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句話,毛病更大了。康熙不鬆口地又問:“嗬,越說越奇了。朕倒以為,你沒有說走嘴。言為心聲,你說的是真心話。老二出事,你心緒不寧,也是人之常情嘛,有什麼錯可認呢?上次,朕廢了胤礽,百官紛紛舉薦你,結果讓你吃了沒趣。這次,胤礽又被朕廢了。你是不是想著,又該舉薦你來當太子了,因此才心緒不寧啊?”

  康熙這話,說得句句帶著責備與嘲諷,把老八問了個張口結舌、無言以對。但是,他這次進宮,是存心來掏底兒的,又豈能就此不說呢?他狠了狠心,索性把話全倒出來吧:“皇阿瑪,無論上次,還是這次,兒臣都沒有在下邊有任何活動。百官推薦,使兒臣驚惶不安,求皇阿瑪聖鑒。”

  康熙還是那副口吻:“哦,這就更奇怪了。上次是朕下旨讓百官推薦太子的。他們推薦了你,你感到不安,尚可說得過去。可是,這次朕並沒有旨意,百官也沒有一人推薦你,你的驚惶不安,又是為何而起呢?”

  這一下,胤棋可真的無話可答了。他伏在地下痛心地說:“皇阿瑪若這樣看待兒臣,兒臣是死無葬身之地了。兒臣自問,在父皇面前一向是光明磊落,沒有一絲一毫的不敬不孝,卻不知為什麼竟失愛於父皇,讓父皇疑心兒臣到了這種地步……”老八說著,竟伏在地上放聲大哭起來。

  康熙卻依然十分平靜,等老八哭聲小了,他才慢慢地說:“老八,你不要這樣。你和其他皇子一樣,都是朕的骨肉。只要你格守孝道、臣道,朕不會讓你過不去的。可是,知子莫若父。你今日進宮,挑起話頭,說什麼廢了二哥你心緒不寧,無非是想試探一下朕的心意。在朕的面前耍這樣的小聰明,你以為朕看不透你嗎?”

  康熙這話雖然還是教訓的口氣,可是已經緩和得多了。老八如果沒有邪念,低個頭、認個錯,也就算完了。可是,他今兒個為啥進宮,鬧了半天,一句實話沒問出來,他能甘心嗎?所以又開口了:

  “皇阿瑪教訓得是。兒臣知道,皇上疼兒子,兒子也想報答君恩。可是,想來想去,怎麼做都不好,要是向父皇請求辦差,或者出去帶兵吧,怕父皇說兒臣是想攬權自重;要是請父皇允許兒臣出家學道吧,又怕大臣們議論,傷了父皇仁慈之心。這些天,左思右想,竟是無路可走。請皇阿瑪為兒臣指條生路,或者準兒臣在家養病好了。”

  剛才老八失聲痛哭的時候,康熙動了憐子之情,已經不想再訓斥他了。如今,見這老八竟然還是要試探,老皇上忍不住發火了:

  :“哩嘿……好你個老八,真能鍥而不捨呀!看來,你今天是拿定了主意,非討個實底不行。那好,朕就明白地告訴你,只要你真正能做到光明正大,安分守已地當你的八爺,辦差、帶兵,幹什麼都行。若不能如此,想當和尚,朕也不能容你,想養病朕也不准。這就是實底!”

  康熙這樣一個勁兒地發作老八,在一旁的老十四胤禎可聽不下去了。前邊已經說過,他們哥幾個在白雲觀密議朝政時,這位十四爺就想,要稱兵宮闈,逼老皇上下台的事兒,現在,見八哥受了這麼多的搶白,他的火上來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趁機會鬧他一番,氣氣這個老糊塗吧。想到這兒,他開言了:

  “皇阿瑪,恕兒臣直言。這話皇阿瑪說得太過分了。八哥人緣好,是他掙來的,又不是父皇封的。如果人緣好、心慈善就有罪,那還有天理嗎?再說,八哥求皇上指條明路,或者出家當和尚,或者在家養病,這也不准了,這也成了罪過了?依兒臣看,皇阿瑪乾脆一刀把八哥宰了,不就眼不見、心不煩了嗎?”

