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格隆,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居然放縱部下擾亂京師,搶劫民女,難道你要造反不成?”

  格隆忙叩頭道:“這裡是博格達汗的帝城,請天子鑑諒。我是博碩克圖汗忠實的部下,我們大汗有令:無論何時見到土謝圖部的人,一律格殺勿論!所以我們才與戶部衙門發生了衝突。”

  康熙格格一笑,說道:“哼哼,你大概還在想,這個地方是元朝的大都吧!或許,你還想朕是女真人的後裔,女真人曾是你們祖先手下的敗將?如今女真人的後裔卻受你的三跪九叩首的大禮,心裡有點不是滋味,是不是?”

  格隆嚇了一跳,忙道:“不,不,不,我們博碩克圖汗的人都知道:蒼天只保佑有德的人。我們臣服大博格達汗。我們是來進貢的,只是不知為什麼博格達汗不肯接見我們!”

  “你不像個臣服的人,所以朕懶得見你!朕已下詔,命將殺人兇手就地正法了。”

  格隆大吃一驚,“求皇上鑑諒!多爾濟是臣派去的,要殺,殺我!”

  “晚了,此時他的頭已經落地了。”

  格隆渾身一震,抬起頭來看康熙,半晌才道:“皇上,這會引起兵端!他是在追寶日龍梅!”

  “噢,是嗎,慢說他追錯了人,就真的是寶日龍梅,她既在京城就應受國法保護!你說引起兵端,好呀,來吧!——告訴你,朕七十萬大軍已經搗毀了吳三桂的老巢,正愁無用武之地呢!”

  格隆沒有料到康熙會說出這些話,頓時氣得臉色蒼白。康熙看在眼裡,卻沒有停下話頭:

  “格隆,國法、天理、人情,應該這樣。”康熙忽然變了口氣,顯得溫和可親。“格隆你想想,如果有人在准葛爾犯了禁令,你們的葛爾丹難道就不管?所以你大可不必覺得丟臉,朕這是為你好,也是為葛爾丹好。——大家都要顧全名聲嘛!你說是不是?”

  “是……”格隆咽了一口唾味,聲音有點顫抖。

  康熙微微一笑,起身一彎腰,扶起了格隆,拍拍他的肩頭笑道:“你生這麼大氣,何必呢?你是阿拉布坦的人吧?多爾濟仗著和葛爾丹是結盟兄弟,分走了你一大塊糙原,有這事沒有?朕不是挑撥吧!他犯了王法,誰救得了他,你又何必難過?”

  格隆聽著這又體己。又堂皇的話,心裡竟自一熱。愣了半晌才吶吶說道:“他是副使,我……回去……”

  “嘿,格隆,你回去不要緊。朕當然不叫你為難。回去帶封詔書,朕這就冊封葛爾丹為汗,不追究他弒父殺兄奪位的罪過。你和他侄兒阿拉布坦好生勸著他,謹守西疆,不要和朝廷作對,自然有好處的——察哈爾的尼布爾王子你知道吧,那是忽必烈的正統後裔!他造反,十二天就完了。十二天,明白嗎?”

  格隆萬里之行,來到京城,要的就是這封詔書,想不到方才大發雷霆的康熙,一轉眼就成了菩薩,這麼慡快就答應了他準備大費唇舌所要的東西,而且順手替他奪回一大片糙原牧地!格隆此刻心裡真是什麼滋味全有,漲紅著臉,低頭道:“謝博格達汗大恩!臣一定遵奉聖諭!”

  ------------------

  三 金和尚叢冢夢黃粱 高士寄韓府薦自身

  三 金和尚叢冢夢黃粱 高士寄韓府薦自身

  康熙皇帝又打又拉,制服了葛爾丹的使臣格隆,又派太監帶著格隆去領賞,這才轉過身來,收斂了笑容,心事沉重地對眾大臣們說:“格隆不難對付,對付葛爾丹才難辦呢!此人志大力強,不可輕視。只可惜我們這邊事情沒完,騰不出手來處置啊!”因見上書房文印主事何桂柱抱著一疊文書進來,便道:“有什麼急報文書?你去照照鏡子,瞧瞧你那埋汰模樣!好歹也是六品官兒了,照舊還是個店老闆氣質!”

