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最後一行字是什麼意思?”
周××點開那篇文檔,朗讀最後一行:“我走過去,把那張紙抽出來,上面還是一片空白。”
張編輯說:“是下一行。”
“下一行就是我的通訊地址了。”
“不是,在通訊地址的上面,黑體字。”
“沒有哇!你說說,寫的是什麼?”
張編輯壓低聲音,把那行字念了出來。
周××一下就陷入了巨大的恐怖中———那行字竟然是:
胡編亂造。你快倒霉了!
怪了。
稿子在電腦里還好好的,可是,被那台破舊的印表機打出來之後,最後就多了一行古怪的字。這行字別人能看見,周××卻看不見!
就在這天半夜,周××又聽見那台印表機孤獨地響起來:“吱啦吱啦吱啦吱啦……”
———大家一定都想知道周××到底怎麼樣了。正像著名魔術師大衛說的那樣:還是留一點謎底有意思。
到此結束。
胡編亂造。你快倒霉了!
第二種時間
畫室的門響了一下,好像有什麼人鑽進去了。馬良爬起來,躡手躡腳地走過去。
他打開畫室的燈,掃視了一圈,沒發現任何可疑的情況。
他又看了看那幅畫,畫中的女子在糙叢中羞怯地看著他。
噩夢逼真
我保留著小學畢業時全班的一張合影。
這是一張黑白的老照片,總共有32個學生,分三排,第一排坐在矮凳上,第二排坐在高凳子上,第三排站著。
其中有一個學生已經死了,他叫夏明軍。小學畢業那年暑假,他到池塘里游泳,淹死了。
他站在後排最左邊,個子不高,只露出一個瘦巴巴的腦袋,默默地看著鏡頭。
班主任是個女的,姓李,她坐在中間那一排正中。
我時常拿出這張珍貴的照片看看,它把我帶回那遙遠的童年時光。
這一年,我回到家鄉小鎮,打聽了一下,除了我,小學那些同學竟然都沒有走出這個小鎮,就產生了一個念頭:把他們聚到一起,搞個同學會。
遺憾的是,李老師不在了。三年前她得了癌症,死在了齊齊哈爾大兒子家,享年69歲。我去她家,只見到了她的一張大幅遺像。
人很快就聚齊了。
大家都過了30歲,有些人我都不認得了。
我請客,大家到飯館大吃二喝一頓。然後,有人提議,要再照一張合影。我當即贊同,並出了一個主意———每個人都按照那張小學畢業照的位置站。
照完像,我又把小鎮惟一一家歌廳包下來,大家在那裡狂歡了一晚上,半夜才散。
第二天,我就離開了家鄉。
半個月之後,那張老同學的成年合影寄到了我的手上。
我打開後,大吃一驚:照片上多了兩個人。
一個老太太,滿臉都是皺紋,木木地坐在第二排正中,木木地看著鏡頭。這正是遺像上的李老師!
後排的最左邊露出一個瘦巴巴的腦袋,那是彩色照片上惟一一個黑白的影像,正是小學畢業照上的夏明軍。
他停留在30年以前,默默地看著鏡頭。
天惶惶地惶惶(1)
夜深了。
張山躺在床上,身邊多了一個男嬰。
她是個作家,丈夫是個醫生。
幾天前,丈夫下班回來,帶回來了這個六個月左右的男嬰。他是在醫院裡撿的。
張山第一眼看見這個孩子,就覺得他有點面熟。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讓她多少有些恐懼。
今夜丈夫值班,家裡只剩下她和這個男嬰了。
男嬰睡著了,在月光下,他安靜得像一枚緩緩飄落的雪花。
夜緩緩地流失。
腕上的表在“滴答滴答”走動,那是每個人生命的倒計時。
零點時分,男嬰抖了一下,突然哭起來。
張山嚇了一跳,急忙把他抱起來,使勁搖晃。可是,他仍然大哭不止。
在寂靜的深夜裡,一個小孩沒完沒了地大哭,總讓人感到有些瘮。
天惶惶地惶惶。
張山沒轍了。她一邊輕輕地拍他,一邊冷靜地觀察他。
他一邊哭一邊緊緊盯著房間的西南角,好像看見了什麼東西。
張山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那裡一片黑糊糊,什麼都沒有。
一個人出生和死亡大都是在夜裡。剛剛出生的孩子,即將死亡的老人,都處於混沌未分狀態。在這個狀態里的人,是不是真的能看到我們看不到的東西?
