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只怨媒人莫良心哦……”聲音婉轉悠長,哀怨纏綿。“背時媒人死獨子喲……”罵媒人越慘,媒人越高興,只有這樣才能去了自身的“霉氣。”
罵完了媒人,開始哭新娘自身,表達自己不願意離開娘家,對婆家生活的擔心。
“我的媽呀我的娘……”這是在哭爹娘的養育之恩,這時候爹娘就要上前,給女兒嫁妝錢咯。
哭完爹娘以後,舅姑開始上前,同樣的被新人一哭,就送上壓箱錢,還有年紀大些的人記得唱詞,跟著應答兩句。一時間院落里各處的哭聲與鑼鼓聲交纏在一起,哭聲幽幽顯得抑揚頓挫又熱鬧動聽。遊客們哪裡見過這場面,看著十分有趣,往哭嫁人面前一站,介紹道,
“我是新娘的伯伯,給我也來上一段吧!”
“我的伯叔耶……”
於是遊客也遵循風俗送上禮金,心滿意足的跟著坐到一邊繼續看戲。有那文藝細胞濃厚的,聽這哭嫁唱詞都能現編,跟著哭嫁人對唱,有人附和,哭嫁的人更是有勁,雙方你來我往對唱,好不熱鬧有趣。
這一場熱鬧持續到深夜才慢慢的散了下去。
第二天早上,公雞一打鳴,新人就得起床,新娘是由五福俱全的嬸子幫著開面餵甜湯。最受歡迎的五福嬸子自然是賈珍珍她媽,一早上要跑三四家,幫著在新娘臉上絞去汗毛,餵食最後一口娘家飯,甜甜蜜蜜的荷包蛋湯圓,祝福新人甜甜蜜蜜和和美美。
新郎家則是焚香供奉祖先,告知喜事以後,穿好喜服騎著馬,領著花轎,吹鼓手敲敲打打的來到新娘家。而這家大門緊閉,門上紅紅的雙喜顯示著這家是在辦喜事。新郎從馬上下來,敞亮的高聲大喊,
“爸、媽,我來接親了!”
婚禮就拉開了序幕。一番的認親跪拜父母以後,新娘被兄弟背著送上了花轎。是的,貨真價實的裝扮漂亮的大花轎,抬轎子的都是一水的未結婚的棒小伙。鑼鼓手吹打的有勁,抬轎的小伙也把抬轎的活計耍得歡快起勁,可把新娘子給顛苦咯。
迎親的隊伍回到男方家以後,鞭炮齊鳴,新人們在親友們拋灑的五穀祝福之中步入婆家。認親、拜堂、改口、敬茶以後,又有一位全幅婦女幫著安床鋪被,一個虎頭虎腦的童子在新人床上滾來滾去,帶來美好寓意。新娘被安排引導進新房在床上坐福以後,這婚禮儀式才算是告一段落了。
婚宴設在村廣場,全村的老少客人都聚集在這裡,吃流水席。開席前,新人們也來到這裡,被安排坐在前面的四張上席,因為村長叔還要講話。集體婚禮嘛,這麼多的新人加入賈家村的大集體,他這個抓思想政治工作的當然要證婚講話,大意是祝福新郎新娘生活美滿、努力工作。
賈珍珍坐在主賓席看著新人們穿著她設計的服飾,男的是紅色的長袍,女的則是紅色掐腰呢子大衣,衣角袖口都繡著精緻的龍鳳合歡花紋。新人盤頭結髮,髮髻邊上插著一朵盛開的薔薇花,粉面桃腮,人比花嬌。顧慕瀾則是看著別人結婚,自己還遙遙無期,神情有些哀怨。
張悅和賈家人坐在一桌,連來治病的老科學家、醫生和學者們都忍不住來湊了這場熱鬧。
遊客們認識的不認識的都親密的坐在一起,討論著這場熱鬧的婚禮,寓意吉祥的婚俗,桌上喜氣的菜品,比如那道拔絲蘋果叫甜甜蜜蜜,同樣的還有十全十美之類的菜餚。
