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頁
六娘在聽到沈王妃求見時,便立刻想到了這個問題。
這次依然是攝政王先開的口,“宣!”
沈王妃進來之後,並沒有看狼狽的沈倚洛,她淡然的跪下,對軒轅曜問道:“王爺,您是否還記得,您允諾過臣妾一個條件?”
軒轅曜點了點頭,問道:“你要為沈氏求情?”
沈王妃點了點頭,“臣妾不願意救她,可她若是服罪,臣妾的父母便要跟著受牽連,身為子女怎麼可能看著父母去死?臣妾願意自請下堂,只求皇上和攝政王饒了沈氏。”
要想讓沈王妃的父母無罪,那只能先免了沈倚洛的罪,而這樣謀害皇室子嗣的罪名,怎麼可能是輕易免除的。
所以沈王妃不僅搬出了軒轅曜曾經許諾過的條件,還主動自請下堂,只為了讓軒轅曜答應。
沈王妃一直站著王妃的位置,可她這個王妃早就名存實亡了,雖然曜王府中沒有人敢對她不尊重,可這樣的日子又有什麼意思呢?
她說過她不會自黑自己給六娘讓位置,然而六娘也不是那種齷齪的人,他們三個就這樣耗著,又怎麼可能不難受?
今天沈倚洛犯了這樣的大罪,對於沈王妃來說,又何嘗不是一個契機!
248 廢除皇后
沈王妃要用當初的一個承諾與軒轅曜談條件,而這個條件軒轅曜許諾的時候,他還是弘武帝。
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君子都如此,何況是當初的弘武帝了。
待沈王妃說出了求情的話之後,軒轅曜並沒有猶豫多久,“准!”
沈王妃恭恭敬敬的給軒轅曜磕了一個頭,“臣女謝王爺恩准!”
從此以後,她與攝政王再無瓜葛了!
沈王妃如釋重負的笑了笑,然後起身離開了大殿,這期間她並沒有看沈倚洛一眼。
她為沈倚洛求情,卻並不是為了她,她只是想要保住自己的父母罷了。
沈倚洛沒想到還有這樣的轉折,就是眾位大臣也沒有想到。
軒轅塵看著殿中央的沈倚洛,沉吟的道:“雖有沈王妃求情,但皇后沈氏再不堪為後,即日起貶為庶人,關入廢宮。”
廢宮,便是皇宮內的冷宮,被關進那裡的妃子,永遠都不可能再見天日。
沈倚洛沒有掙扎,被侍衛壓了下去。
當沈倚洛被扔進廢宮的時候,她低頭看了看她的手,那是嬤嬤拉著她的手,偷偷塞給她的。
沈家找到的藥,不僅可以是人假孕,還有另一種藥,正是她此時手中拿著的藥。
而一同陪著沈倚洛覲見的命婦以及宮妃們,則忐忑的等著皇上處置。
這裡面或許只有韻藍最淡然了。
她雖然不願意一起覲見,可是皇后娘娘說的大義凜然,她要是不來,豈不是有效仿謝側妃的嫌疑,所以她也只能隨大流。
因為知道是眾人一起,所以她並不是很擔心。
皇上會對付皇后娘娘,但是他不可能讓眾大臣都休妻吧,所以皇上的懲罰,無非就是禁足之類的無關痛癢的懲罰了。
果然!韻藍猜想的沒錯,所有來覲見的婦人,都被罰奉三年禁足一年。
這對韻藍並沒有什麼影響,因為在未央宮內,她幾乎可以自給自足了。
而且宮中沒有了皇后娘娘,是再和平不過的了。
這個早朝,一直上到了中午才散朝,等一個個的政令公布出去,京城的百姓直接炸了鍋了。
大臣死不死和他們沒有關係,皇后娘娘被廢,更是礙不著他們什麼事,與他們息息相關的,是所有京城戶籍,要漲三成的賦稅。
這樣的政令一出,京城百姓直接圍了皇宮。
散朝之後,攝政王並沒有直接出宮,因為六娘也在御書房內。
她也是才知道,為了她京城百姓漲了三成的賦稅。
“這樣做會不會激起民憤?”六娘問。
軒轅塵淡淡的道:“何止民憤,官憤估計也被激起來了吧!”
那幾個大臣死了,怎麼可能一點聲響都沒有?
軒轅曜卻成竹在胸的道:“不願意納稅,便直接除了軒轅的國籍,直接驅逐出軒轅。百官要是集體上乞骸骨,不用猶豫,直接准奏!”
