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陸妍笙當之無愧是他的軟肋,她的眼淚更是治他的利器。嚴燁低嘆出一口氣,面上的神情似乎無可奈何,摟著她柔聲道,“你都是為我著想,我自然知道。卿卿,你還不夠了解我。我從來不會做毫無把握的事,若沒有想好退路,我不會行這一步險棋。”
她聽後神色一滯,抬起紅紅的大眼望他,“什麼意思?”
他吻吻她的腮,森冷的眼半眯起,徐徐道,“如今兵荒馬亂,征戰沙場本就九死一生。四皇子是漢南的中流砥柱之輩,若他一死,漢南也不堪一擊。”
她聽後忽地了悟,“你想要趁機除去司徒徹?”
他含笑一點頭,“且不論其它,但是他曾害你雙目失明,便足以讓他死數萬次。此番,我必讓他有來無回。”
原來他心中打的是這個算盤,趁著兵亂之際除去司徒徹,再圖謀後話。陸妍笙心頭霎時一片明朗,想了想又垮下臉,“可司徒徹不是省油的燈,要除他談何容易?若是失手了怎麼辦?”
嚴燁抬手揉揉她的發,半開玩笑道,“失手了就跑啊,無論去哪兒都好,我養得活你。”
妍笙聽後一陣唏噓,這個廠公掌權十餘載,斂財無數,用家財萬貫富可敵國來形容,絲毫不為過。她感嘆,“民脂民膏用起來真是不安心呢。”說完才想起來自己沒有吃午膳,因皺眉道,“嚴燁我餓了。”
他很認真地想了想,接著一把將她抱起來往臥房走,“我也餓了。”
☆、第93章
這天日頭正盛,金燦燦的芒晃得人睜不開眼。
出征的日子,整個臨安都是振奮的。皇帝病重不能親自餞行,便由皇后代勞了。敦賢著了飛鳳袍立在高樓上俯視芸芸眾生,下方三十萬將士肅容而立,領頭的男人一身明光甲,手持青鋒劍,器宇軒昂俯仰天地。
迎著朔風,皇后一身的闊袖大袍翻飛獵獵,她朝下看,揚著嗓門兒給諸位將士喊話。這樣的景象中,內心再溫婉的人也能展現出剛硬的一面。敦賢字字有力氣盪山河,竟是從未有過的氣勢逼人。
嚴燁脫了一身蟒袍,頂天立地鐵骨錚錚。花翎頭盔覆去半邊無瑕的臉,只露出一張緊抿的薄唇。面具在雙眸處開了孔,他眸光森冷而凌厲,捧著酒碗朝上道,“臣等必不辱重望,不勝不歸!”說完仰頭將碗中的烈酒一飲而盡,狠狠將碗砸在地上摔了粉碎。
下頭的一眾將士受了鼓舞,紛紛飲酒砸碗。一切畢,眾將士高呼“不勝不歸”,嚴燁翻身上戰馬,烈風中他朝皇后揖手告辭,復領著一眾人浩浩湯湯而去。
臨安城門洞開,綿延百里的隊伍望不見首尾,他策馬朝南面疾奔,馬蹄飛揚起一地的塵土。好一會兒,大軍終於看不見了影兒,敦賢立在城樓上直直地望遠方,半晌回不過神。
忽地肩頭一暖,碧清取了披風過來蓋在她肩上,望著她道,“娘娘,風愈發大了,回宮吧。”
她這才緩緩頷首,測過頭看碧清,問:“你說嚴燁能打勝仗麼?我眼皮子突突地跳,總是心神不寧的。”
碧清撫她的肩,換上副笑容寬慰她:“娘娘別胡思亂想了,大軍才剛出征,說不得這種不吉利的話。”說罷稍頓了下,又續道,“廠公的本事您是知道的,別擔心了。”
