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有人再說話了。原來,老皇上在十個月以前,已經定下了繼承人。如今,白紙黑字,誰還能更改呢?房子裡的空氣,仿佛凝固了,板結了,連外邊落雪的沙沙聲都清晰可聞。老九、老十在和八哥急促地交換著眼神。他們拿不定主意,是應該俯首稱臣呢,還是該大鬧一場?老八還真動了殺心,想出其不意地衝上前去,扼死胤禎。哼,老子當不成皇上,你也別想當,咱們就拼個魚死網破吧!可是,他馬上就否定了自己的念頭。如今,皇上遺命已經正式宣告,眾人都聽得明明白白,再有任何不規矩的行動,都是違旨抗命,也都是弒君篡位。上邊有張廷玉、隆科多兩位顧命大臣,身邊有不是自己一黨的阿哥兄弟,還有那位“拼命十三郎”胤祥,他越想越怕,不敢動手了。

  胤祥聽了遺詔,早已是心花怒放。他見阿哥們都傻呆呆地發愣,知道有人是心存不服,有人是因事出意外,還沒醒過神兒來,也有的是想觀望風色,他可等不及了,率先磕下頭去說:“兒臣領旨。”

  老三胤祉見此情景也靈性了,既然遺命已經宣告,還有什麼可爭,有什麼好想的呢?他也接著俯地磕頭:“兒臣謹遵父皇遺命。”

  幾個小的阿哥,早就跪下等著了。只是,瞧著哥哥們不吭聲,他們也不敢先說話。隆科多見時機到了,與張廷玉交換了一下眼神,厲聲喝道:“怎麼,你們竟敢不奉遺詔嗎?!”

  這句話問得嚴厲,老八吃了一驚,連忙說:“這,這,哦,十七阿哥胤禮還沒來呢。是不是派人去叫一聲,一塊兒聽旨。”

  老十三一陣冷笑:“八哥,別等了,十七弟另有重任。他帶著豐臺的駐軍,已經到了暢春園門口。只要隆科多將軍和張廷玉大人一聲令下,即可率兵進園,剪除不遵父皇遺命的亂臣賊子!”

  四爺胤禎聽了這話,那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好哇,十三弟,你幹得真漂亮,豐臺大營一旦歸我所用,老八他們就全完蛋了!突然,胤禎撲身上前,趴在康熙的遺體上,放聲大哭起來:

  “皇阿瑪,您老人家一生辛勞,吃盡了苦。受盡了難。您走了。怎麼要把這千斤擔子壓在兒子身上啊……”

  他這哭,一半是真的,是為死去的老皇上;一半卻是假的,是慶幸自己終於奪得了皇位。兩位肩負傳達遺命重任的大臣張廷玉和隆科多,急忙走上前來,將胤禎扶了起來,架著他,坐在了正中的龍椅上,高聲說:

  “萬歲,上有先皇之遺命,下有百官的擁戴,請萬歲節哀應變,早登皇位,以孚眾望,安天下百姓之心。”倆人一邊說,一邊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禮。

  事到如今,還有什麼可說的呢?阿哥們,包括老八、老九、老十,也不得不隨著大伙兒一起,三跪九叩,恭行大禮,也終於叫出了一聲:“萬歲!”

  胤禎擦了一下眼淚,慢慢地說:“兄弟們,張大人,隆科多將軍,快快請起。萬萬沒有想到,大行皇帝將這社稷重擔交給朕。但既然到了這一步,朕不能不牢記父皇遺訓,勉為其難了。現在,百事紛雜,急待料理,朕心裡很亂,難以維持。上書房的人又太少,請三哥和八弟暫到上書房來,幫助朕處理一些事情。京師的防務嘛,由十三弟全權料理。好吧,咱們先把大行皇帝的廟號定下來,然後,就該去接見部院大臣,宣布大行皇帝賓天的大事了。十三弟,你到外邊傳旨給大臣們,讓他們暫且等候,不要散去了。”

