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淨霖垂首,露出的後頸白皙沾血,仿佛脆弱得不堪一擊。
“攪弄乾坤不過如此。”雲生笑起來,“此後天地共主只有一個,眾生匍匐於我的腳下,我是承天君,我也是君父!”
誦經聲早已停歇,周圍闃無人聲。
淨霖忽地抬首盯著雲生,少頃,勾了勾唇線,說:“你心以為這些年皆在你運籌帷幄之中嗎?”
雲生抬臂,華服盡顯,明冠搖曳。他說:“兄弟八人,殺出重圍,穩坐於此的人只有我。你不入輪迴,我便猜得你會活著。你一路到此,還期待著誰來解救?父親已死,我將你捉拿於此,便是要重召三界會審。黎嶸當年同你那般親近,你殺父親,他豈會不知?是你們籌謀篡位,若非真佛明鑑,那日九天台上,死的便不僅僅是父親。你如今已淪魔道,黎嶸便是助紂為虐。你們倆人皆該死。我不是目無律法的人,我要你們死得理所應當。”
淨霖說:“瀾海因你而死,卻也在你的掌心裡寫下我的名字。你不明白是為什麼嗎?”
雲生說:“他不過是病入膏肓,意圖透個風聲給你。”
“不是。”淨霖斬釘截鐵地說,“他寫下我的名字,不僅是要告訴我兄弟中有叛徒,還是在告訴你,除你之外,還藏著一個他也不知道確切面目的人。”
雲生驟然冷下面容,說:“你意亂我!”
“陶弟死在血海中,是誰助他化魔,是誰放他下界。”淨霖語速漸快,“當年臨行時,又是誰對我提及劍穗一事。”
雲生猛地退後,卻已經來不及了。他聽那階上漸起腳步,黎嶸身著絳紅大袍緩步而上。
淨霖輕輕道。
“你所言不假,人若久居高處,便會疏於防備。今日是你死,還是他死?雲生,黃雀來了。”
第121章 破繭
黎嶸立於最後一階, 緩跪下膝,說:“君上。”
雲生遙遙地揣摩著黎嶸的神色,被淨霖三言兩語挑撥了心弦, 卻不肯輕易露出畏懼之色。他珠簾的搖晃逐漸平息, 將變幻莫測的神色都隱藏在其後, 說:“邪祟已除?”
黎嶸說:“正在殿中, 待君上處置。”
“你為何不殺了他。”雲生步沿著金籠而動,把淨霖隔在了兩人之間, “他若不除,必生災禍。”
“正因如此。”黎嶸說,“方須君上親自處置。”
雲生心中已生間隙, 斷然不肯靠近黎嶸。他笑:“算什麼大事,兄長還不能做主?”
“君臣有別。”黎嶸抬眸,掃了淨霖一眼, “前車之鑑正在此處,此子不可小覷。”
“我欲放淨霖一條生路。”雲生忽然話鋒一轉,搭著金籠說, “東海誕大魔, 淨霖雖曾有墜魔時, 可如今看來不似傳聞中的那般。兄弟一場,難免會動些惻隱之心。”
黎嶸撐膝不語。
雲生說:“你殺他之心已到了這個地步嗎?”
“我不曾對他動過殺心。”黎嶸並不看淨霖, 他說, “只是隱患不除, 人心惶惶。君上已召三界會審, 淨霖惡名昭彰,恐怕逃不過去了。”
“我今為主上。”雲生說,“殺不殺他不過是一句話而已。”
黎嶸長嘆一聲,說:“事到如今,君上卻欲婦人之仁。你若不曾下令捉拿他,興許還有迂迴之策。可眼下君上要面對的不是一把咽泉劍,而是前途莫測的雙劍。那孩子跟淨霖如出一轍,殺父弒君之事已有一輪迴,你此刻不殺他們,他們來日便能再行兇事。君上,且要三思。”
淨霖回首,並不明白“如出一轍”的含義。
雲生的陰陽珠丟在地上,形成黑白太極。他步踏白色,說:“淨霖在這裡,大魔又是誰?”
“不論是誰。”黎嶸鎮定地說,“只要嚴守東海,待會審之後,自見分曉。”
雲生忽然問:“東君何在?”
東君冒水而出,狼狽地爬出去。大雪狂舞,他山河扇甩也甩不開,墨跡污了一團。
“失策!”東君嘀咕著,脫了鞋,抖掉裡邊的小魚,“沒料得他那般厲害。”
東君踩著雪,一腳深一腳淺地進了山。小院已廢,他從雪裡扒出醉山僧的腳,將人拖出來,見醉山僧降魔杖已斷,不由地哆嗦幾下,拍了拍醉山僧的臉。
醉山僧閉息不動。
東君就解了醉山僧的酒葫蘆,打開緊著幾口喝。那酒香一衝,醉山僧當即就睜開了眼。
“你還沒死啊。”東君丟了葫蘆。
醉山僧嘶聲滾動,他背部已然要斷了,橫在雪裡說:“他抱走了孩子!宗音的手臂怕也廢了,浮梨和阿乙帶著女人逃了——給我一點酒。”
東君盤坐在雪中,他也不顧渾身濕透,甩開扇子呼扇兩下,撲了自己一臉墨。他說:“我絕不會算錯,黎嶸不是淨霖,五百年而已,他不該這麼強,他必定是吃了什麼靈丹妙藥。”
“我打不過他。”醉山僧閉眼,說,“再給我五百年,我也打不過他。我觀他修為穩定,已經不可同往日而語。”
“穩定也有貓膩。”東君定了定神,思索片刻,繼續說,“他先前與淨霖和蒼龍交手時分明藏了修為,他若與九天境齊心,何必瞞著雲生?可見他倆人也不是兄弟情深。”
“他為了這個孩子不惜如此。”醉山僧說,“到底是為什麼?”
