞬間他倒在了地上,頭被倒下來的冰箱砸暈了。當他醒過來後,已經過了三十多個小時了。他看到了一絲亮光,那絲亮光讓他看到了希望。他動了動,發現自己的身體還能夠移動。於是,他開始了自救。他用自己的雙手吃力地清除著眼前的障礙,一點一點地朝光亮的地方挪過去……他十個手指頭的指甲都脫落了,忍受著劇烈的疼痛,經過了七個多小時的不懈努力,他終於爬出了廢墟,重見天日後的他,才發現自己的腿也被砸斷了,而他的親人無一人生還。
……
那個女孩子六七歲的模樣,有著一雙美麗的大眼睛,可那美麗的大眼睛裡卻沒有了快樂,有的只是深深的憂鬱。她就住在我隔壁的帳篷里。因為傷員太多,成都武警醫院在操場上臨時搭建了許多帳篷,我們這些沒有了生命危險的傷員就住在帳篷里。我在那裡的幾天裡,一直沒有聽到小女孩哭過,或者因疼痛喊叫過,她也是腿被砸斷了。那個志願者大姐說,這個女孩子特別堅強,自從獲救,連眼淚都沒有流過一次。醫院的醫護人員和志願者以及病友們都很喜歡她。可電視台的記者來採訪她時,她什麼也不說!
很多人,因為自己的堅持,創造了生命的奇蹟。比如被困一百六十四個小時獲救的綿竹市漢旺鎮婦女王華珍;靠四張作業紙和一瓶尿液,堅強挺過一百零八小時的什邡市紅白鎮中學炊事員李克成;北川縣城布滿瓦礫的廢墟下被埋一百一十七個小時的五十二歲的季中山;汶川映秀灣水電總廠廢墟中被埋一百七十九小時的馬元江;在被埋一百五十個小時後,現場實施高位截肢手術,映秀水電公司職員虞錦華……
生命是多麼的寶貴!
在為這些倖存者感慨的同時,我深深地為那些長眠地下的死難者哀悼!
摯愛
郎永淳在他新浪的博客里這樣寫道:“也曾因為欣慰而流出眼淚。十三號直播間隙。我接到一位上海朋友焦急打來的求救電話:她同事的老公李西閩被困在彭州龍門山鎮鑫海度假村,導遊逃出來報信說,李西閩被卡在傾斜的房子裡,等待救援。她看到我在直播,她覺得,要找到中央電視台,才能把求救信號及時、有效地發到前方指揮部。焦急的心情任何人都能理解,我馬上聯繫統籌組印棟兄,他和四川台有聯繫;聯繫地方部毛鑫,他能聯繫上成都台、彭州台;聯繫軍事部記者陳大元,他可以找到成都軍區、已經趕往彭州的空軍部隊。我告訴大元,李西閩是你們的戰友,他曾在廣空創作室工作過。我也焦急地期盼從幾個方面同時發出的求救信號使山邊的小小度假村不會成為盲點。十五號傍晚,李西閩獲救!消息傳來,我眼眶濕了。毛鑫說,網上一群人在幫著搜救呢,老李是個挺有名的恐怖作家;陳大元說,老李獲救,心裡一塊石頭落地了,否則如果有任何意外,我們會抱憾終生。我們充滿對生命的敬畏,我想救援官兵也同樣敬畏生命。他們和我一樣,並不認識李西閩,但我們都知道,那裡有活的生命,我們不會拋棄!”
