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我既替望遙感到不值,又替秋槐感到惋惜,化解我這種鬱悶心理的最好辦法便是讓望遙與秋槐兩情相悅,這又迫使我不顧一切地想對秋槐循循善誘,眼下看來是個浩大的工程,不過往後的時光還長著呢,不急不急。
我們在麒麟山從白日尋到晚上,仍是未尋到望遙,便決定就地紮營,明日再尋。
站在半山頭眺望,不遠處狹長的山谷里,竟亮起幾點孤燈如豆。
漣漪驚呼:“山里竟然有人家!”
阿承淡定道:“你怎知是人家,而不是什麼兇狠妖獸?”
漣漪嚇得躲到潮生背後,可那山谷里的亮光愈發多起來,幾乎在山谷匯成滿滿的一片,連帶著傳來隱約的喧鬧之聲。
我們騰雲過去,夜市口高大的彩牌樓上,鐫有“麒麟十八坊”五個篆刻大字。
夜市里只有一條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巷子,可巷子兩旁店鋪林立,一間挨著一間,店裡店外燈火通明,竟將整條街照得如同白晝。
街上行人如織,雖不至於難以駐足,但亦是熱鬧非凡。
走在這宛如拔地而起的夜市里,我們都驚嘆不止。
阿承一瞬不瞬地盯著攤子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辣腸湯,道:“要不,我們分開各自逛逛罷,一個時辰後牌樓那兒集合,順便找一找望遙。”他語速飛快,跑得更是飛快,只眨眼的功夫就已端坐到了店裡。
小眉用胳膊撞了下我:“我去看著他,免得他把自己撐死了都不知道。”說完擠了擠左眼,也一溜煙跑到了店裡。
潮生與漣漪相互望望,我道:“你們……”
漣漪立刻笑道:“阿承師兄的主意甚好,我們就分開逛,分開逛啊!”拉著還在發愣的潮生轉頭就走,很快就消失在人群里。
我無辜地看向雲繁:“其實我本來想說‘你們就和我們一起罷,分開了總有些不妥。’”
雲繁“咦”道:“我以為你要說‘你們也去別處逛罷’。”
我:“……”
於是乎,我們就兵分三路,逛起了夜市,咳,尋起瞭望遙。
走到一個賣珠寶首飾的小攤上,我順手拿起一個瓔珞項圈,想起懷裡正揣著的那串,不由笑出聲。雲繁撫上那光潔亮麗的瓔珞,神色頗為落寞。
老闆滿臉堆笑:“這位公子,我看這位小姐很是喜歡這瓔珞項圈,不如買下贈與佳人?”
雲繁清淡一笑,側頭問我:“喜歡嗎?”
我將項圈放回去,對老闆笑著擺擺手:“不用了,我已經有一串瓔珞做成的手鍊了,我很喜歡。”
我拽過雲繁的胳膊便走,走了幾步雲繁忽地停下,晶亮的眼睛緊緊盯著我:“那串手鍊,你,還留著?”
我道:“啊。”
雲繁低頭看我手腕:“沒見你戴著。”
我從懷裡取出瓔珞,笑眯眯地在他眼前晃了晃:“在這呢。”
他眸光閃爍,握住我手腕將瓔珞戴上,南瓜變成的鐲子在左手,瓔珞在右手,我覺得自己瞬間變得有些珠光寶氣,可雲繁卻笑:“九重天的女眷們,甚至那些端茶倒水的小仙娥,頭上插的,脖子上掛的,手上戴的,可都比你珠光寶氣多了。”
我斜著眼上下打量他:“看不出來你對她們還挺上心的嘛。”
雲繁倒挺大方:“成天在我眼前晃悠,我想不上心都難。”
我覺得他一定是故意的,便笑著問:“那我若去了九重天,是不是以後就常有英俊神武的天兵天將在我眼前晃悠了?”
我摸著下巴嘖嘖贊道:“那一定賞心悅目得很。”
雲繁淡淡道:“別想了,除了我,怕是沒有哪個英俊神武的仙友想在你眼前晃悠。”
我麵皮一抽:“閣下這份自信,令人好生欽佩。”
我們一路觀光遊覽,行至一家酒肆前,南瓜卻突然拼命震動起來,我抬起手,綠色的光圈忽大忽小,我緊張地問:“出什麼事了?”
