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據說,有無數的男孩子,被她所吸引,但無一例外的,都被她通統拒絕。
她第一次看到我的時候,她的眼底,掠過無比的驚愕,還有深深的傷痛,她的唇微微顫動著,說了一句話,說得很低很低,但是,我聽得極其清晰。
“你……你跟寒磊,長得真像。”
她的眼角,瞬間濕潤。
從此,我們經常在一起,看書,聊天,間或,也一起出遊。
她經常會跟我說起,她和哥哥當年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她說,在當年,他們從來沒有說過一個“愛”字。
也永遠,都來不及說了。
漸漸跟她熟悉後,我發現,梅念塵是一個外柔內剛的,極其倔強的女孩子,她只有一個母親,她的家境,極其貧寒,以至於她需要課餘兼幾份工作來貼補自己的日常生活開支。
而且,不知道為什麼,梅念塵身上,總有一種讓我覺得熟悉的,親切的溫馨感。
於是,我不忍看她繁忙若此,瘦弱若此,我想幫她,但是,被她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生平第一次,我對這樣一個女孩子,充滿了欽佩。
同樣是生平第一次,我對這樣一個女孩子,漸漸產生了淡淡的,有些異樣的情愫。
哥哥,我已經不只是單純地,想幫你照顧她了,而是……
但是,僅僅半個月後,父親派了輛車到學校,囑我即刻回家,來的那個司機傳話說,我的父親,有要緊事跟我說。
父親還是坐在書房裡的那個寬大的椅子上,他的臉上,是無比的疲憊。
他讓我坐下,然後,他一言不發地,默默坐著。
又過了半天,他開口了,他的聲音,空洞而乾澀:“寒培,你見到梅念塵了?”
我微微一愕,因為父親的眼神,充滿了悲哀。
那一刻,我的腦海中,驀地掠過兩個字。
宿命。
是的,他的臉上,充滿了宿命般的悲哀。
我的心頭,掠過一陣不祥的預感。
果然,父親低低的,哀傷的聲音響起:“寒培,你不能跟她在一起,你不能重蹈寒磊的覆轍,”他的聲音,越來越暗啞,“因為……”
我屏息以待,等著他往下說。
父親慘然一笑:“因為,她……她是你的姐姐,”他閉了閉眼,“因為,她是我的女兒,她是我和梅怡的女兒。”
我愣住。
那年,父親八歲,梅怡五歲。
那年,梅怡和爺爺一起搬到父親所居住的那條窄窄的小巷。
她住巷頭,他住巷尾。
她的父母,早已離異,她和爺爺相依為命,而她的爺爺,開了一間小小的點心鋪子,賴以養家餬口,她家的院落里有一株年齡已高的桂花樹,一到秋天,鎮日散發出淡淡的桂花香。
父親永遠記得,每到秋天,在早上淡淡的晨霧中,總有一個全身帶著幽幽桂花香的小女孩,快快樂樂地,來敲他家的門,然後,用軟軟的聲音說:“塵哥哥,這是我爺爺做的桂花糕,第一爐的呢,快趁熱吃吧。”
然後,那個小小的身影,連同左搖右晃的髮辮,快快樂樂地,奔跑,遠去。
那年,父親十八歲,梅怡十五歲。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十年來,他們青梅竹馬,朝夕相處。當時年少的父親,在梅怡的心中,高大得像一座山,一座可以倚靠一輩子的大山。
十八歲那年,學業優異的父親得到一個外出參加競賽的機會,他去了,他得了第一名,在那個物質極端匱乏的年代,他用為數不多的獎金,除了給家裡買了一些生活用品之外,又加上自己省下來的一點錢,奢侈地,買了一條粉紅色的紗巾。
他是買給梅怡的,因為他知道她一直很羨慕班上的女生有這樣一條紗巾,但是,她買不起。
只是,這條紗巾,永遠地,留在了父親手中。
因為當他興沖沖地回去的時候,放下東西,第一時間奔到那扇熟悉的,不知敲過多少次的小小烏門前的時候,迎接他的,是從未有過的荒涼,和寂然。