賈家村的這場熱鬧被人談論了好久,暗暗的容城也有了一股風潮,咱華國人結婚,穿紅戴花似乎才儀式感更足一些。尤其是那些新人們有記者、攝影師無償拍攝的婚禮照片,配著美景很有種意境悠遠的感覺。說到婚禮攝影,還有賈珍珍指點的功勞呢,她囑咐攝影師們不必非要去追求人物表情的完美,更重要的是表現意境。
於是就有了這一幅幅生動又深刻雋永的圖片:
一位新娘披散著長發,臉上未施脂粉,有全福婦人在為她絞毛。新娘眼眶裡含著淚水,不知是痛的,還是不舍父母。戴著金戒指的青蔥手指捏著裙角,顯得那樣的瑩白動人。
這一副照片鏡頭拉得有點近,顯得有些糊,背景是新娘的花轎遠去,剛剛還熱鬧的屋裡現在空牢牢、亂糟糟的,站在門邊的蕭索背影是誰?應該是新娘的父母吧。
一群人圍在新房門口,有人正在點鞭炮,這是新人剛剛進門,可惜沒拍到新人正面。還有小子爬到樹上騎到牆頭,沒有聲音,畫面就帶來了這種唧唧喳喳的熱鬧氛圍。
婚禮過後,還帶來了一些後遺症,賈珍珍前些日子積極的籌備婚禮婚俗,再加上她跟顧慕瀾黏黏糊糊的狀態令賈媽媽有些疑惑,女兒這是愁嫁了?
林小嬌懷孕了,最近愛吃酸的,賈珍珍天天給她帶空間裡的酸性水果,有時候忍不住自己也捻一顆丟進嘴裡,酸得齜牙咧嘴。但吃習慣了,偶爾一顆還挺開胃的,賈媽媽見了更是嘀咕。
小情侶兩個窩在一起說悄悄話的時候,顧慕瀾眼角餘光掃到有人從身旁走過,故意摟著她的腰,手隨意的撫著她的肚子,
“你說咱們的寶寶叫什麼名字會比較好?”
賈媽媽腳下一滑差點跌倒,不敢置信的站住,又聽到兩人的談話,
“你怎麼想起這個話題?”
罵完了媒人,開始哭新娘自身,表達自己不願意離開娘家,對婆家生活的擔心。
“我的媽呀我的娘……”這是在哭爹娘的養育之恩,這時候爹娘就要上前,給女兒嫁妝錢咯。
哭完爹娘以後,舅姑開始上前,同樣的被新人一哭,就送上壓箱錢,還有年紀大些的人記得唱詞,跟著應答兩句。一時間院落里各處的哭聲與鑼鼓聲交纏在一起,哭聲幽幽顯得抑揚頓挫又熱鬧動聽。遊客們哪裡見過這場面,看著十分有趣,往哭嫁人面前一站,介紹道,
“我是新娘的伯伯,給我也來上一段吧!”
“我的伯叔耶……”
於是遊客也遵循風俗送上禮金,心滿意足的跟著坐到一邊繼續看戲。有那文藝細胞濃厚的,聽這哭嫁唱詞都能現編,跟著哭嫁人對唱,有人附和,哭嫁的人更是有勁,雙方你來我往對唱,好不熱鬧有趣。
這一場熱鬧持續到深夜才慢慢的散了下去。
第二天早上,公雞一打鳴,新人就得起床,新娘是由五福俱全的嬸子幫著開面餵甜湯。最受歡迎的五福嬸子自然是賈珍珍她媽,一早上要跑三四家,幫著在新娘臉上絞去汗毛,餵食最後一口娘家飯,甜甜蜜蜜的荷包蛋湯圓,祝福新人甜甜蜜蜜和和美美。
新郎家則是焚香供奉祖先,告知喜事以後,穿好喜服騎著馬,領著花轎,吹鼓手敲敲打打的來到新娘家。而這家大門緊閉,門上紅紅的雙喜顯示著這家是在辦喜事。新郎從馬上下來,敞亮的高聲大喊,
“爸、媽,我來接親了!”