是的,在我被埋後,很多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都在為我祈禱,為了救我奔走相告,想盡了千方百計。
五月十二日那天下午,大地震發生後,上海也有震感。正在淮海路上一棟大樓里上班的我的妻子娉,也和同事們一起跑下了樓。當得知四川發生大地震後,她馬上就撥打我的手機,可怎麼也撥不通,她感覺到了不妙。那時她只知道我投奔易延端去了,可不知道他的聯繫方式。她想,必須找到易延端,才能獲知我的情況。怎麼樣才能找到易延端呢?她聽我說過,易延端在四川某報工作,就在網上搜索易延端的名字,結果找到了易延端的聯繫方式。她在五月十三日早上打通了易延端的電話,那時易延端還不知道我的具體情況,到了十三日晚上,易延端才把我被埋的消息告訴她。
娉聽到我被埋的消息後,心裡充滿了焦慮和痛苦。怎麼辦呢?除了讓易延端想辦法救我,她還得想更多的辦法,我多在廢墟中埋一分鐘,對她而言就是多一分鐘的折磨!她前段時間在我手機丟失後,給我新手機輸入過我的電話號碼,那些電話號碼就保存在她的筆記本電腦上。她找出了那些電話號碼,給誰打呢?她想起了我在部隊或者曾經在部隊的朋友們,於是,她撥通了李洪洋的電話。李洪洋聽到我被埋的消息後,十分吃驚,他邊安慰娉,邊說想辦法,可他也離開部隊多年了,能夠聯繫部隊上的人去救我嗎?她又撥通了鍾靈的電話,鍾靈顯得很冷靜,也只能說想辦法;她又撥通了劉興安的電話,劉興安在《解放軍報》工作,他說馬上和前線的記者聯繫;她又撥通了裘山山的電話,裘山山那時正在災區,說銀廠溝歸空軍部隊負責救援,但她會聯繫空軍的熟人……她最後撥通了楊獻平的電話,楊獻平說,他在四川的部隊認識的人不多,只能儘量地去聯繫,楊獻平還給她提了個建議,讓她去天涯網發求救的帖子,或者能夠讓廣大網友想辦法救我。
在十三日晚上二十二點四十四分,娉含著淚在天涯社區“舞文弄墨”版塊上發了一篇題為《救救被困在四川的李西閩》的帖子。“舞文弄墨”的版主蜘蛛發現這個帖子後,就把這個帖子的題目改為《網絡總動員,營救李西閩》,並且讓管理員把這個帖子放在了天涯網的首頁上,還四處相告,號召網友想辦法。很多朋友和我不熟悉的網友都在替我的生命擔憂,想盡千方百計救我。在天涯的其他版塊,比如“散文天地”,比如“蓮蓬鬼話”都有人發拯救我的帖子。在一些QQ群里,人們都在討論著怎麼救我。比如“蓮蓬鬼話”群,許多兄弟姐妹邊哭著邊想辦法……那些淚水就像十三日晚上川西災區的大雨,澆在我的心上。
那些枯萎的花朵,已經散發不出芳香,那些遊蕩的魂魄,早已不會歌唱。我的目光已經不忍在廢墟上停留,我在沒命地奔逃呀!我不知道下一場災難會在什麼地方等著我,我也不知道生命為什麼如此脆弱,更不知道忘記傷痛需要多長的時間……
長歌當哭呀,我的悲憫大地!
另外一些倖存者
在直升機上,我旁邊的一副擔架上,躺著一個乾瘦的老太太,眼屎糊住了她的眼睛,布滿老年斑的臉上一點表情也沒有,她的腿斷了,我從她的臉上看不出痛苦,卻發現她靠我這邊的左手不停地微微顫抖。我想起了年邁的母親,心裡一陣感傷。我伸出了可以動彈的右手,輕輕地握住了她的手,她的手像乾枯的樹枝,冰涼冰涼的。她的手在我的手中繼續顫抖著,我心裡在呼喊,為什麼,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要讓本來就貧苦的人遭受如此的苦難!
我從華西醫院轉到成都武警醫院的那個晚上,救護車又送來了一個傷員,他被安排住在我對面的一張病床上。他是從汶川送過來的,是一個電廠的工人。他的左腿斷了,被打上了厚厚的一層石膏。他靜靜地躺在那裡,和我一樣難以入眠,我身體的疼痛折磨著我,而他呢?我從一個志願者口裡得知,這個倖存者是自己從廢墟里爬出來的。地震前,他正在廚房裡,那一瞬間他倒在了地上,頭被倒下來的冰箱砸暈了。當他醒過來後,已經過了三十多個小時了。他看到了一絲亮光,那絲亮光讓他看到了希望。他動了動,發現自己的身體還能夠移動。於是,他開始了自救。他用自己的雙手吃力地清除著眼前的障礙,一點一點地朝光亮的地方挪過去……他十個手指頭的指甲都脫落了,忍受著劇烈的疼痛,經過了七個多小時的不懈努力,他終於爬出了廢墟,重見天日後的他,才發現自己的腿也被砸斷了,而他的親人無一人生還。
……
那個女孩子六七歲的模樣,有著一雙美麗的大眼睛,可那美麗的大眼睛裡卻沒有了快樂,有的只是深深的憂鬱。她就住在我隔壁的帳篷里。因為傷員太多,成都武警醫院在操場上臨時搭建了許多帳篷,我們這些沒有了生命危險的傷員就住在帳篷里。我在那裡的幾天裡,一直沒有聽到小女孩哭過,或者因疼痛喊叫過,她也是腿被砸斷了。那個志願者大姐說,這個女孩子特別堅強,自從獲救,連眼淚都沒有流過一次。醫院的醫護人員和志願者以及病友們都很喜歡她。可電視台的記者來採訪她時,她什麼也不說!
很多人,因為自己的堅持,創造了生命的奇蹟。比如被困一百六十四個小時獲救的綿竹市漢旺鎮婦女王華珍;靠四張作業紙和一瓶尿液,堅強挺過一百零八小時的什邡市紅白鎮中學炊事員李克成;北川縣城布滿瓦礫的廢墟下被埋一百一十七個小時的五十二歲的季中山;汶川映秀灣水電總廠廢墟中被埋一百七十九小時的馬元江;在被埋一百五十個小時後,現場實施高位截肢手術,映秀水電公司職員虞錦華……
生命是多麼的寶貴!
