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趙普聽她一番說辭,神色平緩,眉眼有些低垂的嘆氣道:“賢兒沒錯,是我對不住他,錯就錯在他不該有你這樣的母親……”他停頓一下抬眼看著默不作聲的李氏又道:“皇后,我記得以前的你是多麼淑惠賢良,如今你……”還未說完,他的話音就被李氏厲聲打斷,見李氏激動的站起身來指著趙普面無血色的面容歇斯底里喊道:“以前?既然你提起,我記得你以前也只有我一個女人,也會對我甜言蜜語……”隨即她似陷入回憶喃喃道:“賢良?你知道我裝的有多累?但凡有愛,又怎會不嫉妒?昔日你對我說的甜言蜜語我為之迷了心神,我信了你,可是你做到了嗎?我本以為你當年娶我是因為愛我,但如若,我不是生在李家,沒有世家權勢,你還會娶我?”
“你…沒想到你這般恨我…”趙普望著昔日溫婉可人的結髮妻子,如今人還是那個人,心為何如此陌生,是他真的做錯過什麼?還是彼此根本就不曾真正了解過,帝王之家何有真心?他內心是痛苦的,他的賢兒,終究是不適合這裡……
可是李氏已然被仇恨沖昏了頭腦,見她整理衣角端坐正身,看著滿面擔憂的趙普,端起榮總管遞過來的酒杯,面色平和但語氣冰冷的對趙普說:“你放心吧,趙秦的江山我會替你管理好,賢兒也會成為好皇帝,你我畢竟夫妻一場,你就安心的走吧……”說完,將酒杯遞到他面前。趙普看著杯中橙黃的液體,嘆氣搖頭,接到手中。目光無奈卻又無力的看著李氏道:“我可以喝了它,這輩子欠你的,是該還了…你…哎…你好自為之…”說完毫無猶豫的仰頭一飲而盡。
酒杯摔在地上的瞬間,趙普緩慢的閉上眼睛,任生命漸漸逝去,李氏看著趙普垂下來的手,笑著笑著便淚流滿面暈了妝容,只聽她喃喃自語:“不要怪我,這本就是你欠我的…欠我的…”
李氏哭了一會,神情轉變,用手抹乾了眼淚,整理好儀容,拿著早已準備好的聖旨,取來龍璽蓋上,便讓榮總管出去向朝臣宣布……
坤元殿大門開啟,眾人皆跪拜行禮哀慟,李氏掃了一眼下首跪著的眾人,目光落在了齊丞相身上。李氏從榮總管手中接過聖旨遞到齊丞相面前道:“丞相可要看清楚,這是陛下親手所書,龍璽定印,可有疑慮?”
“微臣不敢!”齊國平見事實已成,便恭敬回道,但心中不免為君主及老友的秦君趙普感到心傷。
“不敢最好,國喪期間希望諸位都提神打點,七日後新帝登基,別誤了事宜!”李氏威嚴的目光掃過下首眾人,便攜著榮總管轉身離去……
☆、第三十七章:歸來舊友承新師
向春秋從早上便見眾人忙活來去,一上午府內全掛上了白帆,國喪期間,城中也蕭素不少。
晚飯時,她見父親吃的很少,似有心事,芷蘭和向棟也埋頭吃著,誰也不發一聲,氣氛沉悶。她不由的開口問道:“你們都怎麼了,雖說傷心,但也該吃飯做事呀?”向春秋說,向母見自家老爺的神態憂鬱,也開口勸慰:“老爺,我見你今日便心神不定,可是有心事?”
向文良放下筷子,嘆了口氣道:“哎…如今這宮中已是李氏的掌權,貴妃娘娘估計也不會好過,我有些擔心……”
向春秋暗自點頭,可卻我能為力,心知李氏是不會放過姑姑的,但不知會是何等手段,心裡著實也有些擔憂,向芷蘭貌似知道她在想什麼,夾了塊素豆腐放進她的碗裡小聲說:“快吃飯,朝堂之事父親與哥哥自會處理,咱們女兒家切勿摻和。”向春秋道不這麼認為,權衡利弊建議道:“依我看,趁著太子還未行登基大典,還是先將母親和姐姐送回涼州為好。”
向棟見她這麼說也點頭道:“此話有理,眼下時局不明,還是該早做打算以防萬一。況且涼州地處邊關,易守難攻,到也安全。”
向文良沉思一番道:“也好,趁著國喪之時,各地諸侯前來弔唁,此時城門鬆懈最是好走些。”
此事就這般定下,待晚上幫向母和芷蘭收拾行李之時,向母擔心的拉著向春秋道:“我看你也得跟我們走!”