  眾人這才細瞧,只見何桂柱褂子也沒穿,袍子皺巴巴的,衣領一邊掖著,一邊翻著,上頭一層油泥,好像凍得傷了風,眼睛鼻子揉得通紅,一副狼狽樣。只明珠知道是他的夫人病了,忙得無心整治,忍不住咧嘴一笑。

  “回主子的話——啊嚏!奴才走半道兒上,因見雨打濕了文書封包,只好脫了褂子包上——裡頭是部議過的奏章,還有一份是河南巡撫六百里加急遞進來的。御史余國柱參劾花園口河道彭學仁的摺子也包在裡頭。”

  一句話提醒了康熙。他拆了封包,一邊說:“傳彭學仁進來——何桂柱,你知道脫褂子包奏章,很識大體嘛!朕是說你的氣質,和十七年前頭一次見你時毫無二致。君子小人本無鴻溝,你不讀書不養氣,一輩子休想脫胎換骨!原想抬舉你放出去做個道台,你這德性樣,成嗎?”

  何桂柱抹了一把汗,賠笑道:“萬歲爺教訓的極是!奴才這賤性兒,蛇蛇蠍蠍的不成體統。奴才是得多念點文章!”

  康熙沒再理會他,把文書封包打開了。上邊第一份就是御史余國柱參劾花園口河道彭學仁的摺子。裡邊說黃河花園口決堤,鄭州知府同知兩個人全都葬身於洪水之中,只有河道彭學仁逃出來了。余國柱說彭學仁擅離職守釀成大禍,請皇上嚴加懲治。

  放下這份摺子,康熙又拿起來一份,這份是河南巡撫保奏清江知縣于成龍的摺子。康熙一邊看一邊皺起了眉頭,因為昨天晚上,康熙看了江南總督葛禮彈劾于成龍的摺子。當時,十分惱火,一個小小縣令竟敢私自動用庫糧,這還得了。本想立刻下旨嚴辦,可又一想,覺得不太要緊,又看了方皓之的奏摺,康熙心裡才明白,馬上又有了新的想法。

  “百姓們是為于成龍請命的。看來……于成龍是個難得的清官呀!”

  明珠叫了一聲,正要說話,康熙擺擺手止住了他,接著說:“你不可再說于成龍的壞話。本應獎勵,朕卻……”說罷一言不發,竟背著手踱出了殿外。

  彭學仁已進來一會了,因未奉旨不敢擅入,跪在濕漉漉的丹墀下,見康熙出來,忙叩頭說道:“罪臣彭學仁叩見萬歲!”

  “嗯!”康熙愣了一下,冷笑道:“你就叫彭學仁?在外頭你跪了半日,挨凍了,這樣滋味可好受?”

  彭學仁叩著響頭,喑啞著嗓子答道:“比之百萬生靈為洪水吞噬,奴才不敢言冷。”

  “哼!原來你竟是位好官,還記得天下生靈!朕問你,鄭州知府、同知他們如今在何處?”

  “他們……都死了……”

  “你怎麼活出來了?哦,朕明白了,因為你是河工上的,所以洪水給你留了情面!”

  “回萬歲的話……當時大水漫堤,知府黃進才,同知馬鑫投河自盡。我們三人約定由奴才進京來向皇上奏明,並請旨領死。後來全堤崩陷,奴才因略識水性,衝下去六十餘里才爬上來……”

  康熙的心不禁一沉,彭學仁說的這些情況在余國柱參本上卻沒有,稍停一下又問:“當時有幾處決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