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福余頓時頭疼,連忙背過了身去,拿著點心哄妹妹:“近日讀書了沒?讀了多少?上回裴大人讓你背的詩背出來了沒有?背給我聽聽。”

  妹妹猶豫不已。

  甄好把人抱了起來,整盒點心都塞到了女兒懷裡,妹妹便立刻機靈地抱著點心盒邁著小短腿跑了出去。

  甄好沒好氣地道:“你當我想要念叨你這個?還不是我進宮一趟,太后娘娘便要念叨我一回,你不願意聽,我也是不願意聽的。”

  “既然裴夫人都不願意聽,那自然是知道我心情的。”

  “那下回太后娘娘與你提起時,你別再找藉口躲開,要不然,你躲遠了,我卻是躲不了。”

  先皇駕崩之後,皇后便做了太后,她膝下那麼多孩子,個個都已經出宮建府,平日裡忙碌的很,新皇的孩子們也忙著去上書房,嘉和公主又已經出嫁,太后便惦記著福余這個小叔子的事情,福余不耐煩聽,次數多了就躲得遠遠的,她就時常把甄好叫進宮去,想讓甄好勸一勸。

  甄好心中不大同意,可那是太后娘娘,她也不敢反駁,只好見著福余,提醒他一回。

  提醒福余搪塞太后娘娘的時候,找個合適的理由,別再讓她夾在中間裡外不是人。

  福余苦了臉:“我……我也只是輩分大了一些,要是說年紀,也不算是大。你看靖王,像我這麼大的時候,家中姬妾成群,我總比他好吧?”

  甄好道:“可靖王與你不一樣,這會兒躲得遠了,待在邊關一年到頭也就回來不了幾回,你就在京城待著,皇后娘娘不找你找誰?”

  福余又嘆了一口氣。

  “靖王比我年長那麼多,他才是皇嫂嫂的親兒子,到如今躲在邊關不回來,也沒有娶王妃,也沒有生孩子,皇嫂嫂最應該去關心他才是,與他相比,我著什麼急?”

  “這話你可不該對我說,而是應該對太后娘娘說。”

  福余蔫了。

  靖王遠在邊關,太后總不可能追到邊關去念叨,也就只能念叨念叨他了。

  “這京城裡頭,這麼多人,難道就沒有讓你看中意的人?”甄好心中也不禁生出了好奇:“太后娘娘也並非頑固之人,只要是你看中了的,哪怕是平民之女,也能給你做王妃。你出宮這麼久了,見著的姑娘不少,滿京城的姑娘,難道一個中意的也沒有?”

  福余搖了搖頭。

  甄好頓了頓,不只想到了什麼,遲疑地道:“哪怕是你看中了男人……在京城裡頭,也沒有人敢說什麼不是……”

  “裴夫人,你想到哪裡去了。”福余無奈道:“我是當真沒有。”

  甄好長舒一口氣。

  “既沒有心儀的姑娘,又不願意出門辦事,你整日待在王府里,除了種菜養魚,也沒什麼事情可做,就連城郊豬場雞鴨場的事情都不歸你管,你才這個年紀,也未免太過閒散了一些。”甄好有些看不過眼:“裴淳與你同樣的年紀,如今遠赴燕城,還想著要做出一番事業來,你就不想?”

  福余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你不想?”

  “並非不想,只是我實在想不出來能做什麼。”福余嘆氣:“如今這京城裡,除了皇上,也沒有人能比我厲害了。”可就連皇上,見著了他,還得恭恭敬敬喊一聲皇叔,不敢拂了他的面子。

  先皇還未去世之前,他還有幾分動力,想著要多做些事情,做更多事情,到如今,這幾年是越來越懶,做什麼都提不起勁。

  他本想隨靖王一塊兒去邊關,可邊關也用不著他,近幾年外族也不敢來犯,有靖王在邊關威懾,也沒有人敢打他們的主意,福余原本想去那邊找些事情做,可還未出城門,就被皇帝親自求了回來。

  在京城,那就更沒有事情做了。

  他本質是個自私之人,心中沒有什麼家國大義,原來找過,卻沒找到,哪怕是做事,也只想著要變得厲害能護住自己重視的人,可如今他的地位高,做再多的事情,也不會有多少變化,皇帝也會給他派差事,可若是無關緊要的小事,他也是交給別人,不願意動彈。

  福余倒沒覺得自己這樣有什麼不好,他一個人待在王府里,沒有人能管著他,想做什麼便做什麼,今天種白菜,明日種土豆,湖裡養魚還是龜,全都由他自己拿主意,至於王府之外,也沒有人敢下了他的面子。

  他越是安分守己,越是什麼也不做,皇帝也越能安心。

  要福余自己說,他是過的逍遙自在,最是悠哉不過。

  “裴夫人也不必為我擔心,我也不會委屈了自己,人各有各的活法,我自然是順著心意來。”

  甄好遲疑。

  她看了好幾眼,這才嘆了一口氣,“你自己都想好了的事情,我自然也就不攔著你了。只是回頭太后娘娘問起來,你自己與他說去。”

  福余又苦了臉。

  他的日子過得什麼都好,唯獨要聽太后的念叨有些不好。

  福余陪雙胞胎玩了一天,等到日暮西沉時,裴慎歸家來,他待在裴府一塊兒用過了晚膳,然後才在夜幕之中回了王府。

  一回王府,管家便湊上前來:“王爺,今日宮裡頭又來人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