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頁
“那我就留著了!”村長立馬表態。
自打上次林敬松跟他說起山下的瓜翠火之後,他趁著進城開會的時候,還真排隊吃了一次,別說,就只有人家健康粥店的好吃!
別家的就像是吃白菜梆子似的,又硬又沒有嚼頭,但偏偏還學人家健康粥店做,村長心裡想的是,不求西瓜種出來效果能跟健康粥店那麼好,能有一半,他就拿著一家一家的去找銷路。
畢竟羊城健康粥店也就那麼一家,而小吃店多的去了!
早在立秋的時候,草莓就已經全部沒有了果實,而到了現在九月份,水泡兒的產量也漸乎沒有。
正好小東山上之前種上的櫻桃和其他堅果小苗已經在暖房裡面長得很擠了,再這麼擠下去就要耽擱它們的正常的生長發育了。
於是林敬松又喊了趙岩他們過來幫忙,把暖房裡的樹苗移栽到外面一部分。
這麼一忙,天氣就漸漸涼快下來,早晚出門,甚至還有些涼颼颼的。
玉米等莊稼陸陸續續的秋收完畢,林敬松對著秸稈有些愁,這些東西不能焚燒,但要是漚肥的話,遠遠沒有沼氣肥料來的效率更高。
思來想去,林敬松找來了一些國外的先進經驗,把秸稈製成黃貯用作飼料,這樣的話,冬日還可以減少一部分購買乾料的錢。
想到就做,林敬松找來相關資料,把資料給了趙岩,並且林敬松本人也參與其中。
趙岩是個很能耐得下性子讀書的人,可惜就是腦子轉的慢了些。
不過種田養殖本來也就是個慢工出細活兒的工作,林敬松對他要求不高,只說能製成飼料好好利用就可以。
跟著,林敬松又想到了另外一個消耗秸稈的辦法,就是用來種香菇。
羊城靠山,原本就有不少山里人家選擇養殖香菇或者是平菇,林敬松乾脆花錢請來一對十年前就開始做這個香菇養殖的一對夫妻,他們的經驗很豐富。
一開始他們也就只是過來教教學,但是在林敬松山上住了一周以後,發現山上的環境當真不錯,另外這邊的條件也更好,又一問林敬松這邊還缺人手,立馬就轉變心思,乾脆住下來幫林敬松自己種了。
對此,林敬松也有些不解,丈夫笑眯眯的解釋:“我們自己干一年到頭也就才賺那麼三五萬,還要擔驚受怕憂愁萬一香菇價錢暴跌怎麼辦。
一看你這邊環境好,工人待遇好,我們也不想做老闆啦,還是打工最安穩。”
對於這夫妻兩人,林敬松還真是舉雙手的歡迎。
這麼一年當中半拉子,他還真不好招工,即便是村長又介紹了兩個過來,林敬松仍然感覺不夠用,正好他們夫妻倆願意來山上直接自己種香菇,也免得林敬松要傷腦筋去別處抽人手了。
到底是又承包了後山那麼廣闊一片林子,林敬松隨便指個地方就能蓋起香菇種植基地。
花了半月的時間,把香菇種植基地蓋起來,林敬松又花了二十來萬把裡面的機械設備又買成現在市面上最先進的款式,搞得丈夫直後悔:
“我們早就應該過來干啦!這麼新的設備,哎呦呦,我老頭子想了多少年呦!”
既然搞了香菇的種植,林敬松乾脆又如法炮製準備再起個木耳種植基地。
剛好種香菇的夫妻倆他們鄰居就是種木耳的,一聽他們兩老的在林敬松這邊日子過的逍遙,一接到林敬松的邀請,他們也屁顛兒屁顛的過來了。
第340章 番外:
老趙最近很不開心,他很不開心!
老趙是個退休廚子,實際上他也才剛過五十歲,但憑藉著早年優秀廚藝拿到的超高工資,他早早就在羊城買了房,還有一個房子竟然被開發成了商業區。
這下老趙可算是賺大發了,他乾脆把工作辭掉,專心致志的過起了退休以後的逗逗鳥遛遛狗的快樂小日子。
可惜,羊城環境著實不好,去年冬天他因為霧霾一直都患鼻炎,怎麼吃藥都好不了。
後來偶爾聽說他早年間的同學在老家種香菇,日子過的也算是可以,最重要的是兩個老同學竟然變成了鄰居。
他們中學時候關係就挺不錯,老趙乾脆也跑回老家,買了個小房子,三個老同學又重聚首。
山上環境好,到了那邊老趙的鼻炎再也沒有復發過,就在老趙以為他要這輩子都跟兩個老同學待在老家山上的時候,突然聽說左邊的那家子跑了?
跟著不超過半個月,老趙後面的那家也搬了個空空如也。
最過分的是,那兩個老同學還天天在朋友圈曬照片,還配文字說他們這一餐吃的多好多好。
老趙氣壞了,不是他們兩家人蹲在自己院子裡死乞白賴的不走,等著他老趙動手開火做飯的時候了?
老趙在家等了這兩個老傢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仍然等不來,於是老趙就準備親自上前去看看到底是何方神聖,竟然把兩個兩個老傢伙都蒙蔽了過去。
結果一打聽,不得了!
老趙這才知道棗莊林敬松的名號。
作為一個廚子,畢生的追求是個啥?肯定是做出更加美味的食物啊!
於是,懷揣著夢想,老趙親自上門去找林敬松:“我要給你幹活!”
林敬松一時間有點兒懵:“啥?”
