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頁
傅冉喲了聲,沒好氣提醒他:“您跟我結婚那會兒,我才十五!”
顏冬青僵著脖子:“那能一樣麼。”
他們那會兒,談個對象就能過一輩子,哪像現在的小伙兒,心思可花哨著呢!
總而言之,他就是不喜歡,就是有敵意!
俗話說的好,女不教父之過,晚上兒子媳婦閨女女婿孫子外孫都過來了,顏冬青頭一個訓的就是他兒子。
哪知道他兒子聽了之後,恨不得一蹦三尺高:“哪家的王八犢子啊,敢覬覦我閨女!”
好氣喔!
好了,幾十年的不對盤的父子倆,難得站在了同一陣線上。
命里有來亦有往。
興許是時候到了,老兩口跟商量好似的,在傅冉過完七十歲生辰之後,身體一日不如一日。
帶著媳婦兒四處浪蕩的國師也回了首都。
國師也老了,儘管沒跟萬歲似的禿頂,滿頭青絲已白雪,令他頗苦惱的是,啃骨頭的時候,居然把門牙啃掉了一顆。
多損害他貌美如花的形象啊!
本打算去補個牙,還沒來得及預約牙醫,就接到了萬歲的召喚,好麼,牙也不補了,直接奔到萬歲娘娘床前。
他一開口,萬歲就笑了。
比起掉牙,萬歲突然覺著禿頂壓根不算個事兒。
娘娘很驚訝:“楊亦玄,你掉牙了啊。”
國師好尷尬,誰還沒個老的時候吶。
您二位還快嗝屁了呢。
三人一時竟有些沉默,而後不約而同的紅了眼眶,此生一別,將再無見面時。
國師擦擦眼,豁著大牙fèng,說話有些灌風,也沒那麼清楚了:“萬歲,娘娘,若有來生,咱們再見。”
顏冬青嘴角扯扯,勉強露了個笑。
傅冉躺在病床上,眼淚刷刷直流。
若有來生,誰知道還有無來生。
(萬歲VS娘娘,完)
第111章 番外2
楊亦玄打小就是孤兒, 被師父養在一座破落的道觀里,跟他師父相依為命。
從他識字起, 他師父就扔了他幾本書, 叮囑他好好看,還說是寶貝。
道觀里到處扔的都是書, 紙張泛黃, 好些都缺封少頁,有的還被他師父拿來墊床板。
就這態度, 楊亦玄能信他師父才怪!
不過山上樂趣少,九十年代那會兒, 連個電都不通, 更別說有電視機。
正因為這樣, 楊亦玄倒把道觀里的書背了個七七八八。
背得多了,竟也從中領悟到幾分奧義,不過他打小性子就跳脫, 幹啥都是半吊子,憑著這點本事, 後來沒少忽悠人。
事情還要從他師父嗝屁那年說起。
彼時楊亦玄剛上大學,他師父臨終前只交給他兩樣東西:一本毫不起眼的破書,還有一把鑰匙。
原來老頭子不知道啥時候在首都給他買了個房, 還是三環內,就在楊亦玄驚嘆老頭子深藏不露時,老頭子又給了他本破書,叮囑他一定好好看。
楊亦玄頭一次謹記老頭子教誨, 認真看了,學了,結果倒把自個折騰到一個歷史上從未聽說過的朝代,大魏。
既來之則安之,憑著忽悠的本事,楊亦玄四處晃蕩,倒也晃蕩出了幾分名氣,更被大魏帝王冠上國師的名號,揚名天下。
其實楊亦玄心裡跟明鏡似的,對顏冬青的意圖再清楚不過。並不是因為他多有本事,而是顏冬青恰好需要他來施行愚民政策。
一個好的國師,並不是為帝王推演國運,辟穀修仙,而是助他安邦定國,穩定天下。
不過還有一點作用。
幫皇帝討個皇后。
能入主大魏後宮的,必然要從朝中貴女中擇選,譬如趙國公的大姑娘,梁侯爺家的嫡次女,再不濟,也是高大將軍的掌珠。
至於任太醫,傅太傅之流,至多封個妃,想入主後宮,指定是不能夠。
哪知在擇後之前,顏冬青召見了他一次。
“朕要太傅的二姑娘給朕當皇后。”
“……”楊亦玄小聲而無奈道:“您跟臣說有何用?臣總不能給您搶過來。”
頓了頓,他又補充:“況且臣聽說太傅的二姑娘已許配給了齊國公的長子。”
顏冬青臉上臭臭的:“朕自然知道,所以讓你想辦法。”
臭不要臉。擺著朝中一幫子貴女不看,還惦記上有婚配的了?!
心裡這麼想,國師嘴上卻道:“萬歲,您放心吧,臣保管讓您娶到!”
光是這事兒,可把國師給操心壞了。
皇帝要臉,既要想個法護住龍顏,又得讓傅太傅和祁國公無話可說。
要不皇帝搶臣妻,聽著就不要臉不是,將來在史書上也會留下不好的一筆。
思來想去,國師只好出了個爛招,讓皇帝昭告天下,他要推演國運!
