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時,薛萬徹忽然指著對方陣營道:「段將軍,對方好像有動靜了!」

  段志玄凝神向遠處望去,只見周軍的陣腳開始現了變化,一支約七千人的周軍騎兵離開了主陣,走斜線奔至距唐軍兩里外的右側面,很明顯是要進攻弓弩手的側翼。

  這是對弓弩手的巨大威脅,如果唐軍再不變陣,弓弩手將遭到致命的衝擊,段志玄霍地回頭向唐軍主陣望去,只見主將李世民神情凝重,依舊按兵不動。

  但段志玄發現弓弩軍已變陣,三千弩兵調頭向東,正好對陣側面的周軍騎兵,段志玄一顆心稍稍放下。

  周朝大軍陣前,李靖在做最後的戰爭動員,胯下白龍駒迎風飛馳,手中戰劍在將士的長矛上碰撞,他高聲喊道:「大周帝國的將士們,跟隨我百戰不殆的兒郎們,今天將是我們攻滅唐軍的輝煌一戰,要用我們的生命和熱血來證明,我們才是天下最強悍的軍隊,兒郎們,跟隨我奮勇殺敵!」

  「願為帝國效死命!」

  大周三軍將士一聲吶喊,聲如起伏的悶雷:「奮勇殺敵!」

  李靖抬頭仰望天空,這時天空開始下雨,漸漸地越下越大,李靖敬佩地向參軍劉凌豎起大拇指,竟和劉凌預料的天氣一點不差。

  「左右兩翼,弧線出擊!」

  第1248章 安定決戰(下)

  李靖一聲令下,戰鼓轟隆隆地敲響,紅藍兩旗在指揮高台上翻舞,這是弧線進攻的號令,周軍驟然發動,只見三角陣勢的兩個底角向兩邊分開,形成了兩條圓弧線,就仿佛盤羊的兩支羊角。

  四萬大軍形成了兩道黑色洶湧的狂潮,各自寬達數里,在大將羅成和來濤的率領下,向李世民的左右兩翼殺去,長矛戰刀密集儼如森林,戰士們迎著大雨奮力奔跑,氣勢悲壯澎湃,令天地也為之變色。

  與此同時,周軍低沉的號角聲響起,部署在李世民左翼的七千騎兵在虎賁將軍史橫波率領下,驟然發動了進攻,他們向弓弩手側翼奔殺而去。

  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雨,令李世民臉色大變,弓弩無法在雨中使用,他的排出的弓弩陣竟然失效了,李世民心中大急,連忙下令道:「長孫將軍迎戰側翼敵軍騎兵,掩護弓弩軍撤退!」

  一支萬人的唐軍長矛兵在大將長孫順德的率領下,向從側面殺來的周軍騎兵迎戰而去,雙方越來越近,矛尖閃亮,氣勢奔騰,羅成大喊一聲,「分兵!」

  副將史橫波縱馬向北奔馳,兩千騎兵跟隨著他繞過唐軍前鋒,迅疾無比地向撤退的弓弩軍殺去,騎兵優勢這一刻顯示得淋漓盡致,他們風馳電掣飛馳,以一種摧枯拉朽般的氣勢,衝進了正在撤退的唐軍弓弩軍中。

  數百名唐軍弓弩兵在騎兵強大的衝擊力下翻滾倒地,霎時間,人頭滾滾,血光飛濺,哀嚎聲響成一片,刀劈矛刺,戰馬衝撞,戰馬在人群中奔馳狂飆,弓弩軍在雨中無法使用弓箭,他們難以抵擋這支犀利無比的周軍騎兵,八千弓弩軍陣型被撕裂得七零八落。

  而另外五千周軍騎兵在羅成的率領下和長孫順德率領的一萬長矛軍轟然相撞,矛杆相擊,長刀格殺,兩家激烈地廝殺起來。

  這時,周軍四萬主力殺到了,鋪天蓋地向唐軍衝來,李世民早有準備,冷冷令道:「兩翼迎戰!」

  李世民統帥的唐軍畢竟也是天下強軍之一,訓練有素,兩萬名長槍步兵和四千騎兵結成了步騎相輔的槍兵大陣,在右翼大將伍雲召和劉襄的率領下,向率先殺來的兩萬周朝步兵迎戰而去。

  天降大雨,破壞了李世民的弓弩軍部署,使周朝軍左翼兩萬步兵暢通無阻,毫無阻礙地殺到了,兩萬長矛兵如洶湧澎湃的浪潮,由虎賁郎將來濤率領,他們從四面八方向槍兵大陣發動了暴風驟雨般的攻擊。

  槍兵大陣是李世民訓練來用以對付周朝騎兵的利器,有點類似西方的馬其頓軍團,主要是利用集體的力量,用兩丈長的長槍對付騎兵,側翼是他們的弱點,因此兩邊又各有兩千騎兵護衛。

  李靖看出了唐軍的弱點,急派人告訴前軍主將蘇定方,蘇定方高聲令道:「集中攻擊左側騎兵!」

  一萬周朝長矛軍攻勢如潮,發起了凌厲的、風暴般的攻勢,一浪緊接著一浪攻擊左側護衛騎兵。

  六月的夏天大多是陣雨,一陣短暫的大雨後,雨收雲霽,太陽重新照耀在大地,唐軍弓弩兵紛紛換弦,弓弩軍又一次發威。

  蘇定方率領的兩萬前軍步兵遭到了李世民派出的三千弓弩軍的阻擊,周軍喊殺聲震天,他們奮勇向前,向唐軍席捲而去,他們一手高舉盾牌,一手執長矛,迎著密集的箭雨向敵軍陣地猛烈衝擊。

  一百二十步時,唐軍弩兵開始放箭,鋪天蓋地的箭雨向周朝軍士兵迎面射來,一片片周軍士兵被射翻,但滾滾大軍依然如黑色的大潮,洶湧澎湃,向唐軍掩殺而來。

  針鋒相對,李靖也派出五千周軍弩兵向敵陣射擊,他們使用軍器監去年改良過的連環匣弩,即在弩身上裝有一隻木匣,一匣十二支弩矢,一支弩矢射出後,它能自動落矢在發射槽上,士兵們拉弦,速度極快。

  一陣陣弩箭如蝗蟲般向敵陣射去,大片唐軍士兵同樣被射翻,這時羅成的軍隊終於衝到唐軍陣前,唐軍弓弩手紛紛放下弓箭,向後面奔跑,薛萬徹率領一萬軍隊迎戰而來,後面跟著五千刀盾軍,從側面協同作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