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頁
畢竟誰也不能保證被皇帝不甘不願一月也招寢不到一次,這般冷淡,真能僥倖得了子嗣?便是有了皇子,就能比得過貴妃娘娘膝下那幾個?
惹惱了皇帝再開罪貴妃.........想想那幾個日薄西山的國公府下場,當真沒幾人願意那全副身家下賭注。
虞昭容壓下心頭那點兒澀澀,偷偷嘆了口氣。
都說毓秀宮那位是個有福的。如今看來最大的福分,莫過於萬歲爺處處替她打算,讀了外邊兒悠悠重口!
用情六年四月,平西王謀反逼宮,弒君奪位,斬盡皇室宗親百一十三人,東晉亡。
當夜宴請過後,僅僅擬了國號,尚不及登基的平西王爺暴斃皇宮。西晉武安郡王趁機奪權。同一時候,西晉大亂,趙王得武安郡王暗地扶持,率早已反叛的禁軍硬闖入宮,弒兄殺父,終得西晉王位。
無人知曉,曾經貴為大魏皇子的八殿下宗政涵,隱姓埋名於端王帳下。於此大變中,隨端王一行倉皇逃離,卻被趙王早已埋伏的城頭精兵亂箭射殺。
宗政涵死時情態駭人,目眥欲裂,死不瞑目。
永慶六年八月初三,趙王登基稱帝,一統兩晉,國號“楚”。
賜封武安郡王開國異姓王——武成王。更力排眾議,抬舉樂伶出身的衛夫人執掌中宮,擇日封后。
金玉雕琢,華美無雙甘泉宮中,衛姬撫著后冠,正對著銅鏡微微側身,左右打量新制的鳳袍。
鳳穿牡丹紋樣,明黃緞面,圓領大襟。襯著女子清麗面容,真真氣度雍容,華美不可方物。
衛夫人吐氣揚眉,立在楚國甘泉宮中,高高仰起頭顱,眼中傲氣凜然,正似鳳凰涅槃,無雙天下。
只她身後服侍的丫鬟,卻低低垂著腦袋,於主子不經意時,眼底飛快閃過一抹黯然。
“衛夫人.....”慕夕瑤膩在宗政霖懷裡,挑起他鬢髮,環了指尖把玩。
“原始故人。”
“當日老和尚解簽,還真叫他說中了去。”小瓊鼻抽抽,很是不甘心,已然明白又是這男人手筆,借著赫連葳蕤之手,早期替趙王出謀劃策,打壓異己,大大壓制太師府一干文臣,使得朝堂之上武將聲勢鼎盛。
如此一來,正好方便他驅使武安郡王興兵謀反。
好深的算計!
輕拍她脊背,宗政霖好小看她不服氣。這女人,小心眼兒一如當初,撐起手臂,俯首親親她嘴角,男人好言給哄著。
“她自是及不上嬌嬌。世上凰簽,真正堪與之匹配,唯獨朕心肝一人。”
得了皇帝誇獎,貴妃娘娘妖艷嫵媚,笑顏如花。賞臉湊上去膩歪,惹來宗政霖好一番憐愛。
建安帝言出必踐,赫連葳蕤自以為拿捏得穩穩的榮光,一夜之間消散殆盡。
武成王軟禁楚王,囚後宮諸人,終生不得出。衛夫人夢碎。朝堂之上悄然瓦解腐朽勢力,待得時機成熟,盡數為大魏建安帝所有。
大魏之興,由此而始。
(正文終)
番外 小包子(二)
御書房中,大皇子宗政德微微蹙起眉頭。小身板兒挺直,腦子裡卻回想著今日上書房裡一幕,心裡滿滿都是疑問。
“父皇眼中,母妃可算得美人?”