婚禮就拉開了序幕。一番的認親跪拜父母以後,新娘被兄弟背著送上了花轎。是的,貨真價實的裝扮漂亮的大花轎,抬轎子的都是一水的未結婚的棒小伙。鑼鼓手吹打的有勁,抬轎的小伙也把抬轎的活計耍得歡快起勁,可把新娘子給顛苦咯。
迎親的隊伍回到男方家以後,鞭炮齊鳴,新人們在親友們拋灑的五穀祝福之中步入婆家。認親、拜堂、改口、敬茶以後,又有一位全幅婦女幫著安床鋪被,一個虎頭虎腦的童子在新人床上滾來滾去,帶來美好寓意。新娘被安排引導進新房在床上坐福以後,這婚禮儀式才算是告一段落了。
婚宴設在村廣場,全村的老少客人都聚集在這裡,吃流水席。開席前,新人們也來到這裡,被安排坐在前面的四張上席,因為村長叔還要講話。集體婚禮嘛,這麼多的新人加入賈家村的大集體,他這個抓思想政治工作的當然要證婚講話,大意是祝福新郎新娘生活美滿、努力工作。
賈珍珍坐在主賓席看著新人們穿著她設計的服飾,男的是紅色的長袍,女的則是紅色掐腰呢子大衣,衣角袖口都繡著精緻的龍鳳合歡花紋。新人盤頭結髮,髮髻邊上插著一朵盛開的薔薇花,粉面桃腮,人比花嬌。顧慕瀾則是看著別人結婚,自己還遙遙無期,神情有些哀怨。
張悅和賈家人坐在一桌,連來治病的老科學家、醫生和學者們都忍不住來湊了這場熱鬧。
遊客們認識的不認識的都親密的坐在一起,討論著這場熱鬧的婚禮,寓意吉祥的婚俗,桌上喜氣的菜品,比如那道拔絲蘋果叫甜甜蜜蜜,同樣的還有十全十美之類的菜餚。
賈家村的這場熱鬧被人談論了好久,暗暗的容城也有了一股風潮,咱華國人結婚,穿紅戴花似乎才儀式感更足一些。尤其是那些新人們有記者、攝影師無償拍攝的婚禮照片,配著美景很有種意境悠遠的感覺。說到婚禮攝影,還有賈珍珍指點的功勞呢,她囑咐攝影師們不必非要去追求人物表情的完美,更重要的是表現意境。
於是就有了這一幅幅生動又深刻雋永的圖片:
一位新娘披散著長發,臉上未施脂粉,有全福婦人在為她絞毛。新娘眼眶裡含著淚水,不知是痛的,還是不舍父母。戴著金戒指的青蔥手指捏著裙角,顯得那樣的瑩白動人。
這一副照片鏡頭拉得有點近,顯得有些糊,背景是新娘的花轎遠去,剛剛還熱鬧的屋裡現在空牢牢、亂糟糟的,站在門邊的蕭索背影是誰?應該是新娘的父母吧。
一群人圍在新房門口,有人正在點鞭炮,這是新人剛剛進門,可惜沒拍到新人正面。還有小子爬到樹上騎到牆頭,沒有聲音,畫面就帶來了這種唧唧喳喳的熱鬧氛圍。
婚禮過後,還帶來了一些後遺症,賈珍珍前些日子積極的籌備婚禮婚俗,再加上她跟顧慕瀾黏黏糊糊的狀態令賈媽媽有些疑惑,女兒這是愁嫁了?
林小嬌懷孕了,最近愛吃酸的,賈珍珍天天給她帶空間裡的酸性水果,有時候忍不住自己也捻一顆丟進嘴裡,酸得齜牙咧嘴。但吃習慣了,偶爾一顆還挺開胃的,賈媽媽見了更是嘀咕。
小情侶兩個窩在一起說悄悄話的時候,顧慕瀾眼角餘光掃到有人從身旁走過,故意摟著她的腰,手隨意的撫著她的肚子,
“你說咱們的寶寶叫什麼名字會比較好?”
賈媽媽腳下一滑差點跌倒,不敢置信的站住,又聽到兩人的談話,
“你怎麼想起這個話題?”