  趴在地下的老八一聽這話可傻眼了。十四弟呀,你這不是要我的命嗎?他只覺得一陣頭昏目眩,幾乎不能自制了。在又急、又惱、又氣、又悔之中,他高喊一聲:“十四弟,不可胡說!”說著,頭一歪,就暈倒在地下了。

  他嚇昏了,康熙還氣昏了呢!他臉色煞白,手足顫抖,指著老十四怒聲喝道:“好你個不孝兒子,你,你想幹什麼?”

  老十四根本不怕,他就是專門氣康熙的。聽見皇上怒聲喝問,他眼皮都沒抬地撂過來一句:“哼,看八哥落到這個下場,兒臣心寒了。我想死!”

  “好好好,那朕就成全你!”康熙搖搖晃晃地站起身來,從牆上摘下蟠龍寶劍,“哐”地拔劍出鞘,向老十四逼了過去。

  ------------------

  四十一 為逐鹿皇子動心機 挑邊釁西蒙燃戰火

  四十一 為逐鹿皇子動心機 挑邊釁西蒙燃戰火

  八王爺胤禩進宮試探皇上挨了訓斥,老十四又放刁撒野,激怒了康熙。康熙怒不可遏,拔劍出鞘,逼向了老十四。胤禎急忙上前,抱住了廉熙的腿、哭著喊道:“皇阿瑪息怒,不可如此呀!”

  在一旁的大臣和侍衛、太監們全都慌了手腳,只有方苞還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衝著胤礻題喊了一聲:“十四爺,小受大走,還不快跑!”老十四一聽這活,撩開長腿,飛也似地跑出去了。

  什麼叫“小受大走”啊?這是封建社會裡一條不成文的規矩。說是在老子責罰兒子時,小的懲罰,打一頓,罵幾句,兒子要乖乖兒地承受;大的懲罰,殺頭砍腦袋,就得趕快逃走。不是為自己,而是維護父親的名聲,別讓人家說他不仁慈,落個殺兒子的罵名。這就叫“小受大走”。

  方苞這一招還真靈。如今,老八暈倒在地,老十四又跑了,康熙的氣竟沒有地方發作了。突然,他扔劍在地,仰天長嘆:“伍先生,你現在哪裡?你來教教龍兒,我該怎麼辦呢……”

  眾大臣見皇上如此傷心,連忙過來把他扶到裡間暖閣里躺下,又派人去傳太醫,傳參湯,忙了個不亦樂乎。老四趁這機會,讓幾個太監把老八胤禩抬回府去。等他走進裡間時,張廷玉還在勸說皇上:

  :“主子,請多多保重龍體。其實,今天這事,都是話趕話,一句句逼出來的。八爺、十四爺他們並不是那麼不懂事兒,主子最清楚。奴才說句不該說的話,皇上氣病了,萬一有個好歹,可叫奴才們指靠誰呢?”

  胤禎也連忙湊上來說:“皇阿瑪,張大人說的全是至理,兒臣聽了心裡也很難過。皇阿瑪得自己保重啊!八弟、十四弟都有自己的難處,求皇阿瑪寬容他們一些吧。”

  康熙已經平靜下來了:“老四,廷玉,他們的心朕清楚,不要再勸了。朕今天並非要殺老十四,是借他出氣的。朕氣的是老八。這個孩子居心如此險惡,令人寒心哪!他如今已是爪牙鋒利,羽翼豐滿,盤根錯節,一呼百應了。陰險如此,朕怎能不觸目驚心呢。老四,你素來誠實孝順,朕很喜歡你這一點。可是,你辦事過於剛強,不避仇冤,這一點可不如老八呀!”

  胤禎含淚答道:“父皇放心,兒臣記下了。我能改。”

  康熙掙扎著坐起身來,招呼把馬齊叫到炕邊,有氣無力地說::“朕的身子越來越不行了,很多事顧不過來。這些天朕常想,說不定有一天,有人會稱兵宮鬧,逼著朕讓位。朕料想,他們擁立的新皇帝,必然是老八。所以朕不能不做點防備。京師的駐軍和各省的總督、將軍們,都要調換一下。京師嘛,調兵不調官;外省則調官不調兵。馬齊,你擬個條陳來,讓朕再斟酌一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