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頁
陛下居然真的來過棉縣?真的見過樊秀才,還誇了他?連樊秀才那種沒出息的傢伙都能獲得表彰,換做是他,肯定會被破格提拔吧。
他考了那麼多次舉人都沒考上,京城都沒去過,更別說面聖了,不知道多少次午夜夢回,覺得自己這輩子大概就這樣了。
可現在,突然被告知,他錯過了一步登天的機會?
他差一點點就見到陛下了啊!
孟秀才忙問道:“陛下還在縣裡嗎?”
縣令搖頭:“陛下一個縣就待一天,早就離開西州了。”
孟秀才心痛,連規矩都顧不上了,埋怨道:“您怎麼不早點告訴在下。”
縣令瞪眼:“陛下微服私訪,本官都是招募結束才知道,要怎麼告訴你?再說,徐宜縣主親自來招募,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和陛下的關係,但凡你有點好奇心,過來瞧一眼,不就見到了嗎?”
他不是沒有好奇心,他是看不上徐宜縣主啊,誰知道陛下這麼在乎她,居然陪她四處招人,說起來,樊秀才也跟他說過,可是他以為人家說胡話,後來那些傳言也一樣。
他應該懷疑一下的,畢竟應聘上了的人都毫不猶豫前往徐宜縣,沒應聘上的也都扼腕嘆息不已,若是警醒點,就算錯過棉縣的會面,也還有其他縣的啊。
想到這裡,他趕緊問道:“陛下離開西州之後去哪個州了?”
“本官哪裡知道,陛下的蹤跡是本官小小一個縣令能掌握的嗎?”縣令回道,“你別想著追了,以陛下的速度,你就是御風都追不上。”
大好機會就這樣錯過了,孟秀才別提有多後悔,甚至湧起一股衝動,想要撇下學堂去徐宜縣,他對女子學堂沒興趣,但若是能獲得陛下賞識,他也不介意表露出一點興趣。
可是又猶豫不決,萬一陛下計較他駕臨棉縣他都不去覲見,不願意見他,他豈不是白跑一趟?棉縣和徐宜縣可是有萬里之遙,要花差不多一個月時間才到啊。
思來想去,就耽擱了。
等過了幾年,朝廷真的改革教育,設立公立學校,培養各科人才,並且樊秀才的名字赫然出現在教育司官員名單的時候,孟秀才捶胸頓足,痛心不已。
他教得比樊秀才好一百倍啊,怎麼能沒有他的名字,他不就是錯過了一次面聖嗎,怎麼就錯過了下半輩子。
和孟秀才一樣後悔莫及的人不計其數,沒有多少人預料到,女子學堂這一次全國巡迴招募會拉開大楚教育改革的帷幕,在這次招募里脫穎而出的人才後來都成了教育司的中堅力量。
就連蘇含玉,一開始也就是想給女子學堂多挖幾個名師,多招幾個思想開明的先生,充實學堂的師資力量,讓女子多學點知識。
楚堯提出幫她面試應聘者時,她還高興得不行,畢竟楚堯接受的是大儒教育,學問比她高了不知道幾個層次,這些先生的品性優劣她能看出來,學識深淺她就不好分辨了。
哪裡知道楚堯後來會跟她搶人,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先生,一下子就被他收割了。
結束西州招募,前往寧州的時候,她興致勃勃地跟楚堯說著科舉的弊端:“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一昧推崇儒學,雖然有利於統治,長此以往,卻會阻礙國家發展,明明我們很早就發明了火藥,卻用來製作煙花,別國則用來打造炮彈,在熱武器面前,冷兵器只會一敗塗地……”
“考試內容和形式太死板,容易束縛人的思維,讓人脫離實際,像棉縣,孟秀才帶出來的學生,除了經義詩文,其他東西一問三不知……”
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蝦養廉
楚堯在軍中待過,清楚武器有多重要,早在做玻璃、水泥時就體會到科技的重要性,所以他很認同蘇含玉的話,不然也不會大量招募匠人,也不會那麼重視發明創造。
但科技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升的,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連事物運行原理都不懂,發明創造自然無從談起。
要培養人才,就要改革教育。
哪怕黑皇和紅將軍無法提供理科基礎知識,蘇含玉也忘得七七八八了,只記得一些內容,不能整理出教材,楚堯也決心開設理科課程,從零開始一點點推進,總會不斷進步的。
他希望自己在位期間,能為大楚崛起奠定基礎,讓後人沿著設好的框架走下去,早日走到蘇含玉所描繪的和平盛世。
不過此時此刻,他什麼都沒說,而是靜靜地聽著蘇含玉嘮叨,珍惜兩人獨處的時光。
蘇含玉原計劃外出一個月,但要所有縣都去一趟,哪怕一天去三四個縣,也是不夠的,他們花了三個月時間才走完。
好在遲兩個月開學也不打緊,畢竟校舍建好能擱置幾個月也是好事,先生們遠途搬遷也需要適應時間。
這一趟的收穫,除了挖掘了不少人才,也了解了大楚各縣的情況,哪裡百姓日子過得好,哪裡過得不好,走一趟都明白了,統計數據交上來,楚堯也心中有數,下面的人到底有沒有說實話。
回到新都已是初冬,皇宮主體已經建好,這固然有巨蝦搬運材料的功勞,也和楚堯要求設計從簡,以實用為主有關。
蘇含玉對皇宮沒多大興趣,讓她驚喜的是,秦宿居然開始著手利用風力發電。
他考了那麼多次舉人都沒考上,京城都沒去過,更別說面聖了,不知道多少次午夜夢回,覺得自己這輩子大概就這樣了。
可現在,突然被告知,他錯過了一步登天的機會?