“自然算是。六宮之中,母妃容貌上等。”未等坐於御案後的男人釋疑,性子憨直的誠佑已搶先作答。
誠慶無奈瞥一眼胞弟,再回首,只盯著建安帝神情執拗。
“誠慶可知何謂美人?”宗政霖不想大兒子今日有此一問,沉吟片刻,未曾直接替他解惑,反倒又生出一問。
這兩個兒子自幼經他教養,身旁便是侍婢也少有使喚。如今也不過十歲出頭半大孩童,若說是生出了不該有的心思,宗政霖自恃教導有方,萬不該如此。
誠慶稍作思索,點了點頭。“《列國》有載,‘燕趙有佳人,美者顏如玉。’”
“如此說來,誠慶以為你母妃可算得美人?”建安帝放下書卷,想起毓秀宮裡那嬌滴滴的美人兒,怕是她得知今日誠慶有此一問,非要氣得跳腳不可。
“若論顏色,母妃冠絕六宮。”只姿色上頭,誠慶覺著自家母妃甚是出彩,無有質疑。
話雖不錯,只這般作答,倒叫宗政霖稍有訝然。除毓秀宮外,他鮮少踏足後宮,何以今日兩個小的屢屢將“六宮”掛在嘴上?
便是按例選秀,留下之人俱是被他冷落一旁,安置宮中偏僻宮室。他二人又何時見得六宮妃嬪,還比對出小妖精容色不凡?
“然則兒臣以為,母妃從不曾干預政事,亦未狐媚君上,怎就成了旁人口中寵冠六宮的禍水?”
今日幾個陪讀私底下嚼舌根,不巧被他聽了去,心裡很是不舒坦,當即就懲戒了人。可這事兒到底聽了進去,擱在心頭惴惴不安。
先賢書中提及“紅顏禍水”一詞,史書上記載頗有盛名之寵妃,亦是樣貌出眾,極得帝王恩寵,大皇子偷偷對比自家母妃……莫名就心底難安。
好似,母妃比之史書上記載禍國寵姬更得父皇愛重?
誠慶苦著張小臉,想起史上幾個寵姬無人能落得好下場,心裡越發沉重起來。
聽誠慶如此道來,建安帝眯了眯鳳眼,總算明白今日這意料之外的一問因何而來。喚了長子近前,摸摸他小腦袋,再看他眼中未曾遮掩的擔憂,宗政霖不覺便柔了眸色。
“是個孝順孩兒。”起身牽起兩個小的,皇帝帶著人往毓秀宮去。外頭那起子眼紅管不住嘴的,當真可恨。
建安帝自忖寵愛皇貴妃無有不妥當,這些年過來,對著小女人竟是越發覺得小東西貼心,許久不聞毓秀宮消息,心裡還念想得慌。是以每日皇貴妃宮裡大小事務,顧長德都遣了人過去“幫襯”,實則不過防著當今哪時又問起。
悠悠眾口,堵不如疏。與其擔憂兒子被流言蜚語所擾,不若教導兩個小的明辨是非,看透人心。“誠慶既是擔憂母妃,何不直接說與你母妃知曉,看看她又作何回應。”
小女人教子自有一套。建安帝想起小女人替誠慶誠佑親手制的圖冊字帖,大為讚賞。可惜萬歲爺忘了,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皇貴妃娘娘教養兒子,早非當初可比。
回頭又想想方才他兒子理直氣壯,“母妃從不曾干預政事,亦未狐媚君上”,宗政霖眼底隱約帶笑。
那女人……
“皇上您心肝肝被人欺負了去,您覺得心疼了沒?若是念著與臣妾出氣,臣妾還能替您出出主意,為您分擔分擔。”
小不要臉的這般做派,怎麼看也有“狐媚惑上”之嫌。至於“干政”……她倒是懶得動彈。那小東西撅嘴兒,嫌棄要動腦子,黏在他身上可勁兒折騰,“臣妾瞧著您這摺子,腦子就犯渾!”
