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頁
十王宅,永王的府門緊閉,緊靠圍牆的老楓樹樹葉凋敞,象一隻張開長手指的乾枯手掌,在寒風中簌簌作響,煞是淒涼,每一個經過這裡的人都會情不自禁說,這是一個沒落的王府。就和這棵枯死的老楓樹一樣,沒有任何希望。
但事實上呢?如果誰的目光能穿透高牆。他就會立刻發現另一番景象,數百名盔甲整齊的士兵排列在大院裡。他們目光冷漠、帶著死亡的氣息,沒有一個人動一下。劉四也換了軍裝,他們再沒有為仆者的卑下,而是器宇軒昂、舉手投足乾淨果斷,身上已經流露出將軍的氣質。
台階上,永王李磷緊張地注視著東方,耳朵豎起老高。他神情專注,仿佛被施了定身術一般,雖然李隆基已經將他為帝為儲的希望都一一剝奪,但為此奮鬥了十幾年的努力豈能白廢,尤其他又有一支精銳強悍的軍隊。野心便迅速在李磷的心中膨脹起來。他便想起了一個古老的訪語:螃娜捕蟬、黃雀在後。而他就是這隻黃雀。
樹木晃動,牆上忽然冒出一個黑影,隨即又如輕燕一般落下。他緊走兩步,通過從屋裡透出的微弱燈光,粗曠的臉龐出現在永王的面前。他便是出去打聽消息的劉五。
「殿下,太土皇的軍隊我找到了,就在興慶宮北面的校場裡,正整裝待發。」
「幹得漂亮!」李磷興奮地點了點頭。現在各處城門已關,種種跡象表明情況有異,自己猜得不錯,父皇果然是想在今天晚上動手,不知不覺潛入大明宮,而且他也應發現羽林軍的防守漏洞。而自己將是一支突然殺出的隊伍,會令所有人措手不及。
「再等一等,等待最好的機會!」想到此,李磷對劉四道:「讓大伙兒都原地休息,聽我的命令!」
劉四領命,他對領兵的林都尉使了個眼色,林都尉輕輕地一擺手,刷的一聲,隊伍幾乎是同時坐下,再沒有任何聲息。
李磷心中滿意到了極點,有這支軍隊,自己何愁大事不成,朦朧中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登位的那一刻,金碧輝煌的大殿、莊重嚴肅的群臣,還有萬里江山如畫。「殿下,我再出去探聽情況。隨時稟報!」劉五的請纓打斷了他短暫的夢想,李磷立刻點頭應道:「主要盯住興慶宮,一旦那裡空虛,便立刻通知我。」
……
在太陽落山的最後一刻,李泌終於將荔非元禮勸服,將邊令誠的軍隊從重玄門放入,以後他自去給李清解釋。可如果皇上出事,他荔非元禮也擔待不起,或許是今天的氣氛確實有些詭異,或許是荔非元禮一時頭腦發脹,他不僅欣然同意了,還主動提出自己兵力不多,將集中精力去守皇城,而將大明宮的防務讓給他。
荔非元禮的前倨後恭讓李泌心中只有冷笑,這必然是李清早就安排好的,就是讓他們自相殘殺,近一步削弱皇室的力量。可就算知道李清是故意所為,李泌也無可奈何,這就是陽謀,一切早已定好了規則,棄棋者不得不按照布局者安排的線路進行走棋。
李隆基想推翻李豫重新復位不假,可李豫又何嘗不想利用這次機會將所有威脅自己皇位的人統統妒除呢?
