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眾人轟然而起,向楊起隆參拜,楊起隆端坐受禮,洋洋自得。他揮手令眾人歸座,又示意李柱繼續講下去。

  “起事時,以舉火為號——由內廷,大佛寺、妙應寺、文大祥詞,孔廟、景山東、鼓樓,鐘樓、李卓吾墓、大鐘寺、臥佛寺、爛面胡同和鎮崗塔計十三處,於半夜子時放炮點火,全城齊動,攻打紫禁城。”

  “為便於識別,我們做了兩萬頂紅帽子。太監中香堂會眾頭目五十六人,已經提前發下。有他們做內應,我們定會一舉攻入皇宮,奪下執掌乾坤的中樞。現在要議的是,什麼時候動手合適。請各位堂主、將軍暢敘己見,以供三太子抉擇。”

  一個留著小鬍子的山東香堂堂主,站起身來,大聲喊道:“嘿,這有什麼好商量的,說干就干,馬上動手!”

  小毛子早聽得心驚肉跳,消息送不出去,如果匪徒馬上動手,大內豈不又要遭殃?不行,得拖住他們。他略一沉思,便站起身來,先向楊起隆躬手施禮,又團團圓圓地作了一個大揖,站在當中說開了:“三太子,軍師和各位堂主,聽我一言,要說這起事的時間嘛。今日最好,小年下,多吉利呀!”

  楊起隆笑著插了一句:“好是好,就怕來不及。”

  “是這話,可要是錯過了今天,就得另選一個吉利的日子。三太子已經等了三十多年了,不能匆匆忙忙,要是犯了日子,就不好了。”他一邊說,一邊扳著指頭盤算著:“明個二十四,二十四掃房子——烏煙瘴氣的,不好。嗯,二十五,磨豆腐,干轉圈子,不出路,也不好。二十六,去割肉,血淋淋的,不行。二十六,殺灶雞,本來不錯,可是金雞叫明,正應了個明字,殺了就叫不成了。二十八,把面發,嘿,瞧著挺大的個,一捏一個死疙瘩,那能行。二十九,灌黃酒,哎——這日子好,酒助英雄膽,放開手腳干。太子,我看二十九就行。”

  楊起隆聽他把日子越推越往後,心中有些起疑臉色也難看了。李柱城府極深,他也懷疑小毛子,但卻不露聲色,他心想,看來,公開商議起事的時間,並不妥當,好在兵不厭詐,隨便定個日子哄哄這小子,要提前,還不是一句話嗎。想到這兒,他走上前來,拍拍小毛子的肩頭說:“好小子,有板有眼,左一套右一套的,不含糊。我看,既然是推遲了,不妨再往後放兩天。大年初一,京城皇宮都在慶賀的時候,咱們來個出其不意,突然行事,清水煮餃子,叫他康老三吃個夠!”

  眾人哄堂大笑,個個叫好,小毛子神氣活現地回到座位上,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靜待下文。李柱清了清嗓子,正要說話,忽見一個侍衛跑了進來:“稟三太子,吳應雄來了!”楊起隆一驚,嗯——

