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十三爺不屑地一揮手:“拉倒吧,少跟爺來這一套。我問你,施世綸今兒個問的那幾個私鹽販子的事兒,你們打算怎麼辦哪?”

  何亦非畢恭畢敬地答道:“回十三爺,今兒施縣令放了的那幾個私鹽販子,並沒能跑掉,又被任三公子逮住了。下官還沒來得及問,等問過了再行發落。”

  十三阿哥胤祥心中一驚:好傢夥,這些鹽商可真不得了。縣令放走的人,他們竟然還敢私下裡再抓起來,照樣送官治罪。想到這兒,他冷笑一聲說:“何亦非,我告訴你,施世綸斷過的案,你們誰都不能再管,更不准翻案。實話對你說,施世綸是你十三爺我的門下,也是四爺的學生。你掂量掂量吧!”

  一聽這話,何亦非為難了:“是是是。施世綸是個清宮,奴才知道,並不想難為他。可是剛才四爺交待過了,河工的一百多萬兩銀子,得向鹽商們去要。他們抓幾個私鹽販子,小事一樁。如果連這點面子都不給他們,恐怕……”

  四阿哥胤禎早聽見他們談話了,特別是聽到十三弟胡謅八扯地說什麼施世綸是他的門下,又是自己的學生,覺得有些好笑。心說,我什麼時候有這麼個學生?便走過來打斷了何亦非的話:“何亦非,我看你這個藩台當的窩囊,也當的昏聵。你知道嗎,十三爺也是欽差。怎麼,我們哥倆的面子還保不下幾個百姓,這點小事你也做不了主嗎?”

  見四哥出來幫忙,十三阿哥胤祥更得意了,他笑嘻嘻地說:“老何呀老何,聽見四爺的話了嗎?施世綸和我們哥倆有關係,他放了的人,你再捉回來,不是掃了我和四爺的面子嗎?鹽商們若是不服、鬧事,你們的水火大棍是幹什麼用的。去吧,去吧,回家脫了這身狗皮,洗個澡,涼快涼快。好好想想,掂量一下哪頭輕,哪頭重。照我的吩咐辦,出了事,到北京去找四爺,或是找我十三爺都行。快滾吧!”

  何亦非諾諾連聲地走了。四阿哥這才笑著對胤祥說:“十三弟,這施世綸是靖海侯施琅的兒子,你什麼時候收他做了門下,他又在哪裡拜我當老師的?”

  “哈……四哥呀,你不知道。小弟我的威望不足,鎮不住人,才借你的煞氣嚇唬何亦非的。”說著,便把今天在縣衙里看施世綸斷案的事,向四哥學了一遍。直說得四阿哥也開懷大笑:“好好好,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施琅當年率兵征服台灣的時候,連大學士李光地的帳都不買,還差點殺了福建將軍賴塔。他養的這個兒子,又是這麼古怪。唉!鹽政是朝廷的一大弊端啊。其實平民百姓肩挑背扛的賣上幾十斤鹽,又有何妨呢?壞就壞在這些大鹽商手裡。施世綸這樣處置還是對的。”四阿哥胤禎說著說著,陷入了沉思。胤祥知道四哥的脾氣,他是個冷人兒,平時就愛默默地想心事,說話不多,但句句中肯。十三爺也不說話了。

  康熙皇上一共有二十多個兒子,老二是死了的皇后赫舍里氏所生,所以立了太子。大阿哥當然不服,其他阿哥也心懷不滿,便各自結黨。在這些皇子中,只有老三、老四和老十三,是被公認的“太子黨”的人物。其中,最有震懾力量的,就是這個四阿哥胤禎。他辦事穩重、嚴厲,又厭惡奉承。朝中大臣們,不敢得罪他,可也不敢巴結他,便送他一個外號“冷麵王”,對他是敬鬼神而遠之。此刻,胤祥見四哥又在想心事,不由問道:“四哥,你今兒個一天都在河工上嗎?”

