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軍情從邊關八百里加急地送過來,直接讓皇帝氣得摔了摺子,連夜召見大臣入宮一番調兵遣將,最終決定先由駐守在嶺西一帶的中軍大將軍率兵前去救援,再命謝何臻與謝初率軍出征,兵分兩路左右夾攻,哲要奪回邊關六鎮。

  大部分的謝家軍都留在青州,因此謝何臻需要先趕往青州可,謝初則不用那麼麻煩,直接率領部下親兵與章武營出征即可。軍情緊急,因此就算沈令月身懷六甲,謝初還是二話不說地就領兵出發了,出征當晚,皇帝親赴章武營鼓舞士氣,沈令月也不顧反對跟了過來,高台送行謝初,親自將出征酒遞給了他,祝願他能旗開得勝、凱旋歸來。

  謝初笑著將杯中酒水一飲而盡,就摔了酒盞走下了高台,率軍拔營離開了長安,沈令月駐足遠望,看著隨軍移動的火星光點,聽著軍旗的獵獵作響之聲,心潮一陣起伏,久久無法平息。

  謝初出征的當晚,沈令月就被接回了宮裡繼續養胎,不同於上一回,這一次她雖然身體沒有什麼大礙,心情卻一直鬱郁,日日夜夜都在擔憂著謝初的安危,宮裡的氛圍也不比往常,等到臘月,邊關傳來中軍大將軍以身殉國、鎮國大將軍身受重傷的肖息之後,氣氛就更加緊張了。

  皇帝天天召見大臣商討對策,有好幾晚都是直接在御書房度過的,沈令月一邊擔心著謝初的狀況,一邊還要勸慰皇帝,自己也是心情沉鬱,連最喜歡的丹青一道都不想提筆了,直到太醫令說她心思過重、再這麼下去對胎兒不利後,她才勉強不再去想這些事情,跟著皇后學起了茶道,希望能以此來轉移主意力。

  建安十七年的除夕過得很是壓抑,由於邊關遲遲沒有好消息傳來,連往年最熱鬧的宮宴都多了幾分慘澹之色,皇帝意思意思地賀了個年後就起身離開了,第二天更是發了好大一通火: 沈躍自請帶兵出征,前去抗擊北越軍,直接被皇帝罵了一通,讓他滾回了東宮。

  這一下連皇后也沒過年的心思了,還是被沈令月變著法逗了一番,才展露了笑言,但也僅此而已。

  宮裡壓抑的氣氛一直到大年初三才結束,邊關來報,驃騎大將軍謝初大捷,一口氣奪回了邊關六鎮,斬殺敵軍三萬人,俘虜兩千。皇帝一開始還不敢相信,連問了好幾遍,直到看見了謝初上奏的摺子才確定這是真的,不是在做夢,頓時喜不勝收,大肆賞賜了一通宮人和報信的騎兵,甚至還於麟德殿設了宮宴,好好地慶祝了一番,把前幾天的慘炎氛圍一掃而光。

  喜訊一個接著一個地傳來,在大夏失去兩員大將的情況下,不少年輕的將領校尉在沙場上脫穎而出,雖然沒能像謝初那樣斬獲萬軍,但也小小地勝利了幾場,進一步好轉了情勢。

  二月底,沈令月在折騰了一天一夜後誕下了一名男嬰,帝後二人大喜,宮裡又是一陣賞賜,皇帝正和皇后商里著要不要給這孩子取喜兒的乳名,一封邊關捷報就打消了他取乳名的念頭,當場給外孫起了謝昭的大名。

  捷報自然是關於謝初的,或許是見情勢急轉直下,孟邑於幾日前撤兵,並向大夏求和,北越卻是由攝政王親自披掛上陣,率十萬大軍南下,大軍壓境青州城,可就在兵臨城下的那一刻,大夏的軍隊卻出現在了他們的周圍,包抄圍攻把他們打了個措手不及,謝初更是三支羽箭力斃攝政王,讓對方貴不成軍,也讓北越皇權不穩,當晚,北越鳴金收兵,連夜撤離大夏邊境,閉攏了自家的關門。

