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江安兄言重了,”李澤說道:“陛下早與我等人說過,這不過是改革的計策而已,等事成之後,我等一定會讓太尉大人清清白白地站在朝堂上。”
“我們可不信,誰知道這是不是你們的又一個陰謀?”弟弟江寧嘲諷道。
湯逸道:“我知江兄方才說的一定是氣話,陛下與太尉之間可是過命的交情,如此情義,縱使當年鮑賊威逼利誘也沒有改變半分,你們陪著你們大人這麼多年,恐怕比我等還要清楚吧。陛下待卜凶也是極好的,卜凶也一向欣賞陛下才德,二人聯手,這才讓大夏變得越來越好,你們是親眼看到的,難道你們就忍心讓你們大人這麼久的努力都付諸東流?而且陛下這次做的事情,你們捫心自問,除了卜家被抄家之外,你們可有受到一點損害?況且這抄家也只是做給其他人看的而已,陛下早就想到了辦法讓卜家所有人都無罪釋放。”
二人的面色漸漸有被說動的跡象,直到他說出最後一句話,二人都忍不住了。
“什麼辦法?”二人異口同聲問道。
看到二人總算有被說動的跡象,吳湯李三人暗中鬆了口氣。
幾人達成共識,湊在一堆。
“我們先如此如此……然後再……”
且說北方。
上次鄭元青放虎歸山,這讓原本許多嫉恨他的人終於找到了機會,被他落了面子的江得陽更是到張淄真面前打了小報告。
張淄真聽到鄭元青本可以抓到卜凶,卻又親手放了他,還在與卜凶對峙時說過會交出寫那首詩的人,這簡直就是大逆不道!這一番挑撥之後,張淄怒火衝天,卻在轉頭就將大小報告的江德陽斬殺,笑容滿面地迎接回來的鄭元青。
在宴席間,i張淄真裝作不經意間提到此事的模樣問鄭元青:“元青,聽說你此次抓到了大夏三軍統領卜凶,今日風景正好,不如將人帶上來給我看看?”
鄭元青旁邊跟著的人當場冷汗就下來了,鄭元青卻混不在意地飲了一杯酒,道:“微臣手下用了不義手段,確實曾抓到過,但是我鄭元青豈是使這種見不得光的小手段的人,那豈不是向天下承認我正面打不過他?以我此次所見,大夏聲名遠揚的卜凶也不過如此,主公暫且不要著急,下次我將親自在戰場上活捉他,將他帶來跪在主公面前,讓他親眼見見主公的風采。”
張淄真皮笑肉不笑,最後也沒有落了鄭元青的面子,而是意味深長地說道:“愛卿自然是比那大夏卜凶好千百倍的,只是希望愛卿記住一句話,輕敵是要不得的。”
“微臣知道了。”鄭元青看出張淄真對他已經有些不滿,不過他並沒有放在眼中,畢竟在北方,能打仗的,除了他,還真就找不出幾個人來,張淄真以後打天下還要靠著他的,現在絕對不敢對付他。
宴會後,張淄真的侄兒張少東又對他進言:“這鄭元青還真是仗著久久寵他,就肆無忌憚了,舅舅,這次邊關,江德陽不過略施小計就抓到了卜凶,我看那卜凶其實也不過如此,讓我去我也能活捉他。”
張淄真面上雖然不贊同,但心裡也有幾分被說動。
又過了一段時間,卜凶以謀反之罪被抄家入獄的消息傳到了北方,張淄真聽後大喜,卜凶絕不會這麼輕易任命,那麼大夏內部肯定會亂起來,他覺得這是個絕佳的好機會,便立馬召見了鄭元青,命令他立馬帶領大軍出征,現在可是個絕好的機會,他們完全可以趁虛而入。
鄭元青面上卻有幾分擔憂:“主公,這件事來的蹊蹺,萬一是大夏的陰謀該怎麼辦,臣以為不該輕舉妄動,應該觀察一段時間。”
張淄真面色不愉,臉上的笑容也失去了幾分:“愛卿,若這消息是真的,你卻按兵不動,導致失去這個千古良機,你該如何請罪?”
鄭元青心中一凝,再不敢爭辯,立馬領命退下。
他回去之後召集下屬商討此事:“主公近來似乎對我有幾分不喜,今日竟然連我的進言也聽不進去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下面有人道:“想必是那小人江德陽提前回來後,去找主公說了您的小話,主公雖然殺了他,但是卻將他的話聽了進去。”
鄭元青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只是這事他也沒有辦法化解,便轉而商討起出征事宜:“你們認為卜凶被抓的消息到底是真是假?”
