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眾人不禁鬨堂喝彩,你一句,我一句,考校高士奇,卻都被他引經據典,插科打諢地應付了下來。只見他高談闊論,旁若無人,百般刁賴躲閃,七拐八彎,都無一漏洞。眾人心中稱奇,無不噴飯而笑。

  康熙笑得眼淚汪汪,指著高士奇道:“好,我來問你,如來是何許人?”

  眾人聽此話音,已知高士奇中了聖意,都斂息靜觀皇帝親試,卻聽高士奇說道:

  “這不用問,如來是個女人。”

  “為什麼?”

  “《金剛經》上說‘趺坐而坐’。如來不是女人,為什麼丈夫坐了才敢坐呢?”

  康熙忍著笑又問道,“那——太上老君呢?”

  “女人!《道德經》上說‘吾所大患,以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不是女人,怎麼會有身子了呢?”

  “照你這樣說孔子也是女人了?”

  “當然。子曰‘沽之哉,吾待價而賈者也’——他如不是女流,怎麼會‘待嫁’?”

  康熙縱聲大笑,起身對明珠道:“這位高士奇真是個可人!你這奴才倒瞞得朕好緊,在府里這許久,卻不薦入大內!”眾人見康熙自己亮出身份,忙都起身恭肅後退。

  明珠賠笑道:“奴才奉命讀書,想留高先生多學習幾日嘛——高先生早晚還不是聖駕跟前的人?”說著,推一把愣坐著的高士奇道:“這就是當今天子!今日特來訪你——怎麼,一身的瀟灑風流都被嚇走了?”

  高士奇儘管已有預感,一經證實還是覺得太突然、太離奇了,一陣眩暈,迷迷糊糊地撲倒叩頭,連口齒也不那麼伶俐了,“參見萬歲……奴才高士奇……今日在外醉酒,歸來又失禮於主上……奴才罪大,罪不容誅!”

  “哈……起來吧,這有什麼‘罪不容誅’的?從明天起,你進上書房侍候糙詔事宜!”

  “奴才領旨,叩謝萬歲!”

  ------------------

  十二 選閣僚實為制閣僚 議休兵卻要再興兵

  十二 選閣僚實為制閣僚 議休兵卻要再興兵

  康熙皇帝輕裝簡從,微服私訪,來到明珠的府邸,考問高士奇。酒席宴上,高士奇面對索額圖、李光地和皇上提出來的一個個問題,時而引經據典,時而插科打諢,有的正面回答,有理有據;有的歪攪胡纏,妙趣橫生。真箇是從容不迫,對答如流。康熙皇上還從來沒見過這等博學聰明又能言辯的人呢。一高興,自己亮出了皇帝的身份。高士奇早就猜到了,這位居中高座,氣字軒昂的龍公子,決非尋常人物,可是話一挑明,他還是有點吃驚不已。連忙跪下磕頭:“奴才高士奇叩見皇上。奴才今日在外頭吃酒過量,扶醉而歸,適才又口出狂言,冒犯了聖上和眾位大人,奴才有罪,罪該萬死!”

  “哈哈……高士奇,起來吧,剛才你口若懸河,舌戰群儒,大獲全勝,何罪之有啊?明日起,就進上書房當差,替朕處理奏摺、文書,代擬詔書,這差事,你願意幹嗎?”