那到底是什麼東西?
為什麼讓男嬰如此驚恐?
不知道過了多久,男嬰好不容易睡著了。
張山小心翼翼地躺下來,都不敢喘粗氣。她開始回憶,這個男嬰到底像誰。
一張臉在黑暗深處顯現出來……
當張山看清這張臉的時候,整個的身體像通了電似的抖了一下———這個男嬰多像喬宙呵,簡直就是他的翻版!
難道他是喬宙的小孩?
張山今年42歲,結婚十幾年,一直沒有小孩。她不能生育。
喬宙和她同歲。
假如這個小孩真是喬宙的,他為什麼現在才要小孩?
他為什麼要把小孩拋棄在醫院裡?
為什麼偏巧是丈夫把他抱回來了?
張山和喬宙相好時,都21歲,她不知道那算不算戀愛。想起來,那時候天真藍,喬宙的笑很燦爛。
兩個人在一起相愛了兩年,後來,喬宙莫名其妙地失蹤了。
張山懷疑他是不愛自己了,傷心了很長時間。
後來,她又談過幾個男朋友,都沒有結果。
和丈夫相識的時候,她已經將近30歲。
她沒有對丈夫說起過喬宙。他已經太遙遠了。
而現在,一個和喬宙長得一模一樣的小孩突然出現在了她的生活中。她懷疑喬宙回來了,就在離她不遠的地方……
張山是個多愁善感的人。現在也是。
21歲那一年,她曾經寫過一篇散文,投到了一家雜誌社,竟然發表了。
那是她的處女作。
文章的題記是:人類的情感之所以像星辰一樣美麗,正是因為生命的天空充滿了悲劇的黑暗。
她的想像很悽美:
一個人,從新生到衰亡,這個過程是最殘酷的。
不管你的青少年時代多麼令你留戀,最後你都將一天天變得衰老,醜陋。
最初的生命是一個美夢,老了之後,就漸漸變成了一堆垃圾,找不到回收的地方,只能在焚屍爐里銷毀……
如果,人生能夠倒過來,那多好呵。
一把把泥土,漸漸形成人的樣子,出現在這個塵世。
他(她)人生的最初,外表是衰老的,內里是成熟的。然後,一天天走向壯年,走向青年,走向童年。由一種哲學的黑白顏色,走向童話的五顏六色。
越活越有希望,越活越有激情,越活越有力量,越活越美好,越活越嬌嫩……
最後變成胚胎。
最後化為烏有……
喬宙是她的責任編輯。
就因為這篇稿子,他和她相識了,相愛了。
她清晰地記著,她和喬宙最後在一起的情景。
喬宙約她,在一個酒吧見面。
那個酒吧的名字很怪,叫“背對背”。
酒吧里的光線很暗,牆壁上掛滿了鐘錶。
喬宙提出分手。
張山似乎並不太意外。那一段時間,喬宙總是心事重重的樣子,張山早就有預感了。
只是她不明白原因。
在她的再三追問下,喬宙支支吾吾地說:“我們不可能在一起的……”
“為什麼?”
他看著牆上那些“滴滴答答”的鐘表,若有所思地說:“我們只是在山路上邂逅,打個照面之後,就只能各走各的路,因為……你是上山的人,我是下山的人。”
“你可以跟我上山呵!或者,我跟你下山。”
喬宙苦笑著搖搖頭。
巧的是,或者說不巧的是,剛說到這兒,他們就看見了一個共同的朋友,那個人大大咧咧地走過來,非要和他們一起喝酒……
對話半途而廢。
第二天,喬宙就消失了。
張山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那個男嬰在明亮的月光下突然睜開了眼!
