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頁
雍正嘆了一聲,老人家這一生,也許都不可能再有機會見到李延治了。
他這種情況,真與死了也差不多。
只是常聽到消息,燒心啊。
當年大清入關,是很多的天時地利人和才致。可是老人家那不一樣。異族不是萬全準備來的,而是臨時起意來的,這先天上就不足。
而中原雖亂,但根氣未盡,再加上中原一向排外,現在李延亭一起事,必有多方豪傑依附,全力抵抗異族。
的確有些消極的人,不抵禦的人,但只要出現了一個領袖級的人物,人們就會跟著他,情勢立即就組織起來了。
終究是難成事。
所以李延治的下場,誰能知道?!
這個人,也算是離奇的人物了。
真不是一般人。
雍正道:「上半年我還以為,會三雄並立幾年呢,沒料到那梁王這麼狠,把皇帝給殺了,自立為新帝,還搞的這麼狼狽……」
說罷又問道:「對了,新帝呢?!」
「被打跑了,跑到南邊去了,過了江,現在算是有了半壁江山,怎麼說呢,比只有梁地時,算是擴大了勢力。但是南邊也不好清理,他怕是沒空來打延亭的後方了,他現在想保存實力。」林覓無語道:「我原本以為,他必要偷襲延亭的大後方呢。」
「這個人,做事有點過猶不及啊,」雍正道:「要麼就不顧後果,太偏激,不該占京城的時候,不顧戰爭的地利,現在呢,本來也可以重整旗鼓的時候,卻又想著自保,保存現有實力了?」
「是,主要是他動了根基了,」林覓道:「殺了梁地不少人,基本以前的根基都叛了他,他現在……也有點眾叛親離吧,再加上當了皇帝,估計現在這帝王的威儀放不下來。」
始皇和雍正能說什麼啊。就這水平,太菜了,光討論都令人無言以對。
二人都下意識的瞥了一眼趙佶。
趙佶現在可不會只顧傷心,悶不吭聲了,他只道:「當年逃向南邊的是趙構,可不是我……」
呵,雍正都不想拆穿他,他還不是照樣把兒子給坑了?!那種情況下,不是傳了位給他兒子了嗎,就是欽宗。就是自己不想當亡國之君,所以讓兒子來當。
與逃跑的王八蛋有區別?!
不過現在也是有情面,有些話不好講,便不刺他了。畢竟也算有點交情了,是不是?!
不過在二人心裡覺著,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這新帝啊,死掉的皇帝啊,雖然可能比趙佶好一點吧,但本質上都差不多,而且是災難性的錯估了自己的計謀,實力,以及謀略……
本來皇帝是好好的只想削個藩的。哪知道梁王早有準備,多少年前就在備著戰事了。
而且雖蒼國只建國三十年,然而,短短三十年,貨幣膨脹中,也該察覺得到一點不對勁。就是梁王一直在鑄幣往中原傾倒呢。
這物價啊,膨脹,不就是現成的嗎?!
這種現狀下,現在事後諸葛亮的想一想,也的確是有很多的端倪。
「翠兒怎麼樣?!」雍正道:「她上戰場可適應?!」
「翠兒很好,現在跟在暇兒身邊當軍師,很少出戰,兄妹二人十分有默契,每戰必勝。」林覓道:「老四啊,始皇啊,多謝你們,把她教導的很好,這孩子心性堅忍不拔,是個好孩子!」
雍正很高興,始皇也笑道:「我與蒙毅要了些他寫的經驗和心得,老人家叫人送給翠兒。」
「好,好。」林覓忙笑著謝了接過來。十分珍惜。
經驗可是書上完全沒有的東西啊。
「還有兩年征匈奴,你忍的也是苦,」雍正笑道:「可想過要用誰?!都忘了問你項羽現在怎麼樣了?!」
「此人力大無窮,在邊關的確是個不錯的人,不用可惜。」始皇道:「就是這個性格與人相處不好。而且說話也十分會得罪人,現在在邊關,就已經有點囂張了。」幸虧他不是多麼在意小節的人,若不然項羽不會活到現在。
「這個人可比劉邦可靠,當大領導,他當不了,優點也變成了缺點,得有人壓著他,他會是一把無往不利的快刀。」雍正道:「你有蒙家,有他,匈奴打下來不難,難的是籌備戰事的錢糧,還有國力。這麼大的戰事,若是沒有準備,會把國家拖垮。」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漫漫 66瓶;晨、清羽 10瓶;呼啦啦 6瓶;提米、隨變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38章 航線
「還有兩年呢,足夠準備了, 」始皇道:「大秦現在越趨於穩定, 兩年後,就差不多了。」
五年的穩定,農業蓄牧業的發展, 國庫的節儉, 糧倉的豐癝, 足以征匈奴了。而始皇也迫不及待的想了結這一樁巨大的心事!