在為這些倖存者感慨的同時,我深深地為那些長眠地下的死難者哀悼!
摯愛
郎永淳在他新浪的博客里這樣寫道:“也曾因為欣慰而流出眼淚。十三號直播間隙。我接到一位上海朋友焦急打來的求救電話:她同事的老公李西閩被困在彭州龍門山鎮鑫海度假村,導遊逃出來報信說,李西閩被卡在傾斜的房子裡,等待救援。她看到我在直播,她覺得,要找到中央電視台,才能把求救信號及時、有效地發到前方指揮部。焦急的心情任何人都能理解,我馬上聯繫統籌組印棟兄,他和四川台有聯繫;聯繫地方部毛鑫,他能聯繫上成都台、彭州台;聯繫軍事部記者陳大元,他可以找到成都軍區、已經趕往彭州的空軍部隊。我告訴大元,李西閩是你們的戰友,他曾在廣空創作室工作過。我也焦急地期盼從幾個方面同時發出的求救信號使山邊的小小度假村不會成為盲點。十五號傍晚,李西閩獲救!消息傳來,我眼眶濕了。毛鑫說,網上一群人在幫著搜救呢,老李是個挺有名的恐怖作家;陳大元說,老李獲救,心裡一塊石頭落地了,否則如果有任何意外,我們會抱憾終生。我們充滿對生命的敬畏,我想救援官兵也同樣敬畏生命。他們和我一樣,並不認識李西閩,但我們都知道,那裡有活的生命,我們不會拋棄!”
是的,在我被埋後,很多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都在為我祈禱,為了救我奔走相告,想盡了千方百計。
五月十二日那天下午,大地震發生後,上海也有震感。正在淮海路上一棟大樓里上班的我的妻子娉,也和同事們一起跑下了樓。當得知四川發生大地震後,她馬上就撥打我的手機,可怎麼也撥不通,她感覺到了不妙。那時她只知道我投奔易延端去了,可不知道他的聯繫方式。她想,必須找到易延端,才能獲知我的情況。怎麼樣才能找到易延端呢?她聽我說過,易延端在四川某報工作,就在網上搜索易延端的名字,結果找到了易延端的聯繫方式。她在五月十三日早上打通了易延端的電話,那時易延端還不知道我的具體情況,到了十三日晚上,易延端才把我被埋的消息告訴她。
娉聽到我被埋的消息後,心裡充滿了焦慮和痛苦。怎麼辦呢?除了讓易延端想辦法救我,她還得想更多的辦法,我多在廢墟中埋一分鐘,對她而言就是多一分鐘的折磨!她前段時間在我手機丟失後,給我新手機輸入過我的電話號碼,那些電話號碼就保存在她的筆記本電腦上。她找出了那些電話號碼,給誰打呢?她想起了我在部隊或者曾經在部隊的朋友們,於是,她撥通了李洪洋的電話。李洪洋聽到我被埋的消息後,十分吃驚,他邊安慰娉,邊說想辦法,可他也離開部隊多年了,能夠聯繫部隊上的人去救我嗎?她又撥通了鍾靈的電話,鍾靈顯得很冷靜,也只能說想辦法;她又撥通了劉興安的電話,劉興安在《解放軍報》工作,他說馬上和前線的記者聯繫;她又撥通了裘山山的電話,裘山山那時正在災區,說銀廠溝歸空軍部隊負責救援,但她會聯繫空軍的熟人……她最後撥通了楊獻平的電話,楊獻平說,他在四川的部隊認識的人不多,只能儘量地去聯繫,楊獻平還給她提了個建議,讓她去天涯網發求救的帖子,或者能夠讓廣大網友想辦法救我。
在十三日晚上二十二點四十四分,娉含著淚在天涯社區“舞文弄墨”版塊上發了一篇題為《救救被困在四川的李西閩》的帖子。“舞文弄墨”的版主蜘蛛發現這個帖子後,就把這個帖子的題目改為《網絡總動員,營救李西閩》,並且讓管理員把這個帖子放在了天涯網的首頁上,還四處相告,號召網友想辦法。很多朋友和我不熟悉的網友都在替我的生命擔憂,想盡千方百計救我。在天涯的其他版塊,比如“散文天地”,比如“蓮蓬鬼話”都有人發拯救我的帖子。在一些QQ群里,人們都在討論著怎麼救我。比如“蓮蓬鬼話”群,許多兄弟姐妹邊哭著邊想辦法……那些淚水就像十三日晚上川西災區的大雨,澆在我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