  這等功績已經不能用大捷來形容了,皇帝甚至都等不及謝初班師回京,就直接一道聖旨發下去封了他為三軍太尉,謝昭的名字也由此定下,道是此子生於如此大喜之日,必是為我大夏慶賀而來,以昭為名,是為願景,也望我大夏國運能與他一般,昭昭若日,生生不息。

  這名字其實起得有些重了,但謝初才立下大功被封太尉,沈令月又得帝後二人盛寵,群臣見胡威武也殳什麼反對之意,便都沒有多嘴,反正只是個名字而已,昭字單拎出來也妥什麼過重的意義,是陛下取名的時候用意重了點而已,但誰讓這孩子正巧撞上這麼個大喜日子呢,謝昭就謝昭吧。

  三月,謝初班師回京,按照腳程,大軍差不多會在廿三這一天抵達長安,但他卻是提前兩日就回了長安,來到了宮裡。

  沈令月正坐著月子,見到他時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雙眼。

  “表哥? !”

  謝初笑著朝她大步走來,將她擁入懷中緊緊地抱了半晌,才略略鬆開了一些,坐在榻邊仔細打里著她,愛憐地撫摸著她的臉龐道:“你清減了許多。”

  沈令月依舊冗浸在震驚之中:“我。“我不是在做夢吧? 表哥,你不是該在幾天後才回來嗎,怎麼今天就一一”

  謝初一笑:“大軍是要在兩天後才到長安,不過我先快馬回來了,實在是等不及想要見到你。

  沈令月怔了片刻,忽然伸手去解他的衣衫:“表哥,你有沒有哪裡受傷? 有沒有被箭射中、被刀砍中? 快讓我看看…

  謝初笑著握住她的手:“你放心,我好得很,只是受了點小傷而已,你若要看,我脫給你看便是。就是這青天白日的,你就要我脫衣服,這樣有些不太好吧?”

  沈令月果然紅著臉收回了手:“你想到哪裡去了,我是想看你身上有沒有傷!”

  “有一些,但都是小傷。”他握住她縮回去的手,再次把她擁入懷中,“不過對劉北城的那場戰役的確很兇險,有那麼一會兒,我都以為要戰死在沙場上了,那時我的眼前忽然閃過你的臉,我想,我要是死了,你可怎麼辦,孩子又怎麼辦。我就想,我絕對不能死,我要活著回來見你,我一定要活著回來見你。”

  沈令月眼前起了一陣水霧:“表哥…不要哭。”謝初低下頭,

  擦拭著她眼角滑落的目水,溫柔道,“我現在不是好好的回來了嗎?北越元氣大傷,沒個幾十年安定不下來,這樣的硬仗再也不會有了,我會有一輩子的時間來陪著你。”

  沈令月抬起頭,淚眼朦朧地看著他:“真的?”不騙你。”

  謝初在她額頭上落下一吻,“我愛你。

  第104章 尾聲

  永德三年冬, 長安城下了一場大雪。

  也正是在這大雪紛飛的日子, 蜀王府迎來了一位久違的客人。

  鑾駕鳳儀在不復朱紅的王府大門前停下,守門的禁衛軍一見車架,便都恭敬地跪地相迎, 口稱殿下萬福。

  一名女子在侍女的攙扶下下了馬車,那女子不過二十來歲的年紀,朱唇雲鬢, 雍容華貴, 使人見之忘俗的同時也心生敬畏,不敢逼視。

  正是風雪交加之時, 女子甫一下車,鵝毛般的雪花就從四面八方朝她涌去,身旁的侍女艱難地撐著傘替她遮風擋雪, 卻也依舊阻不住這狂舞的雪花,

  女子攏了攏身上披著的斗篷,又撫了一下腹部, 就在一眾隨從的簇擁下進了府內,走過枯葉四飄的抄手遊廊,來到了後院的蜀王居處。

  眾隨從都在外院停下,只有兩名侍女跟著女子來到了內苑裡間, 三人尚未靠近門帘, 便有低咳聲從里傳了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