其實他懂個屁的推演國運,推演國運不是重點,重點是浩大聲勢,就是要讓天下人都知道,太傅家的二姑娘是命定的帝後,是大魏的福星。
用後世的話來說,這叫輿論效應。
當然,其中獲益最大的還是皇帝。
楊亦玄到現在還記得娶帝後那天的盛況,整個上京城內張燈結彩,十里紅妝,皇帝格外的意氣風發,一激動,還大赦了天下。
瞧那紅光滿面的樣兒,分明就是紅鸞星動了吶!
楊亦玄突然間對這位皇后來了興趣,想瞧瞧能讓皇帝五迷三道的到底是何方神聖。
結果還真不簡單。
楊亦玄一眼就看了出來,她有第三空間,可能她自己還不知道。
玄門一派,有的人是天生吃這碗飯,有的人終其一生修煉還是平庸,究其原因,還是天賦問題。
楊亦玄生來就有天眼,能見旁人不能見,即便術法學的亂七八糟,仍不妨礙忽悠人。
看到皇后娘娘那刻,楊亦玄就有了重回大大習年代的法子。
說實話,楊亦玄並不想在這個皇權至上的地方生活,比起成日遊走在勾心鬥角間,他更盼望能回到他生長的地方。
所以才有了遊說皇帝和皇后去大大習年間。
遊說一個帝王放棄江山去個未知的地方,尋常誘餌絕對無用,楊亦玄深諳帝王心,知道拿什麼當誘餌。
對於心懷天下的帝王來說,再沒什麼比強國富民更重要。
楊亦玄掐中的正是這一點。
只是他萬萬沒想到,會算錯時間,送錯地方。
好在還能挽救,就是兩位主子要受點罪。
楊亦玄無疑狡猾jian詐,苦日子兩位主子過就好,至於他,最終目的還是要回他原來生活的地方。
所以等時機到了,他才會違背“聖命”,藉助皇后娘娘直接回來。
甭管皇帝同不同意,他必須回!
起初楊亦玄對皇帝確實有幾分懼怕,尤其是在大魏,畢竟那是姓顏的天下,伴君如伴虎,嘗過一次不會再想嘗第二次。
直到回了他生長的地方,楊亦玄才真正把皇帝當成交心人。
比起大魏那個高高在上的帝王,楊亦玄顯然更喜歡現在這個富有生活氣的顏冬青。
顏冬青僵著脖子:“那能一樣麼。”
他們那會兒,談個對象就能過一輩子,哪像現在的小伙兒,心思可花哨著呢!
總而言之,他就是不喜歡,就是有敵意!
俗話說的好,女不教父之過,晚上兒子媳婦閨女女婿孫子外孫都過來了,顏冬青頭一個訓的就是他兒子。
哪知道他兒子聽了之後,恨不得一蹦三尺高:“哪家的王八犢子啊,敢覬覦我閨女!”
好氣喔!
好了,幾十年的不對盤的父子倆,難得站在了同一陣線上。
命里有來亦有往。
興許是時候到了,老兩口跟商量好似的,在傅冉過完七十歲生辰之後,身體一日不如一日。
帶著媳婦兒四處浪蕩的國師也回了首都。
國師也老了,儘管沒跟萬歲似的禿頂,滿頭青絲已白雪,令他頗苦惱的是,啃骨頭的時候,居然把門牙啃掉了一顆。
多損害他貌美如花的形象啊!
本打算去補個牙,還沒來得及預約牙醫,就接到了萬歲的召喚,好麼,牙也不補了,直接奔到萬歲娘娘床前。
他一開口,萬歲就笑了。
比起掉牙,萬歲突然覺著禿頂壓根不算個事兒。
娘娘很驚訝:“楊亦玄,你掉牙了啊。”
國師好尷尬,誰還沒個老的時候吶。
您二位還快嗝屁了呢。
三人一時竟有些沉默,而後不約而同的紅了眼眶,此生一別,將再無見面時。
國師擦擦眼,豁著大牙fèng,說話有些灌風,也沒那麼清楚了:“萬歲,娘娘,若有來生,咱們再見。”
顏冬青嘴角扯扯,勉強露了個笑。
傅冉躺在病床上,眼淚刷刷直流。
若有來生,誰知道還有無來生。
(萬歲VS娘娘,完)
第111章 番外2
楊亦玄打小就是孤兒, 被師父養在一座破落的道觀里,跟他師父相依為命。
從他識字起, 他師父就扔了他幾本書, 叮囑他好好看,還說是寶貝。
道觀里到處扔的都是書, 紙張泛黃, 好些都缺封少頁,有的還被他師父拿來墊床板。
就這態度, 楊亦玄能信他師父才怪!
