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康熙大帝》作者:二月河【完結】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1945年生於山西省昔陽縣。1968年入伍,1978年轉業至南陽。40歲開始創作生涯。

  主要作品有《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等系列小說。現為中國作協會員,中國紅樓夢學會河南分會理事。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

  ●第一卷 奪宮

  01 開新篇縱談天下事 辭舊朝忍拋骨肉情

  02 奉詔來勛臣保幼主 拂袖去仙山伴青燈

  03 稚齡童玄燁登皇位 蒼髯叟索尼立誓言

  04 俏曼姐薄怒懲閹宦 小皇上嬌憨慰慈顏

  05 史鑑梅賣藝京城內 魏東亭認親柳林中

  06 為送考何桂柱設宴 強承歡吳翠姑侑酒

  07 求良師私訪悅朋店 縛近侍大鬧乾清門

  08 振皇威仰仗老太后 除jian宦還需小侍女

  09 伍次友放膽論圈地 索中堂悄然赴陰曹

  10 上金殿鰲拜逞yín威 赴刑場大臣留清名

  11 史鑑梅忍辱圖隱身 小伯溫結黨謀篡逆

  12 老太后威懾康親王 賊鰲拜笑飲玉樓傾

  13 康熙帝屈尊拜明師 伍次友應聘教龍兒

  14 悍大臣肆虐欺幼主 懦輔政含冤歸九泉

  15 寓靜室撫琴寄深情 觀天地論史說古今

  16 耽風流明珠遇兇險 勤王事虎臣邀聖眷

  17 議大事忠良奉密詔 謀篡位jian佞施毒計

  18 皇恩重侍女明心志 友情厚鐵丐逢聖君

  19 結同心矢忠保君主 邀摯友大義除jian佞

  20 懼泄密疑心生暗鬼 用謀權明言議廢立

  21 釋冤獄鐵丐感皇恩 伴學子婉娘戀師情

  22 勇鰲拜顯能戲近侍 莽少年請纓入宮闈

  23 小兄弟奮發練硬功 老教頭喜收眾高徒

  24 療聖疾太醫顯神技 奪命丹班布透殺機

  25 含諷勸諄諄君王意 寓忠厚悠悠赤子心

  26 山沽居婉娘伴師游 西鼓摟道長說因緣

  27 題楹柱主僕思未來 報凶信兄妹憶兒時

  28 搜府邸棋敲菱口居 防憂患移教山沽齋

  29 索命急鰲拜露猙獰 應對巧素秋脫困厄

  30 洪經略變節逢罡煞 小毛子遭難遇觀音

  31 宴壯士康熙出宮掖 飲御酒豪傑秉忠誠

  32 惱悍奴曼姐進茶庫 戀歌jì明珠入牢籠

  33 死國難義士歸故里 懷家仇孝子訪明堂

  34 入地牢明珠受酷刑 抗權貴劉華報君恩

  35 西華門虎將斗侍衛 白雲觀翠姑救御駕

  36 犟驢子捨命保帝師 鐵羅漢雄風驚匪頑

  37 擒賊酋好漢居奇貨 破宮門皇帝恤民情

  38 入險地醫正會佞臣 顯絕招道士驚權jian

  39 湖心島飛舟換人質 虎坊橋長夜弛遐思

  40 定驚魂亡羊思補牢 挽頹勢垂死仍掙扎

  41 訪師友婉娘入密室 說鐵丐虎臣闖中軍

  42 悲皇天弱女服毒死 慎用詔明君存戒心

  43 城欲摧皇帝再訪賢 天可擎將軍巧用兵

  44 親視疾慷慨臨危地 代飲茶勇毅憑丹心

  45 慶封爵鰲府張燈彩 領密詔督衙擒叛逆

  46 何志銘舌戰公爵府 康熙帝親布銅網陣

  47 貪釣餌鰲拜入天羅 驅螳螂班布做黃雀

  48 眾勇士死戰擒賊魁 小毛子智勇救婉娘

  49 慶勝利法外施仁政 弄機巧鬼蜮拆姻緣