南瓜用極小的聲音回道:“這店裡似乎有望遙君的氣息,但是十分微弱,若有若無。”
我抬起頭,見門樑上斜插著一紅一藍兩面酒旗,一面上寫著“杜氏酒坊”,一面上寫著“假一罰十”,正遲疑間,雲繁已踏步走了進去。
酒肆雖不大,但乾淨整潔,客人不少,卻只有老闆娘和小二兩個,老闆娘在櫃檯前忙得頭也不抬,小二更是跑進跑出,忙得連片刻歇腳的功夫都沒有。
我和雲繁剛找了空桌坐下,店小二就立刻跑來笑臉相迎,動作倒也利索。我隨意點了竹葉青,便在店裡到處瞄,來來回回瞄了幾遭,也沒瞄見望遙或可能是望遙的。
很快竹葉青便上了,卻是老闆娘親自端上的。她年紀稍長,一張普通的臉孔卻甚是親切熱情。
我道了聲謝,她卻在桌邊站著不走,看著我笑盈盈道:“我好像在哪裡見過姑娘。”
☆、酒坊舊事
我使勁將老闆娘瞧了瞧,確定道:“我第一次來這裡,老闆娘想是認錯了罷。”
老闆娘仍堅持:“那我應當是在別處見過姑娘。”
我只好尷尬笑笑,老闆娘可能也意識到較這個真沒什麼必要,道了句“兩位客官慢用”便走了。
這時,隔壁桌來了三個身攜樂器的年輕姑娘,一個攜著面琵琶,一個背著架古琴,一個帶著管長簫。一進來就有幾個客人與她們調笑,其中一個面有慍色,其他兩個倒是滿不在意。
琵琶姑娘掩袖喝了杯茶,不悅道:“都是些沒成色的傢伙,你們倆與他們搭腔做甚?”正是那個面有慍色的姑娘。
古琴姑娘白了她一眼:“我們樂坊可都是靠這些沒成色的傢伙撐下去的,你倒會裝清高!”
琵琶姑娘嘴皮動了動:“我早晚會離開樂坊,離開這裡。”
古琴姑娘一雙利眼掃過去:“離開這裡?離開這裡的機會七年前不就有了嗎?可你不還是得乖乖待下去!”
琵琶姑娘的臉色頓時青了,背對我而坐的簫姑娘勸道:“都是自家姐妹,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非要撕破臉?”
可古琴姑娘越說越起勁兒:“對,都是自家姐妹,怎麼人家沐瑩去了趟王城就得了青龍使的寵愛,你去了趟王城還得回樂坊賣藝?”
琵琶姑娘的臉已由青變白,簫姑娘估計看不下去了,替她辯解道:“沐瑩就算去了衛都,也沒見她有多大福氣。”
古琴姑娘尖尖的瓜子臉上寫滿了戲謔:“沐瑩都去了衛都,這還不叫福氣?她要成天把福氣掛在嘴上說給你聽嗎?她在衛都錦衣玉食要說給你聽嗎?她與青龍使繾綣纏綿要說給你聽嗎?”
琵琶姑娘似乎想說話,古琴姑娘卻搶在她前頭道:“你呀,一天到晚就會嘴上說說,你要真打算離開這裡,就認真想想如何提高琴藝,如何打扮得更美,如何才能像沐瑩那樣飛上枝頭當鳳凰!”
我們在麒麟山從白日尋到晚上,仍是未尋到望遙,便決定就地紮營,明日再尋。
站在半山頭眺望,不遠處狹長的山谷里,竟亮起幾點孤燈如豆。
漣漪驚呼:“山里竟然有人家!”
阿承淡定道:“你怎知是人家,而不是什麼兇狠妖獸?”
漣漪嚇得躲到潮生背後,可那山谷里的亮光愈發多起來,幾乎在山谷匯成滿滿的一片,連帶著傳來隱約的喧鬧之聲。
我們騰雲過去,夜市口高大的彩牌樓上,鐫有“麒麟十八坊”五個篆刻大字。
夜市里只有一條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巷子,可巷子兩旁店鋪林立,一間挨著一間,店裡店外燈火通明,竟將整條街照得如同白晝。
街上行人如織,雖不至於難以駐足,但亦是熱鬧非凡。
走在這宛如拔地而起的夜市里,我們都驚嘆不止。
阿承一瞬不瞬地盯著攤子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辣腸湯,道:“要不,我們分開各自逛逛罷,一個時辰後牌樓那兒集合,順便找一找望遙。”他語速飛快,跑得更是飛快,只眨眼的功夫就已端坐到了店裡。
小眉用胳膊撞了下我:“我去看著他,免得他把自己撐死了都不知道。”說完擠了擠左眼,也一溜煙跑到了店裡。
潮生與漣漪相互望望,我道:“你們……”
漣漪立刻笑道:“阿承師兄的主意甚好,我們就分開逛,分開逛啊!”拉著還在發愣的潮生轉頭就走,很快就消失在人群里。
我無辜地看向雲繁:“其實我本來想說‘你們就和我們一起罷,分開了總有些不妥。’”
雲繁“咦”道:“我以為你要說‘你們也去別處逛罷’。”
我:“……”
於是乎,我們就兵分三路,逛起了夜市,咳,尋起瞭望遙。
走到一個賣珠寶首飾的小攤上,我順手拿起一個瓔珞項圈,想起懷裡正揣著的那串,不由笑出聲。雲繁撫上那光潔亮麗的瓔珞,神色頗為落寞。
老闆滿臉堆笑:“這位公子,我看這位小姐很是喜歡這瓔珞項圈,不如買下贈與佳人?”
雲繁清淡一笑,側頭問我:“喜歡嗎?”