不過山上樂趣少,九十年代那會兒, 連個電都不通, 更別說有電視機。
正因為這樣, 楊亦玄倒把道觀里的書背了個七七八八。
背得多了,竟也從中領悟到幾分奧義,不過他打小性子就跳脫, 幹啥都是半吊子,憑著這點本事, 後來沒少忽悠人。
事情還要從他師父嗝屁那年說起。
彼時楊亦玄剛上大學,他師父臨終前只交給他兩樣東西:一本毫不起眼的破書,還有一把鑰匙。
原來老頭子不知道啥時候在首都給他買了個房, 還是三環內,就在楊亦玄驚嘆老頭子深藏不露時,老頭子又給了他本破書,叮囑他一定好好看。
楊亦玄頭一次謹記老頭子教誨, 認真看了,學了,結果倒把自個折騰到一個歷史上從未聽說過的朝代,大魏。
既來之則安之,憑著忽悠的本事,楊亦玄四處晃蕩,倒也晃蕩出了幾分名氣,更被大魏帝王冠上國師的名號,揚名天下。
其實楊亦玄心裡跟明鏡似的,對顏冬青的意圖再清楚不過。並不是因為他多有本事,而是顏冬青恰好需要他來施行愚民政策。
一個好的國師,並不是為帝王推演國運,辟穀修仙,而是助他安邦定國,穩定天下。
不過還有一點作用。
幫皇帝討個皇后。
能入主大魏後宮的,必然要從朝中貴女中擇選,譬如趙國公的大姑娘,梁侯爺家的嫡次女,再不濟,也是高大將軍的掌珠。
至於任太醫,傅太傅之流,至多封個妃,想入主後宮,指定是不能夠。
哪知在擇後之前,顏冬青召見了他一次。
“朕要太傅的二姑娘給朕當皇后。”
“……”楊亦玄小聲而無奈道:“您跟臣說有何用?臣總不能給您搶過來。”
頓了頓,他又補充:“況且臣聽說太傅的二姑娘已許配給了齊國公的長子。”
顏冬青臉上臭臭的:“朕自然知道,所以讓你想辦法。”
臭不要臉。擺著朝中一幫子貴女不看,還惦記上有婚配的了?!
心裡這麼想,國師嘴上卻道:“萬歲,您放心吧,臣保管讓您娶到!”
光是這事兒,可把國師給操心壞了。
皇帝要臉,既要想個法護住龍顏,又得讓傅太傅和祁國公無話可說。
要不皇帝搶臣妻,聽著就不要臉不是,將來在史書上也會留下不好的一筆。
思來想去,國師只好出了個爛招,讓皇帝昭告天下,他要推演國運!
其實他懂個屁的推演國運,推演國運不是重點,重點是浩大聲勢,就是要讓天下人都知道,太傅家的二姑娘是命定的帝後,是大魏的福星。
用後世的話來說,這叫輿論效應。
當然,其中獲益最大的還是皇帝。
楊亦玄到現在還記得娶帝後那天的盛況,整個上京城內張燈結彩,十里紅妝,皇帝格外的意氣風發,一激動,還大赦了天下。
瞧那紅光滿面的樣兒,分明就是紅鸞星動了吶!
楊亦玄突然間對這位皇后來了興趣,想瞧瞧能讓皇帝五迷三道的到底是何方神聖。
結果還真不簡單。
楊亦玄一眼就看了出來,她有第三空間,可能她自己還不知道。
玄門一派,有的人是天生吃這碗飯,有的人終其一生修煉還是平庸,究其原因,還是天賦問題。
楊亦玄生來就有天眼,能見旁人不能見,即便術法學的亂七八糟,仍不妨礙忽悠人。
看到皇后娘娘那刻,楊亦玄就有了重回大大習年代的法子。
說實話,楊亦玄並不想在這個皇權至上的地方生活,比起成日遊走在勾心鬥角間,他更盼望能回到他生長的地方。
所以才有了遊說皇帝和皇后去大大習年間。
遊說一個帝王放棄江山去個未知的地方,尋常誘餌絕對無用,楊亦玄深諳帝王心,知道拿什麼當誘餌。
對於心懷天下的帝王來說,再沒什麼比強國富民更重要。
楊亦玄掐中的正是這一點。
只是他萬萬沒想到,會算錯時間,送錯地方。
好在還能挽救,就是兩位主子要受點罪。
楊亦玄無疑狡猾jian詐,苦日子兩位主子過就好,至於他,最終目的還是要回他原來生活的地方。
所以等時機到了,他才會違背“聖命”,藉助皇后娘娘直接回來。
甭管皇帝同不同意,他必須回!
起初楊亦玄對皇帝確實有幾分懼怕,尤其是在大魏,畢竟那是姓顏的天下,伴君如伴虎,嘗過一次不會再想嘗第二次。
直到回了他生長的地方,楊亦玄才真正把皇帝當成交心人。
比起大魏那個高高在上的帝王,楊亦玄顯然更喜歡現在這個富有生活氣的顏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