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頁
「這事我也早就想說了,晉王如此小的年齡,居然就開始監國,是不是也太不妥了,如此將太子,將魏王置於何地?」
百官眉頭不由得一皺,特別是支持太子和魏王的一群大臣,晉王的確表現得太過了,都壓過了太子和魏王的名聲。
不過現在事情到底如何還無定論,他們也不急著發力。
李治聞言,有些不服氣了,說他什麼都好,怎麼可以說他們小班的同學沒有能力,他可是小班的班長,小班的榮譽得由他來守衛。
李治從旁邊的小書箱裡面拿出一本書,今天他將他的小書箱也帶來了,拿出的那本書真是徐長生教授的《數學》。
小手手將書翻到其中一頁,「你們做的假帳,就和我們教科書上寫的一模一樣,我們都學過的,一看就能認出來,我們可會查帳了。」
教科書上一模一樣的假帳?
不知道多少人心裡古怪得很,這不是往槍尖上面撞嗎?這些是不是傻。
房玄齡也有些驚訝,教科書似的假帳?從李治手上接過書本看了起來,然後又拿起李治小凳子上的帳本對照了起來。
這一對照,房玄齡也懵逼得很,還特麼還真是……傻得往槍尖上一個勁去撞。
這些官員也太敷衍太傻比了,居然拿教科書上的假帳上交上來。
房玄齡這還真冤枉了他們,他們一直都是用這種方式做的帳啊,再在戶部關係走一走,其實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人的目光看向房玄齡。
房玄齡臉上露出苦色,這次涉及的官員實在太多了,其中有些還是太子和魏王的屬官,牽扯之廣,可不像表面上那樣簡單。
太子和魏王的屬官可都是抱團的,一旦找到機會,肯定會強力的反擊。
而且這麼多官員下大獄,大唐六部的運作恐怕都會受到影響,但被查出假帳,想賴都賴不掉,不可能不處置。
晉王的確是一下子捅出了好大的簍子,要是太子或者魏王來處理,肯定就不會一下將事情直接捅出來,而是一個個清理,這樣能悄無聲息的不得罪人,又能不影響六部的運作將人給清理掉。
這也是晉王經驗不足的原因。
房玄齡想了想,現在事情都捅出來了,也只能儘量將影響降到最低,說道,「先將他們押往大牢,待查清事實以後在做處理,晉王殿下覺得如何?」
李治小腦袋直點,但又搓著小手手。
房玄齡問道,「晉王還有何事?」
李治小聲道,「李拾遺說你們最喜歡官官相護,包庇人,所以……徹查此事,我想交給狄仁傑來辦。」
狄仁傑可厲害了,大唐律那麼厚一本書,他都能倒背如流,還能舉一反三的分析,他都羨慕死了。
一群大臣:「……」
居然直接說他們官官相護,不相信他們,這樣說出來,真的好嗎?
最終的結果,就是這次涉事的官員,全部被押去了天牢,整個金殿居然都空了不少。
有些被押下去的官員,嘴角卻是冷笑,真以為這樣就能定他們的罪了,他們可是太子或者魏王的人?
晉王如此突出的表現,已經犯了大忌,凡是支持太子和魏王的官員,現在的目光肯定注意到了晉王了吧,朝廷的爭鬥哪裡是那麼簡單的,晉王以後絕對會寸步難行,也是時候為他的得意忘形付出代價了。
出了這麼大事情,消息很快傳遍了皇宮,傳遍了整個長安。
最擔心的莫過於長孫皇后,雉奴這次得罪的人實在太多了,關鍵是連他的兩位哥哥都給得罪了。
長孫皇后來到太極宮,開始給李世民吐苦水。
李世民說道,「雉奴還太小,這一次就給他漲漲記性吧。」
說完又道,「希望……承乾和青雀能念兄弟之情,下手輕一點,不過你也放心,我不會讓他們將事情鬧得無法收拾的。」
接下來幾天,李世民等著李承乾和李泰出手,等著讓李治見識一下朝廷可不是一個容易的地方,長孫皇后也憂心忡忡,這是天家的悲哀,在享受世間權利的同時,又要背負手足相爭的命運,陛下如此,現在她的兒子也是如此,沒有哪一個母親願意看到這樣,長孫皇后原本在學院養好的身體,又開始舊疾發作了。
接下來的幾天,所有人都在等待著,果不其然,兩股龐大的勢力出現了。
所有人都在等著看晉王的笑話。
但兩股龐大的勢力居然跟瘋了一樣,開始協助新官上任到處溜達的狄仁傑,徹查貪污受賄之事,順帶替李治掃清所有他得罪過的官員,手段之兇殘,一個不留,完全就是太子和魏王以前的作風,就好像要讓李治安排上他自己的人去頂替這些落馬的官員的位置,讓李治徹底在朝廷上站穩一樣。
幾乎所有人都懵了,李世民,長孫皇后,房玄齡,文武百官等。
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難道這兩股突然冒出來的勢力,不是太子和魏王的?難道晉王背後有什麼不可見人的勢力在支持?這麼多年晉王都在扮豬吃老虎?