“軒轅曜,你到底想做什麼?”軒轅塵問。
“生死存亡之際,只有和你一條心,才能保住江山基業,忠臣也分什麼時候才是忠臣。”
249 即將大亂
就比如在亂世,一個帝王手中的人,只有和他是一條心,將他的命令奉為圭臬,那這帝王才有可能走到最後。
而不是向現在,軒轅曜不過一個吩咐,就有半數的人反對。
魏國之亂,他預感只是一個開始,或許整個天下都會大亂。
到時候幾個強國攪合進來,軒轅要想全身而退,就必須萬眾一心,絕不能出現分歧。
所以不是他非逼著這些人去死,而是他們還沒明白過來,有些人已經不適合此時的時局了。
六娘何等聰明,頓時明白了軒轅曜的意思。
給京城的百姓增加賦稅,或許有他為她撐腰的意思,但同時也是一個幌子,一個軒轅曜要集權的幌子。
他要將軒轅變成他的一言堂,不管是朝堂之上,還是軒轅的百姓,以後都要聽他的。
若是你看不慣他的做法?行啊!那你就消了軒轅的國籍,直接滾出軒轅吧!
若是昏君這樣做,或許會激起民憤,可軒轅曜並不是昏君,而軒轅也是國富民強,有了京城百姓這些殺雞儆猴的雞,相信軒轅的百姓,也不敢議論皇室的事,也將對朝廷的命令言聽計從。
六娘問道:“你怎麼就覺的天下要大亂了?”
若天下真亂了,六娘到覺的軒轅曜一點也沒有做錯。否則他下個命令,低下的人都陽奉陰違,那軒轅就等著被瓜分吧!
“我攻下了魏國的三個城池,雖然我已經下令讓將士佯敗還回去,但其他大國不會坐視不理。”
魏國富有,幾乎整個國家都坐在金脈上,所有的國家都想占有魏國,但又達到了意外的平衡。
可這平衡一旦打破,幾大強國便不會坐視不理了。
亂,只是遲早的事。
軒轅塵領命多年,自然知道魏國的重要性,他說道:“你准了百官辭官,可有替換的人?”
軒轅曜點了點頭,他是重生的帝王,在上一世他活到了四十歲,當然知道哪些人是忠臣,那些人是幹吏。
他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否則軒轅塵在京城大換血的時候,也不會導致換上的人中,仍然有一般的人是他的了。
這些都是今生的軒轅曜做的後手,此時的他雖然不能窺得全貌,但利用手中現成的資源還是沒問題的。
軒轅塵不再多問了,整個軒轅都握在軒轅曜的手中,他既然做了準備,他也沒什麼可擔心的,反正軒轅曜不會讓軒轅玩完的就是。
軒轅塵出了御書房,在經過魚池的時候,卻看到有人跳了湖。
福喜嚇了一跳,這是誰這麼沒眼力見的,竟然給皇上找晦氣。
這次依然是攝政王先開的口,“宣!”
沈王妃進來之後,並沒有看狼狽的沈倚洛,她淡然的跪下,對軒轅曜問道:“王爺,您是否還記得,您允諾過臣妾一個條件?”
軒轅曜點了點頭,問道:“你要為沈氏求情?”
沈王妃點了點頭,“臣妾不願意救她,可她若是服罪,臣妾的父母便要跟著受牽連,身為子女怎麼可能看著父母去死?臣妾願意自請下堂,只求皇上和攝政王饒了沈氏。”
要想讓沈王妃的父母無罪,那只能先免了沈倚洛的罪,而這樣謀害皇室子嗣的罪名,怎麼可能是輕易免除的。
所以沈王妃不僅搬出了軒轅曜曾經許諾過的條件,還主動自請下堂,只為了讓軒轅曜答應。
沈王妃一直站著王妃的位置,可她這個王妃早就名存實亡了,雖然曜王府中沒有人敢對她不尊重,可這樣的日子又有什麼意思呢?
她說過她不會自黑自己給六娘讓位置,然而六娘也不是那種齷齪的人,他們三個就這樣耗著,又怎麼可能不難受?
今天沈倚洛犯了這樣的大罪,對於沈王妃來說,又何嘗不是一個契機!
248 廢除皇后
沈王妃要用當初的一個承諾與軒轅曜談條件,而這個條件軒轅曜許諾的時候,他還是弘武帝。
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君子都如此,何況是當初的弘武帝了。
待沈王妃說出了求情的話之後,軒轅曜並沒有猶豫多久,“准!”
沈王妃恭恭敬敬的給軒轅曜磕了一個頭,“臣女謝王爺恩准!”
從此以後,她與攝政王再無瓜葛了!