不擔心?怎麼可能呢。司徒徹在列國中是出了名的戰將,她心裡明白,碧清的話只是為了安慰她。大梁亡或存,全都在此一戰,若嚴燁勝,則大梁得以保全,若司徒徹勝,太祖皇帝建下的三百年基業便付之一炬。
皇后惶惶然,忽地額角一陣刺痛,她倒吸一口涼氣撫上去,半合著眸嘆道,“我已經要撐不住了,這萬里錦繡山河,只怕要守不住了。”
碧 清聞言一驚,蹙了眉頭沉聲道,“娘娘怎麼能說這樣的喪氣話。勝負尚且未定,您倒是先倒下了!”說著又覺得心疼,主子的性子本就溫吞,如今要一個人撐起整個 大梁,簡直是把皇后往死里逼。她長長一聲嗟嘆,痛心道,“娘娘,您這段日子犯頭風,太醫交代過要好好休養,奴婢扶您回宮歇下吧。”
敦賢的面色是蒼白的,神色有幾分恍恍惚惚,口裡低低道,“你說的對,我不能倒下。”說完深深吸一口氣,合了合眸子復又睜開,遙望遠方金燦燦的日光,“回去吧。”
說完扶過碧清的手轉身下城樓,忽地聽見一聲兒驚乍乍的叫喚傳過來,皇后皺眉,順著石階看過去,只見一個太監跌跌撞撞地從地下跑了上來,腳下一個趔趄生生栽倒在了她身前。
敦賢蹙眉,“什麼事這樣慌慌張張?”
那小太監嚇得渾身都在發抖,支吾了好半晌才夾著哭腔開口,涕泗縱橫道:“娘娘,萬歲爺……駕崩了……”
轟隆隆,像是一記重錘砸在腦仁兒里,砸得她頭也暈了眼也花了。
“你說什麼!”皇后一臉的不可置信,踉蹌上前一步捉住那內監的衣領,赤紅著雙眸厲聲喝:“你若胡言亂語半個字,本宮誅你九族!”
那太監被嚇傻了,苦著一張臉朝敦賢跪下去,額頭貼著地哭道:“娘娘節哀吧,萬歲爺駕崩了,大皇子差奴才來請您回宮,主持大局哪!”
皇后身子一軟便倒了下去,碧清險險將她扶住,流著淚連喊了兩聲娘娘,卻仍不見皇后轉醒,登時慌了,揚聲焦急喊道,“來人,傳太醫!”
皇帝先行,是國喪,需停靈誦經四十九日,請得到的高僧入禁中超度,皇室內眷們輪著守靈。
敦賢仿佛一夜之間丟了魂魄,病倒在榻上一蹶不振,昏迷不醒滴藥難進。一眾宮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太醫守在鳳榻邊上也束手無策。帝後成婚數十載,感情和睦鶼鰈情深,如今萬歲大行,皇后難免倍受打擊。
皇后得的是心病,一個人若沒了求生的意志,終歸藥石惘然。
碧清哭得雙目紅腫,坐在敦賢榻前拿絹帕揩眼淚,忽聞外頭有內監傳話,說:“景倫公主至。”
她聞言連忙站起身,接著便見珠簾從外先挑起,一個面容姣好卻憔悴的少女提著裙擺疾步入了寢殿。碧清朝她屈膝行禮,恭謹道,“奴婢給公主請安。”
景倫擺了擺手,也顧不上和她說話,兀自繞到床榻前。定睛看,只見皇后面容慘白無人色,緊緊閉著雙目躺在床上,渾身上下一絲生氣兒也尋不見。她眼中留下淚來,挨著床沿坐下來,輕聲喊:“母后?母后?”
半天沒回應,她揩了一把臉側目看碧清,哽咽道,“怎麼還是這副樣子?”