罷了,能叫她禍害的,也就那幾個前程黯淡的國公府。連著幾個不得用的世家門閥,早晚還得他去收拾。
誠慶尚且不知,在他眼底只不過狡黠機敏的母妃,早些年幹了多少轟轟烈烈,舉朝震驚的大事兒。便是建安帝內閣重臣第五佾朝,大皇子十分敬重的先生,如今對皇貴妃娘娘心智謀算,依舊心存忌憚。
惹惱了皇帝再開罪貴妃.........想想那幾個日薄西山的國公府下場,當真沒幾人願意那全副身家下賭注。
虞昭容壓下心頭那點兒澀澀,偷偷嘆了口氣。
都說毓秀宮那位是個有福的。如今看來最大的福分,莫過於萬歲爺處處替她打算,讀了外邊兒悠悠重口!
用情六年四月,平西王謀反逼宮,弒君奪位,斬盡皇室宗親百一十三人,東晉亡。
當夜宴請過後,僅僅擬了國號,尚不及登基的平西王爺暴斃皇宮。西晉武安郡王趁機奪權。同一時候,西晉大亂,趙王得武安郡王暗地扶持,率早已反叛的禁軍硬闖入宮,弒兄殺父,終得西晉王位。
無人知曉,曾經貴為大魏皇子的八殿下宗政涵,隱姓埋名於端王帳下。於此大變中,隨端王一行倉皇逃離,卻被趙王早已埋伏的城頭精兵亂箭射殺。
宗政涵死時情態駭人,目眥欲裂,死不瞑目。
永慶六年八月初三,趙王登基稱帝,一統兩晉,國號“楚”。
賜封武安郡王開國異姓王——武成王。更力排眾議,抬舉樂伶出身的衛夫人執掌中宮,擇日封后。
金玉雕琢,華美無雙甘泉宮中,衛姬撫著后冠,正對著銅鏡微微側身,左右打量新制的鳳袍。
鳳穿牡丹紋樣,明黃緞面,圓領大襟。襯著女子清麗面容,真真氣度雍容,華美不可方物。
衛夫人吐氣揚眉,立在楚國甘泉宮中,高高仰起頭顱,眼中傲氣凜然,正似鳳凰涅槃,無雙天下。
只她身後服侍的丫鬟,卻低低垂著腦袋,於主子不經意時,眼底飛快閃過一抹黯然。
“衛夫人.....”慕夕瑤膩在宗政霖懷裡,挑起他鬢髮,環了指尖把玩。
“原始故人。”
“當日老和尚解簽,還真叫他說中了去。”小瓊鼻抽抽,很是不甘心,已然明白又是這男人手筆,借著赫連葳蕤之手,早期替趙王出謀劃策,打壓異己,大大壓制太師府一干文臣,使得朝堂之上武將聲勢鼎盛。
如此一來,正好方便他驅使武安郡王興兵謀反。
好深的算計!
輕拍她脊背,宗政霖好小看她不服氣。這女人,小心眼兒一如當初,撐起手臂,俯首親親她嘴角,男人好言給哄著。
“她自是及不上嬌嬌。世上凰簽,真正堪與之匹配,唯獨朕心肝一人。”
得了皇帝誇獎,貴妃娘娘妖艷嫵媚,笑顏如花。賞臉湊上去膩歪,惹來宗政霖好一番憐愛。
建安帝言出必踐,赫連葳蕤自以為拿捏得穩穩的榮光,一夜之間消散殆盡。
武成王軟禁楚王,囚後宮諸人,終生不得出。衛夫人夢碎。朝堂之上悄然瓦解腐朽勢力,待得時機成熟,盡數為大魏建安帝所有。
大魏之興,由此而始。
(正文終)
番外 小包子(二)
御書房中,大皇子宗政德微微蹙起眉頭。小身板兒挺直,腦子裡卻回想著今日上書房裡一幕,心裡滿滿都是疑問。
“父皇眼中,母妃可算得美人?”