  高士奇又驚又喜,一時之間,竟不知說什麼好了。想不到自己一介落第舉人,狂傲書生,一下子竟平步青雲進了上書房,要替皇上處理奏摺、起糙詔書了。這是內閣大學士和宰相們的差事啊!皇上如此器重,還問他願不願意,他做夢也沒敢想能有這樣的機遇,哪有不願之理呢,正要跪下叩頭謝恩,卻被索額圖給攔住了。

  這索額圖對高士奇本來就沒有好印象,見他受到皇上如此賞識重用,又是妒忌,又是後悔。妒忌的是,李光地是他的得意門生,他費了多少精力動了多少心思,如今還是進不了上書房呢,高士奇胡吹一通,竟然從一個小小舉人,一步登天,跑到了前邊;後悔的是,前些天,高士奇投到他的門下,因口出狂言、放蕩不羈,自己一怒之下,把他給轟了出去,想不到,卻給了明珠一個機會,讓他得了這個新人。不行,我不能讓這小子太便宜了,想到這,便起身攔住了高士奇,向皇上奏道:

  “高先生,且慢。啊,聖上,這高士奇確實善於詭辯,才華過人,是個能擔重任的難得的人才。不過,我天朝用人,歷來是走科舉的正途。高士奇不經考試,直接進入機樞重地,恐怕會遭人議論。依奴才之見,不如讓他參加北鬧的科舉考試,或者參加博學鴻儒科的考試。我們在閱卷之時,把他放在前邊。皇上再頒布詔諭,委以重任,明正言順地提拔他到上書房去,豈不更好一些。”

  高士奇一聽這話就明白了。心想,好你個索額圖,想用考試來難我。哼,我高士奇憑學問吃飯,偏偏就是不怕考試!他正要說話,康熙卻搶先開口了:

  “索額圖,難道除了科舉之外,朕就不能破格用人嗎?我問你,北闈的科舉也好,博學鴻儒科的考試也好,誰來評卷,還不是你們幾個吧?難道說,朕的眼力,竟然不如你們嗎?再說,考試的事兒,變化莫測,事前誰也拿不準。如果高士奇在考試之時,出了筆誤、差錯怎麼辦?如果他恰巧在那天病了,又該怎麼辦?如今國家正在多事之秋,就該不拘一格,大膽用人才是,豈能斤斤計較小節,阻塞賢路。索額圖之言,實屬無理,勿庸再議。高士奇,你準備一下,明天就遞牌子進宮吧!”

  聽康熙把話說得這麼嚴厲,眾人都嚇傻了,連忙俯地叩頭,哪敢再說半個不字啊。他們哪裡知道康熙的用心哪!這些年,索額圖和明珠兩人,手握重權,左右朝政,拉幫結派,黨羽林立的情景,康熙早就洞若觀火了。高士奇的才華、機敏在二人之上,把他拉進上書房,既可打破索、明兩黨明爭暗鬥的局面,煩悶時,又有了說閒話解悶之人,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高士奇聽到這裡,不敢怠慢,連忙磕下頭去:“臣高士奇謝聖上天恩!”

  博學鴻儒科的考試日期已經臨近了。這天,早朝一過,康熙把幾位上書房大臣叫到養心殿,商議考試的事兒:“眾位愛卿,朕為了開博學鴻儒科,嘔心瀝血。幾經波折,如今就要付諸實行了,你們知道,這是弘揚中華千古文化,安排文人學士,進而平定民心的大事。儘管還有傅青主等人,死也不肯應試,但,畢竟是個別的。考試即將進行,諸事也已安排妥帖,現在,要你們幾個來議一下,考完之後,怎麼個取法,取上的又如何授官?”

  明珠職掌吏部,這事兒,他責無旁貸,當然要先說話了:

  “主子不問,奴才也正要為此事請旨呢。參加博學鴻儒科考試的人,都是各省督撫大員們推薦的當地名人學士,前朝遺老,這次進京又是皇上在太和殿裡御駕親試,實乃千古難得一遇的盛典。可是,這取與不取,取上的給什麼官兒,卻又有許多難處……”

  “嗯,你說下去。”

  “是。依奴才看,這些人都是有名望的人,取上了,自然風光排場。可是,放他們去當個地方官吧,年紀似乎大了點;要都進上書房呢,人又太多了。取不上的,不光他們自己臉上下不來,各地的督撫大人也沒光彩。所以,奴才想來想去竟想不出一個萬全的辦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