碧清咽下淚道,“進不下吃食也進不下藥,病怎麼好得了呢?這麼些日子娘娘已經快被壓垮了,如今萬歲一走,她唯一的一個指望也沒了。”
景倫聽後淚流得更加洶湧,轉過身去撫皇后的面頰,柔聲道,“母后,您聽得見我麼?我是景倫,您睜開眼看看我吧,求您了……”她拉起敦賢的手將臉埋進去,抽噎道,“老祖宗走了,父皇也走了,您不能離開我,求您了,醒醒吧母后,我求求您……”
見她哭得可憐,碧清心中尤為不忍。她上前輕柔地撫上公主的肩,深吸一口氣道,“公主,眼下正是烽火四起,萬歲駕崩,娘娘又……您可有什麼打算麼?”
景倫沉默良久,終於緩緩抬起頭來,沉聲道,“若嚴燁大勝而歸自然最好。”
碧清雙眸一凜,“那若是嚴燁輸了呢?”
公主的面容卻忽地淡然下去,乾涸的淚痕掛在雙頰上,她的神色透出幾分不尋常的平靜來,啞聲道,“若嚴燁輸,漢南大軍必定會攻入紫禁城。姑姑放心,我李景倫是大梁李家的長公主,即便是死,也會像一個公主那樣地死去,絕不會由漢南人辱我分毫。”
******
洞開的城門外頭是一片荒蕪糙地,及人高,目之所及儘是死一般的青灰。日頭明晃晃的,野糙上沾著的露珠盡皆蒸去了,化作一片片裊裊的水汽,最終消散於天地間。
馳行了好幾里,嚴燁騎在高大的駿馬上回首望,浩浩蕩蕩的隊伍望不見尾,臨安城已經望不見影兒了。
距離他最近的兩匹戰馬上是左右先鋒。兩人對視一眼交換了眼神,其中一人朝他揖手,試探道:“督主,漢南已攻入燕都,目下咱們該怎麼辦?”
面具覆了半張面,只能看見他唇角牽起了一個寡淡的笑,徐徐道:“若論行軍打仗,咱家是個外行人。承蒙皇后娘娘和八王爺抬愛,掛帥出征。該怎麼用兵,怎麼布陣,兩位先鋒才是行家。不知兩位大人有何高見?”
那二人聽後一臉的驚惶,連聲道不敢,朝他恭謹道,“督主既是元帥,臣等一切都聽督主差遣。”
她聽後神色一滯,抬起紅紅的大眼望他,“什麼意思?”
他吻吻她的腮,森冷的眼半眯起,徐徐道,“如今兵荒馬亂,征戰沙場本就九死一生。四皇子是漢南的中流砥柱之輩,若他一死,漢南也不堪一擊。”
她聽後忽地了悟,“你想要趁機除去司徒徹?”
他含笑一點頭,“且不論其它,但是他曾害你雙目失明,便足以讓他死數萬次。此番,我必讓他有來無回。”
原來他心中打的是這個算盤,趁著兵亂之際除去司徒徹,再圖謀後話。陸妍笙心頭霎時一片明朗,想了想又垮下臉,“可司徒徹不是省油的燈,要除他談何容易?若是失手了怎麼辦?”
