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這才哪兒到哪兒?陳悠大學畢業之前,在富婆、款姐茶會上見到的小冊子才是奇葩:印滿各國小鮮肉照片,其中不乏當紅明星、偶像。她印象最深的,是網友看臉票選排名前十的一位英俊小生,影視作品剛剛播出沒多久、風頭正勁,也被列印在冊……其人自此就沉寂了十餘載,不聞音信,不見行蹤,再沒了作品——前兩年竟又回歸了娛樂圈,依舊靠臉翻紅,不知內情的粉絲還一如既往地追捧,真讓人三觀碎裂。
李亦然這回也聽懂了,予以八字評價:“三觀已碎。拒絕修復。”喜聞樂見的就叫“好嗑”,集體抵制的就叫“碰瓷”——尺度、火候的把握,再謹言慎行,遇到拿錢挑事的黑子,無論是明星還是粉絲,總不免要吃暗虧,敗壞路人好感。
“垃圾型人格”放到哪裡都惡臭熏天,“罪犯型人格”主觀犯罪無需客觀契機。做好自己,無愧天地,笑罵由人,事了拂衣去罷了。若較真,也只須將加害者、犯罪分子繩之以法,不必浪費自己的生命去負疚自責。紅塵俗世皆凡人,普度眾生是神佛。陳悠近年陸續想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也就不願瞻前顧後太多——事事求全責備,哪得盡如人意?她催促李亦然和勞安迪:“您兩位趕緊拾掇劇本吧,水平有限、編不下去了就趕緊開拍,賀宇、陸軼龍有的是辦法。”
對於陳悠公然帶頭“撂挑子”的行徑,李亦然不滿:“這麼多人坐這兒,怎麼就甩鍋成我們倆的事兒了?”
辛冉謙虛推託:“做編劇,我們不是專業的。”
林瀟瀟一笑傾倒眾生:“我只負責美貌。”
勞安迪不改“擁陳”戰術,旗幟鮮明:“我始終堅持我的意見——寫得好!不用改!”
李亦然一個頭變兩個大:“我這操心的命!”
第20章 我是觀眾
在第一次吃瓜大會的間歇,尚屬稚嫩的少女陳悠閒著沒事也在網上用自己營銷師、會計、文秘等身份投過求職簡歷,一來是按導師說的,檢驗一下自己的工作能力有沒有“縮水”,二來是她實在嚮往“正常人的生活”。結果在商業圈裡還掀起了一個小波瀾,李亦然聽到風聲就火急火燎地打電話讓陳悠把求職簡歷撤下來——“都知道你世叔伯的公司正籌備上市,姑父從初創階段就是合伙人,你也參與過公司人力資源事項,家庭成員、背景履歷都報個門兒清,您大小姐的簡歷一上網,失業了就是?外面都風傳公司內部有巨大變動、父女不睦……你注意點兒影響,行不行?”
少女陳悠氣不過:“我作為一個中國文化業餘愛好者,對我爸那種中文邏輯都拎不清、還滿口三四國外語、動不動就跟他那屆同學參與國際商務談判的行徑,打小兒就看不慣,這在公司里不是秘密啊!我不靠家庭背景、不拼爹,自食其力,在社會上找份工作,還犯法嗎?——按照你們的邏輯,我就算在自家公司里當個前台接待、保潔大媽、綠植養護,都不能在別家公司里站站櫃檯、跑跑會務、裝裝白領?”
李亦然聽得正中下懷:“喜歡中國文化?好辦啊妹妹,咱舅爺爺,最近正跟一個文化創意公司有合作,他們缺計算機網絡、營銷、創意、文案、美術人才!聽哥哥的,你去合適!”
在文化創意工作室體驗生活不到一年,少女陳悠就對“不遭人妒是庸才”、“低級層面的內鬥全是沒有技術含量的內耗”有了深刻認識。她一邊在電腦上反覆比對兩份策劃案的異同,一邊講電話:“就算這次活動由網絡宣傳部牽頭,也不應該照搬我們傳媒編輯部的整套方案去向領導邀功……整整三十七頁策劃方案,換了套顏色就掛名她自己一個人代表網絡宣傳部的工作成果,傳媒編輯部全體人員連個署名權都沒有,公司史無前例……這不是部門之間配合的問題,這是違反公司規定的道德品質問題!——抄襲剽竊,掠奪他人工作成果,還套改得很蹩腳……我們的方案是全用紅底黃字,整體視覺效果最大程度烘托節日歡樂喜慶氣氛,她改成紅底黃字、黃底紅字各一半,西紅柿炒雞蛋呢?整個視覺效果都被削弱,雜亂無章!還多花一套製版費,不符合經濟原則……湯總,您不處理是吧?”自詡什麼人品合格的領導團隊?騙子!小偷!強盜!——少女陳悠脾氣火爆,趁著辦公室里沒有其他同事,連珠炮一樣在電話里強烈譴責。她心知肚明,傳媒編輯部和網絡宣傳部拆分之後,對方一直在工作上藉機打壓,再圖收編,但是用這麼低劣的手段——急功近利,拿傳媒編輯部當墊腳石——包庇縱容,藏污納垢!
被稱作“湯總”的另一部門經理語氣像是在哄小朋友,企圖矇混過關:“你別鬧了,拜託、拜託……”
什麼和什麼啊?涉及道德的大是大非問題,跟你過這個嗎?少女陳悠更氣了:我無理取鬧?
