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8頁
「殺啊!」
周朝軍喊聲震天,士氣大振,追趕敵軍掩殺而去,黑壓壓的敗兵潰勇沒命地逃命,他們互相踐踏,窒死、踩死。
南面不遠處便是汭河,河水寬約五丈,原本有一座木橋,但年久失修,很快便被敗軍擁擠坍塌,敗兵無處可逃,紛紛跳河泅水。
很多唐軍都不識水性,數千人在河中淹死,屍體堵塞了河流,人體枕籍,屍積如山,竟形成了一座屍體之橋,後面敗兵踏著同伴的屍體,向對岸奔逃,只聽見呻吟、尖叫,哭喊聲一片,一切都像發狂似的,恐怖、混亂。
但他們逃不了多遠,便被裴行儼率領三萬騎兵追上包圍,反抗者一律格殺,最終,數萬走投無路的唐軍只得跪地磕頭求饒。
只有李世民的三千親衛都是騎兵,才得以逃脫,倉皇向東南奔逃。
這時,羅士信也率五萬大軍從東面殺至,他正好遇到了秦瓊護衛的家眷隊伍,羅士信在陣前勸秦瓊投降,秦瓊卻羞愧不答,羅士信念舊,便放過了秦瓊和家眷隊伍,秦瓊護衛著家眷向二十里外的良原縣退去。
待家眷入城,秦瓊立刻率三千軍隊前去救援李世民,正好接應到李世民的三千敗軍,兩軍合兵一處,向原良縣撤去。
這一戰唐軍幾乎全軍覆滅,大將長孫順德、段志玄和侯君集都死在亂軍之中,伍雲召中箭被俘虜,薛萬徹也被羅成生擒。
李世民只剩下六千軍隊,被圍困在良原小縣,絕望之中,李世民發鷹信向李神通求援。
第1249章 半路攔截
當二十萬周軍包圍長安城,李神通的大軍便向西撤退了,合併了李孝恭的一萬五千人後,李神通的軍隊達到了四萬五千人,加上他留在雍縣的一萬人,他的軍隊總數達到五萬五千人,這便超過李世民的軍隊,成為大唐第一主力。
儘管是第一主力,但李神通依舊不敢和周軍一戰,而是迅速向西撤離,他們在司竹園開始渡河過渭水。
這時,李孝恭找到了李神通,雖然奪取了李孝恭的軍隊,但考慮到李孝恭在軍隊中的影響,李神通還是不敢把李孝恭趕出軍隊,而是封他一個祭酒虛職,把他晾到一邊。
「二叔,漢中巴蜀周軍空虛,我們為何不直接南下殺去巴蜀?」李孝恭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
李神通的妻兒都在雍縣,怎麼可能去巴蜀,再說巴蜀空虛不過是李孝恭的臆想罷了。
李神通呵呵一笑,「賢侄想法雖然好,但也太小看張鉉了,難道他會不防備我們去巴蜀,別的不說,張鉉的五萬水軍在哪裡?當初可是一起進巴蜀的,來護兒應該還在成都,我們去巴蜀會死在蜀道上,還是西撤吧!」
「可水軍應該在江淮一帶才對,那裡才是水軍大營,不是成都,二叔,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就算冒險也值得一試啊!」
李神通臉色一沉,冷冷道:「我們去了巴蜀,秦王怎麼辦?」
李孝恭頓時啞口無言,這是他的軟肋,被李神通一捏就准,半晌,李孝恭嘆口氣道:「那二叔打算怎麼去和秦王殿下匯合?」
李神通臉上又恢復了他一貫的虛偽笑容,溫和地笑道:「我考慮過了,我們可以利用張鉉包圍長安的機會,強攻大散關,然後從大散關北上繞去安定郡,從那邊與秦王匯合比較容易。」
李神通確實是想攻打大散關,只不過他不是去安定郡,他想去河湟,當然這只是他的初步想法,究竟會怎麼樣,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李神通提出的方案雖然很艱難,但還算是可行,李孝恭心中也有了一線希望,只要他們和秦王合兵一處,十萬大軍還是能有所作為。