他差一點點就見到陛下了啊!
孟秀才忙問道:“陛下還在縣裡嗎?”
縣令搖頭:“陛下一個縣就待一天,早就離開西州了。”
孟秀才心痛,連規矩都顧不上了,埋怨道:“您怎麼不早點告訴在下。”
縣令瞪眼:“陛下微服私訪,本官都是招募結束才知道,要怎麼告訴你?再說,徐宜縣主親自來招募,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和陛下的關係,但凡你有點好奇心,過來瞧一眼,不就見到了嗎?”
他不是沒有好奇心,他是看不上徐宜縣主啊,誰知道陛下這麼在乎她,居然陪她四處招人,說起來,樊秀才也跟他說過,可是他以為人家說胡話,後來那些傳言也一樣。
他應該懷疑一下的,畢竟應聘上了的人都毫不猶豫前往徐宜縣,沒應聘上的也都扼腕嘆息不已,若是警醒點,就算錯過棉縣的會面,也還有其他縣的啊。
想到這裡,他趕緊問道:“陛下離開西州之後去哪個州了?”
“本官哪裡知道,陛下的蹤跡是本官小小一個縣令能掌握的嗎?”縣令回道,“你別想著追了,以陛下的速度,你就是御風都追不上。”
大好機會就這樣錯過了,孟秀才別提有多後悔,甚至湧起一股衝動,想要撇下學堂去徐宜縣,他對女子學堂沒興趣,但若是能獲得陛下賞識,他也不介意表露出一點興趣。
可是又猶豫不決,萬一陛下計較他駕臨棉縣他都不去覲見,不願意見他,他豈不是白跑一趟?棉縣和徐宜縣可是有萬里之遙,要花差不多一個月時間才到啊。
思來想去,就耽擱了。
等過了幾年,朝廷真的改革教育,設立公立學校,培養各科人才,並且樊秀才的名字赫然出現在教育司官員名單的時候,孟秀才捶胸頓足,痛心不已。
他教得比樊秀才好一百倍啊,怎麼能沒有他的名字,他不就是錯過了一次面聖嗎,怎麼就錯過了下半輩子。
和孟秀才一樣後悔莫及的人不計其數,沒有多少人預料到,女子學堂這一次全國巡迴招募會拉開大楚教育改革的帷幕,在這次招募里脫穎而出的人才後來都成了教育司的中堅力量。
就連蘇含玉,一開始也就是想給女子學堂多挖幾個名師,多招幾個思想開明的先生,充實學堂的師資力量,讓女子多學點知識。
楚堯提出幫她面試應聘者時,她還高興得不行,畢竟楚堯接受的是大儒教育,學問比她高了不知道幾個層次,這些先生的品性優劣她能看出來,學識深淺她就不好分辨了。
哪裡知道楚堯後來會跟她搶人,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先生,一下子就被他收割了。
結束西州招募,前往寧州的時候,她興致勃勃地跟楚堯說著科舉的弊端:“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一昧推崇儒學,雖然有利於統治,長此以往,卻會阻礙國家發展,明明我們很早就發明了火藥,卻用來製作煙花,別國則用來打造炮彈,在熱武器面前,冷兵器只會一敗塗地……”
“考試內容和形式太死板,容易束縛人的思維,讓人脫離實際,像棉縣,孟秀才帶出來的學生,除了經義詩文,其他東西一問三不知……”
第五百七十二章 大蝦養廉
楚堯在軍中待過,清楚武器有多重要,早在做玻璃、水泥時就體會到科技的重要性,所以他很認同蘇含玉的話,不然也不會大量招募匠人,也不會那麼重視發明創造。
但科技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升的,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連事物運行原理都不懂,發明創造自然無從談起。
要培養人才,就要改革教育。
哪怕黑皇和紅將軍無法提供理科基礎知識,蘇含玉也忘得七七八八了,只記得一些內容,不能整理出教材,楚堯也決心開設理科課程,從零開始一點點推進,總會不斷進步的。
他希望自己在位期間,能為大楚崛起奠定基礎,讓後人沿著設好的框架走下去,早日走到蘇含玉所描繪的和平盛世。
不過此時此刻,他什麼都沒說,而是靜靜地聽著蘇含玉嘮叨,珍惜兩人獨處的時光。
蘇含玉原計劃外出一個月,但要所有縣都去一趟,哪怕一天去三四個縣,也是不夠的,他們花了三個月時間才走完。
好在遲兩個月開學也不打緊,畢竟校舍建好能擱置幾個月也是好事,先生們遠途搬遷也需要適應時間。
這一趟的收穫,除了挖掘了不少人才,也了解了大楚各縣的情況,哪裡百姓日子過得好,哪裡過得不好,走一趟都明白了,統計數據交上來,楚堯也心中有數,下面的人到底有沒有說實話。
回到新都已是初冬,皇宮主體已經建好,這固然有巨蝦搬運材料的功勞,也和楚堯要求設計從簡,以實用為主有關。
蘇含玉對皇宮沒多大興趣,讓她驚喜的是,秦宿居然開始著手利用風力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