夜色更濃了,重玄門外是大片松林。松林里瀰漫著團團迷霧,整個重玄門外都籠罩在迷濛霧氣之中。邊令城率領三千軍從下午起就隱藏在松林里,此刻他靠在一棵松樹上等待著大明宮的消息,他嘴裡嚼著一根草杆,不時向黑壓壓坐了一地的士兵們瞅去。
這些士兵都是邊令城以皇帝的名義從渭河兩岸招募而來的農民,散盡李亨的家產,許以他們豐厚的錢財和土地,換來他們踴躍的報名。士氣倒還旺盛,只可惜訓練的時間太短。而且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即將面臨血拼。邊令城是知兵之人,他心裡清楚,這三千人也只能是頂頂場面,若遇到安西軍的精銳,恐怕連三百人都敵不過。
就在邊令誠胡思亂想之際,重玄門上火光亮了三下,隨即鐵大門吱吱嘎嘎地開了。邊令誠精神一振,這是約好的信號,他低聲喝令幾句,士兵們立真排好隊,一個接一個依次進了大明宮御書房內,李泌和李豫在進行最後的策劃,城中的動靜他們已經知曉,很顯然,李隆基在今晚上就要動手了。
御案上鋪著一幅大明宮的草圖,李泌仔細地尋找每一個細微之處。李隆基並不知道自己與荔非元禮達成妥協,所以他不會從丹鳳門進來,也不會過玄武門走羽林軍駐地西內苑進來。漸漸的,李泌的注意力落在了玄德門上面。這是連接東宮與大明宮的一道便門。太子李适住在大明宮外宮,東宮長期閒置,這裡應該無人看守。
李泌的食指關節在草圖上重重地敲了敲。自言自語道:「就是這裡!他的軍隊必然是打算從玄德門進來。」
發現這條渠道,李泌立刻提筆在上面標註一下,興奮地說道:「陛下,只要守住玄德門,便可給他們迎頭痛擊!」
停了停,他忽然感覺身後的李豫無聲無息,不由詫異地回頭望去。
身後已經沒有人,李泌連忙站起身來,只見李豫不知幾時走到窗前,正背著手凝視著夜空沉默不語。
李泌心中忽然有一種不妙的感覺,他緩緩問道:「陛下覺得哪裡不妥嗎?」
「師傅,你中午曾給眹說過,最好我們先發制人,眹考慮了一個下午,既然他想利用李清不在之際推翻於我,那我為何不反利用這個時機除掉他!」
但事實上呢?如果誰的目光能穿透高牆。他就會立刻發現另一番景象,數百名盔甲整齊的士兵排列在大院裡。他們目光冷漠、帶著死亡的氣息,沒有一個人動一下。劉四也換了軍裝,他們再沒有為仆者的卑下,而是器宇軒昂、舉手投足乾淨果斷,身上已經流露出將軍的氣質。
台階上,永王李磷緊張地注視著東方,耳朵豎起老高。他神情專注,仿佛被施了定身術一般,雖然李隆基已經將他為帝為儲的希望都一一剝奪,但為此奮鬥了十幾年的努力豈能白廢,尤其他又有一支精銳強悍的軍隊。野心便迅速在李磷的心中膨脹起來。他便想起了一個古老的訪語:螃娜捕蟬、黃雀在後。而他就是這隻黃雀。
樹木晃動,牆上忽然冒出一個黑影,隨即又如輕燕一般落下。他緊走兩步,通過從屋裡透出的微弱燈光,粗曠的臉龐出現在永王的面前。他便是出去打聽消息的劉五。
「殿下,太土皇的軍隊我找到了,就在興慶宮北面的校場裡,正整裝待發。」
「幹得漂亮!」李磷興奮地點了點頭。現在各處城門已關,種種跡象表明情況有異,自己猜得不錯,父皇果然是想在今天晚上動手,不知不覺潛入大明宮,而且他也應發現羽林軍的防守漏洞。而自己將是一支突然殺出的隊伍,會令所有人措手不及。
「再等一等,等待最好的機會!」想到此,李磷對劉四道:「讓大伙兒都原地休息,聽我的命令!」
劉四領命,他對領兵的林都尉使了個眼色,林都尉輕輕地一擺手,刷的一聲,隊伍幾乎是同時坐下,再沒有任何聲息。
