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長孫端起來輕輕抿了一口,脫口贊了一句:“好茶,淼淼的茶藝愈發的出眾了。”

  “你似乎對我們沒有半點設防,這茶水端起來就喝,也不怕我們在茶里下毒?”鄭氏見狀目光微微閃動了一下,忍不住脫口道了一句。

  “嫂嫂會麼?”長孫揚眉輕笑。

  “不會,對你,我始終恨不起來,想當年你初嫁入李家的時候,我們......”鄭氏搖了搖頭,憶起往事,她目中不由閃過一抹說不清道不明的緒情。

  “謝謝嫂嫂,這些年在長孫的心裡,你始終是那個待我如親姐妹一般的長嫂,我知道自己對不住你們,甚至沒有什麼資格再喚你一聲嫂嫂,我......”

  長孫放下茶杯,眼眶不自覺的變得濕潤起來,半響之後才帶著三分自嘲、七分緬懷的道了一句。

  “往事俱往已,不必再提,你也不必糾結於心,正如二弟所說,皇家之事,本無對錯之說,有的,只有合適和成敗,二弟,他確實比你大哥更合適坐這個帝位。”

  鄭氏默默的看了她一眼,也沉默了許久,才接了這麼一句。

  長孫聽得一怔,靜靜的看了她半晌,剛剛平緩下來的眼眶又紅了起來,她忙移開視線,瞌下眼瞼。

  待心頭洶湧的清緒平復下去,她才轉過頭,笑著對鄭氏道了一句:“得能嫂嫂這樣一句話,二郎,他應該很高興。”

  “你呢?”鄭氏問。

  “我,很感謝嫂嫂。”長孫鼻子一酸,目中的淚幾乎忍不住要奪眶而出。

  鄭氏見狀張了張嘴,似想說點什麼,可終沒有開口。

  長孫沉默了一會,待情緒平復了一些,又問:“對了,四弟媳還好麽?”

  “她比我看得開,從進來那天開始,就沒有糾結過。”鄭氏道。

  長孫沒有再開口,她端起茶杯,一小口一小口的喝著。

  直到一杯茶喝盡,她才抬目看著鄭氏道了一句:“嫂嫂和四弟媳都是這世上少見的好女子,無論是誰能和你們成為妯娌,都是莫大的福分。”

  “能再見嫂嫂一面,飲一杯淼淼泡的茶,我很滿足,嫂嫂,我走了。”說罷,起身站了起來。

  “你不去看看四弟媳麼?”眼看著她就要跨出門檻,鄭氏脫口問了一句。

  “不了,能得知你們一切安好,對我而言便足夠了。”長孫腳步一頓,緊接著便抬步走了出去。

  她從鄭氏的宮殿中出來之後,下意識的駐足抬目朝楊氏居住的地方看了一眼,目中情緒萬千,最終一言未發的轉身離去。

  “阿娘,皇嬸她?”待長孫離去之後,順婉才開口道了一句。

  “你皇嬸是個真正的好人,她的慈悲良善是刻在骨子裡的,她的賢后之名,也是眾望所歸。”

  “只可惜,她的內心太過柔軟,玄武門這一道坎她始終邁不過去,感情太過充沛、內心太過柔軟的人,在皇家活得太過辛苦......”鄭氏淡淡的道了一句。

  第三百三十九章 油盡燈枯

  長孫皇后從長樂門出來,走到馬車邊的時候,不由自主的停住腳步,再次轉身朝裡面望去,足足過了半盞茶的功夫,才收回視線,抬步上了馬車。

  “娘娘,您心裡惦記齊王妃,為何不去見見她?”上車之後,青嵐忍不住開口問了一句。

  “不了,知她安好即可。”長孫搖了搖頭,目中蘊著青嵐和阿丑不懂的複雜情緒。

  馬車回宮經過承天門的時候,長孫拉開車簾,抬目朝外望了過去。

  視線觸及之處,是巍峨富麗的宮門,森嚴肅穆的守城將士和一排排連綿起伏的飛檐獸脊。

  這裡,是人間富貴的極致,是柄權者嚮往的最高殿堂,但,這裡也是世間最無情的的牢籠,生活在這裡的人,都是籠子裡的困獸......

  車子緩緩馳過這道世間最顯赫的宮門,快速的朝著內庭奔去。

  長孫皇后默默的看著從眼前飛馳而過的朱牆檐脊,心思卻不知不覺間飛到了二十多年前。

  “娘娘,娘娘,到家了。”馬車到了立政殿的門口,長孫仍沉浸在往事中沒有回神,直到青嵐和阿丑的聲音在她耳畔響了起來。

  “哦,這麼快。”長孫回過神來,由阿丑扶著,從車上走了下來。

  青嵐和阿丑瞧著她的神色,心頭頗為憂慮,最近娘娘時常走神,也不知在想些什麼,今天去了一趟長樂門,愈發的讓人看不懂了。

  “青嵐,阿丑,我今個兒精神頭不錯,你們陪我去花園走走。”下車之後,長孫沒有立即進宮殿的意思,她抬目朝著南邊的花園看了一眼,對青嵐道了一句。

  “是,娘娘。”青嵐和阿丑應了一句。

  八月的時季,花園裡雖不像春天那般萬紫千紅,盛開的花卉仍有不少,開得最好的當屬月季和桂花。

  菊花也開了一些,不過一些珍貴的品種此時花期未到,尚未開放,比如十丈垂簾,瑤台玉鳳什麼的。

  許多人都以為長孫喜歡菊花,因為她這座花園裡種的名貴菊花著實不少,足有十數個品種。

  其實不然,喜歡菊花的不是她,是皇帝,李世民對十丈垂簾,瑤台玉鳳這類花型碩大,顏色鮮艷,美不勝收的名菊情有獨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