張山打了個冷戰。
男嬰直瞪瞪地看著張山,突然說:“你說我是誰?”
天惶惶地惶惶(2)
一個六個月的小孩竟然說話了!
張山毛骨悚然:“你!……”
男嬰轉過臉去,直直地盯著房間的西南角,心酸地說:“我一直沒有告訴你,我為什麼消失———我們不是同一種時間裡的人,無緣共度今生,只能各自走向各自的結局……”
張山一下就坐了起來。
是個噩夢。
但是,她的心並沒有放下來,回想夢中的情景,她越來越恐懼。
難道這個男嬰是……喬宙?
她低頭看那個男嬰,他安靜地睡著。
張山不敢睡了,第一次如此急切地盼望丈夫快點下班。
她輕輕打開床頭燈,想看看幾點了。當她的目光落在手錶上時,卻呆成了木雞:
在這幽邃的深夜裡,那個秒針朝著相反的方向匆匆地奔走:“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畫(1)
馬良是個畫家。
他在一個村子的最西頭蓋了一幢高大的房子,像個廟堂,很Cool。
他在村里雇了一個老太太,每天早晨來給他搞一次衛生。老太太住在村子最東頭,60多歲了,不過身子骨很硬實。
最近,馬良一直想創作一幅畫,叫《後退半個世紀》,但是一直沒動筆。
他想用一個女子來實現這個題目。
外在的東西沒問題,一件花衣裳,一根黑辮子,不施粉黛。難度最大的是她的眼神,馬良總覺得他描畫不出來。
他用了一周的時間,終於,完成了這幅畫。
那是一個和真人同樣比例的女子,站在一片糙地上,挎著個籃子,裝著半籃蘑菇,就像第一次照相的人面對鏡頭一樣,有點羞怯地看過來。
半個世紀前的天,比現在藍多了。糙地上零星的花,鮮得像真的一樣。
周××點開那篇文檔,朗讀最後一行:“我走過去,把那張紙抽出來,上面還是一片空白。”
張編輯說:“是下一行。”
“下一行就是我的通訊地址了。”
“不是,在通訊地址的上面,黑體字。”
“沒有哇!你說說,寫的是什麼?”
張編輯壓低聲音,把那行字念了出來。
周××一下就陷入了巨大的恐怖中———那行字竟然是:
胡編亂造。你快倒霉了!
怪了。
稿子在電腦里還好好的,可是,被那台破舊的印表機打出來之後,最後就多了一行古怪的字。這行字別人能看見,周××卻看不見!
就在這天半夜,周××又聽見那台印表機孤獨地響起來:“吱啦吱啦吱啦吱啦……”
———大家一定都想知道周××到底怎麼樣了。正像著名魔術師大衛說的那樣:還是留一點謎底有意思。
到此結束。
胡編亂造。你快倒霉了!
第二種時間
畫室的門響了一下,好像有什麼人鑽進去了。馬良爬起來,躡手躡腳地走過去。
他打開畫室的燈,掃視了一圈,沒發現任何可疑的情況。
他又看了看那幅畫,畫中的女子在糙叢中羞怯地看著他。
噩夢逼真
我保留著小學畢業時全班的一張合影。
這是一張黑白的老照片,總共有32個學生,分三排,第一排坐在矮凳上,第二排坐在高凳子上,第三排站著。
其中有一個學生已經死了,他叫夏明軍。小學畢業那年暑假,他到池塘里游泳,淹死了。
他站在後排最左邊,個子不高,只露出一個瘦巴巴的腦袋,默默地看著鏡頭。
班主任是個女的,姓李,她坐在中間那一排正中。
我時常拿出這張珍貴的照片看看,它把我帶回那遙遠的童年時光。
這一年,我回到家鄉小鎮,打聽了一下,除了我,小學那些同學竟然都沒有走出這個小鎮,就產生了一個念頭:把他們聚到一起,搞個同學會。
遺憾的是,李老師不在了。三年前她得了癌症,死在了齊齊哈爾大兒子家,享年69歲。我去她家,只見到了她的一張大幅遺像。
人很快就聚齊了。
大家都過了30歲,有些人我都不認得了。
我請客,大家到飯館大吃二喝一頓。然後,有人提議,要再照一張合影。我當即贊同,並出了一個主意———每個人都按照那張小學畢業照的位置站。
照完像,我又把小鎮惟一一家歌廳包下來,大家在那裡狂歡了一晚上,半夜才散。
第二天,我就離開了家鄉。
半個月之後,那張老同學的成年合影寄到了我的手上。
我打開後,大吃一驚:照片上多了兩個人。
一個老太太,滿臉都是皺紋,木木地坐在第二排正中,木木地看著鏡頭。這正是遺像上的李老師!