嚴燁抬手揉揉她的發,半開玩笑道,“失手了就跑啊,無論去哪兒都好,我養得活你。”
妍笙聽後一陣唏噓,這個廠公掌權十餘載,斂財無數,用家財萬貫富可敵國來形容,絲毫不為過。她感嘆,“民脂民膏用起來真是不安心呢。”說完才想起來自己沒有吃午膳,因皺眉道,“嚴燁我餓了。”
他很認真地想了想,接著一把將她抱起來往臥房走,“我也餓了。”
☆、第93章
這天日頭正盛,金燦燦的芒晃得人睜不開眼。
出征的日子,整個臨安都是振奮的。皇帝病重不能親自餞行,便由皇后代勞了。敦賢著了飛鳳袍立在高樓上俯視芸芸眾生,下方三十萬將士肅容而立,領頭的男人一身明光甲,手持青鋒劍,器宇軒昂俯仰天地。
迎著朔風,皇后一身的闊袖大袍翻飛獵獵,她朝下看,揚著嗓門兒給諸位將士喊話。這樣的景象中,內心再溫婉的人也能展現出剛硬的一面。敦賢字字有力氣盪山河,竟是從未有過的氣勢逼人。
嚴燁脫了一身蟒袍,頂天立地鐵骨錚錚。花翎頭盔覆去半邊無瑕的臉,只露出一張緊抿的薄唇。面具在雙眸處開了孔,他眸光森冷而凌厲,捧著酒碗朝上道,“臣等必不辱重望,不勝不歸!”說完仰頭將碗中的烈酒一飲而盡,狠狠將碗砸在地上摔了粉碎。
下頭的一眾將士受了鼓舞,紛紛飲酒砸碗。一切畢,眾將士高呼“不勝不歸”,嚴燁翻身上戰馬,烈風中他朝皇后揖手告辭,復領著一眾人浩浩湯湯而去。
臨安城門洞開,綿延百里的隊伍望不見首尾,他策馬朝南面疾奔,馬蹄飛揚起一地的塵土。好一會兒,大軍終於看不見了影兒,敦賢立在城樓上直直地望遠方,半晌回不過神。
忽地肩頭一暖,碧清取了披風過來蓋在她肩上,望著她道,“娘娘,風愈發大了,回宮吧。”
她這才緩緩頷首,測過頭看碧清,問:“你說嚴燁能打勝仗麼?我眼皮子突突地跳,總是心神不寧的。”
碧清撫她的肩,換上副笑容寬慰她:“娘娘別胡思亂想了,大軍才剛出征,說不得這種不吉利的話。”說罷稍頓了下,又續道,“廠公的本事您是知道的,別擔心了。”
不擔心?怎麼可能呢。司徒徹在列國中是出了名的戰將,她心裡明白,碧清的話只是為了安慰她。大梁亡或存,全都在此一戰,若嚴燁勝,則大梁得以保全,若司徒徹勝,太祖皇帝建下的三百年基業便付之一炬。
皇后惶惶然,忽地額角一陣刺痛,她倒吸一口涼氣撫上去,半合著眸嘆道,“我已經要撐不住了,這萬里錦繡山河,只怕要守不住了。”
碧 清聞言一驚,蹙了眉頭沉聲道,“娘娘怎麼能說這樣的喪氣話。勝負尚且未定,您倒是先倒下了!”說著又覺得心疼,主子的性子本就溫吞,如今要一個人撐起整個 大梁,簡直是把皇后往死里逼。她長長一聲嗟嘆,痛心道,“娘娘,您這段日子犯頭風,太醫交代過要好好休養,奴婢扶您回宮歇下吧。”
敦賢的面色是蒼白的,神色有幾分恍恍惚惚,口裡低低道,“你說的對,我不能倒下。”說完深深吸一口氣,合了合眸子復又睜開,遙望遠方金燦燦的日光,“回去吧。”
說完扶過碧清的手轉身下城樓,忽地聽見一聲兒驚乍乍的叫喚傳過來,皇后皺眉,順著石階看過去,只見一個太監跌跌撞撞地從地下跑了上來,腳下一個趔趄生生栽倒在了她身前。
敦賢蹙眉,“什麼事這樣慌慌張張?”
那小太監嚇得渾身都在發抖,支吾了好半晌才夾著哭腔開口,涕泗縱橫道:“娘娘,萬歲爺……駕崩了……”
轟隆隆,像是一記重錘砸在腦仁兒里,砸得她頭也暈了眼也花了。
“你說什麼!”皇后一臉的不可置信,踉蹌上前一步捉住那內監的衣領,赤紅著雙眸厲聲喝:“你若胡言亂語半個字,本宮誅你九族!”
那太監被嚇傻了,苦著一張臉朝敦賢跪下去,額頭貼著地哭道:“娘娘節哀吧,萬歲爺駕崩了,大皇子差奴才來請您回宮,主持大局哪!”