  “扎,臣領旨。”老十三懷著興奮的心情大踏步地走了。

  一聽說要為死去的老皇上定廟號,皇子們又吵吵起來。老九、老十他們,雖在形勢逼迫下,向胤禎行了禮,喊了萬歲,可心裡能服嗎?尤其是聽見胤禎剛坐上龍位,就立即稱“朕”,他們更是心裡不痛快。此刻,他倆是雞蛋裡面挑骨頭,無論是誰提的倡議,他們都一概反對。胤禎心裡十分清楚,這哥倆是想找茬兒鬧事呢。父皇在時,他倆就愛攪和,愛胡鬧,甚至故意地惹老皇上生氣。今天,朕剛剛登基,他們又要乍翅了。如果不壓住這個邪氣,今後朕這皇上還怎麼當啊!他向下邊瞟了一眼,冷冷地叫了一聲:“張廷玉!”

  “臣在。”張廷玉恭謹地答應。

  “把剛才大家提出的廟號,全寫出來,由朕親自裁定。”

  :“扎。”張廷玉伏案疾書,把已經提出的十幾個廟號,全都寫出來呈給胤禎。

  胤禎接過來,略一思付說:“大行皇帝一生,經文緯武,一統環字,雖為守成,實同開創。朕意廟號定為‘聖祖’最好。”說完,也不再聽大伙兒的意見,拿起龍案上的裁紙刀來,劃破中指,用鮮血寫出了“聖祖”二字,交給了張廷玉,接著又說:

  “至於朕的年號,倒可以隨便些。朕名胤禎,皇阿瑪生前,又封朕為雍親王,就取個諧音,叫‘雍正’吧。兄弟們要避諱,一律將名字中的‘胤’字,改為允許的‘允‘字。這樣,叫起來也方便些。”

  眾阿哥見胤禎一上台就這麼專橫,心中未免有些不服,可是既然君臣名分已經定了,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頭呢?何況,這位冷麵王的脾氣,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親王時還說一不二呢,如今當了皇上,天下臣民的生死禍福全操在他手裡,你抗拒得了嗎?所以,聽了胤禎這話,也只好規規矩矩地磕頭謝恩:“臣等領旨。”

  胤禎點了點頭,繼續說:“張廷玉,你來代朕擬旨。以六百里加急文書通知年羹堯,讓他代朕向十四阿哥傳旨,命胤礻題火速回京奔喪,可帶十名隨從。另外,發文全國,大行皇帝喪事期間,各部院和各地官員,一律停止調動,要各安職守,維護地方,供應前線,小心辦差,不准有任何懈怠,否則嚴懲不貸。還有,用十萬火急文書通告全國,即日起,沒有朕的親筆詔書,全國軍兵,任何人不許擅調一兵一卒,違旨者,就地正法。”

  胤禎說一項,張廷玉記一項。頃刻之間,幾道詔書已經寫好,派太監立刻傳了出去。胤禎又說:“好了,幾件大事,暫且這麼安排。請眾位阿哥牢記父皇遺訓,不要鬧家務,不要尋是非。朕面雖冷,但心是熱的。兄弟們不要擔心,朕不會虧待兄弟們的。好,現在朕要到前邊去接見部院大臣,商議大行皇帝的後事了。兄弟們都隨朕一塊兒去吧。”

  說完,他站起身來,略微整理了一下袍服,輕聲而威嚴地說:

  “啟駕澹寧居。”

  太監們立刻一聲聲地傳了出去:“雍正皇爺啟駕嘍——”

  這傳喚聲,此呼彼應,迴蕩在深沉莫測的雪夜中,迴蕩在幽靜神秘的暢春園裡。車駕啟動了,雍正皇帝坐在鑾輿里,心cháo起伏,熱淚盈眶。幾十年來,皇阿哥之間的骨肉猜疑,明爭暗鬥,已經成為過眼煙雲。但黨派之爭造成的吏治腐敗、國事糜爛的後果,卻不容忽視。如今,朝廷上下,百廢待興,朕應當從何入手呢?

  澹寧居門前,傳來一陣“萬歲,萬萬歲”的山呼聲,把胤禎從沉思中驚醒過來。這山呼聲,是那樣的整齊,那樣的威嚴,那樣的激動人心。啊!繼往開來,承前啟後的雍正王朝,就在這山呼海嘯般的“萬歲”聲中開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