後排的最左邊露出一個瘦巴巴的腦袋,那是彩色照片上惟一一個黑白的影像,正是小學畢業照上的夏明軍。
他停留在30年以前,默默地看著鏡頭。
天惶惶地惶惶(1)
夜深了。
張山躺在床上,身邊多了一個男嬰。
她是個作家,丈夫是個醫生。
幾天前,丈夫下班回來,帶回來了這個六個月左右的男嬰。他是在醫院裡撿的。
張山第一眼看見這個孩子,就覺得他有點面熟。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讓她多少有些恐懼。
今夜丈夫值班,家裡只剩下她和這個男嬰了。
男嬰睡著了,在月光下,他安靜得像一枚緩緩飄落的雪花。
夜緩緩地流失。
腕上的表在“滴答滴答”走動,那是每個人生命的倒計時。
零點時分,男嬰抖了一下,突然哭起來。
張山嚇了一跳,急忙把他抱起來,使勁搖晃。可是,他仍然大哭不止。
在寂靜的深夜裡,一個小孩沒完沒了地大哭,總讓人感到有些瘮。
天惶惶地惶惶。
張山沒轍了。她一邊輕輕地拍他,一邊冷靜地觀察他。
他一邊哭一邊緊緊盯著房間的西南角,好像看見了什麼東西。
張山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那裡一片黑糊糊,什麼都沒有。
一個人出生和死亡大都是在夜裡。剛剛出生的孩子,即將死亡的老人,都處於混沌未分狀態。在這個狀態里的人,是不是真的能看到我們看不到的東西?
那到底是什麼東西?
為什麼讓男嬰如此驚恐?
不知道過了多久,男嬰好不容易睡著了。
張山小心翼翼地躺下來,都不敢喘粗氣。她開始回憶,這個男嬰到底像誰。
一張臉在黑暗深處顯現出來……
當張山看清這張臉的時候,整個的身體像通了電似的抖了一下———這個男嬰多像喬宙呵,簡直就是他的翻版!
難道他是喬宙的小孩?
張山今年42歲,結婚十幾年,一直沒有小孩。她不能生育。
喬宙和她同歲。
假如這個小孩真是喬宙的,他為什麼現在才要小孩?
他為什麼要把小孩拋棄在醫院裡?
為什麼偏巧是丈夫把他抱回來了?