僅僅一個星期的時間,已經物是人非。
在他走後第二天,梅怡的爺爺,就因為突發腦溢血而溘然長辭,三天後,孤苦無依的梅怡,在父母親雙方的多次拉鋸中,終於被早已改嫁到外市的母親,勉強領走。
她走得很匆忙,匆忙得沒有來得及留下任何訊息。
十八歲的父親,站在那扇小小的木門前,完痴住。
再後來,父親考上了名牌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了他的老家,D市,做了當時D市市委書記的秘書。
父親的文字功底一向很了得,再加上為人精細練達,懂得進退,很快就得到了上司的賞識和大力推薦,仕途上,開始現出曙光。
但是,直到父親二十九歲之前,他都隻字不提成家的事情,婉拒了四面八方給他做媒的人。
直到我的外公,當時回鄉頤養天年沒多久的前某大軍區司令員,通過一些工作接觸認識了我的父親,他很賞識他,於是,找到父親的領導出面,意欲把自己的獨生愛女許配給他。
父親應該是拗不過上司的勸說,並且,此時的父親,已經不是十八歲的少年了,想必,對於自己的前途,自有一番考量,於是,在見了我母親幾面之後,出乎眾人意料的是,他很快就和母親結了婚。
或許,真正的原因,只有父親才清楚。
父親的仕途繼續一帆風順,很快就成了當時D市最年輕的處級幹部,其中固然有他的努力,當然,外公的影響力,也是不容忽視的。
在他三十一歲那年,他得到一個升遷機會,外派到J省的另一個經濟不甚發達的城市,去當副市長,他幾乎立刻就答應了。
而在父親啟程之際,我的母親,已經懷上了我的哥哥。他們夫妻的感情,正如我和哥哥從小到大所看到的那樣,平淡而溫馨。
我想,我的父親,是愛著我的母親的,儘管,他似乎從來也沒有親口表達出來。
父親在那個小小的城市裡如魚得水,他分管工業經濟,一去就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且成效頗顯,引起了上級的注意,他躊躇滿志地,想大幹一場。
他的前途,當時是一片光明。
但是,他的心中,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往往會現出一絲惆悵,因為,當年的梅怡,就是隨母親來到這裡,但是,茫茫人海,要想再碰到她,談何容易。況且,現在的她,應該已經嫁人,過著幸福的平常生活了吧。
但是,沒想到,冥冥中,自有天意。僅僅是父親到了那個城市半年後,他和梅怡,就不期而遇。
那天,他去視察當地的一家大工廠,傍晚出來的時候,在秋日的暮靄中,突然間,聞到了幽幽的桂花香,他一時怔仲,隨口打發走了司機,走到飄來桂花香的那條小巷。
在一扇小小的烏門後,一株蒼勁虬髯的桂樹,伸出枝椏,傲然挺立,散發出細細幽幽的清香。
父親站立了一會兒,心中微喟,半晌之後,轉身,移步走開。
他的身後,傳來一個低低而略帶怯怯的聲音:“塵哥哥――”
他驀地轉身,映入眼帘的,是一雙欣喜而含淚的眼睛。
過了那麼多年,他們居然在桂花香的牽引下,重逢了。
其實,早在父親到那座城市沒多久,梅怡就知道,他來了。因為報紙上,開始出現有關他的消息。
但是,她沒有去找他,那時,在她心中,他們已有雲泥之別,並且,她已經知道,父親已經娶妻。
她的塵哥哥,已經成家了。
而她,二十八年來,仍然孑然一身。她在高中畢業那年,因不堪早已再嫁並生子的母親的冷淡,和繼父的百般刁難,在找到工作之後,立刻租房,搬了出來。
這麼多年來,她一直是一個紡織女工。
她不是沒有去打聽過父親的消息,但是,父親念了大學,父親工作一帆風順,父親的仕途越來越看好,她只是一個小小的女工,她的自卑,她的自傲,不容許她去找他。