眾人商討一番,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是真是假並不重要,現如今大夏內政未穩,又有傳言帝王與將領不合,南方之地也沒有完全安定下來,怎麼看現在都是個進攻大夏的絕佳機會,今日將軍在主公面前,實在不該說那樣的話的,畢竟主公對將軍放了卜凶之事就已經十分不悅了,您再這樣說,主公肯定誤會您了。”
鄭元青心裡其實也有些後悔。那時他剛聽到卜凶被抓的消息,心裡震驚,覺得替卜凶不值,他與卜凶同樣是掌管三軍的將領,卜凶得到那樣的結果,難免讓他產生了兔死走狗烹的感覺,所以在出征這件事上,他便表現的不那麼主動。
張淄真今日對他的態度,讓他心裡漸漸長出了懷疑的種子。
他現在的情況,和卜凶是那麼相似,等他為主公打完天下之後,他真的不會因為功高震主而被殺掉嗎。
回到大夏。
陛下病倒在床的消息第二天就傳遍了京城,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不少大臣蠢蠢欲動,有人上書請命,希望能夠為陛下效勞,然而這個請求很快就被湯逸和李澤拒絕了,湯逸身為丞相,是有權利駁回大臣的奏章的,這樣做確實沒毛病,不過那些得到消息的大臣就有些不滿了。
那些舊大臣們眼看著陛下不知道從哪裡招來的這麼多新人來代替他們,自己又被困在家中,那火都要燒到祖墳了,要是再不做點什麼,他們覺得自己這世襲的官位恐怕是保不住了。
湯逸不給他們一個機會,焦急的大臣們只好每天都盯著朝廷,就盼著朝廷出什麼亂子,然後他們出馬解決。
黃天不負有心人,這回可總算給他們找到一個機會了。
那些大臣們紛紛奔走相告:聽說卜凶的親信江家的兄弟在朝堂上和湯逸那孫子正面剛上了!
這說明什麼朋友們!這就是說一直在背後什麼也不做的太尉大人總算決定要出手了!
得知這個消息的他們總算將一直提著的心放了一點下來,他們暗中派人去找江家二兄弟說好話。
他們對江家二兄弟說話的內容大致是這樣的:咱們堅決支持你們,太尉大人是無辜的,之前全怪我們,只要在朝廷上不要讓湯逸和李澤那兩個王八蛋得逞,我們就幫助大人重獲清白,不僅謀反的罪名沒了,我們也能重新回朝廷,這樣豈不是完美。
江家二兄弟果然很好說話,大臣們總算才能高枕無憂地在家中休養了。
每日他們聽著外面傳來江安江寧天天與湯逸互相懟的消息,他們聽得可開心了,甚至還產生了坐山觀虎鬥,螳螂捕蟬,他們是在後的黃雀的感覺。
“我們可不信,誰知道這是不是你們的又一個陰謀?”弟弟江寧嘲諷道。
湯逸道:“我知江兄方才說的一定是氣話,陛下與太尉之間可是過命的交情,如此情義,縱使當年鮑賊威逼利誘也沒有改變半分,你們陪著你們大人這麼多年,恐怕比我等還要清楚吧。陛下待卜凶也是極好的,卜凶也一向欣賞陛下才德,二人聯手,這才讓大夏變得越來越好,你們是親眼看到的,難道你們就忍心讓你們大人這麼久的努力都付諸東流?而且陛下這次做的事情,你們捫心自問,除了卜家被抄家之外,你們可有受到一點損害?況且這抄家也只是做給其他人看的而已,陛下早就想到了辦法讓卜家所有人都無罪釋放。”
二人的面色漸漸有被說動的跡象,直到他說出最後一句話,二人都忍不住了。
“什麼辦法?”二人異口同聲問道。
看到二人總算有被說動的跡象,吳湯李三人暗中鬆了口氣。
幾人達成共識,湊在一堆。
“我們先如此如此……然後再……”
且說北方。
上次鄭元青放虎歸山,這讓原本許多嫉恨他的人終於找到了機會,被他落了面子的江得陽更是到張淄真面前打了小報告。
張淄真聽到鄭元青本可以抓到卜凶,卻又親手放了他,還在與卜凶對峙時說過會交出寫那首詩的人,這簡直就是大逆不道!這一番挑撥之後,張淄怒火衝天,卻在轉頭就將大小報告的江德陽斬殺,笑容滿面地迎接回來的鄭元青。
在宴席間,i張淄真裝作不經意間提到此事的模樣問鄭元青:“元青,聽說你此次抓到了大夏三軍統領卜凶,今日風景正好,不如將人帶上來給我看看?”