大軍隨即渡過了渭水,李神通下令燒掉渡船,大軍又繼續向雍縣進發。
當天晚上,大軍抵達了武功縣,李神通擔心被困在城內,便下令在城北十餘里外的一片高地上駐營休息,他們沒有帳篷,士兵們只能鋪上軍毯露宿在草地上,這時,大周皇帝張鉉率領二十萬大軍攻打長安的消息已傳遍了全軍,士兵們三三兩兩議論此事,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困惑。
「如果長安被攻下,朝廷滅亡,那我們算什麼?」
「王爺或許是想去與秦王合兵吧!」
「秦王那邊聽說也被二十萬大軍包圍了,恐怕不等我們殺到,秦王就已經被滅亡了。」
「這本來就不現實,我們是向西走,首先要攻下大散關,然後再穿過隴山,才進入安定郡,聽說秦王在安定縣,走到那裡至少要十天時間,各位哥哥,你們還有多少乾糧?」
「我還有五天。」
「我還能堅持四天半。」
「糧食不是問題,到雍縣可以得到補給,關鍵我們都是關中人,要我們背井離鄉離開關中,我才不干!」
「我也不干!」
「他娘的,找個機會溜之大吉,我不信王爺還會回頭來追我們?」
「三郎說得對,我們向東逃,逃到京兆郡就安全了。」
「現在別急,等機會再走!」
「噓!好像有情況。」
這時,遠處忽然傳來一陣騷動,似乎有喊殺聲,士兵們嚇得紛紛起身,緊緊抓住兵器,這時,李神通騎馬奔來,怒喝道:「發生什麼事了?」
「啟稟王爺,有敵軍騎兵偷襲,冷箭傷了十幾個弟兄!」
李神通大怒,「這是小股襲擾,將外圍巡哨主將給我重打一百軍棍!」
周朝軍喊聲震天,士氣大振,追趕敵軍掩殺而去,黑壓壓的敗兵潰勇沒命地逃命,他們互相踐踏,窒死、踩死。
南面不遠處便是汭河,河水寬約五丈,原本有一座木橋,但年久失修,很快便被敗軍擁擠坍塌,敗兵無處可逃,紛紛跳河泅水。
很多唐軍都不識水性,數千人在河中淹死,屍體堵塞了河流,人體枕籍,屍積如山,竟形成了一座屍體之橋,後面敗兵踏著同伴的屍體,向對岸奔逃,只聽見呻吟、尖叫,哭喊聲一片,一切都像發狂似的,恐怖、混亂。
但他們逃不了多遠,便被裴行儼率領三萬騎兵追上包圍,反抗者一律格殺,最終,數萬走投無路的唐軍只得跪地磕頭求饒。
只有李世民的三千親衛都是騎兵,才得以逃脫,倉皇向東南奔逃。
這時,羅士信也率五萬大軍從東面殺至,他正好遇到了秦瓊護衛的家眷隊伍,羅士信在陣前勸秦瓊投降,秦瓊卻羞愧不答,羅士信念舊,便放過了秦瓊和家眷隊伍,秦瓊護衛著家眷向二十里外的良原縣退去。
待家眷入城,秦瓊立刻率三千軍隊前去救援李世民,正好接應到李世民的三千敗軍,兩軍合兵一處,向原良縣撤去。
這一戰唐軍幾乎全軍覆滅,大將長孫順德、段志玄和侯君集都死在亂軍之中,伍雲召中箭被俘虜,薛萬徹也被羅成生擒。
李世民只剩下六千軍隊,被圍困在良原小縣,絕望之中,李世民發鷹信向李神通求援。
第1249章 半路攔截
當二十萬周軍包圍長安城,李神通的大軍便向西撤退了,合併了李孝恭的一萬五千人後,李神通的軍隊達到了四萬五千人,加上他留在雍縣的一萬人,他的軍隊總數達到五萬五千人,這便超過李世民的軍隊,成為大唐第一主力。
儘管是第一主力,但李神通依舊不敢和周軍一戰,而是迅速向西撤離,他們在司竹園開始渡河過渭水。
