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頁
……
幾位道祖兩兩交手,被生死道祖護在後面的石軒一下就顯得無事可做,既插手不上金仙道祖之戰,又暫時沒有辦法突破祖龍的封鎖,去太元天躲避。
一邊是餘波就可以毀滅大千世界的恐怖鬥法,一邊是靜靜旁觀的石軒。
這種奇怪的狀況,讓石軒道心有一種奇妙的安寧,繁華退去、喧囂退去、熱鬧退去,終究要歸於初始,歸於安寧。
石軒安寧平靜當中,念頭此起彼伏,但想的竟然不是眼前生死道祖與祖龍金仙大戰之事,想的不是創造機會,逃往太元天之事,而是在電光石火間,又想起了玉景道人所言,想起了成功合道的寶光如來,想起了衝擊合道失敗的悟道山人和紫雲道君。
“合道這一步,看來是放下所有,連自我存在都放下,所以再沒有本性干擾的道果慶雲或是未來佛祖金身,就會與大道產生奇妙聯繫,從而發生玄之又玄的變化,於是其就會變成一條新生的大道,再以這大道為基礎,截取虛空宇宙三千大道之一,兩者交融,凝結為道種,納於自身,這就是與道合真!”
“這在佛門中,就是勘破一切,證得‘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如來’真意,無上菩提。而在道門中,則是入我忘我,入虛忘虛的‘大道’真意。”
“可是連自我存在、本性真如都放下了,那道果慶雲或是未來佛祖金身變化而成的新生大道,又與虛空宇宙三千大道有什麼區別?力量對比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很顯然應該是這條新生的極端弱小的大道,融入原本大道內,沒有半點漣漪產生,就像孔方魔君那樣。”
“這中間,肯定還有什麼沒有參透的地方。”
石軒念頭起伏,元神中將寶光如來合道時的情況,纖毫必現,一幕幕、一次次地回放,想要找出這關鍵所在。
忽然之間,石軒啞然失笑,自嘲了一句:“剛剛才勘破了外道演法,為何又差點走上邪路。”
每位半步金仙,本性不同,自然放下的事物就不同,放下的法門也不同。
就像一位成年人,看到一張齊腰高的桌子堵門,照見的事物之相就是“不算太高,可以直接跳過去,或者搬開,或者直接走其他門。”
而一隻螞蟻,看到這張桌子,照見的事物之相則是“實在是太高了,無法言喻,不過處處皆是空洞,可以直接鑽過去,或者慢慢爬過去。”
這高與不高,這空洞與非空洞,並非桌子本身的真實,而是由於成年人與螞蟻思維方式不同,所照見的不同之相,是為虛妄。
雖然兩位巔峰半步金仙的力量差距,不會是成年人和螞蟻這麼大,但本性不同之下,所照見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決然不同,南轅北轍,有時候甚至比成年人與螞蟻照見的桌子之相差距還大!
所見之相不同,自然需要放下的就不同,而放下的法門亦是不同。
所以無論道門真傳還是佛門正法,在合道這一步,都只是一筆帶過,因為沒有適合所有弟子的真解和法門,甚至每個人之間的法門都不會相同,都與創下功法的祖師不同,根本無法以此為參照。
這一關隘,靠得就是自己明悟,靠得就是自己找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從此之後,再與他人修煉之法不同!
故而在合道關隘時,只可能有一言之師,由於別人無心或有心的一言,觸及自身本性真如,照見種種虛妄,從而大徹大悟,而沒有手把手傳授的師父和功法,就像紫雲道場中,玉婆婆一言點醒了寶光如來,讓已經放下“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他,徹底放下了“我相”,這並非看起來的放下臭皮囊那麼簡單。
因此,石軒才自嘲差點走上了邪路,若按照玉景道人、寶光如來那般放下自我,那就是以他人為自己,忘了自身根本,從一開始就走錯,合道之時十死無生。
大家本性不同,照見體悟到的大道亦不同,合道這一關隘,只有靠自己參悟、明悟,走出一條艱難無比的道路,稍微悟錯一點,那就是萬劫不復的局面。
除我之外,皆是外道!
這就是合道被稱為修行三難最難一關的緣由之一。
“那我的道路究竟在哪裡?是什麼?”