李世民都愣了半天,看向龐德公公,問道,「這兩股為雉奴掃清障礙的是什麼人?」
龐德公公表情十分的古怪,「陛下,的確是太子和魏王的人,他們不僅如此,現在正在市井之中,大規模的散布晉王研製精鹽,地龍翻身救助百姓,天花爆發河南道憑一己之力請來援兵維護秩序,如今又冒大不韙懲罰貪官污吏的事跡,現在市井之中都開始將晉王叫作賢王了。」
百官眉頭不由得一皺,特別是支持太子和魏王的一群大臣,晉王的確表現得太過了,都壓過了太子和魏王的名聲。
不過現在事情到底如何還無定論,他們也不急著發力。
李治聞言,有些不服氣了,說他什麼都好,怎麼可以說他們小班的同學沒有能力,他可是小班的班長,小班的榮譽得由他來守衛。
李治從旁邊的小書箱裡面拿出一本書,今天他將他的小書箱也帶來了,拿出的那本書真是徐長生教授的《數學》。
小手手將書翻到其中一頁,「你們做的假帳,就和我們教科書上寫的一模一樣,我們都學過的,一看就能認出來,我們可會查帳了。」
教科書上一模一樣的假帳?
不知道多少人心裡古怪得很,這不是往槍尖上面撞嗎?這些是不是傻。
房玄齡也有些驚訝,教科書似的假帳?從李治手上接過書本看了起來,然後又拿起李治小凳子上的帳本對照了起來。
這一對照,房玄齡也懵逼得很,還特麼還真是……傻得往槍尖上一個勁去撞。
這些官員也太敷衍太傻比了,居然拿教科書上的假帳上交上來。
房玄齡這還真冤枉了他們,他們一直都是用這種方式做的帳啊,再在戶部關係走一走,其實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人的目光看向房玄齡。
房玄齡臉上露出苦色,這次涉及的官員實在太多了,其中有些還是太子和魏王的屬官,牽扯之廣,可不像表面上那樣簡單。
太子和魏王的屬官可都是抱團的,一旦找到機會,肯定會強力的反擊。
而且這麼多官員下大獄,大唐六部的運作恐怕都會受到影響,但被查出假帳,想賴都賴不掉,不可能不處置。
晉王的確是一下子捅出了好大的簍子,要是太子或者魏王來處理,肯定就不會一下將事情直接捅出來,而是一個個清理,這樣能悄無聲息的不得罪人,又能不影響六部的運作將人給清理掉。
這也是晉王經驗不足的原因。
房玄齡想了想,現在事情都捅出來了,也只能儘量將影響降到最低,說道,「先將他們押往大牢,待查清事實以後在做處理,晉王殿下覺得如何?」
李治小腦袋直點,但又搓著小手手。
房玄齡問道,「晉王還有何事?」
李治小聲道,「李拾遺說你們最喜歡官官相護,包庇人,所以……徹查此事,我想交給狄仁傑來辦。」
狄仁傑可厲害了,大唐律那麼厚一本書,他都能倒背如流,還能舉一反三的分析,他都羨慕死了。
一群大臣:「……」
居然直接說他們官官相護,不相信他們,這樣說出來,真的好嗎?
最終的結果,就是這次涉事的官員,全部被押去了天牢,整個金殿居然都空了不少。
有些被押下去的官員,嘴角卻是冷笑,真以為這樣就能定他們的罪了,他們可是太子或者魏王的人?
晉王如此突出的表現,已經犯了大忌,凡是支持太子和魏王的官員,現在的目光肯定注意到了晉王了吧,朝廷的爭鬥哪裡是那麼簡單的,晉王以後絕對會寸步難行,也是時候為他的得意忘形付出代價了。
出了這麼大事情,消息很快傳遍了皇宮,傳遍了整個長安。
最擔心的莫過於長孫皇后,雉奴這次得罪的人實在太多了,關鍵是連他的兩位哥哥都給得罪了。
長孫皇后來到太極宮,開始給李世民吐苦水。
李世民說道,「雉奴還太小,這一次就給他漲漲記性吧。」
說完又道,「希望……承乾和青雀能念兄弟之情,下手輕一點,不過你也放心,我不會讓他們將事情鬧得無法收拾的。」
接下來幾天,李世民等著李承乾和李泰出手,等著讓李治見識一下朝廷可不是一個容易的地方,長孫皇后也憂心忡忡,這是天家的悲哀,在享受世間權利的同時,又要背負手足相爭的命運,陛下如此,現在她的兒子也是如此,沒有哪一個母親願意看到這樣,長孫皇后原本在學院養好的身體,又開始舊疾發作了。
接下來的幾天,所有人都在等待著,果不其然,兩股龐大的勢力出現了。
所有人都在等著看晉王的笑話。
但兩股龐大的勢力居然跟瘋了一樣,開始協助新官上任到處溜達的狄仁傑,徹查貪污受賄之事,順帶替李治掃清所有他得罪過的官員,手段之兇殘,一個不留,完全就是太子和魏王以前的作風,就好像要讓李治安排上他自己的人去頂替這些落馬的官員的位置,讓李治徹底在朝廷上站穩一樣。
幾乎所有人都懵了,李世民,長孫皇后,房玄齡,文武百官等。
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難道這兩股突然冒出來的勢力,不是太子和魏王的?難道晉王背後有什麼不可見人的勢力在支持?這麼多年晉王都在扮豬吃老虎?
李世民都愣了半天,看向龐德公公,問道,「這兩股為雉奴掃清障礙的是什麼人?」
龐德公公表情十分的古怪,「陛下,的確是太子和魏王的人,他們不僅如此,現在正在市井之中,大規模的散布晉王研製精鹽,地龍翻身救助百姓,天花爆發河南道憑一己之力請來援兵維護秩序,如今又冒大不韙懲罰貪官污吏的事跡,現在市井之中都開始將晉王叫作賢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