  吳應雄怎麼跑到這兒來了呢?原來,自從朝廷檄藩詔旨一下,他就預感到末日臨頭了。父王在雲南一旦動手,皇上立刻就要拿辦他。怎麼能躲過這場突難,順利返回雲南呢?開始的時候,他把希望寄托在小毛子上,想利用這個雙料間諜,打通楊起隆的關節,讓鍾三郎香堂幫助他脫身。可是後來內務府黃敬跑來告訴他,說小毛子是個用苦肉計打進去的jian細,但楊起隆尚未發現,反把他帶到城外參與起事的準備去了。吳應雄聽了雖然吃驚,卻也沒太往心裡去。讓小毛子去禍害一下楊起隆,對自己或許有好處呢。可是,當黃敬告訴他,說據內宮透露的可靠消息,皇甫保柱已經秘密地投降了康熙,這可把吳應雄驚呆了。皇甫保柱是父王駕前最忠心的侍衛,手中掌握著無數的機密。再加上他有勇有謀武藝高強。他如果真地叛變了,不但自己逃不出去,對父王也是很大的威脅。他真不敢相信這是事實,但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對這個人寧可錯殺,也不能留下,只好狠下心來,用杯毒酒結果了皇甫保柱的性命。這麼一來,身邊再也沒有一個可以保護自己的人了。萬般無奈之下,只好厚著臉皮再去求楊起隆幫忙。不過,今天他來,一是手中有吳三桂給楊起隆的信,二是把著小毛子的底。必要時,可以甩出這張牌,以取得楊起隆的信任。所以,儘管是倉惶出逃,卻仍然裝出一副鎮定自若的神氣,一進門就大聲笑著說:“嗬!真熱鬧啊!不速之客再次闖了三太子的香堂,多有得罪了。”

  楊起隆站起身來冷冷一笑說道:“額駙大人不在石虎胡同安居頤養,卻衝風冒雪,輕裝簡從,來此荒僻小鎮,不知有何見教。”

  吳應雄知道他是嘲諷,可是,此刻父親起事的密報已經到手,再不出逃,就要身陷囹圄了,不得已才匆匆逃出來投靠楊起隆,身在矮檐下,不得不低頭,只好陪笑說道:“實不相瞞,在下特來登門求助,昨晚我離開石虎胡同,今晨就得到消息,舍下已被抄了。此乃非常之時,請三太子和我們同舟共濟。”

  “啊?同舟共濟,好哇,世子儘管放心住下,玉皇廟紅果園,你瞧著哪裡舒服,就住下好了,不過這只是同舟……”

  “當然,當然,在下這裡有家父的一封親筆書信,請三太子過目。”郎廷樞急忙打開包袱,取出吳三桂的信來。楊起隆拆開一看,裡面裝著一份吳三桂的討清檄文,另一份,是一封給楊起隆的信。信中說雲南將士願集合於三太子麾下,為匡復大明王朝,浴血死戰。楊起隆並不相信吳三桂這話是出自本心,但在此時此刻,起事在即,有吳三桂的幾十萬人馬做後盾,而且吳三桂明說了擁護朱三太子的話,對楊起隆卻是十分需要的,所以,忙站起身來,興奮地向眾人說:“各位,吳世子為我們又帶來了好消息。平西伯願率部屬,擁我朱三太子為主,共圖大業。”眾人一聽,歡聲雷動,拍手叫好。楊起隆走下來拉住吳應雄:“世子,如今你是我這裡的貴客了,請上坐。”

  “慢!在下還要為三太子拔掉一顆小小的釘子。”說著,忽然一轉身,目光如電地看著小毛子,叫出了他的本名:“錢喜信,出來!”

  小毛子驚慌地走了過來:“世子,您老這是怎麼了,小毛子沒冒犯您哪?”

  “哼哼,少費話。我問你,你倒底是我吳應雄的人,還是三太子的人,抑或康熙的人?說!”

  小毛子明白,再說什麼也瞞不住了,牙一咬,迸出一句話來:“爺是皇上的人,你又怎麼著?”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人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這個極受楊起隆和李柱重用的太監,怎麼會是jian細呢,楊起隆的臉立時蒼白了,吳應雄緊追不捨:“好小子,有種!我問你,到這兒幹什麼來了?”

  小毛子恢復了鎮靜,又抓住了話題了:“哎——額駙忘記了,不是你派我打進鍾三郎會的嗎?你既然知道我是皇上的人,為什麼不早把底揭出來,還要派我到這來,禍害別人呢?”

  小毛子這話,又引起一陣陣議論。吳應雄張口結舌,無法答對。可是,楊起隆卻已下了狠心,不管小毛子是康熙的人,還是吳應雄的人,反正都是jian細,不能讓他再說了,他大喊一聲:“王鎮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