鄭元青旁邊跟著的人當場冷汗就下來了,鄭元青卻混不在意地飲了一杯酒,道:“微臣手下用了不義手段,確實曾抓到過,但是我鄭元青豈是使這種見不得光的小手段的人,那豈不是向天下承認我正面打不過他?以我此次所見,大夏聲名遠揚的卜凶也不過如此,主公暫且不要著急,下次我將親自在戰場上活捉他,將他帶來跪在主公面前,讓他親眼見見主公的風采。”
張淄真皮笑肉不笑,最後也沒有落了鄭元青的面子,而是意味深長地說道:“愛卿自然是比那大夏卜凶好千百倍的,只是希望愛卿記住一句話,輕敵是要不得的。”
“微臣知道了。”鄭元青看出張淄真對他已經有些不滿,不過他並沒有放在眼中,畢竟在北方,能打仗的,除了他,還真就找不出幾個人來,張淄真以後打天下還要靠著他的,現在絕對不敢對付他。
宴會後,張淄真的侄兒張少東又對他進言:“這鄭元青還真是仗著久久寵他,就肆無忌憚了,舅舅,這次邊關,江德陽不過略施小計就抓到了卜凶,我看那卜凶其實也不過如此,讓我去我也能活捉他。”
張淄真面上雖然不贊同,但心裡也有幾分被說動。
又過了一段時間,卜凶以謀反之罪被抄家入獄的消息傳到了北方,張淄真聽後大喜,卜凶絕不會這麼輕易任命,那麼大夏內部肯定會亂起來,他覺得這是個絕佳的好機會,便立馬召見了鄭元青,命令他立馬帶領大軍出征,現在可是個絕好的機會,他們完全可以趁虛而入。
鄭元青面上卻有幾分擔憂:“主公,這件事來的蹊蹺,萬一是大夏的陰謀該怎麼辦,臣以為不該輕舉妄動,應該觀察一段時間。”
張淄真面色不愉,臉上的笑容也失去了幾分:“愛卿,若這消息是真的,你卻按兵不動,導致失去這個千古良機,你該如何請罪?”
鄭元青心中一凝,再不敢爭辯,立馬領命退下。
他回去之後召集下屬商討此事:“主公近來似乎對我有幾分不喜,今日竟然連我的進言也聽不進去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下面有人道:“想必是那小人江德陽提前回來後,去找主公說了您的小話,主公雖然殺了他,但是卻將他的話聽了進去。”
鄭元青覺得他說的有道理,只是這事他也沒有辦法化解,便轉而商討起出征事宜:“你們認為卜凶被抓的消息到底是真是假?”
眾人商討一番,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是真是假並不重要,現如今大夏內政未穩,又有傳言帝王與將領不合,南方之地也沒有完全安定下來,怎麼看現在都是個進攻大夏的絕佳機會,今日將軍在主公面前,實在不該說那樣的話的,畢竟主公對將軍放了卜凶之事就已經十分不悅了,您再這樣說,主公肯定誤會您了。”
鄭元青心裡其實也有些後悔。那時他剛聽到卜凶被抓的消息,心裡震驚,覺得替卜凶不值,他與卜凶同樣是掌管三軍的將領,卜凶得到那樣的結果,難免讓他產生了兔死走狗烹的感覺,所以在出征這件事上,他便表現的不那麼主動。
張淄真今日對他的態度,讓他心裡漸漸長出了懷疑的種子。
他現在的情況,和卜凶是那麼相似,等他為主公打完天下之後,他真的不會因為功高震主而被殺掉嗎。
回到大夏。
陛下病倒在床的消息第二天就傳遍了京城,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不少大臣蠢蠢欲動,有人上書請命,希望能夠為陛下效勞,然而這個請求很快就被湯逸和李澤拒絕了,湯逸身為丞相,是有權利駁回大臣的奏章的,這樣做確實沒毛病,不過那些得到消息的大臣就有些不滿了。
那些舊大臣們眼看著陛下不知道從哪裡招來的這麼多新人來代替他們,自己又被困在家中,那火都要燒到祖墳了,要是再不做點什麼,他們覺得自己這世襲的官位恐怕是保不住了。
湯逸不給他們一個機會,焦急的大臣們只好每天都盯著朝廷,就盼著朝廷出什麼亂子,然後他們出馬解決。
黃天不負有心人,這回可總算給他們找到一個機會了。
那些大臣們紛紛奔走相告:聽說卜凶的親信江家的兄弟在朝堂上和湯逸那孫子正面剛上了!
這說明什麼朋友們!這就是說一直在背後什麼也不做的太尉大人總算決定要出手了!
得知這個消息的他們總算將一直提著的心放了一點下來,他們暗中派人去找江家二兄弟說好話。
他們對江家二兄弟說話的內容大致是這樣的:咱們堅決支持你們,太尉大人是無辜的,之前全怪我們,只要在朝廷上不要讓湯逸和李澤那兩個王八蛋得逞,我們就幫助大人重獲清白,不僅謀反的罪名沒了,我們也能重新回朝廷,這樣豈不是完美。
江家二兄弟果然很好說話,大臣們總算才能高枕無憂地在家中休養了。
每日他們聽著外面傳來江安江寧天天與湯逸互相懟的消息,他們聽得可開心了,甚至還產生了坐山觀虎鬥,螳螂捕蟬,他們是在後的黃雀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