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頁
只見一人從李臻身後出現,火光中他的相貌越來越明顯,太平公主和所有的人都驚呆了,誰也想不到,廬陵王李顯竟然會出現這裡。
「皇兄,你……你不是遁入佛門了嗎?」
李顯淡淡一笑,「若不是遁入佛門,母親怎麼可能放過我?你又怎麼會放過我?皇妹,你害死了重潤,這一天我等了三年。」
太平公主後退幾步,臉色慘白,顫抖著聲音道:「皇兄,你不肯……放過我嗎?」
李顯嘆了口氣,「皇妹,你自己決定吧!」
太平公主的目光又投向李臻,懇請他替自己說情,但李臻的目光卻避開了,廬陵王這一天等了二十年,豈是他李臻能說情?
太平公主絕望了,她咬牙道:「也罷!勝者為王敗者寇,我認了。」
她高聲道:「皇兄,請容我妝容。」
李顯面無表情地看著她,一言不發,太平公主慘然一笑,又對高戩,「高郎可願陪我?」
高戩深深看了一眼李臻,李臻默默點了點頭,高戩仰天大笑道:「人生已為相,無憾矣!」
他深情地注視太平公主,「公主,我陪你上路。」
兩人牽著手,轉身向宮中走去,東宮內一片寂靜,誰也沒有說話,都呆呆地等待著,約一刻鐘後,一名宦官奔了出來,悲聲道:「殿下,公主去了!」
李顯微微鬆了口氣,回頭對羽林將軍李湛冷冷道:「賜武攸暨自盡,他們的子女一個不留!」
說完,李顯轉身向太初宮而去,李臻聽得清清楚楚,他目光漸漸變得深邃起來。
……
時間漸漸到了三更,李顯從長生殿走了出來,他目光複雜地看了一眼李臻,低聲對他道:「聖上讓你進去。」
李臻快步走上了台階,一直走進了病房,武則天的病榻前坐著上官婉兒,握著武則天的手,她見李臻進來,立刻站起身,小聲道:「婉兒去外面等候。」
她快步走了出去,房間裡只剩下李臻和病榻上的武則天。
「大將軍過來!」武則天聲音低微道。
李臻走上前單膝跪下,「微臣參見陛下。」
「朕已經不是陛下了,廬陵王才是。」
李臻低下頭,一句話不說,武則天輕輕嘆了口氣,「冤孽啊!朕竟被他欺瞞了二十年,還以為他真的看破紅塵。」
她看了一眼李臻,又笑道:「其實朕知道你加入興唐會,也早清楚你的真實身份,是先帝告訴我,駱賓王逃去敦煌,朕就知道他是去找你了。」
李臻渾身一震,心中亂成一團,其實她早就知道,她卻不殺自己。
「你知道朕為什麼不殺你嗎?」
「微臣不知!」
「因為朕知道會有今天,不是旦兒就是顯兒,假如天下大亂,只要有你在,你就是大唐的中流砥柱,你不會讓大唐走向動亂,這就是你存在的意義。」
「微臣讓陛下失望了。」
武則天又笑了笑,「拔汗那王子應該來求援了吧,去吧!讓朕休息。」
李臻磕了一個頭,慢慢退了下去,他看了一眼上官婉兒,向她伸出手,上官婉兒卻搖了搖頭,轉身走進了病房。
李臻望著遠方沉沉的夜空,他不由長長出了一口氣,這時,明堂頂上悠揚的太極鐘敲響了,鐘聲傳遍全城,這是通知百官緊急上朝的鐘聲。
……
五更時分,上千名朝臣聚集在明堂大殿,議論紛紛,每個人眼中充滿抑制不住的激動,張柬之格外得意,他終於成了第一擁立之臣,當然,他知道自己還略李臻一籌,但這並不影響他走上人生頂峰。
這時,張柬之意外地發現,李臻竟然不在大殿內。
「皇帝陛下駕到!」
隨著宮外侍衛的一聲高喝,三千名帶甲羽林軍士兵護衛著大唐天子李顯向明堂大殿走來,他頭戴沖天冠,身著九龍皇袍,面如冠玉,器宇軒昂,快步走上大殿,高高坐在龍座之上。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李顯輕輕擺手笑道:「眾愛卿平身!」
這一刻,李顯忽然湧起一種君臨天下的胸懷,大唐從此將走向正軌。
……
當天夜裡,廬陵王李顯登基為帝,改國號神龍,大赦天下,重賞並加封有功之臣。
封李旦為安國相王,拜太尉,行相國知政事,並封皇太弟,明確其為皇位繼承人,此時李旦已在太原調集兵馬,聽說兄長登位,他立刻解散軍隊,進京謝恩。
李顯又封李臻為驃騎大將軍,敦煌郡王,食邑萬戶,加太子太保,封中書令,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臻謝恩,卻不肯接受漢陽郡王之位,三次上表請辭,李顯只是不准。
張柬之封為漢陽郡王,門下侍中,加上柱國,食邑三千戶。
其餘有功之臣一一加以封賞,而奸佞者予以嚴懲,將張氏兄弟焚屍揚灰,其家人滿門抄斬,武三思、武懿宗、武攸宜等人皆剝奪爵位,以庶民身份下葬。
至於太平公主,李顯卻以公主之禮下葬,將高戩屍首賜還其家人,其子予以恩養,以示皇恩浩蕩。
十天後,一代女皇武則天在長生殿駕崩,享年八十二歲,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後李顯遵母親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與先帝高宗合葬。
洛陽城、長安城,以及天下各地皆張燈結彩,民眾歡騰,載歌載舞三天三夜,慶祝大唐王朝重獲新生。
「皇兄,你……你不是遁入佛門了嗎?」
李顯淡淡一笑,「若不是遁入佛門,母親怎麼可能放過我?你又怎麼會放過我?皇妹,你害死了重潤,這一天我等了三年。」
太平公主後退幾步,臉色慘白,顫抖著聲音道:「皇兄,你不肯……放過我嗎?」
李顯嘆了口氣,「皇妹,你自己決定吧!」
太平公主的目光又投向李臻,懇請他替自己說情,但李臻的目光卻避開了,廬陵王這一天等了二十年,豈是他李臻能說情?