一時之間,石軒就像呆住了般靜靜立在那裡。
……
生死道祖運轉生死輪迴,阻擋著祖龍的攻擊,心神之中卻在想著種種對策:“事起倉促,只能找機會送石軒去太元天或者歸一道祖那裡暫避,他已經勘破了外道演法,再有一段時日照見自我,參悟出屬於自己的道路,就可以衝擊合道境界了。”
“老孔雀最多再能鎮壓寂滅道祖三四個剎那,必須在此之前創造機會。”
“可惜如此一來,想要殺掉一位有了警覺的先天金仙,將是難上加難,機會渺茫!”
生死道祖雖然嘆息自己只能重新謀劃,但事到如今,他豈是沒有決斷的,於是準備全力運轉生死大道,創造機會,將石軒送出。
第七十章 本性由來無一物
星光燦爛,每一顆星辰都像是一枚棋子、一支算籌,在演算、推算著無窮無盡的變化,時而迷霧泛起,時而重巒疊嶂,時而星空浩瀚,時而宇宙洪荒,將能夠截取一切變化、一切天機、一切大道的阿難如來連同其極樂淨土困在其中。
從來都是滿臉苦色的阿難如來,另外一隻手忽然伸出,接住一片被風吹過來的清香宜人蓮花瓣,看著這蓮花瓣,阿難如來臉上竟然露出了一絲微笑,這笑容真摯如同嬰兒,帶著無法言述的佛門真意。
“有生便有死,有常亦無常,虛空宇宙,三千大道,多如恆河沙數的世界和生靈,都難以逃脫這命運,眾生多苦,不證如來,不得菩提,不享極樂。”
聲音蒼老枯寂,蓮花瓣緩緩飄落,阿難如來臉露微笑地結出了“十方本願琉璃光王如來印”,頓時,其身上就放出內外明澈的琉璃光芒,無數佛門至高萬字符在光芒中浮現,大極樂、大自在、大解脫之意宛如實質。
而他伸出去截取大道的那隻枯瘦頎長之手,亦猛地亮起琉璃光芒,透出圓潤無暇之意,其輕輕合攏,就將整個河圖萬象陣一起從虛空宇宙截取了出來。
這一握,無量星光熄滅、無窮變化停滯,只有河圖心生預感,險險遁出了大陣。
河圖月眉微皺,心中暗道:“阿難如來竟發下宏願來恢復傷勢,這樣一來,若宏願不完成,則再也無望踏入合道第三步,他為了寂滅道祖居然可以做到這種程度?不過,也對,若寂滅隕落,當年一起聯手擊殺青雲子的他,就孤掌難鳴了。”
“但即便他不這麼做,使得現在無法殺死石軒,讓他逃離。有了警覺的情況下,寂滅道祖和他都還有種種應對,甚至還占據上風,完全不必走到這個玉石俱焚的地步。”
每個人一生可以發下諸多宏願,但完成這個宏願前,則不能再立宏願,阿難如來一步步證得如來,靠的是自身,從未以宏願取巧,河圖亦沒能算出他今日卻會這麼做!
“阿難如來對自身真是夠狠。”
“果然,即使我能洞徹天機,對於先天金仙的決斷,還是會有所疏漏。”
不經磨難,不受苦痛,不歷劫數,不證如來!
星光亮起,萬象具現,河圖將陣法變化的極致展現,重新困住了阿難如來。
河圖心神平靜,推算著種種可能:
“阿難如來已經恢復不少,再有兩個剎那,宏願之力徹底反饋,阿難如來就會完全恢復,被其克制之下,我頂多能再支撐一兩個剎那。”
“只能寄希望於這段時間內,生死道友將石軒送去了太元天、玉景天那裡。”
“生死道友有我相助推衍功法,已經距離合道寂滅不遠,雖然仍差祖龍少許,但拼命之下,祖龍要攔住他送人,非常困難。”
“可即使送出了祖龍屏障,能不能到達太元天、玉景天,還得看有沒有寂滅道祖或是阿難如來關係親密的後天金仙反應過來,出手攔截。”
“石軒已經窺破了外道演法,以我推算,再有萬年,就可以找出屬於自己的道路,衝擊合道了。”
“不過有了警覺的寂滅道祖,往大光明界一躲,那就非常麻煩,而且此次之後,娥凰師姐知道太虛的不妥,說不定會與寂滅道祖、祖龍聯手。三位排在十二大金仙前列的道祖聯手,我們這邊勝算極小。”
“我千算萬算,不僅算錯了阿難如來的決絕,還算錯了寂滅道祖在陰陽大道上的進益,不愧為身跨佛道兩門,自創功法,歷經無數磨難而證道的一代天驕。呼,我若不轉世經歷磨鍊,磨礪自身,這方面很難彌補。”
幾位道祖兩兩交手,被生死道祖護在後面的石軒一下就顯得無事可做,既插手不上金仙道祖之戰,又暫時沒有辦法突破祖龍的封鎖,去太元天躲避。
一邊是餘波就可以毀滅大千世界的恐怖鬥法,一邊是靜靜旁觀的石軒。
這種奇怪的狀況,讓石軒道心有一種奇妙的安寧,繁華退去、喧囂退去、熱鬧退去,終究要歸於初始,歸於安寧。
石軒安寧平靜當中,念頭此起彼伏,但想的竟然不是眼前生死道祖與祖龍金仙大戰之事,想的不是創造機會,逃往太元天之事,而是在電光石火間,又想起了玉景道人所言,想起了成功合道的寶光如來,想起了衝擊合道失敗的悟道山人和紫雲道君。
“合道這一步,看來是放下所有,連自我存在都放下,所以再沒有本性干擾的道果慶雲或是未來佛祖金身,就會與大道產生奇妙聯繫,從而發生玄之又玄的變化,於是其就會變成一條新生的大道,再以這大道為基礎,截取虛空宇宙三千大道之一,兩者交融,凝結為道種,納於自身,這就是與道合真!”