父親十分驚喜,那天,他在梅怡那個小小的房間裡,一直坐到深夜。
他得知了梅怡曾經歷過的苦難,他得知了梅怡現在的艱難處境,他還得知了,原來這麼多年來,梅怡居然,一直沒有戀愛,沒有結婚。
他的心裡,是深深的愧疚。
於是,他經常抽時間,抽空去看望她,去照顧她。一開始,或許是一種同情,到後來,連孤身一人在那座小城的他也分辨不清了,到底是同情成分多一點,還是……
終於,半年多後的一個雨夜,他們越過了道德的邊界……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而且,父親的一舉一動,有多少雙眼睛都在盯著,他們的事情,因為一封匿名信,開始暗地裡傳開。
那封匿名信,出自於對梅怡有非分之想,但一直未能得逞的車間主任之手。
他先後數次看到父親出入那個小小的木門。
但是,那封匿名信,輾轉到了我外公手中。審時度勢之後,為了女兒,他在嚴守秘密的同時,很快就採取了一系列行動。
於是,很快,省里要父親去省委黨校學習,為期一個月。
等父親學習結束的時候,省里下了一道新的任命,平調父親回D市,任副市長。
父親不笨,他隱隱猜出了這一連串舉動的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我不知道父親當時是怎麼想的,但是,在他複雜心緒之中,一定有幾分如釋重負。
因為,父親,已然不是當年那個十八歲的單純少年了。
或許,他愛母親,或許,他也愛梅怡。
但是,他更愛他的事業,他的仕途。
所以,他一直拖到回D市的前一天,才去跟梅怡道別。
但是,他沒想到,斯景猶在,伊人,卻早已遠去。
早在他啟程去黨校學習的同一天,梅怡已經不辭而別。她走得相當決絕,沒有留下任何消息。
我想,她的苦心,父親,應該體會得到,並且,自慚形穢。
那麼多年過去了,父親一直平步青雲,仕途得意。
溫柔的妻子,出色的兒子,溫馨的家庭,一直是他的驕傲。
而梅怡,梅怡……想必,永遠,已經埋藏在他的記憶中了。
畢竟,記憶和現實,慨經年,關山路幾重?
直至父親在那年夏天,偶有一日,到哥哥的房間裡去找東西,隨意拉開抽屜,看到一張照片。
一瞬間,他如五雷轟頂。
她第一次看到我的時候,她的眼底,掠過無比的驚愕,還有深深的傷痛,她的唇微微顫動著,說了一句話,說得很低很低,但是,我聽得極其清晰。
“你……你跟寒磊,長得真像。”
她的眼角,瞬間濕潤。
從此,我們經常在一起,看書,聊天,間或,也一起出遊。
她經常會跟我說起,她和哥哥當年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她說,在當年,他們從來沒有說過一個“愛”字。
也永遠,都來不及說了。
漸漸跟她熟悉後,我發現,梅念塵是一個外柔內剛的,極其倔強的女孩子,她只有一個母親,她的家境,極其貧寒,以至於她需要課餘兼幾份工作來貼補自己的日常生活開支。
而且,不知道為什麼,梅念塵身上,總有一種讓我覺得熟悉的,親切的溫馨感。
於是,我不忍看她繁忙若此,瘦弱若此,我想幫她,但是,被她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生平第一次,我對這樣一個女孩子,充滿了欽佩。
同樣是生平第一次,我對這樣一個女孩子,漸漸產生了淡淡的,有些異樣的情愫。
哥哥,我已經不只是單純地,想幫你照顧她了,而是……
但是,僅僅半個月後,父親派了輛車到學校,囑我即刻回家,來的那個司機傳話說,我的父親,有要緊事跟我說。
父親還是坐在書房裡的那個寬大的椅子上,他的臉上,是無比的疲憊。
他讓我坐下,然後,他一言不發地,默默坐著。
又過了半天,他開口了,他的聲音,空洞而乾澀:“寒培,你見到梅念塵了?”