“因為嘛。”東君擰著衣袖,“這就說來話長了,你只需知道,他意在君父之位,而天底下能殺君父的人只有淨霖。本相為劍者多少年也沒有再出一個,你不明白麼?這是因為父親早就知道淨霖是怎麼誕生的。這些年來步步壓制,便是不要天下再出一個能斬萬物的‘淨霖’。”
醉山僧倏地坐起身,說:“你的意思是”
“這孩子是神人僭越之物。”東君晾著衣服,“殊途之人才能誕下這等異象。九天境嚴禁人妖神相互私通,不是害怕邪祟,而是為君者忌憚世間再出一個淨霖。這麼淺顯易懂的事情,你不會今日才明白緣由吧?”
“神說譜上對淨霖的來歷忌諱莫深。”醉山僧說,“傳言他從南禪來,君父說他是天賜之子。”
東君兜著冷風:“所謂天賜,並未說錯。神誕之子,自然是天賜。淨霖當年掌中握蓮,心中誕劍。九天台上死一次,他已丟了慈悲蓮,只剩殘破劍。但這二物缺一不可,所以姻緣相系,八苦相銜。我告訴你,如果沒有蒼龍的紅線繞指,今日的生苦便不該是宗音之劫,那該是淨霖的。他丟了的東西,銅鈴系因果,又給他送回來了。”
“慈悲蓮是這孩子的掌中物,淨霖要如何拿回去?”醉山僧心事重重。
“這我怎麼知道。”東君無所謂地說,“興許吃了吧。”
醉山僧當即變色。
東君哈哈一笑,說:“我逗你玩的。淨霖丟的是慈悲,那是因為他為避斷情絕欲,自割出去的一部分。待他恢復記憶,明白五百年前他因何而痛,說不定慈悲蓮就回去了。”
“攪弄乾坤不過如此。”雲生笑起來,“此後天地共主只有一個,眾生匍匐於我的腳下,我是承天君,我也是君父!”
誦經聲早已停歇,周圍闃無人聲。
淨霖忽地抬首盯著雲生,少頃,勾了勾唇線,說:“你心以為這些年皆在你運籌帷幄之中嗎?”
雲生抬臂,華服盡顯,明冠搖曳。他說:“兄弟八人,殺出重圍,穩坐於此的人只有我。你不入輪迴,我便猜得你會活著。你一路到此,還期待著誰來解救?父親已死,我將你捉拿於此,便是要重召三界會審。黎嶸當年同你那般親近,你殺父親,他豈會不知?是你們籌謀篡位,若非真佛明鑑,那日九天台上,死的便不僅僅是父親。你如今已淪魔道,黎嶸便是助紂為虐。你們倆人皆該死。我不是目無律法的人,我要你們死得理所應當。”
淨霖說:“瀾海因你而死,卻也在你的掌心裡寫下我的名字。你不明白是為什麼嗎?”
雲生說:“他不過是病入膏肓,意圖透個風聲給你。”
“不是。”淨霖斬釘截鐵地說,“他寫下我的名字,不僅是要告訴我兄弟中有叛徒,還是在告訴你,除你之外,還藏著一個他也不知道確切面目的人。”
雲生驟然冷下面容,說:“你意亂我!”
“陶弟死在血海中,是誰助他化魔,是誰放他下界。”淨霖語速漸快,“當年臨行時,又是誰對我提及劍穗一事。”
雲生猛地退後,卻已經來不及了。他聽那階上漸起腳步,黎嶸身著絳紅大袍緩步而上。
淨霖輕輕道。
“你所言不假,人若久居高處,便會疏於防備。今日是你死,還是他死?雲生,黃雀來了。”
第121章 破繭
黎嶸立於最後一階, 緩跪下膝,說:“君上。”
雲生遙遙地揣摩著黎嶸的神色,被淨霖三言兩語挑撥了心弦, 卻不肯輕易露出畏懼之色。他珠簾的搖晃逐漸平息, 將變幻莫測的神色都隱藏在其後, 說:“邪祟已除?”
黎嶸說:“正在殿中, 待君上處置。”
“你為何不殺了他。”雲生步沿著金籠而動,把淨霖隔在了兩人之間, “他若不除,必生災禍。”
“正因如此。”黎嶸說,“方須君上親自處置。”
雲生心中已生間隙, 斷然不肯靠近黎嶸。他笑:“算什麼大事,兄長還不能做主?”
