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康熙奇怪地問:“嗯?那,你是怎麼從刑部大牢里出來的?”

  “回聖上。那年,刑部為宰白鴨的事清理獄中犯人,不明不白地放了很多人,臣就是在混亂中被放了的。出來之後,臣以為刑部一旦發現將臣錯放了,必然會通令緝捕。所以,臣一直是隱姓埋名,四海漂泊。”

  康熙不言聲了。唉,刑部乃掌管天下生殺大權之地,執行國家法典的重要衙門。可是一會兒宰白鴨,一會兒又私放犯人,竟然成了一個說殺可以隨便殺人,說放又可以任意放人的、沒有一點王法的地方。國家吏治怎麼敗壞到如此嚴重的程度了呢?上書房裡光有張廷玉一人不行,朕一定要留下方苞。想到這兒,康熙嘆了口氣說:“唉,過去的事是一場誤會。你這幾年吃了許多苦,真是委屈你了。好了,不說了。從今以後,你就在上書房裡辦差吧。”

  張廷玉覺得康熙的心思簡直越來越讓人猜不透了。方苞是有罪之人,赦免他已經是天恩浩蕩了。就是看他有才華,要起用他,也不能一下子就進上書房啊。這地方無論官職大小,只要進來,文武百官就得把他當宰相來看。這,是不是寬宏得過分了。可是當著方苞的面兒,他又不便明說,思慮再三才吞吞吐吐地說:

  “皇上,上書房乃機樞重地,方苞新進又沒有功名,是不是……”

  他剛說了一半兒,就被康熙打斷了:“廷玉,你怎麼這麼迂腐。什麼新進,什麼功名,你不知道朕從來是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嗎?明珠那點兒小聰明,在上書房幹了二十多年。高士奇有什麼功名,不也幹得很好嗎?朕的老師伍先生不過是個舉人,你們幾個敢和他相比嗎?再說,上書房不過是朕的書房,有什麼大不了的。從前沒設上書房不也過來了嗎?朕老了,近來,越來越覺得孤獨,越來越體會到了孤家寡人的滋味。方苞,朕讓你進上書房,可是不打算封你做官,想讓你以一個布衣書生的身份做朕的一個朋友,你願意嗎?”

  方苞不是一般的書生,他是文壇領袖,他能聽不出皇上這話的深意嗎?一旦他方苞做了官,就與皇上有了君臣的名分,就得小心謹慎地侍候皇上,就得戰戰兢兢地應付官場爭鬥。他方苞沒有功名,沒有黨羽,以犯罪之身受到赦免,又被委以重任,能不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攻擊嗎?他能大事小事都靠皇上出面說話、為他做主嗎?現在皇上讓他以布衣書生的身份進入上書房,不做大臣,卻做皇上的朋友。這樣,既能向皇上進言,又不擔任何責任,他何樂而不為呢?所以,皇上的話剛一落音兒,他就叩頭謝恩了:“臣方苞遵旨。臣以待罪之身得近天顏,聆聽聖君教誨,實乃三生有幸。臣當以垂暮之年,盡心盡力,輔佐皇上。”

  “好,這就好,你起來吧。朕這樣處置也不光為了你方苞,說來說去,也是為了朕自己呢。你們漢人中不是常有人發牢騷說朕不重用漢人嗎?朕就是要讓他們看看,連方苞這罵過朝廷的人,朕不但能容得下,而且要委以重任,視為朋友。方苞,你有才華,有膽識,來到朕身邊之後,不要磨掉了銳氣,該說的只管說,該勸諫朕的也只管放膽直言。因為你不是臣子,不是奴才,而是朕的朋友,是朋友,你懂嗎?”