沈王妃如釋重負的笑了笑,然後起身離開了大殿,這期間她並沒有看沈倚洛一眼。
她為沈倚洛求情,卻並不是為了她,她只是想要保住自己的父母罷了。
沈倚洛沒想到還有這樣的轉折,就是眾位大臣也沒有想到。
軒轅塵看著殿中央的沈倚洛,沉吟的道:“雖有沈王妃求情,但皇后沈氏再不堪為後,即日起貶為庶人,關入廢宮。”
廢宮,便是皇宮內的冷宮,被關進那裡的妃子,永遠都不可能再見天日。
沈倚洛沒有掙扎,被侍衛壓了下去。
當沈倚洛被扔進廢宮的時候,她低頭看了看她的手,那是嬤嬤拉著她的手,偷偷塞給她的。
沈家找到的藥,不僅可以是人假孕,還有另一種藥,正是她此時手中拿著的藥。
而一同陪著沈倚洛覲見的命婦以及宮妃們,則忐忑的等著皇上處置。
這裡面或許只有韻藍最淡然了。
她雖然不願意一起覲見,可是皇后娘娘說的大義凜然,她要是不來,豈不是有效仿謝側妃的嫌疑,所以她也只能隨大流。
因為知道是眾人一起,所以她並不是很擔心。
皇上會對付皇后娘娘,但是他不可能讓眾大臣都休妻吧,所以皇上的懲罰,無非就是禁足之類的無關痛癢的懲罰了。
果然!韻藍猜想的沒錯,所有來覲見的婦人,都被罰奉三年禁足一年。
這對韻藍並沒有什麼影響,因為在未央宮內,她幾乎可以自給自足了。
而且宮中沒有了皇后娘娘,是再和平不過的了。
這個早朝,一直上到了中午才散朝,等一個個的政令公布出去,京城的百姓直接炸了鍋了。
大臣死不死和他們沒有關係,皇后娘娘被廢,更是礙不著他們什麼事,與他們息息相關的,是所有京城戶籍,要漲三成的賦稅。
這樣的政令一出,京城百姓直接圍了皇宮。
散朝之後,攝政王並沒有直接出宮,因為六娘也在御書房內。
她也是才知道,為了她京城百姓漲了三成的賦稅。
“這樣做會不會激起民憤?”六娘問。
軒轅塵淡淡的道:“何止民憤,官憤估計也被激起來了吧!”
那幾個大臣死了,怎麼可能一點聲響都沒有?
軒轅曜卻成竹在胸的道:“不願意納稅,便直接除了軒轅的國籍,直接驅逐出軒轅。百官要是集體上乞骸骨,不用猶豫,直接准奏!”
“軒轅曜,你到底想做什麼?”軒轅塵問。
“生死存亡之際,只有和你一條心,才能保住江山基業,忠臣也分什麼時候才是忠臣。”
249 即將大亂
就比如在亂世,一個帝王手中的人,只有和他是一條心,將他的命令奉為圭臬,那這帝王才有可能走到最後。
而不是向現在,軒轅曜不過一個吩咐,就有半數的人反對。
魏國之亂,他預感只是一個開始,或許整個天下都會大亂。
到時候幾個強國攪合進來,軒轅要想全身而退,就必須萬眾一心,絕不能出現分歧。
所以不是他非逼著這些人去死,而是他們還沒明白過來,有些人已經不適合此時的時局了。
六娘何等聰明,頓時明白了軒轅曜的意思。
給京城的百姓增加賦稅,或許有他為她撐腰的意思,但同時也是一個幌子,一個軒轅曜要集權的幌子。
他要將軒轅變成他的一言堂,不管是朝堂之上,還是軒轅的百姓,以後都要聽他的。
若是你看不慣他的做法?行啊!那你就消了軒轅的國籍,直接滾出軒轅吧!
若是昏君這樣做,或許會激起民憤,可軒轅曜並不是昏君,而軒轅也是國富民強,有了京城百姓這些殺雞儆猴的雞,相信軒轅的百姓,也不敢議論皇室的事,也將對朝廷的命令言聽計從。
六娘問道:“你怎麼就覺的天下要大亂了?”
若天下真亂了,六娘到覺的軒轅曜一點也沒有做錯。否則他下個命令,低下的人都陽奉陰違,那軒轅就等著被瓜分吧!
“我攻下了魏國的三個城池,雖然我已經下令讓將士佯敗還回去,但其他大國不會坐視不理。”
魏國富有,幾乎整個國家都坐在金脈上,所有的國家都想占有魏國,但又達到了意外的平衡。
可這平衡一旦打破,幾大強國便不會坐視不理了。
亂,只是遲早的事。
軒轅塵領命多年,自然知道魏國的重要性,他說道:“你准了百官辭官,可有替換的人?”
軒轅曜點了點頭,他是重生的帝王,在上一世他活到了四十歲,當然知道哪些人是忠臣,那些人是幹吏。
他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否則軒轅塵在京城大換血的時候,也不會導致換上的人中,仍然有一般的人是他的了。
這些都是今生的軒轅曜做的後手,此時的他雖然不能窺得全貌,但利用手中現成的資源還是沒問題的。
軒轅塵不再多問了,整個軒轅都握在軒轅曜的手中,他既然做了準備,他也沒什麼可擔心的,反正軒轅曜不會讓軒轅玩完的就是。
軒轅塵出了御書房,在經過魚池的時候,卻看到有人跳了湖。
福喜嚇了一跳,這是誰這麼沒眼力見的,竟然給皇上找晦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