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兩天後,十萬大軍抵達了長安明德門,明德門外,三百餘名重臣在政事堂七名相國張筠、崔寧、裴旻、顏真卿、王縉、劉晏、郭子儀的率領下,一起到城外迎接大唐皇帝李慶安的歸來。

  十萬唐軍已經在重新列隊,浩浩蕩蕩,延綿十里,三千虎賁衛精兵列隊於隊伍的最前面,李慶安身著安西軍明光黑甲,頭戴金盔,手握百戰橫刀。

  他催馬緩緩來到百官面前,三百餘名重臣跪下了,用一種最虔誠的姿態迎接大唐皇帝的歸來。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祝陛下萬歲萬萬歲!」

  李慶安深深吸了一口氣,用一種柔和的語氣,對百官們微微笑道:「各位愛卿平身!」

  說完這句話,連李慶安自己都覺得這不是他說的話,他有一種做夢般的感覺,好像這一切都不是真的,但眼前的情形又是真真實實,不是做夢。

  「謝皇帝陛下!」眾大臣起身,李慶安的歸來讓所有人都喜悅萬分,從今天開始,大唐將進入一個雄主明臣的時代。

  李慶安對眾人緩緩高聲道:「蒙各位大臣厚愛,奉慶安為主,今天,在明德門前,我與大家約法三章,自我開始,大唐朝廷不用內宦為官、朝廷內外不以言獲罪、不使用廷罰,罪與否,以唐律論處。」

  眾大臣頓時歡聲四起,李慶安這三條一直是他們心中大患,宦官自古就是朝臣的對頭,歷朝歷代,宦官禍國時時可聞,本朝自玄宗李隆基開始,便開了惡劣的先例,高力士、袁思藝、魚朝恩、李輔國等等宦官先後掌握大權,李慶安下令嚴禁宦官為官,這怎能不讓他們歡欣鼓舞。

  還有不以言獲罪、不當廷處罰,也是大臣們所期盼,這樣一來,必然有言官諍諍,有大臣敢諫敢說,此約法三章,將是大唐中興的基礎。

  大臣們齊聲高喊:「陛下聖明!」

  一陣馬蹄聲,幾名宦官騎馬奔至,他帶來了大唐皇帝的信物,大臣們紛紛讓開一條路,三名宦官捧著金盤走上前,金盤中鋪著錦緞,第一隻金盤內是一柄開國之劍,是唐高祖李淵的開國佩劍,為大唐歷代皇帝所佩戴,被李亨帶去了成都,唐軍從南明宮內繳獲。

  宦官走上前,雙膝跪下,將金盤高高舉起,「這是太后命奴才們送來,請聖上收下。」

  親兵將金盤呈上,李慶安拾起劍,只見劍身古樸,劍鞘上刻著,『受命於天,持劍開國』八個大字,他點點頭,將劍配在身上,又向第二隻金盤望去,金盤內是皇帝的硃筆和玉璽,但不是國璽,國璽是在符寶郎手中,皇帝無權加蓋國璽,這只是私人印章,批閱奏摺時所用。

  第三隻金盤是一身赤黃色龍袍冠冕,他笑了笑,命心腹將所有物品收下,這時張筠上前稟報:「請陛下入宮習禮準備,明日卯時三刻,將正式舉行登基大典,接受百官朝賀。」

  「好,傳我命令,大軍入城!」

  李慶安一聲令下,十萬唐軍舉行了浩浩蕩蕩的入城儀式,此時長安已是滿城空巷,近百萬長安民眾齊聚朱雀大街,熱烈歡迎唐軍凱旋入城,更是熱烈歡迎他們新的大唐皇帝陛下,十五萬關中駐軍在朱雀大街兩旁列隊維持著秩序。

  李慶安已經登上了鴟鋶玉輅,這是皇帝御用馬車,用美玉裝飾車身,由八十一匹矯健的御馬所拉拽,左青龍,右白虎,金鳳翅,畫虡文鳥獸,黃屋左纛,盡顯皇家威嚴,五百名最精銳的虎賁親衛騎兵執盾槊護衛左右,防衛異常嚴密,又有三千虎賁衛騎兵手執旌旗,護衛在最外一層。

  當大唐新帝的鴟鋶玉輅從明德門內出現時,整個長安城內頓時爆發出了山崩海嘯般的歡呼聲,「大唐皇帝陛下萬歲!」

  「皇帝陛下萬歲!」

  隨著唐軍騎兵浩浩蕩蕩進城,熱烈的氣氛被推到了高潮,「大唐軍人萬歲!」

  無數的大唐民眾歡呼雀躍,激動的神情溢於言表,他們敲鑼打鼓,揮舞著用錦緞做成的旗幟,「唐軍萬歲!」

  這種無上的榮耀讓每一個唐軍士兵都激動得熱淚盈眶,這是一種他們願意用生命去維護的榮耀。

  但最激情瘋狂的還是百萬民眾對李慶安的歡呼,鴟鋶玉輅每走到一處,立刻掀起了海潮般的歡呼聲,「大唐皇帝陛下萬歲!」

  數百名身著白衣的老者,虔誠地跪在皇帝的御駕前,白髮蒼蒼的頭顱在地上叩首,他們對大唐新帝寄予著最大期盼,每個人都渴望著大唐盛世的重現。

  儘管李慶安坐在防衛嚴密的御車內,看不清楚歡迎人群的熱情,但他還是從偶然一閃而過的縫隙中看到了激動萬分的人群,看到了那一張張淚流滿臉的臉龐,聽到山呼海嘯的歡呼聲,他心中也異常感動,他感到了身上擔負著千斤的重擔,大唐萬里河山,五千萬人的命運,一個帝國的強大興盛,都將繫於他的一身。

  ……

  鴟鋶玉輅馬車在朱雀門前停下,他將從這裡進入皇城,再從皇城進宮,在這裡,羽林軍大將軍長孫全緒已經率領三千羽林軍等候了,還有先趕回來的三百名官員也在這裡等候,另外,還有五百餘名擁護他登基的宗室,這裡面也包括在內衛監獄內已經幡然悔悟的部分宗室,他們在宗正寺慶李奕的帶領下,也在朱雀門前迎接。

  除了五百精銳的虎賁衛親兵將隨他進宮外,其餘十萬大軍都將暫駐皇城各大軍營,待晚上夜靜人稀後再駐紮到城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