皇后身子一軟便倒了下去,碧清險險將她扶住,流著淚連喊了兩聲娘娘,卻仍不見皇后轉醒,登時慌了,揚聲焦急喊道,“來人,傳太醫!”
皇帝先行,是國喪,需停靈誦經四十九日,請得到的高僧入禁中超度,皇室內眷們輪著守靈。
敦賢仿佛一夜之間丟了魂魄,病倒在榻上一蹶不振,昏迷不醒滴藥難進。一眾宮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太醫守在鳳榻邊上也束手無策。帝後成婚數十載,感情和睦鶼鰈情深,如今萬歲大行,皇后難免倍受打擊。
皇后得的是心病,一個人若沒了求生的意志,終歸藥石惘然。
碧清哭得雙目紅腫,坐在敦賢榻前拿絹帕揩眼淚,忽聞外頭有內監傳話,說:“景倫公主至。”
她聞言連忙站起身,接著便見珠簾從外先挑起,一個面容姣好卻憔悴的少女提著裙擺疾步入了寢殿。碧清朝她屈膝行禮,恭謹道,“奴婢給公主請安。”
景倫擺了擺手,也顧不上和她說話,兀自繞到床榻前。定睛看,只見皇后面容慘白無人色,緊緊閉著雙目躺在床上,渾身上下一絲生氣兒也尋不見。她眼中留下淚來,挨著床沿坐下來,輕聲喊:“母后?母后?”
半天沒回應,她揩了一把臉側目看碧清,哽咽道,“怎麼還是這副樣子?”
碧清咽下淚道,“進不下吃食也進不下藥,病怎麼好得了呢?這麼些日子娘娘已經快被壓垮了,如今萬歲一走,她唯一的一個指望也沒了。”
景倫聽後淚流得更加洶湧,轉過身去撫皇后的面頰,柔聲道,“母后,您聽得見我麼?我是景倫,您睜開眼看看我吧,求您了……”她拉起敦賢的手將臉埋進去,抽噎道,“老祖宗走了,父皇也走了,您不能離開我,求您了,醒醒吧母后,我求求您……”
見她哭得可憐,碧清心中尤為不忍。她上前輕柔地撫上公主的肩,深吸一口氣道,“公主,眼下正是烽火四起,萬歲駕崩,娘娘又……您可有什麼打算麼?”
景倫沉默良久,終於緩緩抬起頭來,沉聲道,“若嚴燁大勝而歸自然最好。”
碧清雙眸一凜,“那若是嚴燁輸了呢?”
公主的面容卻忽地淡然下去,乾涸的淚痕掛在雙頰上,她的神色透出幾分不尋常的平靜來,啞聲道,“若嚴燁輸,漢南大軍必定會攻入紫禁城。姑姑放心,我李景倫是大梁李家的長公主,即便是死,也會像一個公主那樣地死去,絕不會由漢南人辱我分毫。”
******
洞開的城門外頭是一片荒蕪糙地,及人高,目之所及儘是死一般的青灰。日頭明晃晃的,野糙上沾著的露珠盡皆蒸去了,化作一片片裊裊的水汽,最終消散於天地間。
馳行了好幾里,嚴燁騎在高大的駿馬上回首望,浩浩蕩蕩的隊伍望不見尾,臨安城已經望不見影兒了。
距離他最近的兩匹戰馬上是左右先鋒。兩人對視一眼交換了眼神,其中一人朝他揖手,試探道:“督主,漢南已攻入燕都,目下咱們該怎麼辦?”
面具覆了半張面,只能看見他唇角牽起了一個寡淡的笑,徐徐道:“若論行軍打仗,咱家是個外行人。承蒙皇后娘娘和八王爺抬愛,掛帥出征。該怎麼用兵,怎麼布陣,兩位先鋒才是行家。不知兩位大人有何高見?”
那二人聽後一臉的驚惶,連聲道不敢,朝他恭謹道,“督主既是元帥,臣等一切都聽督主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