“這在佛門中,就是勘破一切,證得‘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如來’真意,無上菩提。而在道門中,則是入我忘我,入虛忘虛的‘大道’真意。”
“可是連自我存在、本性真如都放下了,那道果慶雲或是未來佛祖金身變化而成的新生大道,又與虛空宇宙三千大道有什麼區別?力量對比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很顯然應該是這條新生的極端弱小的大道,融入原本大道內,沒有半點漣漪產生,就像孔方魔君那樣。”
“這中間,肯定還有什麼沒有參透的地方。”
石軒念頭起伏,元神中將寶光如來合道時的情況,纖毫必現,一幕幕、一次次地回放,想要找出這關鍵所在。
忽然之間,石軒啞然失笑,自嘲了一句:“剛剛才勘破了外道演法,為何又差點走上邪路。”
每位半步金仙,本性不同,自然放下的事物就不同,放下的法門也不同。
就像一位成年人,看到一張齊腰高的桌子堵門,照見的事物之相就是“不算太高,可以直接跳過去,或者搬開,或者直接走其他門。”
而一隻螞蟻,看到這張桌子,照見的事物之相則是“實在是太高了,無法言喻,不過處處皆是空洞,可以直接鑽過去,或者慢慢爬過去。”
這高與不高,這空洞與非空洞,並非桌子本身的真實,而是由於成年人與螞蟻思維方式不同,所照見的不同之相,是為虛妄。
雖然兩位巔峰半步金仙的力量差距,不會是成年人和螞蟻這麼大,但本性不同之下,所照見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決然不同,南轅北轍,有時候甚至比成年人與螞蟻照見的桌子之相差距還大!
所見之相不同,自然需要放下的就不同,而放下的法門亦是不同。
所以無論道門真傳還是佛門正法,在合道這一步,都只是一筆帶過,因為沒有適合所有弟子的真解和法門,甚至每個人之間的法門都不會相同,都與創下功法的祖師不同,根本無法以此為參照。
這一關隘,靠得就是自己明悟,靠得就是自己找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從此之後,再與他人修煉之法不同!
故而在合道關隘時,只可能有一言之師,由於別人無心或有心的一言,觸及自身本性真如,照見種種虛妄,從而大徹大悟,而沒有手把手傳授的師父和功法,就像紫雲道場中,玉婆婆一言點醒了寶光如來,讓已經放下“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他,徹底放下了“我相”,這並非看起來的放下臭皮囊那麼簡單。
因此,石軒才自嘲差點走上了邪路,若按照玉景道人、寶光如來那般放下自我,那就是以他人為自己,忘了自身根本,從一開始就走錯,合道之時十死無生。
大家本性不同,照見體悟到的大道亦不同,合道這一關隘,只有靠自己參悟、明悟,走出一條艱難無比的道路,稍微悟錯一點,那就是萬劫不復的局面。
除我之外,皆是外道!
這就是合道被稱為修行三難最難一關的緣由之一。
“那我的道路究竟在哪裡?是什麼?”
