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
“……所以,請王爺王妃,明日準時赴宴。”李元面無表情地說完這句話便離開,連主人家的紅封都沒有接。
目送人離去,永康王眼神迷離,明眼人一看便知是縱慾過度,夜裡未休息好的模樣。永康王妃嫌棄的看了一眼,招呼都懶得與自己夫君打一聲,便帶著人轉身離去了。
秦嬤嬤跟在後面歡喜道:“王妃這下可以放心了,定是將軍進宮後請的恩典,思念王妃了。”
永康王妃陰沉了幾日的臉龐總算帶了些許笑意,道:“錦繡坊新制的衣裳可拿來了?”
“今早就送來了,王妃可要試裝?”
“自然是要的。”永康王妃笑的妖冶,眸子裡閃動著一團火焰,但似乎又是記起了什麼,那團火焰又很快滅了下去,只剩一團死水。
第七十六章
林滿陪著景大娘坐在挽皇后的宮中,靜靜品著茶。
她是個俗人,茶水是好是壞她是品不出什麼差別來,大多數都是聽景大娘在一旁細細解說。挽皇后不在,今天禮武帝宴請永康王與永康王妃,挽皇后也前去了,只留她與景賦生一家在這裡慢慢等著,等禮武帝差人來喚的時候,他們才可以去宴廳。
景大娘說了好一會兒,見屋中並沒有人耐著性子聽她說,無奈的嘆了口氣:“你們這樣浮躁,可怎麼是好?”
景賦生勾起唇角一笑:“娘的心情不也是如此?若是用心品茗,何須多此一舉對著我們如此細細詳說。”
景大娘又嘆:“以前以為再也沒有機會來京中,那時候覺得能將你們平安養大便是最好,但等現在真能踏上這裡,知曉仇敵就在一旁,這心情是怎麼也平靜不下來了。”
林滿道:“既來之則安之,陛下深明大義,總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一群人互相安慰著,思緒卻不禁開始飄向了前廳,就在此時,一個青衫小丫頭走了進來,目不斜視請了安,清脆道:“前面宴席已設好,還請諸位貴客隨奴婢前去。”
……
宴廳中,豐富的菜色魚貫上了桌,永康王夫婦二人在隔間拜過禮武帝與挽皇后,目光不禁看向一旁的景江嵐。
景江嵐因著先帝的旨意,從不主動踏入京中一步,方才與禮武帝閒聊時,才知道景江嵐這次竟然是先斬後奏,離了邊疆後,陛下那邊才收到了摺子,夫妻二人心中詫異不已,永康王妃心中更是不安。
話題在挽皇后有意的引導下,不知不覺已變成了永康王府的二位公子身上,便是還是蘭側妃時的永康王妃所出。
先說了兩人的學問,永康王妃所出的兩位公子才情均不高,啟蒙最早卻也沒有什麼驚艷才絕的作品,但因著永康王妃會籌謀,文不成武不就的兩個公子哥兒硬生生成了京中有名的踏實穩重之人,眾人雖都明白不過是名聲好聽罷了,但永康王府是禮武帝的心尖肉,誰也不敢當著面兒下人面子,反正誰家沒有一兩道虛名,總歸不是禍害就成,是以兩位公子早已說了親事成了家。
“說來讓人唏噓,若是阿生還在,現在孩子也應當該開蒙了吧。”挽皇后眸中染上些懷念與傷感,隨口道了一句。
永康王妃心中警鈴大作,想賠笑跟著安慰一句,但嘴角怎麼也提不起來,乾脆垂了眼眸道:“是啊,生哥兒比我孩子還要大上幾歲呢。”
挽皇后繼續嘆道:“可惜了……”
永康王妃捏著手中的帕子,上面已經被手心的汗沁濕了。
她越想越不安,當年事發後禮武帝並未相信他們的一面之詞,儘管充足的證據都擺明了那是場意外,但他還是查了下去,後來或許是什麼都查不到,又或許是查到了點什麼卻瞞了下來……總之,後面的探查不了了之。她擔心,禮武帝是不是又去翻查了當年的案子。
永康王是個沒心沒肺的,這幾年愈發嚴重,每日縱享吃喝玩樂,府中大小事不管,當年的事情他早已拋棄在腦後,現在乍一提起,記憶深處那張陰鷙仇恨的小臉突然湧上腦海,提醒著他當年所犯的罪過,忍不住打了個激靈。
“五弟可是身子不舒服?”這麼大的動作自然沒有能逃過禮武帝的眼睛,他道:“若是不舒服,朕便傳御醫來為你診治,可別貪一時便宜惹壞了身子。”
永康王將那張臉從腦中驅離,擺擺手道:“謝皇兄關心,小毛病,不礙事。”
禮武帝收回眼眸,接著挽皇后的話道:“說起來,阿生他們離去也有十五年了,朕這幾日時常夢到他們,說心中有冤屈,朕百思不得其解,殺害他們的那伙亂賊已經伏誅,屍骨無存,何來冤屈?五弟,你是阿生的父親,可有接到他的託夢?”