  方苞熱淚盈眶,顫聲說道:“皇上請放心,臣方苞明白。”

  康熙的車駕到達南京之後,坐鎮京師的太子胤礽收到了張廷玉從駱馬湖發來的御前文書。說豐升運貪贓壞法,衝撞聖駕,已被革職拿問,著刑部議出罪名,奏明皇上。這件事使胤初心裡直犯喃咕,這豐升運剛剛當上河運總督就被抨下來了。雖說他走的是老十四的門子,可我也得了他一千兩黃金的孝敬啊。他想保豐升運,可皇上親自交辦的事兒又怎能駁回呢?只好批給刑部去按律處置。現在,太子手裡還有一大堆要處理的事呢。老四、老十三在戶部、刑部查出了不少案子,涉及全國幾百名文武大員。該升的、該降的、該關的、該罰的,列出了長長的名單,等著他這位太子拿主意呢。胤礽心想,從前我吃虧在太老實、太忠厚了。如今,大權在手,我可不客氣了。於是,他按著名單看下去,凡是阿哥黨的黨羽,凡是反對過自己的人,不論罪過大小,一律嚴加懲處;凡是擁戴這位太子的,無論有罪沒罪,一概赦免。用現代話說,他這是“以人劃線”了。好嘛,這標準一定,還有國法可言嗎?不過,有了這標準,太子辦事的效率也真提高了不少。嘁里咔嚓,幾百名官員的生死榮辱就定下來了。

  對於這件事的處理,輔佐太子的老王掞和朱天保、陳嘉猷他們是不贊成的。他們想方設法,翻過來、掉過去地規勸太子,請太子以國家社稷前途為重,放棄個人恩怨,要寬厚仁德,不要斤斤計較。可是太子就是聽不進去。他們這兒正彆扭著呢,老十三來了。太子抓住機會對王掞他們說:“王師傅,你帶朱、陳二人到上書房去一下,找著馬齊,把這些天各地來的奏章整理一下,下午再送過來。”

  王掞一聽,哦,這是下了逐客令了。他滿肚子的不高興又不好發作。十三爺來了,說不定人家哥兒倆要說什麼事呢,只好和朱天保、陳嘉猷下去了。

  老十三對太子這樣辦事也不滿意,王掞他們礙什麼事兒了?我一來就把人家攆走,這對王掞師傅也太不尊重了。太子卻絲毫沒有覺察到老十三的不痛快,走上前來拉著老十三說:“哎,十三弟,那個鄭春華的事你辦好了嗎?”

  老十三心裡更不高興了。好嘛,放著這麼多國家大事不辦,硬生生地把王掞他們趕走,原來就為這事呀。他冷冰冰地答了一句:“太子放心,這事兒早就辦完了。我還在左家莊附近的林子裡給鄭春華立了個墳呢。今兒個,我是來請示處分官員的事的。”

  “哦,哦哦,這就好,這就好。你這事辦得不錯,我真得謝謝你了。至於處分官員的事嘛——”太子說著,隨手把自己圈好的名單撂了過去,“十三弟,這名單我精心地處置過了,你帶回去給老四,讓施世綸他們去辦吧。”

  老十三接過來打開一看,啊?他們幾個原來擬定的處置意見全被太子改了。該殺的,無罪釋放;該放的,卻流配充軍。再仔細一看,哦,老十三明白了。太子這是以個人的恩怨來處置的。要真的按這個方案處置,全國非亂套不可。皇上要知道了,也非大發雷霆不可。如今的老十三不是從前那個愣頭青了,也不是從前那個對太子盡愚忠的人了。得,這事我不管了。十三爺想到這兒,把那個名單又送回到太子跟前說:“太子,我這會兒得進宮去給幾位貴主兒請安,待會兒,您自個兒和四哥。施世綸他們當面說吧。”

  老十三一口氣說完,拱手施禮,也不看太子的臉色,轉身就走了。

  ------------------

  三十四 四王爺妙計審爪牙 溫瑤珍懼罪吐真情

  三十四 四王爺妙計審爪牙 溫瑤珍懼罪吐真情

  胤祥怒氣沖沖地告別太子出了毓慶宮,卻並沒有去後宮請安,而是直接來到了戶部,向四哥、施世綸說了剛才見到太子的情景。這倆人也覺得,太子這樣明目張胆地以黨劃線、處分官員也太過分了。老四到底思謀得深一點,他慢條斯理地說:“十三弟,你今兒算聰明,虧你沒把那名單帶回來,要不,咱們仨抱住這燒紅的炭火爐子,可怎麼撒手呢?不過,話說回來了,這次辦差,我是領頭兒的,你們二位是幫辦,一切都要秉公辦理。不管是太子的人,還是老八的人,誰犯法誰領罪,咱們一個不寬恕,也一個不冤枉。放心,天塌不了,有皇上為咱做主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