這時,李孝恭找到了李神通,雖然奪取了李孝恭的軍隊,但考慮到李孝恭在軍隊中的影響,李神通還是不敢把李孝恭趕出軍隊,而是封他一個祭酒虛職,把他晾到一邊。
「二叔,漢中巴蜀周軍空虛,我們為何不直接南下殺去巴蜀?」李孝恭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
李神通的妻兒都在雍縣,怎麼可能去巴蜀,再說巴蜀空虛不過是李孝恭的臆想罷了。
李神通呵呵一笑,「賢侄想法雖然好,但也太小看張鉉了,難道他會不防備我們去巴蜀,別的不說,張鉉的五萬水軍在哪裡?當初可是一起進巴蜀的,來護兒應該還在成都,我們去巴蜀會死在蜀道上,還是西撤吧!」
「可水軍應該在江淮一帶才對,那裡才是水軍大營,不是成都,二叔,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就算冒險也值得一試啊!」
李神通臉色一沉,冷冷道:「我們去了巴蜀,秦王怎麼辦?」
李孝恭頓時啞口無言,這是他的軟肋,被李神通一捏就准,半晌,李孝恭嘆口氣道:「那二叔打算怎麼去和秦王殿下匯合?」
李神通臉上又恢復了他一貫的虛偽笑容,溫和地笑道:「我考慮過了,我們可以利用張鉉包圍長安的機會,強攻大散關,然後從大散關北上繞去安定郡,從那邊與秦王匯合比較容易。」
李神通確實是想攻打大散關,只不過他不是去安定郡,他想去河湟,當然這只是他的初步想法,究竟會怎麼樣,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李神通提出的方案雖然很艱難,但還算是可行,李孝恭心中也有了一線希望,只要他們和秦王合兵一處,十萬大軍還是能有所作為。
大軍隨即渡過了渭水,李神通下令燒掉渡船,大軍又繼續向雍縣進發。
當天晚上,大軍抵達了武功縣,李神通擔心被困在城內,便下令在城北十餘里外的一片高地上駐營休息,他們沒有帳篷,士兵們只能鋪上軍毯露宿在草地上,這時,大周皇帝張鉉率領二十萬大軍攻打長安的消息已傳遍了全軍,士兵們三三兩兩議論此事,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困惑。
「如果長安被攻下,朝廷滅亡,那我們算什麼?」
「王爺或許是想去與秦王合兵吧!」
「秦王那邊聽說也被二十萬大軍包圍了,恐怕不等我們殺到,秦王就已經被滅亡了。」
「這本來就不現實,我們是向西走,首先要攻下大散關,然後再穿過隴山,才進入安定郡,聽說秦王在安定縣,走到那裡至少要十天時間,各位哥哥,你們還有多少乾糧?」
「我還有五天。」
「我還能堅持四天半。」
「糧食不是問題,到雍縣可以得到補給,關鍵我們都是關中人,要我們背井離鄉離開關中,我才不干!」
「我也不干!」
「他娘的,找個機會溜之大吉,我不信王爺還會回頭來追我們?」
「三郎說得對,我們向東逃,逃到京兆郡就安全了。」
「現在別急,等機會再走!」
「噓!好像有情況。」
這時,遠處忽然傳來一陣騷動,似乎有喊殺聲,士兵們嚇得紛紛起身,緊緊抓住兵器,這時,李神通騎馬奔來,怒喝道:「發生什麼事了?」
「啟稟王爺,有敵軍騎兵偷襲,冷箭傷了十幾個弟兄!」
李神通大怒,「這是小股襲擾,將外圍巡哨主將給我重打一百軍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