李磷心中滿意到了極點,有這支軍隊,自己何愁大事不成,朦朧中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登位的那一刻,金碧輝煌的大殿、莊重嚴肅的群臣,還有萬里江山如畫。「殿下,我再出去探聽情況。隨時稟報!」劉五的請纓打斷了他短暫的夢想,李磷立刻點頭應道:「主要盯住興慶宮,一旦那裡空虛,便立刻通知我。」
……
在太陽落山的最後一刻,李泌終於將荔非元禮勸服,將邊令誠的軍隊從重玄門放入,以後他自去給李清解釋。可如果皇上出事,他荔非元禮也擔待不起,或許是今天的氣氛確實有些詭異,或許是荔非元禮一時頭腦發脹,他不僅欣然同意了,還主動提出自己兵力不多,將集中精力去守皇城,而將大明宮的防務讓給他。
荔非元禮的前倨後恭讓李泌心中只有冷笑,這必然是李清早就安排好的,就是讓他們自相殘殺,近一步削弱皇室的力量。可就算知道李清是故意所為,李泌也無可奈何,這就是陽謀,一切早已定好了規則,棄棋者不得不按照布局者安排的線路進行走棋。
李隆基想推翻李豫重新復位不假,可李豫又何嘗不想利用這次機會將所有威脅自己皇位的人統統妒除呢?
夜色更濃了,重玄門外是大片松林。松林里瀰漫著團團迷霧,整個重玄門外都籠罩在迷濛霧氣之中。邊令城率領三千軍從下午起就隱藏在松林里,此刻他靠在一棵松樹上等待著大明宮的消息,他嘴裡嚼著一根草杆,不時向黑壓壓坐了一地的士兵們瞅去。
這些士兵都是邊令城以皇帝的名義從渭河兩岸招募而來的農民,散盡李亨的家產,許以他們豐厚的錢財和土地,換來他們踴躍的報名。士氣倒還旺盛,只可惜訓練的時間太短。而且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即將面臨血拼。邊令城是知兵之人,他心裡清楚,這三千人也只能是頂頂場面,若遇到安西軍的精銳,恐怕連三百人都敵不過。
就在邊令誠胡思亂想之際,重玄門上火光亮了三下,隨即鐵大門吱吱嘎嘎地開了。邊令誠精神一振,這是約好的信號,他低聲喝令幾句,士兵們立真排好隊,一個接一個依次進了大明宮御書房內,李泌和李豫在進行最後的策劃,城中的動靜他們已經知曉,很顯然,李隆基在今晚上就要動手了。
御案上鋪著一幅大明宮的草圖,李泌仔細地尋找每一個細微之處。李隆基並不知道自己與荔非元禮達成妥協,所以他不會從丹鳳門進來,也不會過玄武門走羽林軍駐地西內苑進來。漸漸的,李泌的注意力落在了玄德門上面。這是連接東宮與大明宮的一道便門。太子李适住在大明宮外宮,東宮長期閒置,這裡應該無人看守。
李泌的食指關節在草圖上重重地敲了敲。自言自語道:「就是這裡!他的軍隊必然是打算從玄德門進來。」
發現這條渠道,李泌立刻提筆在上面標註一下,興奮地說道:「陛下,只要守住玄德門,便可給他們迎頭痛擊!」
停了停,他忽然感覺身後的李豫無聲無息,不由詫異地回頭望去。
身後已經沒有人,李泌連忙站起身來,只見李豫不知幾時走到窗前,正背著手凝視著夜空沉默不語。
李泌心中忽然有一種不妙的感覺,他緩緩問道:「陛下覺得哪裡不妥嗎?」
「師傅,你中午曾給眹說過,最好我們先發制人,眹考慮了一個下午,既然他想利用李清不在之際推翻於我,那我為何不反利用這個時機除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