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黎池抱著女兒安安,徐素牽著兒子平平,直直地往家中來,一進院門就朝北邊正廳中去,踏入正廳,夫妻兩的眼睛就紅了……

  黎池將女兒放下,徐素也將兒子往前一拉,輕聲道:“平平,安安,我們來給曾祖母磕頭……”

  平平和安安已經虛九歲,已經能聽懂話,在路上時黎池他們已經教過了,兄妹兩此時也乖巧地跟著爹娘,認真地磕頭。

  磕完頭,黎池直起身,看著眼前這一副漆得黑亮的棺材,奶奶袁氏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

  “素素,你帶平平和安安出去收拾一下,晚上再過來,一起跪靈守夜。”

  徐素聽出了丈夫聲音中的異樣,可這事也不是能勸的,於是就只裝作不知曉,也不叫他一起去洗漱,“好,平平和安安,跟娘去洗漱罷。”

  女兒安安自小體弱,如今大些後雖好了許多,但也已經養成了嫻靜的性格。她能靜下心來,也就比跳脫的哥哥,更善於察言觀色。

  安安被娘親牽著手往外在,臨出門前,她擰著身子轉頭,猶豫地喊到:“爹?”

  她爹頭也沒回,只說到:“安安跟著你娘去洗漱罷。”

  “哦。”

  喪妻的黎鏢坐在一邊,看著孫子的樣子,也嘆了一口氣站起身來,對廳里其他幾個孫子擺擺手,“我們也都去洗漱一番,晚上還要跪靈呢,洗漱一番提提精神。”

  黎江等幾個孫輩和子輩的老大黎橋,也都聽了黎鏢的話,出門去洗漱,臨走前還上前來拍拍黎池的肩膀。

  正廳中,就只剩下了黎池,和停放著他奶奶袁氏的棺材,以及靈位……

  時間過去半個時辰,臨近傍晚時,黎池才從廳中走出來。

  出來後的黎池,開始過問停靈葬禮等俗事,看是否有需要他幫手的,神情中雖有悲意,舉止卻依舊矜持有度。

  而周圍人看著黎池一雙……水腫帶紅的眼睛,也只做不知。

  作者有話要說:  貞文帝:和周,今日之事,絕不會泄露出隻字半語!

  史官鍾離書提筆記載,‘……池聞之,霎時淚雨滂沱,痛不能言,久久涕哭不止。‘

  貞文帝:……

  第183章 正文文完

  如今三房黎鏢的這一支中,年輕的一輩里:

  黎江,開了一個造紙作坊,專造有各種暗紋、花色的花箋紙,或賣去府城、省城,或讓黎海帶去羊城賣與洋商。一年下來,所賺頗為不菲。

  ……

  黎河,身有秀才功名,早已從先生黎槿那裡接過擔子,成了新一任族學先生。

  ……

  黎湖,在妻子孫氏去後,如今依然一人獨居縣城,辦著他的蒙學私塾。

  在剛發生孫氏投井自盡那事後,黎湖只有過年時會回家,除夕歸、三天春節一過完就走。相較以前,如今逢遇端午、中秋等平常節日,黎湖也會回村來一起過節。時間是最好的療傷藥,或許再過上些年月,他也就放下了。

  ……

  黎海,與堂弟黎池合作,研發出了肥皂和香皂,如今熱銷大燕各大名城,產量甚至都供不上大燕國內,運去羊城賣給洋商的,也就很少了。

  儘管如此,黎海依舊未放棄跑商。一是因大堂兄作坊里造出的花箋紙,銷給洋商的足有一半不止,他得幫忙帶去賣——也不是白幫忙,他也分了銀子的。二是因黎海的本性,他還是喜歡到處跑,見見世面,想去看一看洋商手中的稀罕物。

  ……

  至於三房的黎池和黎溏兄弟兩,一個官至三品,已入內閣。一個已中進士,今後的前途想來應是遠大的。

  ……

  有一點倒是奇怪,在江、河、湖、海、池、溏這一代,全是男兒,可除尚未成家的黎溏和喪妻孤身一人的黎湖外,他們下一代都是一兒一女,兒女雙全。

  是的,一年在家中呆的時間平均算下來,可能也就三四個月的黎海,如今也已經兒女雙全了。

  ……

  黎池為官已有九年,一路仕途通暢,皇帝賞賜不少,又與王家合辦了水泥作坊、拿分潤銀子,還有一個八百畝的田莊、每年收租,這些年存下的家底,已經不算很薄了。

  黎池他們一家,給黎水村家人的孝敬也不少,不僅是銀兩,還有吃的、用的和穿的,都通過各種節禮送了回來。

  而且,家中各人自己也掙得不少,也就早已建起了磚瓦大房。雖家人一直秉承著低調克儉原則,顯得與其他高官家族的風格截然不同,但與以前的清貧相比,那也是完全不一樣了的!

  此次袁氏去世,雖在當初那個老院子裡停靈,但黎橋、黎林和黎棋三房,是早已搬入了幾年前新建的大房子的。之前黎鏢和袁氏二老,就跟著黎橋一家一起生活。

  三房兄弟都建了大房子,而每一房內的後人,黎池的堂兄們,在成親前也已置了房屋,這些年或擴建、或修繕,與他六年前回來時,早已大不一樣。

  黎棋和蘇氏夫妻兩,想著大兒子雖在京城安家,可若以後回家小住,或是年老致仕歸家來,也要有他們自己的房子住才行,小兒子那兒也同此理。

  於是,在當初另建大房子時,也給兩個兒子各建了一座院子。不管他們是否會在裡面常住,但他們做爹娘的,是給兒子們在家鄉準備了房屋的,兒子們在家鄉也就有根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