兩年的時間過的很快, 兩年的時間裡,李暇和翠兒戰功赫赫,威名遍布中原大地,是響噹噹的大將軍與頭號女軍師, 女將軍。
兩年裡,也足以把外族拒之關外。然後沿著邊關就給僵持了。然後也偶有來侵邊,然而,多數時候,都是進不了關的了。
而李延亭看著滿目瘡痍的中原,百姓無依, 並沒有趁勢南下過江打那個什麼新帝。
他這種情況,真與死了也差不多。
只是常聽到消息,燒心啊。
當年大清入關,是很多的天時地利人和才致。可是老人家那不一樣。異族不是萬全準備來的,而是臨時起意來的,這先天上就不足。
而中原雖亂,但根氣未盡,再加上中原一向排外,現在李延亭一起事,必有多方豪傑依附,全力抵抗異族。
的確有些消極的人,不抵禦的人,但只要出現了一個領袖級的人物,人們就會跟著他,情勢立即就組織起來了。
終究是難成事。
所以李延治的下場,誰能知道?!
這個人,也算是離奇的人物了。
真不是一般人。
雍正道:「上半年我還以為,會三雄並立幾年呢,沒料到那梁王這麼狠,把皇帝給殺了,自立為新帝,還搞的這麼狼狽……」
說罷又問道:「對了,新帝呢?!」
「被打跑了,跑到南邊去了,過了江,現在算是有了半壁江山,怎麼說呢,比只有梁地時,算是擴大了勢力。但是南邊也不好清理,他怕是沒空來打延亭的後方了,他現在想保存實力。」林覓無語道:「我原本以為,他必要偷襲延亭的大後方呢。」
「這個人,做事有點過猶不及啊,」雍正道:「要麼就不顧後果,太偏激,不該占京城的時候,不顧戰爭的地利,現在呢,本來也可以重整旗鼓的時候,卻又想著自保,保存現有實力了?」
「是,主要是他動了根基了,」林覓道:「殺了梁地不少人,基本以前的根基都叛了他,他現在……也有點眾叛親離吧,再加上當了皇帝,估計現在這帝王的威儀放不下來。」
始皇和雍正能說什麼啊。就這水平,太菜了,光討論都令人無言以對。
二人都下意識的瞥了一眼趙佶。
趙佶現在可不會只顧傷心,悶不吭聲了,他只道:「當年逃向南邊的是趙構,可不是我……」
呵,雍正都不想拆穿他,他還不是照樣把兒子給坑了?!那種情況下,不是傳了位給他兒子了嗎,就是欽宗。就是自己不想當亡國之君,所以讓兒子來當。
與逃跑的王八蛋有區別?!
不過現在也是有情面,有些話不好講,便不刺他了。畢竟也算有點交情了,是不是?!
不過在二人心裡覺著,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這新帝啊,死掉的皇帝啊,雖然可能比趙佶好一點吧,但本質上都差不多,而且是災難性的錯估了自己的計謀,實力,以及謀略……
本來皇帝是好好的只想削個藩的。哪知道梁王早有準備,多少年前就在備著戰事了。
而且雖蒼國只建國三十年,然而,短短三十年,貨幣膨脹中,也該察覺得到一點不對勁。就是梁王一直在鑄幣往中原傾倒呢。
這物價啊,膨脹,不就是現成的嗎?!
這種現狀下,現在事後諸葛亮的想一想,也的確是有很多的端倪。
「翠兒怎麼樣?!」雍正道:「她上戰場可適應?!」
「翠兒很好,現在跟在暇兒身邊當軍師,很少出戰,兄妹二人十分有默契,每戰必勝。」林覓道:「老四啊,始皇啊,多謝你們,把她教導的很好,這孩子心性堅忍不拔,是個好孩子!」
雍正很高興,始皇也笑道:「我與蒙毅要了些他寫的經驗和心得,老人家叫人送給翠兒。」
「好,好。」林覓忙笑著謝了接過來。十分珍惜。
經驗可是書上完全沒有的東西啊。
「還有兩年征匈奴,你忍的也是苦,」雍正笑道:「可想過要用誰?!都忘了問你項羽現在怎麼樣了?!」
「此人力大無窮,在邊關的確是個不錯的人,不用可惜。」始皇道:「就是這個性格與人相處不好。而且說話也十分會得罪人,現在在邊關,就已經有點囂張了。」幸虧他不是多麼在意小節的人,若不然項羽不會活到現在。
「這個人可比劉邦可靠,當大領導,他當不了,優點也變成了缺點,得有人壓著他,他會是一把無往不利的快刀。」雍正道:「你有蒙家,有他,匈奴打下來不難,難的是籌備戰事的錢糧,還有國力。這麼大的戰事,若是沒有準備,會把國家拖垮。」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漫漫 66瓶;晨、清羽 10瓶;呼啦啦 6瓶;提米、隨變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38章 航線
「還有兩年呢,足夠準備了, 」始皇道:「大秦現在越趨於穩定, 兩年後,就差不多了。」
五年的穩定,農業蓄牧業的發展, 國庫的節儉, 糧倉的豐癝, 足以征匈奴了。而始皇也迫不及待的想了結這一樁巨大的心事!
兩年的時間過的很快, 兩年的時間裡,李暇和翠兒戰功赫赫,威名遍布中原大地,是響噹噹的大將軍與頭號女軍師, 女將軍。
兩年裡,也足以把外族拒之關外。然後沿著邊關就給僵持了。然後也偶有來侵邊,然而,多數時候,都是進不了關的了。
而李延亭看著滿目瘡痍的中原,百姓無依, 並沒有趁勢南下過江打那個什麼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