我微微一愕,因為父親的眼神,充滿了悲哀。
那一刻,我的腦海中,驀地掠過兩個字。
宿命。
是的,他的臉上,充滿了宿命般的悲哀。
我的心頭,掠過一陣不祥的預感。
果然,父親低低的,哀傷的聲音響起:“寒培,你不能跟她在一起,你不能重蹈寒磊的覆轍,”他的聲音,越來越暗啞,“因為……”
我屏息以待,等著他往下說。
父親慘然一笑:“因為,她……她是你的姐姐,”他閉了閉眼,“因為,她是我的女兒,她是我和梅怡的女兒。”
我愣住。
那年,父親八歲,梅怡五歲。
那年,梅怡和爺爺一起搬到父親所居住的那條窄窄的小巷。
她住巷頭,他住巷尾。
她的父母,早已離異,她和爺爺相依為命,而她的爺爺,開了一間小小的點心鋪子,賴以養家餬口,她家的院落里有一株年齡已高的桂花樹,一到秋天,鎮日散發出淡淡的桂花香。
父親永遠記得,每到秋天,在早上淡淡的晨霧中,總有一個全身帶著幽幽桂花香的小女孩,快快樂樂地,來敲他家的門,然後,用軟軟的聲音說:“塵哥哥,這是我爺爺做的桂花糕,第一爐的呢,快趁熱吃吧。”
然後,那個小小的身影,連同左搖右晃的髮辮,快快樂樂地,奔跑,遠去。
那年,父親十八歲,梅怡十五歲。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十年來,他們青梅竹馬,朝夕相處。當時年少的父親,在梅怡的心中,高大得像一座山,一座可以倚靠一輩子的大山。
十八歲那年,學業優異的父親得到一個外出參加競賽的機會,他去了,他得了第一名,在那個物質極端匱乏的年代,他用為數不多的獎金,除了給家裡買了一些生活用品之外,又加上自己省下來的一點錢,奢侈地,買了一條粉紅色的紗巾。
他是買給梅怡的,因為他知道她一直很羨慕班上的女生有這樣一條紗巾,但是,她買不起。
只是,這條紗巾,永遠地,留在了父親手中。
因為當他興沖沖地回去的時候,放下東西,第一時間奔到那扇熟悉的,不知敲過多少次的小小烏門前的時候,迎接他的,是從未有過的荒涼,和寂然。
僅僅一個星期的時間,已經物是人非。
在他走後第二天,梅怡的爺爺,就因為突發腦溢血而溘然長辭,三天後,孤苦無依的梅怡,在父母親雙方的多次拉鋸中,終於被早已改嫁到外市的母親,勉強領走。
她走得很匆忙,匆忙得沒有來得及留下任何訊息。
十八歲的父親,站在那扇小小的木門前,完痴住。
再後來,父親考上了名牌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了他的老家,D市,做了當時D市市委書記的秘書。
父親的文字功底一向很了得,再加上為人精細練達,懂得進退,很快就得到了上司的賞識和大力推薦,仕途上,開始現出曙光。
但是,直到父親二十九歲之前,他都隻字不提成家的事情,婉拒了四面八方給他做媒的人。
直到我的外公,當時回鄉頤養天年沒多久的前某大軍區司令員,通過一些工作接觸認識了我的父親,他很賞識他,於是,找到父親的領導出面,意欲把自己的獨生愛女許配給他。
父親應該是拗不過上司的勸說,並且,此時的父親,已經不是十八歲的少年了,想必,對於自己的前途,自有一番考量,於是,在見了我母親幾面之後,出乎眾人意料的是,他很快就和母親結了婚。
或許,真正的原因,只有父親才清楚。
父親的仕途繼續一帆風順,很快就成了當時D市最年輕的處級幹部,其中固然有他的努力,當然,外公的影響力,也是不容忽視的。
在他三十一歲那年,他得到一個升遷機會,外派到J省的另一個經濟不甚發達的城市,去當副市長,他幾乎立刻就答應了。
而在父親啟程之際,我的母親,已經懷上了我的哥哥。他們夫妻的感情,正如我和哥哥從小到大所看到的那樣,平淡而溫馨。
我想,我的父親,是愛著我的母親的,儘管,他似乎從來也沒有親口表達出來。
父親在那個小小的城市裡如魚得水,他分管工業經濟,一去就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且成效頗顯,引起了上級的注意,他躊躇滿志地,想大幹一場。