那張帶血的五官重新浮上腦海,永康王不禁起了一層雞皮疙瘩,多年來驕奢淫逸的生活讓他已記不起當年的恐懼,但今天不知道禮武帝怎麼回事,一再一起當年的事情,讓他不得不回憶起殘害髮妻親子的細節。
永康王不如永康王妃想得多,就連臉上的表情都平淡的近乎冷漠,“十幾年了,若真是有什麼冤屈,也不至於等到現在,陛下憂思過多,當小心龍體,切勿為這等小事憂思過重。”
永康王妃差點咬碎一口銀牙。
“……所以,請王爺王妃,明日準時赴宴。”李元面無表情地說完這句話便離開,連主人家的紅封都沒有接。
目送人離去,永康王眼神迷離,明眼人一看便知是縱慾過度,夜裡未休息好的模樣。永康王妃嫌棄的看了一眼,招呼都懶得與自己夫君打一聲,便帶著人轉身離去了。
秦嬤嬤跟在後面歡喜道:“王妃這下可以放心了,定是將軍進宮後請的恩典,思念王妃了。”
永康王妃陰沉了幾日的臉龐總算帶了些許笑意,道:“錦繡坊新制的衣裳可拿來了?”
“今早就送來了,王妃可要試裝?”
“自然是要的。”永康王妃笑的妖冶,眸子裡閃動著一團火焰,但似乎又是記起了什麼,那團火焰又很快滅了下去,只剩一團死水。
第七十六章
林滿陪著景大娘坐在挽皇后的宮中,靜靜品著茶。
她是個俗人,茶水是好是壞她是品不出什麼差別來,大多數都是聽景大娘在一旁細細解說。挽皇后不在,今天禮武帝宴請永康王與永康王妃,挽皇后也前去了,只留她與景賦生一家在這裡慢慢等著,等禮武帝差人來喚的時候,他們才可以去宴廳。
景大娘說了好一會兒,見屋中並沒有人耐著性子聽她說,無奈的嘆了口氣:“你們這樣浮躁,可怎麼是好?”
景賦生勾起唇角一笑:“娘的心情不也是如此?若是用心品茗,何須多此一舉對著我們如此細細詳說。”
景大娘又嘆:“以前以為再也沒有機會來京中,那時候覺得能將你們平安養大便是最好,但等現在真能踏上這裡,知曉仇敵就在一旁,這心情是怎麼也平靜不下來了。”
林滿道:“既來之則安之,陛下深明大義,總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一群人互相安慰著,思緒卻不禁開始飄向了前廳,就在此時,一個青衫小丫頭走了進來,目不斜視請了安,清脆道:“前面宴席已設好,還請諸位貴客隨奴婢前去。”
……
宴廳中,豐富的菜色魚貫上了桌,永康王夫婦二人在隔間拜過禮武帝與挽皇后,目光不禁看向一旁的景江嵐。
景江嵐因著先帝的旨意,從不主動踏入京中一步,方才與禮武帝閒聊時,才知道景江嵐這次竟然是先斬後奏,離了邊疆後,陛下那邊才收到了摺子,夫妻二人心中詫異不已,永康王妃心中更是不安。
話題在挽皇后有意的引導下,不知不覺已變成了永康王府的二位公子身上,便是還是蘭側妃時的永康王妃所出。
先說了兩人的學問,永康王妃所出的兩位公子才情均不高,啟蒙最早卻也沒有什麼驚艷才絕的作品,但因著永康王妃會籌謀,文不成武不就的兩個公子哥兒硬生生成了京中有名的踏實穩重之人,眾人雖都明白不過是名聲好聽罷了,但永康王府是禮武帝的心尖肉,誰也不敢當著面兒下人面子,反正誰家沒有一兩道虛名,總歸不是禍害就成,是以兩位公子早已說了親事成了家。
“說來讓人唏噓,若是阿生還在,現在孩子也應當該開蒙了吧。”挽皇后眸中染上些懷念與傷感,隨口道了一句。
永康王妃心中警鈴大作,想賠笑跟著安慰一句,但嘴角怎麼也提不起來,乾脆垂了眼眸道:“是啊,生哥兒比我孩子還要大上幾歲呢。”
挽皇后繼續嘆道:“可惜了……”
永康王妃捏著手中的帕子,上面已經被手心的汗沁濕了。
她越想越不安,當年事發後禮武帝並未相信他們的一面之詞,儘管充足的證據都擺明了那是場意外,但他還是查了下去,後來或許是什麼都查不到,又或許是查到了點什麼卻瞞了下來……總之,後面的探查不了了之。她擔心,禮武帝是不是又去翻查了當年的案子。
永康王是個沒心沒肺的,這幾年愈發嚴重,每日縱享吃喝玩樂,府中大小事不管,當年的事情他早已拋棄在腦後,現在乍一提起,記憶深處那張陰鷙仇恨的小臉突然湧上腦海,提醒著他當年所犯的罪過,忍不住打了個激靈。
“五弟可是身子不舒服?”這麼大的動作自然沒有能逃過禮武帝的眼睛,他道:“若是不舒服,朕便傳御醫來為你診治,可別貪一時便宜惹壞了身子。”
永康王將那張臉從腦中驅離,擺擺手道:“謝皇兄關心,小毛病,不礙事。”
禮武帝收回眼眸,接著挽皇后的話道:“說起來,阿生他們離去也有十五年了,朕這幾日時常夢到他們,說心中有冤屈,朕百思不得其解,殺害他們的那伙亂賊已經伏誅,屍骨無存,何來冤屈?五弟,你是阿生的父親,可有接到他的託夢?”
那張帶血的五官重新浮上腦海,永康王不禁起了一層雞皮疙瘩,多年來驕奢淫逸的生活讓他已記不起當年的恐懼,但今天不知道禮武帝怎麼回事,一再一起當年的事情,讓他不得不回憶起殘害髮妻親子的細節。
永康王不如永康王妃想得多,就連臉上的表情都平淡的近乎冷漠,“十幾年了,若真是有什麼冤屈,也不至於等到現在,陛下憂思過多,當小心龍體,切勿為這等小事憂思過重。”
永康王妃差點咬碎一口銀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