“母親,放心,哥哥和姐姐都走了,父親這裡需要人照料。再說我也會些拳腳,自是能保護自己的,你就安心的走吧。”向母神情還是猶豫不定,還好向父已經准許她留下,向芷蘭雖也不贊同,但見她堅持留下便也沒說什麼。
第二日,馬車裝備妥當,眾人在府外話別,此時從拐角處行來一對人馬,一輛馬車停在向府門前,眾人疑惑望去,見挑開帘子下車來的是一襲黃色衣衫的女子,定睛一看是賀仙兒,仙兒迎了過來,跟向母行了禮寒暄一陣,原來仙兒的父親前幾日遞了辭呈要回松陽老家頤養天年,卻聽丞相提及你們要回涼州,一起走還能互相照顧不是嗎。”說完她面露羞澀的瞟了眼向棟,向春秋會意,淡笑不語,向棟則催促眾人莫要耽誤時間,什麼事出城再說,城外還有人接應,向春秋好奇問了句還有誰,向棟看了眼芷蘭道:“齊家老四、長錦和昱恩他們,人太多怕惹人注意,他們提前在城外的竹苑等我們。”他說完向春秋就見芷蘭神色有些恍惚,才想起她可能是聽到齊肅的緣故。也難怪,不喜歡的人躲還來不及……
“你…沒想到你這般恨我…”趙普望著昔日溫婉可人的結髮妻子,如今人還是那個人,心為何如此陌生,是他真的做錯過什麼?還是彼此根本就不曾真正了解過,帝王之家何有真心?他內心是痛苦的,他的賢兒,終究是不適合這裡……
可是李氏已然被仇恨沖昏了頭腦,見她整理衣角端坐正身,看著滿面擔憂的趙普,端起榮總管遞過來的酒杯,面色平和但語氣冰冷的對趙普說:“你放心吧,趙秦的江山我會替你管理好,賢兒也會成為好皇帝,你我畢竟夫妻一場,你就安心的走吧……”說完,將酒杯遞到他面前。趙普看著杯中橙黃的液體,嘆氣搖頭,接到手中。目光無奈卻又無力的看著李氏道:“我可以喝了它,這輩子欠你的,是該還了…你…哎…你好自為之…”說完毫無猶豫的仰頭一飲而盡。
酒杯摔在地上的瞬間,趙普緩慢的閉上眼睛,任生命漸漸逝去,李氏看著趙普垂下來的手,笑著笑著便淚流滿面暈了妝容,只聽她喃喃自語:“不要怪我,這本就是你欠我的…欠我的…”
李氏哭了一會,神情轉變,用手抹乾了眼淚,整理好儀容,拿著早已準備好的聖旨,取來龍璽蓋上,便讓榮總管出去向朝臣宣布……
坤元殿大門開啟,眾人皆跪拜行禮哀慟,李氏掃了一眼下首跪著的眾人,目光落在了齊丞相身上。李氏從榮總管手中接過聖旨遞到齊丞相面前道:“丞相可要看清楚,這是陛下親手所書,龍璽定印,可有疑慮?”
“微臣不敢!”齊國平見事實已成,便恭敬回道,但心中不免為君主及老友的秦君趙普感到心傷。
“不敢最好,國喪期間希望諸位都提神打點,七日後新帝登基,別誤了事宜!”李氏威嚴的目光掃過下首眾人,便攜著榮總管轉身離去……
☆、第三十七章:歸來舊友承新師
向春秋從早上便見眾人忙活來去,一上午府內全掛上了白帆,國喪期間,城中也蕭素不少。
晚飯時,她見父親吃的很少,似有心事,芷蘭和向棟也埋頭吃著,誰也不發一聲,氣氛沉悶。她不由的開口問道:“你們都怎麼了,雖說傷心,但也該吃飯做事呀?”向春秋說,向母見自家老爺的神態憂鬱,也開口勸慰:“老爺,我見你今日便心神不定,可是有心事?”
向文良放下筷子,嘆了口氣道:“哎…如今這宮中已是李氏的掌權,貴妃娘娘估計也不會好過,我有些擔心……”
向春秋暗自點頭,可卻我能為力,心知李氏是不會放過姑姑的,但不知會是何等手段,心裡著實也有些擔憂,向芷蘭貌似知道她在想什麼,夾了塊素豆腐放進她的碗裡小聲說:“快吃飯,朝堂之事父親與哥哥自會處理,咱們女兒家切勿摻和。”向春秋道不這麼認為,權衡利弊建議道:“依我看,趁著太子還未行登基大典,還是先將母親和姐姐送回涼州為好。”
向棟見她這麼說也點頭道:“此話有理,眼下時局不明,還是該早做打算以防萬一。況且涼州地處邊關,易守難攻,到也安全。”
向文良沉思一番道:“也好,趁著國喪之時,各地諸侯前來弔唁,此時城門鬆懈最是好走些。”
此事就這般定下,待晚上幫向母和芷蘭收拾行李之時,向母擔心的拉著向春秋道:“我看你也得跟我們走!”
“母親,放心,哥哥和姐姐都走了,父親這裡需要人照料。再說我也會些拳腳,自是能保護自己的,你就安心的走吧。”向母神情還是猶豫不定,還好向父已經准許她留下,向芷蘭雖也不贊同,但見她堅持留下便也沒說什麼。
第二日,馬車裝備妥當,眾人在府外話別,此時從拐角處行來一對人馬,一輛馬車停在向府門前,眾人疑惑望去,見挑開帘子下車來的是一襲黃色衣衫的女子,定睛一看是賀仙兒,仙兒迎了過來,跟向母行了禮寒暄一陣,原來仙兒的父親前幾日遞了辭呈要回松陽老家頤養天年,卻聽丞相提及你們要回涼州,一起走還能互相照顧不是嗎。”說完她面露羞澀的瞟了眼向棟,向春秋會意,淡笑不語,向棟則催促眾人莫要耽誤時間,什麼事出城再說,城外還有人接應,向春秋好奇問了句還有誰,向棟看了眼芷蘭道:“齊家老四、長錦和昱恩他們,人太多怕惹人注意,他們提前在城外的竹苑等我們。”他說完向春秋就見芷蘭神色有些恍惚,才想起她可能是聽到齊肅的緣故。也難怪,不喜歡的人躲還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