他的前途,當時是一片光明。
但是,他的心中,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往往會現出一絲惆悵,因為,當年的梅怡,就是隨母親來到這裡,但是,茫茫人海,要想再碰到她,談何容易。況且,現在的她,應該已經嫁人,過著幸福的平常生活了吧。
但是,沒想到,冥冥中,自有天意。僅僅是父親到了那個城市半年後,他和梅怡,就不期而遇。
那天,他去視察當地的一家大工廠,傍晚出來的時候,在秋日的暮靄中,突然間,聞到了幽幽的桂花香,他一時怔仲,隨口打發走了司機,走到飄來桂花香的那條小巷。
在一扇小小的烏門後,一株蒼勁虬髯的桂樹,伸出枝椏,傲然挺立,散發出細細幽幽的清香。
父親站立了一會兒,心中微喟,半晌之後,轉身,移步走開。
他的身後,傳來一個低低而略帶怯怯的聲音:“塵哥哥――”
他驀地轉身,映入眼帘的,是一雙欣喜而含淚的眼睛。
過了那麼多年,他們居然在桂花香的牽引下,重逢了。
其實,早在父親到那座城市沒多久,梅怡就知道,他來了。因為報紙上,開始出現有關他的消息。
但是,她沒有去找他,那時,在她心中,他們已有雲泥之別,並且,她已經知道,父親已經娶妻。
她的塵哥哥,已經成家了。
而她,二十八年來,仍然孑然一身。她在高中畢業那年,因不堪早已再嫁並生子的母親的冷淡,和繼父的百般刁難,在找到工作之後,立刻租房,搬了出來。
這麼多年來,她一直是一個紡織女工。
她不是沒有去打聽過父親的消息,但是,父親念了大學,父親工作一帆風順,父親的仕途越來越看好,她只是一個小小的女工,她的自卑,她的自傲,不容許她去找他。
父親十分驚喜,那天,他在梅怡那個小小的房間裡,一直坐到深夜。
他得知了梅怡曾經歷過的苦難,他得知了梅怡現在的艱難處境,他還得知了,原來這麼多年來,梅怡居然,一直沒有戀愛,沒有結婚。
他的心裡,是深深的愧疚。
於是,他經常抽時間,抽空去看望她,去照顧她。一開始,或許是一種同情,到後來,連孤身一人在那座小城的他也分辨不清了,到底是同情成分多一點,還是……
終於,半年多後的一個雨夜,他們越過了道德的邊界……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而且,父親的一舉一動,有多少雙眼睛都在盯著,他們的事情,因為一封匿名信,開始暗地裡傳開。
那封匿名信,出自於對梅怡有非分之想,但一直未能得逞的車間主任之手。
他先後數次看到父親出入那個小小的木門。
但是,那封匿名信,輾轉到了我外公手中。審時度勢之後,為了女兒,他在嚴守秘密的同時,很快就採取了一系列行動。
於是,很快,省里要父親去省委黨校學習,為期一個月。
等父親學習結束的時候,省里下了一道新的任命,平調父親回D市,任副市長。
父親不笨,他隱隱猜出了這一連串舉動的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我不知道父親當時是怎麼想的,但是,在他複雜心緒之中,一定有幾分如釋重負。
因為,父親,已然不是當年那個十八歲的單純少年了。
或許,他愛母親,或許,他也愛梅怡。
但是,他更愛他的事業,他的仕途。
所以,他一直拖到回D市的前一天,才去跟梅怡道別。
但是,他沒想到,斯景猶在,伊人,卻早已遠去。
早在他啟程去黨校學習的同一天,梅怡已經不辭而別。她走得相當決絕,沒有留下任何消息。
我想,她的苦心,父親,應該體會得到,並且,自慚形穢。
那麼多年過去了,父親一直平步青雲,仕途得意。
溫柔的妻子,出色的兒子,溫馨的家庭,一直是他的驕傲。
而梅怡,梅怡……想必,永遠,已經埋藏在他的記憶中了。
畢竟,記憶和現實,慨經年,關山路幾重?
直至父親在那年夏天,偶有一日,到哥哥的房間裡去找東西,隨意拉開抽屜,看到一張照片。
一瞬間,他如五雷轟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