我將項圈放回去,對老闆笑著擺擺手:“不用了,我已經有一串瓔珞做成的手鍊了,我很喜歡。”
我拽過雲繁的胳膊便走,走了幾步雲繁忽地停下,晶亮的眼睛緊緊盯著我:“那串手鍊,你,還留著?”
我道:“啊。”
雲繁低頭看我手腕:“沒見你戴著。”
我從懷裡取出瓔珞,笑眯眯地在他眼前晃了晃:“在這呢。”
他眸光閃爍,握住我手腕將瓔珞戴上,南瓜變成的鐲子在左手,瓔珞在右手,我覺得自己瞬間變得有些珠光寶氣,可雲繁卻笑:“九重天的女眷們,甚至那些端茶倒水的小仙娥,頭上插的,脖子上掛的,手上戴的,可都比你珠光寶氣多了。”
我斜著眼上下打量他:“看不出來你對她們還挺上心的嘛。”
雲繁倒挺大方:“成天在我眼前晃悠,我想不上心都難。”
我覺得他一定是故意的,便笑著問:“那我若去了九重天,是不是以後就常有英俊神武的天兵天將在我眼前晃悠了?”
我摸著下巴嘖嘖贊道:“那一定賞心悅目得很。”
雲繁淡淡道:“別想了,除了我,怕是沒有哪個英俊神武的仙友想在你眼前晃悠。”
我麵皮一抽:“閣下這份自信,令人好生欽佩。”
我們一路觀光遊覽,行至一家酒肆前,南瓜卻突然拼命震動起來,我抬起手,綠色的光圈忽大忽小,我緊張地問:“出什麼事了?”
南瓜用極小的聲音回道:“這店裡似乎有望遙君的氣息,但是十分微弱,若有若無。”
我抬起頭,見門樑上斜插著一紅一藍兩面酒旗,一面上寫著“杜氏酒坊”,一面上寫著“假一罰十”,正遲疑間,雲繁已踏步走了進去。
酒肆雖不大,但乾淨整潔,客人不少,卻只有老闆娘和小二兩個,老闆娘在櫃檯前忙得頭也不抬,小二更是跑進跑出,忙得連片刻歇腳的功夫都沒有。
我和雲繁剛找了空桌坐下,店小二就立刻跑來笑臉相迎,動作倒也利索。我隨意點了竹葉青,便在店裡到處瞄,來來回回瞄了幾遭,也沒瞄見望遙或可能是望遙的。
很快竹葉青便上了,卻是老闆娘親自端上的。她年紀稍長,一張普通的臉孔卻甚是親切熱情。
我道了聲謝,她卻在桌邊站著不走,看著我笑盈盈道:“我好像在哪裡見過姑娘。”
☆、酒坊舊事
我使勁將老闆娘瞧了瞧,確定道:“我第一次來這裡,老闆娘想是認錯了罷。”
老闆娘仍堅持:“那我應當是在別處見過姑娘。”
我只好尷尬笑笑,老闆娘可能也意識到較這個真沒什麼必要,道了句“兩位客官慢用”便走了。
這時,隔壁桌來了三個身攜樂器的年輕姑娘,一個攜著面琵琶,一個背著架古琴,一個帶著管長簫。一進來就有幾個客人與她們調笑,其中一個面有慍色,其他兩個倒是滿不在意。
琵琶姑娘掩袖喝了杯茶,不悅道:“都是些沒成色的傢伙,你們倆與他們搭腔做甚?”正是那個面有慍色的姑娘。
古琴姑娘白了她一眼:“我們樂坊可都是靠這些沒成色的傢伙撐下去的,你倒會裝清高!”
琵琶姑娘嘴皮動了動:“我早晚會離開樂坊,離開這裡。”
古琴姑娘一雙利眼掃過去:“離開這裡?離開這裡的機會七年前不就有了嗎?可你不還是得乖乖待下去!”
琵琶姑娘的臉色頓時青了,背對我而坐的簫姑娘勸道:“都是自家姐妹,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非要撕破臉?”
可古琴姑娘越說越起勁兒:“對,都是自家姐妹,怎麼人家沐瑩去了趟王城就得了青龍使的寵愛,你去了趟王城還得回樂坊賣藝?”
琵琶姑娘的臉已由青變白,簫姑娘估計看不下去了,替她辯解道:“沐瑩就算去了衛都,也沒見她有多大福氣。”
古琴姑娘尖尖的瓜子臉上寫滿了戲謔:“沐瑩都去了衛都,這還不叫福氣?她要成天把福氣掛在嘴上說給你聽嗎?她在衛都錦衣玉食要說給你聽嗎?她與青龍使繾綣纏綿要說給你聽嗎?”
琵琶姑娘似乎想說話,古琴姑娘卻搶在她前頭道:“你呀,一天到晚就會嘴上說說,你要真打算離開這裡,就認真想想如何提高琴藝,如何打扮得更美,如何才能像沐瑩那樣飛上枝頭當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