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第36章 番外
江州鎮地理位置偏僻,卻有著小糧倉的稱號。
現在是九月份,正是水稻成熟的季節。
懷玲今年已經十三歲,長得亭亭玉立,是個愛笑的姑娘。
今天是重陽節,劉老太一大早就和鎮上的幾個老姐妹到鎮上的朱員外家去領慰問品。
朱員外年紀不大,卻是方圓百里有名的善人。
逢年過節,他體諒鎮上的老人家生活不易,是以,都會讓自家夫人籌備一些新衣服被褥分發給老人們。
只要年滿五十,都可以去排隊領取。
對此,懷秀是不贊同劉老太去的。
畢竟,這鎮子上比劉老太過得辛苦的老人還有很多。
而她們現在有十家鋪面可以收租金,生活實在算不上艱辛。
時值正午,劉老太還沒回來,懷秀有些不放心,便想讓懷玲去看看。
懷玲在這個小鎮上生活了十年,早已經把這裡的街道爛熟於心。
她手裡提著裝有懷秀親手蒸熟的大肉包子的小籃子,哼著小曲慢慢跳過一塊又一塊的石板,往朱員外家裡去。
鎮上的居民大部分都在午睡,而要守店的小二,也都趴在櫃檯上昏昏欲睡,無心招攬客人。
小鎮非常小,不到一盞茶的功夫,懷玲就來到了朱員外家。
奇怪的是,朱家大門口安安靜靜,大門緊鎖,一個人都沒有。
去年懷玲曾經跟著劉老太來過,她分明記得,朱家分發禮品會到天黑才結束的,怎麼現在剛剛正午,就沒人了呢?
她有些躊躇不前。
若是就這麼回去,指不定姐姐得多著急呢!
也許,奶奶是到相熟的人家裡去嘮嗑了呢?
劉老太自十年前從崇州城搬到這裡,就不再管家務事,全部由懷秀一人打理。
她每天樂此不疲的事情就是和幾個老太太一起出門,要麼種菜,要麼在鎮子周邊到處走走,既能鍛鍊身體,又能放鬆心情。
心態越來越年輕,也越來越看得開了。
除了就是懷秀不再改嫁這件事,讓她耿耿於懷。
懷秀七年前由劉老太做主,嫁給鎮上的一個教書先生。
這個教書先生比懷秀大了五歲,無論相貌還是性格,都十分得劉老太的歡心。
他家裡就他一個,靠著常年的積攢,已是小有資產。
懷秀一嫁過去,就能當家做主。
既不用操持家務,也不必侍奉公婆,日子過得舒心自在。
誰知造化弄人,恩恩愛愛的兩個人,過了三年都還沒有孩子。
教書先生到處奔波求醫,大夫們得出的結論是,他的身子弱,需要進補。
後來只要是對身體有用的藥方,他都一一嘗試。
日積月累,他的身體經不住這麼一通亂補,越來越差了。
在把家底掏空的那一天,他也終於熬不住,永遠合上了滿含不甘的雙眼。
懷秀的幸福日子短短不過四年,就戛然而止。
整個人變得沉默寡言,每天悶在家裡繡花,輕易不出來交際。
劉老太怕她悶出病來,曾經提過幾次讓她改嫁的事情。
每次她一開口,懷秀就用那雙死水一般的眼睛望著她不說話。
每當這個時候,老太太就莫名感到心虛自責,久而久之,便不再提了。
實際上,劉老太也不敢待在家裡,和懷秀面對面一處坐著。
只好每天儘可能地在外面走走,不到天黑不會回家。
對此,懷玲是清楚不過。
所以,現在找不到劉老太,她也不著急。
反正天黑,人就會回來了。
朱家位於小鎮的入口處。
周邊是大片大片金燦燦的稻田。
遠遠望著,望不到邊。
懷玲拿出一個包子,邊啃邊往稻田旁邊的小溪里走去。
那裡有幾個姑娘在洗衣服,嬉笑聲遠遠傳來,讓她心癢難耐。
一路小跑,她離小溪越近,就越是高興。
這幾個姑娘她都認得,不但認得,還很熟。
張麗香站在小溪中間,看見懷玲跑來,便哈哈大笑起來:“怎麼今天有空來找我們了,你姐姐不拘著你練字了嗎?”
懷玲把包子拿出來分給她們三個,嘟囔一句:“看在包子的面上,別再取笑我了,我一個村姑,練字做什麼?”
李丹丹正覺腹中飢餓,把包子幾口就吃完了。
她伸手進籃子裡又拿一個,邊吃邊口齒不清道:“你姐姐不是想讓你嫁給讀書人嘛,你不練字將來怎麼和讀書人溝通呢?哎呀,你姐姐的手藝越發好了,這包子真好吃!”
“你才嫁給讀書人!誰說我要嫁給讀書人了!”
懷玲潛意識裡是不喜歡讀書人的,總覺得讀書人身子骨比不上練武的人。
男人,總得有能力保護家人,不讓她吃苦受累才算好男人!
“你們一個個的,真不知羞,把嫁人掛在嘴邊,被人聽見了可不好。”
四個人里,數趙雲美最穩重。
她一開口,其他三個姑娘非但沒住口,還一齊對著她大笑起來。
“趙姐姐,你當然不能說了,明年你就要嫁人了啊!我們可都聽說了,未來姐夫文武雙全,貌比潘安呢!”
“再說,看我不收拾你們!”