“自然算是。六宮之中,母妃容貌上等。”未等坐於御案後的男人釋疑,性子憨直的誠佑已搶先作答。
誠慶無奈瞥一眼胞弟,再回首,只盯著建安帝神情執拗。
“誠慶可知何謂美人?”宗政霖不想大兒子今日有此一問,沉吟片刻,未曾直接替他解惑,反倒又生出一問。
這兩個兒子自幼經他教養,身旁便是侍婢也少有使喚。如今也不過十歲出頭半大孩童,若說是生出了不該有的心思,宗政霖自恃教導有方,萬不該如此。
誠慶稍作思索,點了點頭。“《列國》有載,‘燕趙有佳人,美者顏如玉。’”
“如此說來,誠慶以為你母妃可算得美人?”建安帝放下書卷,想起毓秀宮裡那嬌滴滴的美人兒,怕是她得知今日誠慶有此一問,非要氣得跳腳不可。
“若論顏色,母妃冠絕六宮。”只姿色上頭,誠慶覺著自家母妃甚是出彩,無有質疑。
話雖不錯,只這般作答,倒叫宗政霖稍有訝然。除毓秀宮外,他鮮少踏足後宮,何以今日兩個小的屢屢將“六宮”掛在嘴上?
便是按例選秀,留下之人俱是被他冷落一旁,安置宮中偏僻宮室。他二人又何時見得六宮妃嬪,還比對出小妖精容色不凡?
“然則兒臣以為,母妃從不曾干預政事,亦未狐媚君上,怎就成了旁人口中寵冠六宮的禍水?”
今日幾個陪讀私底下嚼舌根,不巧被他聽了去,心裡很是不舒坦,當即就懲戒了人。可這事兒到底聽了進去,擱在心頭惴惴不安。
先賢書中提及“紅顏禍水”一詞,史書上記載頗有盛名之寵妃,亦是樣貌出眾,極得帝王恩寵,大皇子偷偷對比自家母妃……莫名就心底難安。
好似,母妃比之史書上記載禍國寵姬更得父皇愛重?
誠慶苦著張小臉,想起史上幾個寵姬無人能落得好下場,心裡越發沉重起來。
聽誠慶如此道來,建安帝眯了眯鳳眼,總算明白今日這意料之外的一問因何而來。喚了長子近前,摸摸他小腦袋,再看他眼中未曾遮掩的擔憂,宗政霖不覺便柔了眸色。
“是個孝順孩兒。”起身牽起兩個小的,皇帝帶著人往毓秀宮去。外頭那起子眼紅管不住嘴的,當真可恨。
建安帝自忖寵愛皇貴妃無有不妥當,這些年過來,對著小女人竟是越發覺得小東西貼心,許久不聞毓秀宮消息,心裡還念想得慌。是以每日皇貴妃宮裡大小事務,顧長德都遣了人過去“幫襯”,實則不過防著當今哪時又問起。
悠悠眾口,堵不如疏。與其擔憂兒子被流言蜚語所擾,不若教導兩個小的明辨是非,看透人心。“誠慶既是擔憂母妃,何不直接說與你母妃知曉,看看她又作何回應。”
小女人教子自有一套。建安帝想起小女人替誠慶誠佑親手制的圖冊字帖,大為讚賞。可惜萬歲爺忘了,此一時彼一時,如今皇貴妃娘娘教養兒子,早非當初可比。
回頭又想想方才他兒子理直氣壯,“母妃從不曾干預政事,亦未狐媚君上”,宗政霖眼底隱約帶笑。
那女人……
“皇上您心肝肝被人欺負了去,您覺得心疼了沒?若是念著與臣妾出氣,臣妾還能替您出出主意,為您分擔分擔。”
小不要臉的這般做派,怎麼看也有“狐媚惑上”之嫌。至於“干政”……她倒是懶得動彈。那小東西撅嘴兒,嫌棄要動腦子,黏在他身上可勁兒折騰,“臣妾瞧著您這摺子,腦子就犯渾!”
罷了,能叫她禍害的,也就那幾個前程黯淡的國公府。連著幾個不得用的世家門閥,早晚還得他去收拾。
誠慶尚且不知,在他眼底只不過狡黠機敏的母妃,早些年幹了多少轟轟烈烈,舉朝震驚的大事兒。便是建安帝內閣重臣第五佾朝,大皇子十分敬重的先生,如今對皇貴妃娘娘心智謀算,依舊心存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