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胤祥感激地看了他們一眼,站起身來,走回裡屋,拿出一疊紙來,向眾人一亮說:“施大人,尤大人受了皇恩,奉調出京了。你們這四五十人原先是我的親兵,現在怎麼辦呢?難道回兵營去任人作踐嗎?當年,你們跟著我在木蘭圍場練兵時,我就想提拔你們,後來又帶你們到戶部,希望你們能掙個彩頭,熬個出身,想不到事情變化這麼快。幸虧我早有準備,在兵部弄了這幾十張委任扎子,現在發給你們。不論年紀大小,資歷深淺,從今兒拿到扎子起,全都升為千總,在北京補缺。明兒個,我親自去見趙逢春,讓他為你們安排。這下,你們大夥也可以安心,我也算對得起你們了……”

  胤祥說著說著動了真情,禁不住熱淚盈眶。下邊坐的幾十名軍士更是感動得五內俱沸,“刷”的一下全跪下了:“十三爺,您老待我們真是恩重如山。往後,有用得著奴才們的地方,只要您一聲吩咐,哪怕是赴湯蹈火,我們也決不皺眉。”

  胤祥激動地說:“哎,瞧你們說的。皇上知道愛惜施大人、尤大人,難道我就不知道心疼你們?別看我老十三是個愣頭青,可是忠好善惡我心裡清楚得很。好了,都起來吧。老施老尤,按理兒,我該擺下酒宴,為你們餞行才對。可是今兒天晚了,我剛才又多喝了點兒,再說,明天你們還得準備上路,就不再留你們了。請各位多多保重,咱們後會有期!”

  第二天一早,胤祥一起床,家人就來稟報說:四爺府上的戴鐸來了,說四爺有重要的事要和十三爺商議,請十三爺馬上過去。胤祥昨天喝醉了酒,今天本來不想出門了,可是四哥派人來傳話,又不好不去,便連忙洗漱了一下,出門一看,戴鐸恭恭敬敬地在門口等著呢。這個戴鐸個頭不高,卻兩眼炯炯有神,因為辦事幹練,經四爺保奏,已經在外邊當了知府。可他是四爺家的包衣奴才,所以,只要回到京城,照樣住在四爺家,也照樣給四爺跑腿當差。他的身份,他在四爺心目中的地位,不容忽視。胤祥微微一笑,隨便問了一聲:“哦,戴鐸,是你來了。勞你久候。出了什麼事兒,這樣著急呀?”

  戴鐸見胤祥出來,連忙上前打千:“十三爺,奴才戴鐸給您請安了。四爺命奴才來請您,奴才也不敢問是什麼事,只是……”

  “唉!說嘛,怕什麼。”

  “扎。聽消息說,今兒早上傳下聖旨,讓八爺帶人去把刑部給封了。人們紛紛傳說,八貝勒府的侍衛、親兵、太監,連順天府的衙役、戈什哈全都派了差事,陣勢大得嚇死人。奴才猜想,是不是為了這件事,四爺才讓奴才來請十三爺的。現在太子和三爺也在四爺府上呢。”

  胤祥聽到這消息,心中猛然一驚。刑部衙門非同小可呀,那是執掌天下生殺大權的地方,為什麼說封就封了呢?看來其中必有道理。他來不及多想,便打馬揚鞭,隨著戴鐸,向四貝勒府飛奔而去。

