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為什麼?”
劉太醫懵了下,“這我哪兒知道啊!”他腦子飛速地轉著,思索著答案,忽然一道靈光閃過,脫口道,“男人哪有不要孩子的,除非那不是他的種!”
謝宛冬愣住。
劉太醫卻覺得自己大概是撥開雲霧見到真相了,“肯定是了!那俞夫人身為女子,一直混在男人堆里,聽說新婚夜都沒落紅,早就不乾淨了,要不然她堂堂俞家大小姐幹嘛下嫁給當時還只是個百戶的霍太傅啊!霍太傅頭頂不知戴了多少綠帽子,誰知道俞夫人肚裡是誰的種,當然不能要了!”
第46章
046
謝宛冬半個時辰後從雜物房出來,去正屋見了靳鞅,說再餓劉太醫兩天才放他回去,生死全憑造化。
靳鞅皺著眉,他是俠士,遇事習慣以江湖規矩解決,他知道屋裡綁著的人是太醫,不似江湖人皮實,兩天不吃不喝,很容易出人命,但他如果不是大奸大惡之徒,實在不該喪命。
故而他問道,“那太醫做什麼了?”
“身為大夫,不知救死扶傷,反而戕害人命。”
“他害了誰?”靳鞅追問。
謝宛冬道,“姝姐姐腹中子。”
劉太醫是聽命行事,所以她也給了他活命的機會。
翌日,謝宛冬接了關娘子送至宮門,她還有事要辦便沒有陪她進去等到約定好的時間,又去宮門接她。
“皇上怎麼樣了?”謝宛冬問。
“娘胎里沒養好,自小體弱,再怎麼調養也活不過二十。”
謝宛冬愣住,“娘胎里……沒養好?”怎麼可能呢?霍妃當時本就受寵,又是先帝時隔多年才又有妃嬪受孕,那得多受重視,怎麼可能養不好!
關娘子說,“我在民間都聽說,當今皇上的母親懷胎十四月才生下他?”
謝宛冬點頭,“確有此事。”
當初霍妃懷胎十四月生下皇三子,就有傳言說昔年堯帝亦十四月而生,皇三子乃堯帝轉世,先帝大喜,為三皇子取名堯,仿佛是昭告天下他對三皇子寄予厚望,也才讓朝臣浮想翩翩,估計也是因為這事,讓霍珵下了決心助三皇子奪位。
關娘子不屑地嗤笑,“什麼堯帝轉世!不過是用了藥推遲生產,反倒禍害了孩子!”
這個推論,謝宛冬以前也聽說過,不過往事已矣,再說這些也沒什麼意義。
“你可告訴了皇上?”謝宛冬問。
“當然!”關娘子說,“此乃他母親和舅舅之過,當然要讓他知道。”
謝宛冬一時無言,此舉很是能挑撥君臣和睦,簡直大快人心,可蕭堯,實在稚子無辜。
關娘子見她面有哀戚,安慰道,“我看皇上雖然年紀小,倒是很看的開生死,你真為他難過,便趁著他如今能跑能跳,多多陪伴最好。”說著她笑了笑,“今日見了皇上,我算是明白你為何說喜歡他了,連我也喜歡。”
謝宛冬一怔,“為何?”
關娘子說,“看到他,就仿佛看到當年的你,古靈精怪的很。若不是知你是你,我都要以為他是你了。”
這話說的很繞口,但謝宛冬明白她的意思,輕輕一嘆,她何嘗不是有這種感覺。
皇上病情很快好轉,霍珵才放心離宮回府一趟。
他坐在轎子裡,才出宮門就聽到有人喊他,“霍太傅留步。”
他說停轎,掀了掀轎簾,果然見謝宛冬立在轎子外邊。
蕭堯出生時是個什麼情況,霍珵心中有數,所以雖然覺得關娘子有負神醫之名,好歹給皇上治病時有所效果,他倒也有些感激謝宛冬說服了關娘子,言語上便也客氣兩分。
“公主何事?”
“關於濟善堂的案子,想求太傅幫個忙。”
“說吧。”
謝宛冬垂著眼帘,抿唇微笑,“宮門外不大方便說,還請太傅移步。”
霍珵心道,看在關娘子給皇上治病的份上,就給她兩分薄面吧。
霍珵便下轎隨著謝宛冬去了她的馬車,坐好後馬車就走了,謝宛冬倒了杯茶給他,“一點粗茶,太傅莫嫌棄。”
霍珵暼她一眼道,“公主平日見到本官時恨不得鼻孔朝天,如今倒是謙恭。”
謝宛冬仍雙手舉著茶杯,笑的有些討好,“這不是有求於太傅嘛,太傅大人大量,自然不會跟本宮一般見識。”
霍珵看出幾絲諂媚,還算受用,把茶杯端過去,一飲而盡,“說吧,何事。”
“太傅想必不知,這濟善堂一案,本是本宮為救一婢女而牽出來的,我也沒想到會牽扯出朝中這麼多官員,加上……”她面上顯出幾絲尷尬,“皇上和太傅為此震怒,要嚴辦此案,那些官員們自不敢對皇上和太傅有意見,便都怪罪到我頭上。我雖是個公主,卻無權無勢,我父親和祖父又都在朝為官,若真是為此得罪太多官員,我以後也不好過,所以想求太傅,能不能高抬貴手,對某些官員,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謝宛冬說完,又倒了杯茶水恭恭敬敬地遞過去。
霍珵啜了一口,看著她別有意味地說,“這濟善堂一案,分明是衛少卿精心布置揭開的大案,就是為了斷本官臂膀,怎麼,公主不知道?”