手機鈴聲響起,陳悠在自家臥室的午睡被吵醒,她看著來電顯示是李亦然,按下接聽鍵:“哥?”
李亦然通知她:“小妹,晚上沒事兒吧?陪哥去吃個飯,我把薇薇、勞安迪、林瀟瀟、辛冉都叫上了。”
李亦然這回也聽懂了,予以八字評價:“三觀已碎。拒絕修復。”喜聞樂見的就叫“好嗑”,集體抵制的就叫“碰瓷”——尺度、火候的把握,再謹言慎行,遇到拿錢挑事的黑子,無論是明星還是粉絲,總不免要吃暗虧,敗壞路人好感。
“垃圾型人格”放到哪裡都惡臭熏天,“罪犯型人格”主觀犯罪無需客觀契機。做好自己,無愧天地,笑罵由人,事了拂衣去罷了。若較真,也只須將加害者、犯罪分子繩之以法,不必浪費自己的生命去負疚自責。紅塵俗世皆凡人,普度眾生是神佛。陳悠近年陸續想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也就不願瞻前顧後太多——事事求全責備,哪得盡如人意?她催促李亦然和勞安迪:“您兩位趕緊拾掇劇本吧,水平有限、編不下去了就趕緊開拍,賀宇、陸軼龍有的是辦法。”
對於陳悠公然帶頭“撂挑子”的行徑,李亦然不滿:“這麼多人坐這兒,怎麼就甩鍋成我們倆的事兒了?”
辛冉謙虛推託:“做編劇,我們不是專業的。”
林瀟瀟一笑傾倒眾生:“我只負責美貌。”
勞安迪不改“擁陳”戰術,旗幟鮮明:“我始終堅持我的意見——寫得好!不用改!”
李亦然一個頭變兩個大:“我這操心的命!”
第20章 我是觀眾
在第一次吃瓜大會的間歇,尚屬稚嫩的少女陳悠閒著沒事也在網上用自己營銷師、會計、文秘等身份投過求職簡歷,一來是按導師說的,檢驗一下自己的工作能力有沒有“縮水”,二來是她實在嚮往“正常人的生活”。結果在商業圈裡還掀起了一個小波瀾,李亦然聽到風聲就火急火燎地打電話讓陳悠把求職簡歷撤下來——“都知道你世叔伯的公司正籌備上市,姑父從初創階段就是合伙人,你也參與過公司人力資源事項,家庭成員、背景履歷都報個門兒清,您大小姐的簡歷一上網,失業了就是?外面都風傳公司內部有巨大變動、父女不睦……你注意點兒影響,行不行?”
少女陳悠氣不過:“我作為一個中國文化業餘愛好者,對我爸那種中文邏輯都拎不清、還滿口三四國外語、動不動就跟他那屆同學參與國際商務談判的行徑,打小兒就看不慣,這在公司里不是秘密啊!我不靠家庭背景、不拼爹,自食其力,在社會上找份工作,還犯法嗎?——按照你們的邏輯,我就算在自家公司里當個前台接待、保潔大媽、綠植養護,都不能在別家公司里站站櫃檯、跑跑會務、裝裝白領?”
李亦然聽得正中下懷:“喜歡中國文化?好辦啊妹妹,咱舅爺爺,最近正跟一個文化創意公司有合作,他們缺計算機網絡、營銷、創意、文案、美術人才!聽哥哥的,你去合適!”
在文化創意工作室體驗生活不到一年,少女陳悠就對“不遭人妒是庸才”、“低級層面的內鬥全是沒有技術含量的內耗”有了深刻認識。她一邊在電腦上反覆比對兩份策劃案的異同,一邊講電話:“就算這次活動由網絡宣傳部牽頭,也不應該照搬我們傳媒編輯部的整套方案去向領導邀功……整整三十七頁策劃方案,換了套顏色就掛名她自己一個人代表網絡宣傳部的工作成果,傳媒編輯部全體人員連個署名權都沒有,公司史無前例……這不是部門之間配合的問題,這是違反公司規定的道德品質問題!——抄襲剽竊,掠奪他人工作成果,還套改得很蹩腳……我們的方案是全用紅底黃字,整體視覺效果最大程度烘托節日歡樂喜慶氣氛,她改成紅底黃字、黃底紅字各一半,西紅柿炒雞蛋呢?整個視覺效果都被削弱,雜亂無章!還多花一套製版費,不符合經濟原則……湯總,您不處理是吧?”自詡什麼人品合格的領導團隊?騙子!小偷!強盜!——少女陳悠脾氣火爆,趁著辦公室里沒有其他同事,連珠炮一樣在電話里強烈譴責。她心知肚明,傳媒編輯部和網絡宣傳部拆分之後,對方一直在工作上藉機打壓,再圖收編,但是用這麼低劣的手段——急功近利,拿傳媒編輯部當墊腳石——包庇縱容,藏污納垢!
被稱作“湯總”的另一部門經理語氣像是在哄小朋友,企圖矇混過關:“你別鬧了,拜託、拜託……”
什麼和什麼啊?涉及道德的大是大非問題,跟你過這個嗎?少女陳悠更氣了:我無理取鬧?
手機鈴聲響起,陳悠在自家臥室的午睡被吵醒,她看著來電顯示是李亦然,按下接聽鍵:“哥?”
李亦然通知她:“小妹,晚上沒事兒吧?陪哥去吃個飯,我把薇薇、勞安迪、林瀟瀟、辛冉都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