  四阿哥猛地醒過神來:“啊?哦——上午去河工上看了看,下午去了方苞家。唉!這個方苞,生是跟著戴名世吃了大虧。戴名世寫了一本書叫《南山集》,其中一篇“詠黑牡丹”的詩中有兩句話:‘奪朱非正色,異種也稱王。’你看,這不明明是低毀我大清的反叛之言嗎?所以,父皇一怒之下,將戴名世逮進京去殺了頭。方苞是海內聞名的學者,可他不該為這部書寫了序,結果,也牽連進去,實在是可惜呀。今兒下午我去他家,見已被查封抄家了。家裡一百多口人,全給鎖在一間屋裡。這大熱天,怎麼受得了,已經熱死了好幾口人了。幸虧帶人來抄家的是我門下的年羹堯將軍。我告訴他,不准虐待方家眷屬。佛以慈悲為懷,不能傷害無辜啊!”

  胤祥知道,這位四哥虔誠信佛,面雖冷而心善。便笑著說:“四哥,那,咱們回去在父皇面前保奏一下方苞如何?”

  “哎——事情不那麼簡單。方苞是知名學者,海內人望,又一向剛正不阿,不依附小人、權貴,這才得罪了鹽商任三公子。這個任三公子的父親任伯安,在京城裡很有點路子,一下子就捅到了老八那裡。我們如果也插手,恐怕不大妥當……”

  胤禎說的“老八”,就是康熙的第八個兒子胤禩。這個人不但相貌生得英俊,而且溫文爾雅,風流倜儻,待人和善,處處討好,在朝野上下,最有人緣。他是太子黨的死敵,也是阿哥黨的首領。太子胤礽,生性懦弱、多疑。康熙雖然疼愛他,卻又對他不滿意。這些年,康熙皇上有意要歷練太子和幾位皇阿哥的本事,很多重大事情都交給他去辦。有一次因調兵餉的事兒,太子辦得拖拖拉拉,皇上斥責了太子幾句。可是這位太子爺卻心中不服,拿大臣們出氣,硬是當眾責打了平郡王納爾蘇十鞭子。太子與親王,雖有君臣名分,可是當眾責打,不給親王留一點面子,也太過分了。為此,康熙皇上很不高興。這個太子啊,說不定哪天會犯什麼大錯。假如一旦失去皇上寵愛被廢了,那太子黨的三阿哥、四阿哥和十三阿哥,都會受到牽連,後果不堪設想。現在,四阿哥胤禎說起“老八”的事,十三阿哥知道,“保方苞”既然與八哥連上了,這事就非同小可。八哥是阿哥黨的頭兒。別看嘴裡不明說,但心裡卻在想著與太子爭奪皇位呢。如果讓八哥抓住把柄,藉機打倒了太子黨,那局面可就不好收拾了。

  胤禎見弟弟不言聲了,這才意識到剛才自己把話說重了。連忙安慰他:“十三弟,你還小,不要想那麼多。父皇年事雖高,但龍體康健。我們兄弟之間的明爭暗鬥,他老人家看得比咱哥倆清楚。反正天塌下來,有個大的頂著呢。你怕什麼,安心辦咱們的差吧。”

  三天之後,四阿哥、十三阿哥兄弟倆,結束了在桐城的公務,啟程回京。因為天氣炎熱,也因為他倆都不願鋪張、麻煩,所以不擺欽差大員和皇子的執事旗號,輕車簡從,微服而行。兩人扮成進京應試的舉子模樣,只帶了四王爺府中的管家高福兒,躲過炎熱的中午,早起、晚行,向京城逶迤進發。

  這天,正往前走呢,抬頭一看,但見前邊黑壓壓的一片樹林,林中房屋鱗次櫛比,十分氣派。他們心想,這裡必定是個人煙輻輳的大鎮子,便打馬上前,想早點住店,洗一洗身上的塵土和汗水。可是,進得鎮子上一看,滿不是那回事兒。偌大的鎮上,不但沒有客店,連個賣東西的小店都沒有。高福兒先到鎮子裡跑了一圈,回來稟報說,原來,兩年前這裡確實是個十分熱鬧的大鎮子,可後來全鎮都被劉八女買下做了莊院。高福兒請示說:“請二位爺示下,咱們是不是到前邊再找個鎮子投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