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辛漁道:“你呀,就是不懂變通。我昨天跟鋪子羅掌柜商議了,成親前三天在醉墨齋舉辦個賽詩會,凡有詩作都掛在醉墨齋牆上,編上數目字,到時候請十名進士為仲裁,得票最多的三人可得龍章紙箋一套,次一等者得文房四寶一套,凡有詩作者購買鋪子貨品均可讓利三分。”
辛三太太撇下嘴,“鋪子倒是熱鬧,可家裡呢?冷冷清清地就成親了?”
辛漁又笑,“怎麼能冷清?姑爺說從下屬中挑八個身板壯實面目俊俏的軍士,再請個禮樂班子,每隔兩個時辰就敲鑼打鼓,軍士們拿著笸籮往外撒錢,我都怕人太多把院牆擠倒了,你卻嫌冷清。”
辛三太太想一想,開口道:“那就這麼辦吧,你記得多換些銅錢,撒少了不過癮。”
成親的章程總算定下來了。
楊萱非常滿意,這樣既熱鬧又不折騰,否則真按蕭礪所說沿著皇城走一圈,她豈不被熱死?
五月中,在范直的暗中運作下,蕭礪花費八千兩將武定伯府買了下來。
武定伯府位於積水潭附近,地角較之南薰坊金貴得多,而且又是座兩路五進大宅院,算得上相當便宜。
只可惜宅子剛被查封,裡面滿地狼藉,成親前根本收拾不出來。
大熱的天,楊萱也不想挪動地方,便仍住在榆樹胡同。
辛三太太這才知道蕭礪的身世,私下對辛漁道:“先還以為姑爺只是一介武夫,沒想到竟是勛貴出身……要是能襲爵就好了,阿萱就成伯夫人了。”
辛漁道:“勛貴看著高高在上,可勛貴有勛貴的苦,聖上登基這兩年可儘是拿著勛貴開刀了。依我看,倒不如這麼安安生生地過。”
辛三太太深以為然,低聲道:“依我看,揚州那邊的書院也不用像先前那麼惹眼,咱們先盡著自己子弟教,三代之內總能教出幾個有出息的。”
夫妻倆人竊竊私語,說了半夜的話。
五月底,蕭礪陪楊萱回了趟大興,在楊修文夫妻墳前燒紙上了香,回來之後就緊鑼密鼓地操持親事。
離成親還有兩天,辛媛抱著閨女過來了……
第166章
因沒料到辛三太太在此, 辛媛面色變了幾變才開口招呼, “三嬸娘。”
辛三太太面色也淡淡的,喚聲:“張奶奶。”藉口去廚房, 撩簾離開。
楊萱心中納罕, 卻不好多問,伸手接過奶娘手裡的襁褓,“讓表姨瞧瞧咱們的靜姐兒,哎呀, 真漂亮,相貌像爹。”
辛媛湊上前, 笑道:“跟她爹爹一模一樣, 也是像祖母。先前婆母知道是個姑娘,面上不露心裡卻不得勁兒, 等生出來一瞧, 傻眼了……再怎樣也不能不喜歡自己, 真正是把靜姐兒疼在心尖尖上。我原本想早幾天過來, 婆母非不肯……還好相公親自去接我們,要是趕不上你成親,我跟他一輩子置氣。”
楊萱嗔道:“哪裡那麼大氣性, 還一輩子置氣?咱們倆自小一起長大的情分, 我既知道你不得自由, 怎可能怪罪你?你還是好好孝順公婆才對, 家裡有長輩, 省多少心事。”
辛媛嘟著嘴, “原本婆母就應允我百天之後來京都……”瞟一眼奶娘,下面的話終是沒有說出口。
楊萱其實已經預料到,辛媛固然被張太太照看得無微不至,相對來說,也失去了自己做主的權利。
先前張太太管束著兩人的房~事,現下又給孫女兒取名為“靜”,可見張太太對辛媛話多性子跳脫並不是特別滿意。
若是辛媛將閨女留在真定,張太太被孩子牽絆著興許能放開手不管辛媛和張繼,就只怕辛媛不捨得女兒,仍是要回真定。
時候一久,夫妻情淡,張繼免不了會在京都另納一房小妾照顧生活。
想到此,楊萱遂問:“你以後要住在京都還是回真定,咱們許久沒一起玩了,不如中元節到護國寺聽經?”
辛媛猶豫不決,“我也說不準,待會兒跟相公商議下,商議好了給你寫信。”
楊萱笑著道聲好。
辛媛取出只匣子遞給她,“給你的添妝。”
“是什麼好東西?”楊萱笑盈盈地打開,見是支赤金梅花簪,梅花花心鑲著粒小小的紅寶石,遂贊道:“很漂亮,多謝阿媛。”
辛媛慢慢紅漲了臉,“來時倉促,東西都在真定。”
言外之意,她的首飾也是張太太保管著。
楊萱真正是驚訝了,臉色卻不露,仍是笑著,“這支簪我很喜歡,你幾時再幫我配一對耳墜子就更好了。”
辛媛點頭應道:“好!”
兩人敘過一陣話,蕙心進來回稟說前院張繼那邊剛喝完了茶。
就是說,辛媛該走了。
楊萱將她送到角門,親眼看著她坐上馬車才回來,而辛三太太已經坐在廳堂擺弄著那隻梅花簪,語氣很清淡,“這是她給你的添妝?”