太平公主絕望了,她咬牙道:「也罷!勝者為王敗者寇,我認了。」
她高聲道:「皇兄,請容我妝容。」
李顯面無表情地看著她,一言不發,太平公主慘然一笑,又對高戩,「高郎可願陪我?」
高戩深深看了一眼李臻,李臻默默點了點頭,高戩仰天大笑道:「人生已為相,無憾矣!」
他深情地注視太平公主,「公主,我陪你上路。」
兩人牽著手,轉身向宮中走去,東宮內一片寂靜,誰也沒有說話,都呆呆地等待著,約一刻鐘後,一名宦官奔了出來,悲聲道:「殿下,公主去了!」
李顯微微鬆了口氣,回頭對羽林將軍李湛冷冷道:「賜武攸暨自盡,他們的子女一個不留!」
說完,李顯轉身向太初宮而去,李臻聽得清清楚楚,他目光漸漸變得深邃起來。
……
時間漸漸到了三更,李顯從長生殿走了出來,他目光複雜地看了一眼李臻,低聲對他道:「聖上讓你進去。」
李臻快步走上了台階,一直走進了病房,武則天的病榻前坐著上官婉兒,握著武則天的手,她見李臻進來,立刻站起身,小聲道:「婉兒去外面等候。」
她快步走了出去,房間裡只剩下李臻和病榻上的武則天。
「大將軍過來!」武則天聲音低微道。
李臻走上前單膝跪下,「微臣參見陛下。」
「朕已經不是陛下了,廬陵王才是。」
李臻低下頭,一句話不說,武則天輕輕嘆了口氣,「冤孽啊!朕竟被他欺瞞了二十年,還以為他真的看破紅塵。」
她看了一眼李臻,又笑道:「其實朕知道你加入興唐會,也早清楚你的真實身份,是先帝告訴我,駱賓王逃去敦煌,朕就知道他是去找你了。」
李臻渾身一震,心中亂成一團,其實她早就知道,她卻不殺自己。
「你知道朕為什麼不殺你嗎?」
「微臣不知!」
「因為朕知道會有今天,不是旦兒就是顯兒,假如天下大亂,只要有你在,你就是大唐的中流砥柱,你不會讓大唐走向動亂,這就是你存在的意義。」
「微臣讓陛下失望了。」
武則天又笑了笑,「拔汗那王子應該來求援了吧,去吧!讓朕休息。」
李臻磕了一個頭,慢慢退了下去,他看了一眼上官婉兒,向她伸出手,上官婉兒卻搖了搖頭,轉身走進了病房。
李臻望著遠方沉沉的夜空,他不由長長出了一口氣,這時,明堂頂上悠揚的太極鐘敲響了,鐘聲傳遍全城,這是通知百官緊急上朝的鐘聲。
……
五更時分,上千名朝臣聚集在明堂大殿,議論紛紛,每個人眼中充滿抑制不住的激動,張柬之格外得意,他終於成了第一擁立之臣,當然,他知道自己還略李臻一籌,但這並不影響他走上人生頂峰。
這時,張柬之意外地發現,李臻竟然不在大殿內。
「皇帝陛下駕到!」
隨著宮外侍衛的一聲高喝,三千名帶甲羽林軍士兵護衛著大唐天子李顯向明堂大殿走來,他頭戴沖天冠,身著九龍皇袍,面如冠玉,器宇軒昂,快步走上大殿,高高坐在龍座之上。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李顯輕輕擺手笑道:「眾愛卿平身!」
這一刻,李顯忽然湧起一種君臨天下的胸懷,大唐從此將走向正軌。
……
當天夜裡,廬陵王李顯登基為帝,改國號神龍,大赦天下,重賞並加封有功之臣。
封李旦為安國相王,拜太尉,行相國知政事,並封皇太弟,明確其為皇位繼承人,此時李旦已在太原調集兵馬,聽說兄長登位,他立刻解散軍隊,進京謝恩。
李顯又封李臻為驃騎大將軍,敦煌郡王,食邑萬戶,加太子太保,封中書令,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臻謝恩,卻不肯接受漢陽郡王之位,三次上表請辭,李顯只是不准。
張柬之封為漢陽郡王,門下侍中,加上柱國,食邑三千戶。
其餘有功之臣一一加以封賞,而奸佞者予以嚴懲,將張氏兄弟焚屍揚灰,其家人滿門抄斬,武三思、武懿宗、武攸宜等人皆剝奪爵位,以庶民身份下葬。
至於太平公主,李顯卻以公主之禮下葬,將高戩屍首賜還其家人,其子予以恩養,以示皇恩浩蕩。
十天後,一代女皇武則天在長生殿駕崩,享年八十二歲,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後李顯遵母親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與先帝高宗合葬。
洛陽城、長安城,以及天下各地皆張燈結彩,民眾歡騰,載歌載舞三天三夜,慶祝大唐王朝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