老趙鬼詐的左右看了眼,道:“我知道你山上工人多,還都在你山上住,要是忙起來根本就顧不上吃飯,我是個廚子,可以來給你山上的工人們專門做飯。”
自打上次林敬松跟他說起山下的瓜翠火之後,他趁著進城開會的時候,還真排隊吃了一次,別說,就只有人家健康粥店的好吃!
別家的就像是吃白菜梆子似的,又硬又沒有嚼頭,但偏偏還學人家健康粥店做,村長心裡想的是,不求西瓜種出來效果能跟健康粥店那麼好,能有一半,他就拿著一家一家的去找銷路。
畢竟羊城健康粥店也就那麼一家,而小吃店多的去了!
早在立秋的時候,草莓就已經全部沒有了果實,而到了現在九月份,水泡兒的產量也漸乎沒有。
正好小東山上之前種上的櫻桃和其他堅果小苗已經在暖房裡面長得很擠了,再這麼擠下去就要耽擱它們的正常的生長發育了。
於是林敬松又喊了趙岩他們過來幫忙,把暖房裡的樹苗移栽到外面一部分。
這麼一忙,天氣就漸漸涼快下來,早晚出門,甚至還有些涼颼颼的。
玉米等莊稼陸陸續續的秋收完畢,林敬松對著秸稈有些愁,這些東西不能焚燒,但要是漚肥的話,遠遠沒有沼氣肥料來的效率更高。
思來想去,林敬松找來了一些國外的先進經驗,把秸稈製成黃貯用作飼料,這樣的話,冬日還可以減少一部分購買乾料的錢。
想到就做,林敬松找來相關資料,把資料給了趙岩,並且林敬松本人也參與其中。
趙岩是個很能耐得下性子讀書的人,可惜就是腦子轉的慢了些。
不過種田養殖本來也就是個慢工出細活兒的工作,林敬松對他要求不高,只說能製成飼料好好利用就可以。
跟著,林敬松又想到了另外一個消耗秸稈的辦法,就是用來種香菇。
羊城靠山,原本就有不少山里人家選擇養殖香菇或者是平菇,林敬松乾脆花錢請來一對十年前就開始做這個香菇養殖的一對夫妻,他們的經驗很豐富。
一開始他們也就只是過來教教學,但是在林敬松山上住了一周以後,發現山上的環境當真不錯,另外這邊的條件也更好,又一問林敬松這邊還缺人手,立馬就轉變心思,乾脆住下來幫林敬松自己種了。
對此,林敬松也有些不解,丈夫笑眯眯的解釋:“我們自己干一年到頭也就才賺那麼三五萬,還要擔驚受怕憂愁萬一香菇價錢暴跌怎麼辦。
一看你這邊環境好,工人待遇好,我們也不想做老闆啦,還是打工最安穩。”
對於這夫妻兩人,林敬松還真是舉雙手的歡迎。
這麼一年當中半拉子,他還真不好招工,即便是村長又介紹了兩個過來,林敬松仍然感覺不夠用,正好他們夫妻倆願意來山上直接自己種香菇,也免得林敬松要傷腦筋去別處抽人手了。
到底是又承包了後山那麼廣闊一片林子,林敬松隨便指個地方就能蓋起香菇種植基地。
花了半月的時間,把香菇種植基地蓋起來,林敬松又花了二十來萬把裡面的機械設備又買成現在市面上最先進的款式,搞得丈夫直後悔:
“我們早就應該過來干啦!這麼新的設備,哎呦呦,我老頭子想了多少年呦!”
既然搞了香菇的種植,林敬松乾脆又如法炮製準備再起個木耳種植基地。
剛好種香菇的夫妻倆他們鄰居就是種木耳的,一聽他們兩老的在林敬松這邊日子過的逍遙,一接到林敬松的邀請,他們也屁顛兒屁顛的過來了。
第340章 番外:
老趙最近很不開心,他很不開心!
老趙是個退休廚子,實際上他也才剛過五十歲,但憑藉著早年優秀廚藝拿到的超高工資,他早早就在羊城買了房,還有一個房子竟然被開發成了商業區。
這下老趙可算是賺大發了,他乾脆把工作辭掉,專心致志的過起了退休以後的逗逗鳥遛遛狗的快樂小日子。
可惜,羊城環境著實不好,去年冬天他因為霧霾一直都患鼻炎,怎麼吃藥都好不了。
後來偶爾聽說他早年間的同學在老家種香菇,日子過的也算是可以,最重要的是兩個老同學竟然變成了鄰居。
他們中學時候關係就挺不錯,老趙乾脆也跑回老家,買了個小房子,三個老同學又重聚首。
山上環境好,到了那邊老趙的鼻炎再也沒有復發過,就在老趙以為他要這輩子都跟兩個老同學待在老家山上的時候,突然聽說左邊的那家子跑了?
跟著不超過半個月,老趙後面的那家也搬了個空空如也。
最過分的是,那兩個老同學還天天在朋友圈曬照片,還配文字說他們這一餐吃的多好多好。
老趙氣壞了,不是他們兩家人蹲在自己院子裡死乞白賴的不走,等著他老趙動手開火做飯的時候了?
老趙在家等了這兩個老傢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仍然等不來,於是老趙就準備親自上前去看看到底是何方神聖,竟然把兩個兩個老傢伙都蒙蔽了過去。
結果一打聽,不得了!
老趙這才知道棗莊林敬松的名號。
作為一個廚子,畢生的追求是個啥?肯定是做出更加美味的食物啊!
於是,懷揣著夢想,老趙親自上門去找林敬松:“我要給你幹活!”
林敬松一時間有點兒懵:“啥?”
老趙鬼詐的左右看了眼,道:“我知道你山上工人多,還都在你山上住,要是忙起來根本就顧不上吃飯,我是個廚子,可以來給你山上的工人們專門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