  50 哀身世含憤入空門 嘆前程酒淚別帝君

  一 開新篇縱談天下事 辭舊朝忍拋骨肉情

  順治十八年正月,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剛過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從地下冒出來似的又開始沿街乞討。北京城哈德門以西的店鋪屋下、破廟裡擠滿了這些人。一家家、一窩窩在城牆根搭起了破庵子、茅糙棚,竟有長住下來的意思。好在自李闖王兵敗以後,北京城內屢遭兵亂,人口十去五六。東直門內外瓦礫遍地,有的是空閒地方,不然真要人滿為患了。這些人大都操關東口音,也有不少像是直隸、山東、河南一帶的人,他們披著襤褸的棉襖,腰間勒根糙繩,端著破碗向人們討飯。

  可是,老天卻專門和這些難民作對。剛過破五,又紛紛揚揚,下了兩天兩夜的大雪,直下得京城積雪三尺,滴水成冰,家家關門閉戶,街上路斷人稀。每天早上,巡城的兵丁,都要用大車,把幾十、上百的連凍帶餓、倒在雪地里的難民屍體,拉到城外的化人場去。

  在京城城西的永興寺街,有一家小小的客店“悅朋店”,掌柜的姓何,名叫何桂柱。這家小店的後院有十幾間客屋,是專供舉子進京應試時候住的。眼下離開科尚早,生意甚是清淡。當街三間門面擺著四張八仙桌;向北折是一間雅座,供客吃飯;門面以東一道長櫃檯兼賣酒肉和零星雜貨。夥計們都是鄉里人,回去過年了,店裡只有一位何老闆和幾個遠鄉的小徒工支撐。就在正月初八清晨,店裡剛摘門板,只聽“撲通”一聲,倒進一個人來。

  店老闆何桂柱聽到夥計們喊叫,趕緊蹬上褲子,趿拉著鞋就往外跑。一看地下躺著個人,約莫有二十歲出頭,頭上戴了一頂一丟兒錫的青麻帽,拖著二尺多長的辮子,看樣子頭髮總有兩個多月沒剃了,灰不溜秋長了足有寸半長。身上穿的那個棉袍子像給鳥銃打過,一朵朵爛羊油似的破棉絮綻露出來。看他臉色,像生薑一樣黃中帶紫,雙目緊閉,人已是凍僵了。何桂柱不由得嘆了口氣說:“罪過!這也是常事,送到城外左家莊化人場吧。啐,今天真晦氣!”

  夥計們張羅著找了一領破席將死人捲起來,正要弄塊破門板把人抬走,忽聽有人喊道:“慢!”

  眾人回頭看時,出來的人大約有三十歲上下,戴著青緞瓜皮帽,穿著黑狗皮醬色綢馬褂,裡頭罩著灰團呢長袍,千層底沖服呢靴子上起著一道明臉,穩穩站在門當間。店主人忙賠笑道:“二爺早,這是凍死在門外的一個窮秀才。”

  “死沒死要看看再說。”來人一邊說,一邊走上前蹲下身子,用手在青年鼻子下試了試,拉起手來搭上脈摸了摸:“人還沒死喲!快熬一碗薑湯,不,先弄點熱酒來!”夥計們面面相覷,站著不動,何桂柱連忙說:“爺已經吩咐了,還不快點?”

  何桂柱為什麼這麼聽這人的話呢?出來的這個人是個舉人,揚州人,叫伍次友,是個聞名於大江南北的才子。家世豪富,祖上曾做過幾任大官。開店的何桂柱先前就是他家的傭人。崇禎年間,兵荒馬亂,伍老太爺怕樹大招風,讓家人各投親戚。何桂柱的爹是個家生子兒,沒有親人在外頭,老太爺一發善心,幫他在本地開了一個小店。清兵入關,史可法在揚州抗清,城破後,城內血流成河。何家在揚州呆不下去,索性遷往北京來。這伍次友原是侯方域的學生,清室定鼎之後便從了天意,考了秀才,中了舉人。只是伍老太爺心向大明,立誓不食清粟,閉門在家專注《道德經》。這伍次友進京應試,恰又遇上了何桂柱,乾脆就住進了悅朋店。如今雖沒有主僕的名分,那何桂柱還對這位少主人禮敬甚恭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