一時之間,石軒就像呆住了般靜靜立在那裡。
……
生死道祖運轉生死輪迴,阻擋著祖龍的攻擊,心神之中卻在想著種種對策:“事起倉促,只能找機會送石軒去太元天或者歸一道祖那裡暫避,他已經勘破了外道演法,再有一段時日照見自我,參悟出屬於自己的道路,就可以衝擊合道境界了。”
“老孔雀最多再能鎮壓寂滅道祖三四個剎那,必須在此之前創造機會。”
“可惜如此一來,想要殺掉一位有了警覺的先天金仙,將是難上加難,機會渺茫!”
生死道祖雖然嘆息自己只能重新謀劃,但事到如今,他豈是沒有決斷的,於是準備全力運轉生死大道,創造機會,將石軒送出。
第七十章 本性由來無一物
星光燦爛,每一顆星辰都像是一枚棋子、一支算籌,在演算、推算著無窮無盡的變化,時而迷霧泛起,時而重巒疊嶂,時而星空浩瀚,時而宇宙洪荒,將能夠截取一切變化、一切天機、一切大道的阿難如來連同其極樂淨土困在其中。
從來都是滿臉苦色的阿難如來,另外一隻手忽然伸出,接住一片被風吹過來的清香宜人蓮花瓣,看著這蓮花瓣,阿難如來臉上竟然露出了一絲微笑,這笑容真摯如同嬰兒,帶著無法言述的佛門真意。
“有生便有死,有常亦無常,虛空宇宙,三千大道,多如恆河沙數的世界和生靈,都難以逃脫這命運,眾生多苦,不證如來,不得菩提,不享極樂。”
聲音蒼老枯寂,蓮花瓣緩緩飄落,阿難如來臉露微笑地結出了“十方本願琉璃光王如來印”,頓時,其身上就放出內外明澈的琉璃光芒,無數佛門至高萬字符在光芒中浮現,大極樂、大自在、大解脫之意宛如實質。
而他伸出去截取大道的那隻枯瘦頎長之手,亦猛地亮起琉璃光芒,透出圓潤無暇之意,其輕輕合攏,就將整個河圖萬象陣一起從虛空宇宙截取了出來。
這一握,無量星光熄滅、無窮變化停滯,只有河圖心生預感,險險遁出了大陣。
河圖月眉微皺,心中暗道:“阿難如來竟發下宏願來恢復傷勢,這樣一來,若宏願不完成,則再也無望踏入合道第三步,他為了寂滅道祖居然可以做到這種程度?不過,也對,若寂滅隕落,當年一起聯手擊殺青雲子的他,就孤掌難鳴了。”
“但即便他不這麼做,使得現在無法殺死石軒,讓他逃離。有了警覺的情況下,寂滅道祖和他都還有種種應對,甚至還占據上風,完全不必走到這個玉石俱焚的地步。”
每個人一生可以發下諸多宏願,但完成這個宏願前,則不能再立宏願,阿難如來一步步證得如來,靠的是自身,從未以宏願取巧,河圖亦沒能算出他今日卻會這麼做!
“阿難如來對自身真是夠狠。”
“果然,即使我能洞徹天機,對於先天金仙的決斷,還是會有所疏漏。”
不經磨難,不受苦痛,不歷劫數,不證如來!
星光亮起,萬象具現,河圖將陣法變化的極致展現,重新困住了阿難如來。
河圖心神平靜,推算著種種可能:
“阿難如來已經恢復不少,再有兩個剎那,宏願之力徹底反饋,阿難如來就會完全恢復,被其克制之下,我頂多能再支撐一兩個剎那。”
“只能寄希望於這段時間內,生死道友將石軒送去了太元天、玉景天那裡。”
“生死道友有我相助推衍功法,已經距離合道寂滅不遠,雖然仍差祖龍少許,但拼命之下,祖龍要攔住他送人,非常困難。”
“可即使送出了祖龍屏障,能不能到達太元天、玉景天,還得看有沒有寂滅道祖或是阿難如來關係親密的後天金仙反應過來,出手攔截。”
“石軒已經窺破了外道演法,以我推算,再有萬年,就可以找出屬於自己的道路,衝擊合道了。”
“不過有了警覺的寂滅道祖,往大光明界一躲,那就非常麻煩,而且此次之後,娥凰師姐知道太虛的不妥,說不定會與寂滅道祖、祖龍聯手。三位排在十二大金仙前列的道祖聯手,我們這邊勝算極小。”
“我千算萬算,不僅算錯了阿難如來的決絕,還算錯了寂滅道祖在陰陽大道上的進益,不愧為身跨佛道兩門,自創功法,歷經無數磨難而證道的一代天驕。呼,我若不轉世經歷磨鍊,磨礪自身,這方面很難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