  ------------------

  十四 查刑部太子心不寧 乍奉差胤禩耍威風

  十四 查刑部太子心不寧 乍奉差胤禩耍威風

  四貝勒府可不是個沒規矩的地方。咱們前面交代過,四爺胤禎是朝中出了名的“冷麵王”。在外頭,他處事謹慎,少言寡語;在家裡,那更是治家嚴謹,說一不二。不知道底細的,只看到了他的“冷”,冷麵冷語,以為他是個鐵石心腸,不通情理的人。其實,他是面冷而心善。就說這府里吧,上自管家,下至奴僕,上上下下幾百號人,個個都受過他的大恩。他從來不在僕人身上作威作福,而且賞罰嚴明。那位去請十三爺的戴鐸,不就是從家奴升成管家,又從管家放出去當了知府的嗎?知府這官兒不算小了,五品黃堂!要靠在外面鑽營、巴結,得多少年熬啊。所以合府上下,對四爺是又感激又尊敬。常言說“敬而生畏”,只要四爺一聲令下,沒人敢消極怠工,更沒人敢抗命不遵。今天,戴鐸奉命請來了十三爺,他把胤祥送到後花園門口就不走了,輕聲說:“十三爺,您老見諒。奴才只能送您到這兒,不奉我們四爺的傳喚,園子裡奴才不敢進去。”

  胤祥知道四哥家規嚴,笑了笑說:“好好好,我認識路。戴鐸,忙你的去吧。”

  怎麼?這後花園為什麼管得這麼嚴呢?原來,這裡雖然花木扶疏,亭台樓閣。水謝魚池樣樣俱全,卻是四阿哥胤禎的書房所在,是他念佛靜修,思考問題之處,也是他接見親信商議機密大事的地方。家人僕役,哪怕是混到了戴鐸這樣的地位,混到了如今的管家高福兒的位置,不奉特別召喚,也不能越雷池一步!

  十三爺來的時候,太子、三阿哥和四阿哥都在園子裡的涼亭上,看來,他們已經談了很久了。除了這三位皇子,還有一位四十來歲的書生坐在一旁,正在為太子算卦。他的身邊放著一副拐杖。胤祥認識,知道他就是四哥十分器重和信任的布衣書生鄒思明。這個鄒思明,咱們在第三卷中說到過他。康熙二十二年,南京科場出了舞弊大案。鄔思明煽動舉人們鬧事,五百多人,抬著財神衝進貢院,把主考嚇得抱頭鼠竄。因為風波鬧得大大,康熙聽了高士奇的進言,沒有大殺大砍,只處決了幾位主考,可是鄔思明卻因帶頭鬧事,而被朝廷下令通緝。打那以後,鄔思明潛逃在外,流落江湖十幾年,一直等到大赦,才保住了性命。後來,胤禎奉旨出巡,半路上遇見了鄔思明。倆人說得投機,四爺便收下了他,帶回府里,敬若上賓。在外邊給他買了房子,還專門在不准家人隨便出入的後花園裡,給鄔思明修了一座小書房。這鄔思明又黑又瘦,其貌不揚,還是個瘸子。有個家人無意中說了句笑話,說“鄔先生走路好似風擺楊柳”。不想,讓四爺知道了,他一怒之下,把那個家人打發到西域充軍守邊,品嘗那“怨楊柳”的滋味去了。從此,府里上下人等,對這位鄔先生,再不敢有一句二話,也再不敢有半點不敬。

  那麼,今天,為什麼太子、三阿哥都來聽鄔思明算卦呢?還是因為咱們前天講過的那個“宰白鴨”的事兒。康熙皇上在菜市口,靈機一動,任命八阿哥胤禩去清理刑部。這旨意一下,太子可坐不住了。這麼大的事兒,皇阿瑪怎麼連個招呼都不給我打呢?他心中沒底兒,就拉著三阿哥來找四弟了。

  十三爺進來,鄔思明只朝他點頭招呼了一下,繼續往下說:“太子,從卦象上來說,這是個否極泰來的吉卦。依學生看來,並沒有什麼大的妨礙。您正和四爺、十三爺忙著戶部的事,抽不開身。皇上臨時決定,把清查刑部的差,派了八爺,這也是常情嘛,有什麼可疑慮的呢?學生送太子八個字:‘但做好事,休問前程’。”

  “唔?此話怎講?”太子不解地問。

  鄒思明從容不迫地說:“太子容稟。您只要按皇上的教誨,為君分憂,為國分憂,修身養性,努力去做就是了,不要擔心自己的前程。太子立為儲君已經三十多年了,皇上能為這點小事,遷罪於您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