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呂雉這一次是真的死心了,她的丈夫,真的什麼也指望不上。

  他可曾知,這封信,如果被人發現,事情鬧大,他們全家都得死!

  呂雉甚至陰謀論的以為,劉邦是根本不想回來了,乾脆把家眷全給秦給殺掉,自己再無後顧之憂!

  她將信給燒了,又將家僕給關了起來,這便進了宮去尋太子妃!

  太子妃聽到是她來求助,便放進來了,呂雉完全換了種說法,說是匈奴逼迫劉邦要結兒女親,求太子妃為劉邦解圍呢,劉邦這是答應也不行,不答應也不行啊。

  太子妃一聽就怎麼回事了,便道:「我與太子商議一番後再議。」

  呂雉報備了以後才放心出宮了。

  嬤嬤聽的真真的,笑道:「劉邦那個性格,還不知道是不是酒後一高興主動提的。說的好像她丈夫為了大秦,受了逼迫一樣。」

  太子妃笑道:「翠兒說,呂雉這個人,你幫她一萬回,她未必記恩,可是只要不幫她一次,她必記仇。這件事還是要妥善處理。」

  見了扶蘇,便將這事給說了。

  扶蘇道:「這劉邦也確實是挺有意思。」

  「呂雉應是不可能去匈奴,」太子妃道:「這一點,可以確信。」

  扶蘇道:「你少見她動氣,這個女人心思太重太深。你現在這樣子,還是多休息,其餘諸事,交給身邊人看著處理,別動氣。」

  太子妃心中一暖,回握住他的手,道:「我記下了。」

  扶蘇便回去了,也不知道是怎麼操作的,後來就變成了,朝廷有意要迎娶匈奴的女子為美妾,然後封了劉邦為三千戶侯,直接把匈奴的親事按在劉邦身上了。

  太子妃聽了都笑了。

  呂雉似乎對此也不以為意,她對劉邦已經死心了,但她認清了一件事實,她的生死富貴,全在秦廷身上。而不是在劉邦身上。

  所以老實了很多。

  始皇卻對劉邦不怎麼喜歡,對扶蘇道:「這個人,以後可用便用,若不可用,要果決。」

  扶蘇道:「兒子明白!」

  「只是,便是要動手,在之前,也不可露出半絲聲,否則易被人所圖。」始皇道:「事若不密,必傷自身。多少前例,不可大意。」

  扶蘇道:「兒子知道此人事關重大。必會慎重。」

  始皇轉過頭,便又封賞了一次劉邦,成批的珍寶,奴僕,車馬,美飾,都往匈奴使者府送去了。

  連李斯都覺得劉邦是大秦炙手可熱的大人物。大秦里里外外,似乎都知道了這一點。

  大臣們都覺得這劉邦以後若是歸秦,可能會取代李斯啊。

  只有李斯嗅出一股不同尋常,可他不能賣弄聰明的點破什麼,只是老老實實的幹活。

  去了大清以後,他發現了張廷玉這個寶貝,這個老傢伙,若說不露聲色,他真的是始祖一樣的人,李斯就沒見過這樣的人。

  後來他反思了自己,對陛下雖敬重,對臣子也難免露出驕色來。

  現在才知這危險至極,因此越發的約束家人,學張廷玉這些為人臣幾朝都不敗的人,低調的不得了。

  人這一有智慧,低調內斂起來,感覺就看的似乎更清。因為他許久不見蒙毅回宮了。

  然而軍費都是他經手的,軍費不僅沒有少半分,而且還增加了,這還不夠說明問題嗎?!蒙毅在低調的練兵呢。

  都說劉邦得寵,蒙家失寵,未必見得。大臣們不知道,看陛下對匈奴所為,還以為陛下要主和,不用兵了,因此,都以為劉邦必起,而蒙家,會漸漸的遠離核心。

  對此爭議,始皇半分解釋都沒有,有些人說始皇老了,懦弱了。

  也有些呢,反而很滿意,因為始皇變得更仁慈了。

  大秦的確是開放了不少,往更好,更平穩的方向在發展。

  哪怕還是偶有六國百姓多有鬧事者,但也規模不大,漸漸的也就都老實了。

  始皇把六國遺老們都詔了回來,賜與府邸,榮養在咸陽,給與奴僕和衣食,施恩於其。天下大喜。

  一切,似乎,仿佛都再與戰事不相干了一般。

  哪怕所有人都以為陛下妥協了,只有少數的幾個人知道,陛下,永遠是他們的陛下,永遠不知妥協為何物的陛下!

  翠兒和李暇,還有林覓回來以後,便上了馬,趕回去與李延亭等集合。

  李暇弄了馬車來,讓林覓和翠兒坐馬車,自己趕馬,往回趕路。

  林覓摸摸她的頭,道:「可緊張?!」

  「緊張,」翠兒道:「近鄉反更怯。」

  林覓道:「見到你,最高興的,是果兒。」

  果兒也長高不少,懂事極了的,這些年跟著高氏學針織,學很多的東西,整個的大姑娘了。

  趕了三日路,終於進了城,李延亭聽到人稟報,急急的卸下事務,忙忙的來接人了。

  一路趕回家去,翠兒下來,未語淚先流,道:「大伯!」

  李延亭道:「好孩子,終於回家了,進屋吧!」

  胡氏出來了,高氏出來了,王氏和李延壽也忙出來了。還沒叫人先都哭了。然後果兒沖了出來,大哭,抱住了翠兒,道:「姐姐,姐姐……」

  「好果兒!」翠兒摟著她就是一通哭啊,兩姐妹哭的把人的心都給哭碎了。

  直到哭夠了,才紛紛叫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