張山和喬宙相好時,都21歲,她不知道那算不算戀愛。想起來,那時候天真藍,喬宙的笑很燦爛。
兩個人在一起相愛了兩年,後來,喬宙莫名其妙地失蹤了。
張山懷疑他是不愛自己了,傷心了很長時間。
後來,她又談過幾個男朋友,都沒有結果。
和丈夫相識的時候,她已經將近30歲。
她沒有對丈夫說起過喬宙。他已經太遙遠了。
而現在,一個和喬宙長得一模一樣的小孩突然出現在了她的生活中。她懷疑喬宙回來了,就在離她不遠的地方……
張山是個多愁善感的人。現在也是。
21歲那一年,她曾經寫過一篇散文,投到了一家雜誌社,竟然發表了。
那是她的處女作。
文章的題記是:人類的情感之所以像星辰一樣美麗,正是因為生命的天空充滿了悲劇的黑暗。
她的想像很悽美:
一個人,從新生到衰亡,這個過程是最殘酷的。
不管你的青少年時代多麼令你留戀,最後你都將一天天變得衰老,醜陋。
最初的生命是一個美夢,老了之後,就漸漸變成了一堆垃圾,找不到回收的地方,只能在焚屍爐里銷毀……
如果,人生能夠倒過來,那多好呵。
一把把泥土,漸漸形成人的樣子,出現在這個塵世。
他(她)人生的最初,外表是衰老的,內里是成熟的。然後,一天天走向壯年,走向青年,走向童年。由一種哲學的黑白顏色,走向童話的五顏六色。
越活越有希望,越活越有激情,越活越有力量,越活越美好,越活越嬌嫩……
最後變成胚胎。
最後化為烏有……
喬宙是她的責任編輯。
就因為這篇稿子,他和她相識了,相愛了。
她清晰地記著,她和喬宙最後在一起的情景。
喬宙約她,在一個酒吧見面。
那個酒吧的名字很怪,叫“背對背”。
酒吧里的光線很暗,牆壁上掛滿了鐘錶。
喬宙提出分手。
張山似乎並不太意外。那一段時間,喬宙總是心事重重的樣子,張山早就有預感了。
只是她不明白原因。
在她的再三追問下,喬宙支支吾吾地說:“我們不可能在一起的……”
“為什麼?”
他看著牆上那些“滴滴答答”的鐘表,若有所思地說:“我們只是在山路上邂逅,打個照面之後,就只能各走各的路,因為……你是上山的人,我是下山的人。”
“你可以跟我上山呵!或者,我跟你下山。”
喬宙苦笑著搖搖頭。
巧的是,或者說不巧的是,剛說到這兒,他們就看見了一個共同的朋友,那個人大大咧咧地走過來,非要和他們一起喝酒……
對話半途而廢。
第二天,喬宙就消失了。
張山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那個男嬰在明亮的月光下突然睜開了眼!
張山打了個冷戰。
男嬰直瞪瞪地看著張山,突然說:“你說我是誰?”
天惶惶地惶惶(2)
一個六個月的小孩竟然說話了!
張山毛骨悚然:“你!……”
男嬰轉過臉去,直直地盯著房間的西南角,心酸地說:“我一直沒有告訴你,我為什麼消失———我們不是同一種時間裡的人,無緣共度今生,只能各自走向各自的結局……”
張山一下就坐了起來。
是個噩夢。
但是,她的心並沒有放下來,回想夢中的情景,她越來越恐懼。
難道這個男嬰是……喬宙?
她低頭看那個男嬰,他安靜地睡著。
張山不敢睡了,第一次如此急切地盼望丈夫快點下班。
她輕輕打開床頭燈,想看看幾點了。當她的目光落在手錶上時,卻呆成了木雞:
在這幽邃的深夜裡,那個秒針朝著相反的方向匆匆地奔走:“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畫(1)
馬良是個畫家。
他在一個村子的最西頭蓋了一幢高大的房子,像個廟堂,很Cool。
他在村里雇了一個老太太,每天早晨來給他搞一次衛生。老太太住在村子最東頭,60多歲了,不過身子骨很硬實。
最近,馬良一直想創作一幅畫,叫《後退半個世紀》,但是一直沒動筆。
他想用一個女子來實現這個題目。
外在的東西沒問題,一件花衣裳,一根黑辮子,不施粉黛。難度最大的是她的眼神,馬良總覺得他描畫不出來。
他用了一周的時間,終於,完成了這幅畫。
那是一個和真人同樣比例的女子,站在一片糙地上,挎著個籃子,裝著半籃蘑菇,就像第一次照相的人面對鏡頭一樣,有點羞怯地看過來。
半個世紀前的天,比現在藍多了。糙地上零星的花,鮮得像真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