劉太醫懵了下,“這我哪兒知道啊!”他腦子飛速地轉著,思索著答案,忽然一道靈光閃過,脫口道,“男人哪有不要孩子的,除非那不是他的種!”
謝宛冬愣住。
劉太醫卻覺得自己大概是撥開雲霧見到真相了,“肯定是了!那俞夫人身為女子,一直混在男人堆里,聽說新婚夜都沒落紅,早就不乾淨了,要不然她堂堂俞家大小姐幹嘛下嫁給當時還只是個百戶的霍太傅啊!霍太傅頭頂不知戴了多少綠帽子,誰知道俞夫人肚裡是誰的種,當然不能要了!”
第46章
046
謝宛冬半個時辰後從雜物房出來,去正屋見了靳鞅,說再餓劉太醫兩天才放他回去,生死全憑造化。
靳鞅皺著眉,他是俠士,遇事習慣以江湖規矩解決,他知道屋裡綁著的人是太醫,不似江湖人皮實,兩天不吃不喝,很容易出人命,但他如果不是大奸大惡之徒,實在不該喪命。
故而他問道,“那太醫做什麼了?”
“身為大夫,不知救死扶傷,反而戕害人命。”
“他害了誰?”靳鞅追問。
謝宛冬道,“姝姐姐腹中子。”
劉太醫是聽命行事,所以她也給了他活命的機會。
翌日,謝宛冬接了關娘子送至宮門,她還有事要辦便沒有陪她進去等到約定好的時間,又去宮門接她。
“皇上怎麼樣了?”謝宛冬問。
“娘胎里沒養好,自小體弱,再怎麼調養也活不過二十。”
謝宛冬愣住,“娘胎里……沒養好?”怎麼可能呢?霍妃當時本就受寵,又是先帝時隔多年才又有妃嬪受孕,那得多受重視,怎麼可能養不好!
關娘子說,“我在民間都聽說,當今皇上的母親懷胎十四月才生下他?”
謝宛冬點頭,“確有此事。”
當初霍妃懷胎十四月生下皇三子,就有傳言說昔年堯帝亦十四月而生,皇三子乃堯帝轉世,先帝大喜,為三皇子取名堯,仿佛是昭告天下他對三皇子寄予厚望,也才讓朝臣浮想翩翩,估計也是因為這事,讓霍珵下了決心助三皇子奪位。
關娘子不屑地嗤笑,“什麼堯帝轉世!不過是用了藥推遲生產,反倒禍害了孩子!”
這個推論,謝宛冬以前也聽說過,不過往事已矣,再說這些也沒什麼意義。
“你可告訴了皇上?”謝宛冬問。
“當然!”關娘子說,“此乃他母親和舅舅之過,當然要讓他知道。”
謝宛冬一時無言,此舉很是能挑撥君臣和睦,簡直大快人心,可蕭堯,實在稚子無辜。
關娘子見她面有哀戚,安慰道,“我看皇上雖然年紀小,倒是很看的開生死,你真為他難過,便趁著他如今能跑能跳,多多陪伴最好。”說著她笑了笑,“今日見了皇上,我算是明白你為何說喜歡他了,連我也喜歡。”
謝宛冬一怔,“為何?”
關娘子說,“看到他,就仿佛看到當年的你,古靈精怪的很。若不是知你是你,我都要以為他是你了。”
這話說的很繞口,但謝宛冬明白她的意思,輕輕一嘆,她何嘗不是有這種感覺。
皇上病情很快好轉,霍珵才放心離宮回府一趟。
他坐在轎子裡,才出宮門就聽到有人喊他,“霍太傅留步。”
他說停轎,掀了掀轎簾,果然見謝宛冬立在轎子外邊。
蕭堯出生時是個什麼情況,霍珵心中有數,所以雖然覺得關娘子有負神醫之名,好歹給皇上治病時有所效果,他倒也有些感激謝宛冬說服了關娘子,言語上便也客氣兩分。
“公主何事?”
“關於濟善堂的案子,想求太傅幫個忙。”
“說吧。”
謝宛冬垂著眼帘,抿唇微笑,“宮門外不大方便說,還請太傅移步。”
霍珵心道,看在關娘子給皇上治病的份上,就給她兩分薄面吧。
霍珵便下轎隨著謝宛冬去了她的馬車,坐好後馬車就走了,謝宛冬倒了杯茶給他,“一點粗茶,太傅莫嫌棄。”
霍珵暼她一眼道,“公主平日見到本官時恨不得鼻孔朝天,如今倒是謙恭。”
謝宛冬仍雙手舉著茶杯,笑的有些討好,“這不是有求於太傅嘛,太傅大人大量,自然不會跟本宮一般見識。”
霍珵看出幾絲諂媚,還算受用,把茶杯端過去,一飲而盡,“說吧,何事。”
“太傅想必不知,這濟善堂一案,本是本宮為救一婢女而牽出來的,我也沒想到會牽扯出朝中這麼多官員,加上……”她面上顯出幾絲尷尬,“皇上和太傅為此震怒,要嚴辦此案,那些官員們自不敢對皇上和太傅有意見,便都怪罪到我頭上。我雖是個公主,卻無權無勢,我父親和祖父又都在朝為官,若真是為此得罪太多官員,我以後也不好過,所以想求太傅,能不能高抬貴手,對某些官員,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謝宛冬說完,又倒了杯茶水恭恭敬敬地遞過去。
霍珵啜了一口,看著她別有意味地說,“這濟善堂一案,分明是衛少卿精心布置揭開的大案,就是為了斷本官臂膀,怎麼,公主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