當初辛氏給辛媛的添妝是一整套赤金頭面和一整套珍珠頭面,私下裡還給了上千兩的銀票。
可那會跟現在的情勢不一樣。
楊萱嘆一聲,“阿媛不得自由,一應物品都是婆母管著……早先我極羨慕她能夠嫁個好人家,現在想想,各有苦衷吧。”
辛三太太撇下嘴,“鋪子倒是熱鬧,可家裡呢?冷冷清清地就成親了?”
辛漁又笑,“怎麼能冷清?姑爺說從下屬中挑八個身板壯實面目俊俏的軍士,再請個禮樂班子,每隔兩個時辰就敲鑼打鼓,軍士們拿著笸籮往外撒錢,我都怕人太多把院牆擠倒了,你卻嫌冷清。”
辛三太太想一想,開口道:“那就這麼辦吧,你記得多換些銅錢,撒少了不過癮。”
成親的章程總算定下來了。
楊萱非常滿意,這樣既熱鬧又不折騰,否則真按蕭礪所說沿著皇城走一圈,她豈不被熱死?
五月中,在范直的暗中運作下,蕭礪花費八千兩將武定伯府買了下來。
武定伯府位於積水潭附近,地角較之南薰坊金貴得多,而且又是座兩路五進大宅院,算得上相當便宜。
只可惜宅子剛被查封,裡面滿地狼藉,成親前根本收拾不出來。
大熱的天,楊萱也不想挪動地方,便仍住在榆樹胡同。
辛三太太這才知道蕭礪的身世,私下對辛漁道:“先還以為姑爺只是一介武夫,沒想到竟是勛貴出身……要是能襲爵就好了,阿萱就成伯夫人了。”
辛漁道:“勛貴看著高高在上,可勛貴有勛貴的苦,聖上登基這兩年可儘是拿著勛貴開刀了。依我看,倒不如這麼安安生生地過。”
辛三太太深以為然,低聲道:“依我看,揚州那邊的書院也不用像先前那麼惹眼,咱們先盡著自己子弟教,三代之內總能教出幾個有出息的。”
夫妻倆人竊竊私語,說了半夜的話。
五月底,蕭礪陪楊萱回了趟大興,在楊修文夫妻墳前燒紙上了香,回來之後就緊鑼密鼓地操持親事。
離成親還有兩天,辛媛抱著閨女過來了……
第166章
因沒料到辛三太太在此, 辛媛面色變了幾變才開口招呼, “三嬸娘。”
辛三太太面色也淡淡的,喚聲:“張奶奶。”藉口去廚房, 撩簾離開。
楊萱心中納罕, 卻不好多問,伸手接過奶娘手裡的襁褓,“讓表姨瞧瞧咱們的靜姐兒,哎呀, 真漂亮,相貌像爹。”
辛媛湊上前, 笑道:“跟她爹爹一模一樣, 也是像祖母。先前婆母知道是個姑娘,面上不露心裡卻不得勁兒, 等生出來一瞧, 傻眼了……再怎樣也不能不喜歡自己, 真正是把靜姐兒疼在心尖尖上。我原本想早幾天過來, 婆母非不肯……還好相公親自去接我們,要是趕不上你成親,我跟他一輩子置氣。”
楊萱嗔道:“哪裡那麼大氣性, 還一輩子置氣?咱們倆自小一起長大的情分, 我既知道你不得自由, 怎可能怪罪你?你還是好好孝順公婆才對, 家裡有長輩, 省多少心事。”
辛媛嘟著嘴, “原本婆母就應允我百天之後來京都……”瞟一眼奶娘,下面的話終是沒有說出口。
楊萱其實已經預料到,辛媛固然被張太太照看得無微不至,相對來說,也失去了自己做主的權利。
先前張太太管束著兩人的房~事,現下又給孫女兒取名為“靜”,可見張太太對辛媛話多性子跳脫並不是特別滿意。
若是辛媛將閨女留在真定,張太太被孩子牽絆著興許能放開手不管辛媛和張繼,就只怕辛媛不捨得女兒,仍是要回真定。
時候一久,夫妻情淡,張繼免不了會在京都另納一房小妾照顧生活。
想到此,楊萱遂問:“你以後要住在京都還是回真定,咱們許久沒一起玩了,不如中元節到護國寺聽經?”
辛媛猶豫不決,“我也說不準,待會兒跟相公商議下,商議好了給你寫信。”
楊萱笑著道聲好。
辛媛取出只匣子遞給她,“給你的添妝。”
“是什麼好東西?”楊萱笑盈盈地打開,見是支赤金梅花簪,梅花花心鑲著粒小小的紅寶石,遂贊道:“很漂亮,多謝阿媛。”
辛媛慢慢紅漲了臉,“來時倉促,東西都在真定。”
言外之意,她的首飾也是張太太保管著。
楊萱真正是驚訝了,臉色卻不露,仍是笑著,“這支簪我很喜歡,你幾時再幫我配一對耳墜子就更好了。”
辛媛點頭應道:“好!”
兩人敘過一陣話,蕙心進來回稟說前院張繼那邊剛喝完了茶。
就是說,辛媛該走了。
楊萱將她送到角門,親眼看著她坐上馬車才回來,而辛三太太已經坐在廳堂擺弄著那隻梅花簪,語氣很清淡,“這是她給你的添妝?”
當初辛氏給辛媛的添妝是一整套赤金頭面和一整套珍珠頭面,私下裡還給了上千兩的銀票。
可那會跟現在的情勢不一樣。
楊萱嘆一聲,“阿媛不得自由,一應物品都是婆母管著……早先我極羨慕她能夠嫁個好人家,現在想想,各有苦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