“君臣有別。”黎嶸抬眸,掃了淨霖一眼, “前車之鑑正在此處,此子不可小覷。”
“我欲放淨霖一條生路。”雲生忽然話鋒一轉,搭著金籠說, “東海誕大魔, 淨霖雖曾有墜魔時, 可如今看來不似傳聞中的那般。兄弟一場,難免會動些惻隱之心。”
黎嶸撐膝不語。
雲生說:“你殺他之心已到了這個地步嗎?”
“我不曾對他動過殺心。”黎嶸並不看淨霖, 他說, “只是隱患不除, 人心惶惶。君上已召三界會審, 淨霖惡名昭彰,恐怕逃不過去了。”
“我今為主上。”雲生說,“殺不殺他不過是一句話而已。”
黎嶸長嘆一聲,說:“事到如今,君上卻欲婦人之仁。你若不曾下令捉拿他,興許還有迂迴之策。可眼下君上要面對的不是一把咽泉劍,而是前途莫測的雙劍。那孩子跟淨霖如出一轍,殺父弒君之事已有一輪迴,你此刻不殺他們,他們來日便能再行兇事。君上,且要三思。”
淨霖回首,並不明白“如出一轍”的含義。
雲生的陰陽珠丟在地上,形成黑白太極。他步踏白色,說:“淨霖在這裡,大魔又是誰?”
“不論是誰。”黎嶸鎮定地說,“只要嚴守東海,待會審之後,自見分曉。”
雲生忽然問:“東君何在?”
東君冒水而出,狼狽地爬出去。大雪狂舞,他山河扇甩也甩不開,墨跡污了一團。
“失策!”東君嘀咕著,脫了鞋,抖掉裡邊的小魚,“沒料得他那般厲害。”
東君踩著雪,一腳深一腳淺地進了山。小院已廢,他從雪裡扒出醉山僧的腳,將人拖出來,見醉山僧降魔杖已斷,不由地哆嗦幾下,拍了拍醉山僧的臉。
醉山僧閉息不動。
東君就解了醉山僧的酒葫蘆,打開緊著幾口喝。那酒香一衝,醉山僧當即就睜開了眼。
“你還沒死啊。”東君丟了葫蘆。
醉山僧嘶聲滾動,他背部已然要斷了,橫在雪裡說:“他抱走了孩子!宗音的手臂怕也廢了,浮梨和阿乙帶著女人逃了——給我一點酒。”
東君盤坐在雪中,他也不顧渾身濕透,甩開扇子呼扇兩下,撲了自己一臉墨。他說:“我絕不會算錯,黎嶸不是淨霖,五百年而已,他不該這麼強,他必定是吃了什麼靈丹妙藥。”
“我打不過他。”醉山僧閉眼,說,“再給我五百年,我也打不過他。我觀他修為穩定,已經不可同往日而語。”
“穩定也有貓膩。”東君定了定神,思索片刻,繼續說,“他先前與淨霖和蒼龍交手時分明藏了修為,他若與九天境齊心,何必瞞著雲生?可見他倆人也不是兄弟情深。”
“他為了這個孩子不惜如此。”醉山僧說,“到底是為什麼?”
“因為嘛。”東君擰著衣袖,“這就說來話長了,你只需知道,他意在君父之位,而天底下能殺君父的人只有淨霖。本相為劍者多少年也沒有再出一個,你不明白麼?這是因為父親早就知道淨霖是怎麼誕生的。這些年來步步壓制,便是不要天下再出一個能斬萬物的‘淨霖’。”
醉山僧倏地坐起身,說:“你的意思是”
“這孩子是神人僭越之物。”東君晾著衣服,“殊途之人才能誕下這等異象。九天境嚴禁人妖神相互私通,不是害怕邪祟,而是為君者忌憚世間再出一個淨霖。這麼淺顯易懂的事情,你不會今日才明白緣由吧?”
“神說譜上對淨霖的來歷忌諱莫深。”醉山僧說,“傳言他從南禪來,君父說他是天賜之子。”
東君兜著冷風:“所謂天賜,並未說錯。神誕之子,自然是天賜。淨霖當年掌中握蓮,心中誕劍。九天台上死一次,他已丟了慈悲蓮,只剩殘破劍。但這二物缺一不可,所以姻緣相系,八苦相銜。我告訴你,如果沒有蒼龍的紅線繞指,今日的生苦便不該是宗音之劫,那該是淨霖的。他丟了的東西,銅鈴系因果,又給他送回來了。”
“慈悲蓮是這孩子的掌中物,淨霖要如何拿回去?”醉山僧心事重重。
“這我怎麼知道。”東君無所謂地說,“興許吃了吧。”
醉山僧當即變色。
東君哈哈一笑,說:“我逗你玩的。淨霖丟的是慈悲,那是因為他為避斷情絕欲,自割出去的一部分。待他恢復記憶,明白五百年前他因何而痛,說不定慈悲蓮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