江州鎮地理位置偏僻,卻有著小糧倉的稱號。
現在是九月份,正是水稻成熟的季節。
懷玲今年已經十三歲,長得亭亭玉立,是個愛笑的姑娘。
今天是重陽節,劉老太一大早就和鎮上的幾個老姐妹到鎮上的朱員外家去領慰問品。
朱員外年紀不大,卻是方圓百里有名的善人。
逢年過節,他體諒鎮上的老人家生活不易,是以,都會讓自家夫人籌備一些新衣服被褥分發給老人們。
只要年滿五十,都可以去排隊領取。
對此,懷秀是不贊同劉老太去的。
畢竟,這鎮子上比劉老太過得辛苦的老人還有很多。
而她們現在有十家鋪面可以收租金,生活實在算不上艱辛。
時值正午,劉老太還沒回來,懷秀有些不放心,便想讓懷玲去看看。
懷玲在這個小鎮上生活了十年,早已經把這裡的街道爛熟於心。
她手裡提著裝有懷秀親手蒸熟的大肉包子的小籃子,哼著小曲慢慢跳過一塊又一塊的石板,往朱員外家裡去。
鎮上的居民大部分都在午睡,而要守店的小二,也都趴在櫃檯上昏昏欲睡,無心招攬客人。
小鎮非常小,不到一盞茶的功夫,懷玲就來到了朱員外家。
奇怪的是,朱家大門口安安靜靜,大門緊鎖,一個人都沒有。
去年懷玲曾經跟著劉老太來過,她分明記得,朱家分發禮品會到天黑才結束的,怎麼現在剛剛正午,就沒人了呢?
她有些躊躇不前。
若是就這麼回去,指不定姐姐得多著急呢!
也許,奶奶是到相熟的人家裡去嘮嗑了呢?
劉老太自十年前從崇州城搬到這裡,就不再管家務事,全部由懷秀一人打理。
她每天樂此不疲的事情就是和幾個老太太一起出門,要麼種菜,要麼在鎮子周邊到處走走,既能鍛鍊身體,又能放鬆心情。
心態越來越年輕,也越來越看得開了。
除了就是懷秀不再改嫁這件事,讓她耿耿於懷。
懷秀七年前由劉老太做主,嫁給鎮上的一個教書先生。
這個教書先生比懷秀大了五歲,無論相貌還是性格,都十分得劉老太的歡心。
他家裡就他一個,靠著常年的積攢,已是小有資產。
懷秀一嫁過去,就能當家做主。
既不用操持家務,也不必侍奉公婆,日子過得舒心自在。
誰知造化弄人,恩恩愛愛的兩個人,過了三年都還沒有孩子。
教書先生到處奔波求醫,大夫們得出的結論是,他的身子弱,需要進補。
後來只要是對身體有用的藥方,他都一一嘗試。
日積月累,他的身體經不住這麼一通亂補,越來越差了。
在把家底掏空的那一天,他也終於熬不住,永遠合上了滿含不甘的雙眼。
懷秀的幸福日子短短不過四年,就戛然而止。
整個人變得沉默寡言,每天悶在家裡繡花,輕易不出來交際。
劉老太怕她悶出病來,曾經提過幾次讓她改嫁的事情。
每次她一開口,懷秀就用那雙死水一般的眼睛望著她不說話。
每當這個時候,老太太就莫名感到心虛自責,久而久之,便不再提了。
實際上,劉老太也不敢待在家裡,和懷秀面對面一處坐著。
只好每天儘可能地在外面走走,不到天黑不會回家。
對此,懷玲是清楚不過。
所以,現在找不到劉老太,她也不著急。
反正天黑,人就會回來了。
朱家位於小鎮的入口處。
周邊是大片大片金燦燦的稻田。
遠遠望著,望不到邊。
懷玲拿出一個包子,邊啃邊往稻田旁邊的小溪里走去。
那裡有幾個姑娘在洗衣服,嬉笑聲遠遠傳來,讓她心癢難耐。
一路小跑,她離小溪越近,就越是高興。
這幾個姑娘她都認得,不但認得,還很熟。
張麗香站在小溪中間,看見懷玲跑來,便哈哈大笑起來:“怎麼今天有空來找我們了,你姐姐不拘著你練字了嗎?”
懷玲把包子拿出來分給她們三個,嘟囔一句:“看在包子的面上,別再取笑我了,我一個村姑,練字做什麼?”
李丹丹正覺腹中飢餓,把包子幾口就吃完了。
她伸手進籃子裡又拿一個,邊吃邊口齒不清道:“你姐姐不是想讓你嫁給讀書人嘛,你不練字將來怎麼和讀書人溝通呢?哎呀,你姐姐的手藝越發好了,這包子真好吃!”
“你才嫁給讀書人!誰說我要嫁給讀書人了!”
懷玲潛意識裡是不喜歡讀書人的,總覺得讀書人身子骨比不上練武的人。
男人,總得有能力保護家人,不讓她吃苦受累才算好男人!
“你們一個個的,真不知羞,把嫁人掛在嘴邊,被人聽見了可不好。”
四個人里,數趙雲美最穩重。
她一開口,其他三個姑娘非但沒住口,還一齊對著她大笑起來。
“趙姐姐,你當然不能說了,明年你就要嫁人了啊!我們可都聽說了,未來姐夫文武雙全,貌比潘安呢!”
“再說,看我不收拾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